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字
《大学》的读后感(通用7篇)
《大学》的读后感《大学》的读后感(通用7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的读后感篇1用了几天时间,把《大学》精读了几遍,真有一种相见恨晚、醍醐灌顶的感觉。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
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觉得这条可以作为所有大学的校训,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吗?再看看当今的大学,仿佛离这三条基本的方向还相差的挺远,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
之后这本书还说了实现这三条基本方向,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八条途径又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为本。
”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做学问,《大学》里引用了一句《诗经》中的话“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意思是做学问就像磨制一块精美的玉器那样,需要反复的为之,精益求精。
做学问如此,磨练德行也是如此。
接着又提到了诚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最后,《大学》里提到几条关于“治国”“平天下”,摘抄几条经典的,“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意思是听案子的最佳状态就是没有案子,有点像中医里的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大家都没有纠纷了,自然和谐社会就成就了,非常高。
还有“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大学》的读后感篇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大学》读后感(通用6篇)《大学》读后感1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
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大学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关于古代的道理之书。
我选择了《大学》。
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
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
”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
《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
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
“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
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
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意义。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
升入大学,我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
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
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
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
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大学》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大学》读后感15篇
《大学》读后感15篇《大学》读后感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简单的像一杯白开水,温温而饮,不察滋味,我不止一次察觉自己的孤独,深夜里一个人咿咿呀呀,伴着深沉而幽谧的黑穹,独自走入梦的深处,那时一个不可及的远方。
谁的人生,不青春,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迷茫,不再有。
有些孤独感被我们挣脱,落入大地生根发芽,有些孤独感北风吹走,千里传播,寻求共鸣。
上了大学,远离了故乡,没有了交心的`朋友左右,没有了家人的陪伴,无论,阳光多好,别人多乐,我的影子总是被拉的很长很长,略显孤寂。
不过,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夜路,一个人上自习,慢慢习惯了一个人,直到突然有一天,我才意识到了,我习惯了孤独,驾驭了孤独,我不再是从前那个以来别人的我了。
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对于野蛮生长的我们而言,也许不过是一场电影的时间,一次失恋愈合的时间。
你总会知道失败是难免,明白黑暗是姿态。
你不再为选错公交路线,坐反开往目的地的地铁,被喜欢的人拒绝,常去的餐馆欢乐厨师,来不及看的影片已经下线,团购的优惠券早已过期等等为这些而郁闷,人生总会从我就是个“傻缺”慢慢变成“呵呵,我是个傻缺。
”然后变成“没事,我们都是傻缺。
”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也从“你绝对不能这样”慢慢变成“这样真的好吗?”然后是“你自己注意点就行”然后,渐渐的,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刘同在书中曾问道:“一路上经历这样的孤独算不算虽败犹荣。
”我虽孤独,可我犹荣,我透过孤独慢慢成长。
我的眼睛里,看到的,也不仅仅是阴霾,而是在乌云背后的太阳。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自跌打中长大,不怕风雨不怕伤,深夜读者刘同的书,这些写给自己的话,希望多年后你还能记得。
无论最终你将收获怎样的自己,要相信你都能一个人度过所有。
当时,你最害怕的,最终都会成为你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
《大学》读后感2近日无事,便拿起闲置已久的《大学》细细品读。
品读中,被其中儒家先贤的大智慧所折服,产生写读后感的冲动。
奈何个人水平有限,在此便与诸君讨论其中皮毛。
《大学》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_心得体会
《大学》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_心得体会《大学》读后感1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
”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
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
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
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
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
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
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
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大学》读后感2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
《大学》读后感14篇
《大学》读后感14篇《大学》读后感篇1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高尔基的在童年,在社会上,在大学里的故事。
高尔基是在这“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当他到社会上的时候,他才11岁。
他为了生存,做过许多的工作,饱尝了人间的痛苦。
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高尔基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16岁那年,他便到喀山去上大学。
梦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所发生的故事。
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交往,终于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高尔基是一个有着顽强的精神的人,他在逆境中奋力拼搏着。
高尔基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他从未放弃过生活,为了生存,在社会上努力工作;为了进大学去努力学习。
这本书中有一段故事、几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晚上大家都把蜡烛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烛,就自己动手制作灯。
我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这样就完成了。
有了灯,我就可以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了。
”读了这些语句,使我感受到高尔基是那么热爱学习。
高尔基对学习的态度让我联想到我的学习,我对学习总是不认真,测验很考试成绩总是不好。
我应该向高尔基学习,高尔基对学习总是那么认真,总是那么努力。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高尔基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懂得了人要努力为生存,为自己的梦想而去奋斗。
《大学》读后感篇2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痛苦的事情,知识程度不同。
可能是涉世不深,可能是一直在家人,朋友,老师的呵护,陪伴下,对于“痛苦”这两个字我没有太深的感触。
然而,再读完着本书后,真的让我对这两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位作者所经历的痛,所经历的苦,真的让人都为之心痛。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四篇)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大学,是一个人人渴望进入的殿堂,这个时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人生的启蒙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验和经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大学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大学生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天堂。
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学的课程设置广泛多样,无论是主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给了我们广阔的学习空间。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大学里有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和电子图书馆,我们可以借阅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文献,不仅可以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因此,我认为要想在大学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知识,首先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主动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到各种学术交流和讨论中。
其次,大学是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
在大学里,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权利,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无责任和放纵,相反,大学自由的背后是更高的责任和要求。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组织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是一个磨练人品的阶段,我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我认为要想在大学成长为优秀的人,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提高。
再次,大学是一个世界的舞台。
在大学里,我们与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同学相聚在一起,相互了解和学习。
这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拓宽视野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和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大学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
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而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
《大学》的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大学》的心得体会(精选24篇)《大学》的心得体会篇1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的情绪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归心似箭的情绪早被考试不理想的惆怅所掩盖。
想想若是考的不好如何向父母交代?尤其这次我为了应付英语四级着实花了很多时间,以致把其它功课都拉下了,所以说关于这次考试我的复习工作是做的很不充分的,可此刻想想却是得不偿失啊。
尤其我现.版权所有在对于能不能过四级还是缺乏把握的,不管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下学期我都得加倍努力了,而且必须改掉以往偏科的老毛病,争取每门课都踏踏实实地学。
上大二的我们也早已走出那座象牙塔,开始尝试接触社会。
记得大一的时候还时常会为自己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而有那么点优越感。
此刻却被那些从人才市场上反馈的一些消息给打击。
此刻我不得不为将来即将面临的就业危机而作好准备。
本来嘛,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牌子不是很硬;二来我们计算机行业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紧张了;三来我是名女生,一名学计算机的女生。
早就听说此刻许多企业发话说“宁愿要最差的男生也不用最好的女生。
”说起来真让人气愤。
但应对这些偏激的社会现象,我们又能怎样办呢,唯今之计只有从改善自身条件作起。
来学校两年多也早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简单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
至今为止我与宿舍的人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版权所有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淮工,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知心的朋友了。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
我感觉我此刻所理解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必须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大学》的心得体会篇2大学的第一堂课军训,就快要结束了。
回想起这些日子,我感慨慨很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
《大学》读后感(15篇)_1
《大学》读后感(15篇)《大学》读后感1一提到四书五经,我们极有可能将愚昧、封建、老古董与其相联系。
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性,风行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大多数人不能沉下心去研读经典。
但若你静下心来捧读经典就像品一壶好茶,意蕴绵长,回味无穷。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
它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
被朱熹认为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典范。
它也为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礼记》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的品质从古代就已开始,并不是现代发展下的标新立异,我则认为它包含了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意蕴在其中,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品性是一样的,但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而导致人的品性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改变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修身,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
在我看来,修身是完成一切宏伟蓝图的基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着人格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发展。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与世无争的魄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当今社会出现了极其恶劣的道德滑坡现象,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这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所以我们应当自觉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我们还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践行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齐家,即要求家庭和睦。
这是由于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
关于学习《大学》的心得7篇
关于学习《大学》的心得7篇)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喻户晓的“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四书吗?对了,那就是《论语》《大学》《孟子》和《中庸》。
在这个寒假中,我就阅读了“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大学》。
《大学》这本书为世人所传诵,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那么,何为“大学”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大学就是一片政治哲学论文,探讨了各国平天下的原则道理。
它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大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个条目,阐明了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做起,而“修身”、“齐家”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途径。
其中还特别强调个人修身对政治的影响。
《大学》可真是儒家德治注意原则的表现。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把《大学》看得很重,还将《大学》中的话用于生活当中做到。
古代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在位时,可见多么重视儒家学派呀!汉武帝也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打败了匈奴的屡次进攻,最终统一天下。
《大学》这本儒家学派的经典,告诉了我们太多太多。
勤政爱民、自立修身,让我们永远记住“四书五经”中《大学》这本书吧!学习《大学》的心得(精选篇2)老师说:“《大学》是我国的“四书”之一,它积淀华夏五千年的魂,是中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一。
”我急忙周六就去图书馆借来看。
之后,我去网上搜查资料,原来《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他歪门邪道。
明明德、亲民以及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大学》的心得体会
《大学》的心得体会《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字(精选5篇)《大学》的心得体会1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本书,最近也经常在早晨基础教育的学校里听到朗朗的读《大学》的孩子们的声音,每次听到我的思绪都不禁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仔细分辨读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
对于像《论语》、《大学》这种儒家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优秀的、经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是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我觉得我的态度应该是比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对诸如《大学》这样的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是肤浅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总碍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停滞不前。
也许是机缘巧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教科院组织的“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讲师团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就是《大学》。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聆听了包括学习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听取了马教授对大学的讲解。
下面就说说我的学习感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且不说国家政策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单从儒学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来看,就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
再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蚀等,影响着中国年轻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华儿女。
从这一点来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拾“明明德”与“克己复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大学》读后感(精选68篇)《大学》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
《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
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
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大学》读后感篇2读完高尔基写的《我的大学》,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薄薄的一本《我的大学》蕴藏了高尔基深厚的感情。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高尔基在外流浪了一些年头,但在此期间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学习,最终得以去喀山大学读书。
于是他就这样来到了一半是俄罗斯人一般是鞑靼人居住的地方。
没过多久,他便认识了一个叫古里普列特涅夫的人,古里待他如亲人一般。
之后,他和朋友一起开了家面包店,又招来了一个面包师。
一个月能挣几十个卢布。
过后,由于经济原因,他曾想过自杀,便买了一把枪,超自己射去,他本以为自己会死。
但是由于射偏了,活了下来,他又来到乡村,经过辛勤的劳动,终于在渔场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读了《我的大学》,我发现了自己与高尔基的差别。
他遇到困难不放弃,敢于尝试。
而我遇到困难就退缩。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共五则)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共五那么〕第一篇: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在今天这个科学高度开展、物欲横流、危机四伏的年代,有不少人都在追求着金钱、权利,在竭力的引进西方,以央求高层面的享受与挥霍,这同时也在逐渐的自断文化根脉,反叛传统,四书五经等千世经典自然也成为竭力批判的对象,被说的一文不值,文革之后,中国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虽不能否认这种大变革的利处,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是否应该再次捧起祖辈的宝典,最次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谋一谋幸福。
大学之道,开篇便提及三大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为大学的宗旨和原那么,史上历来注解《大学》的名家很多,但以程、朱为首的宋儒理学家的注解,名声和争论较大,近代也有不少人提出新的论点,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清老师指正。
“明明德〞,发扬人们完美的德行,这是用现代白话来解释的,但其实,它的内涵远不是几个字能够概括的,儒家自孟子之后便提出了人性本善一说,暂不管后来庄子提出的人性本恶意在何处,又或是几千年的传承出现断裂致使其本意不明,只是这“善〞字,便与明明德有着莫大的联系,朱子注解此句时提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万理而应万事者也。
〞其虚灵不昧一词便能很好的阐述朱子的观点:人性本来就是具备理性,能够适应万事万物,这同时也衔接到他的另一个观点:“存天理,灭人欲〞,虚灵不昧的理性与人心的欲望不是一体的,只要在你人欲发动的时候,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可恢复当初的虚灵不昧了!这也就是理学家们所说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大机大用了,明明德其实就是一种内明的学问,一种自明的准那么,儒家管这叫“圣人畏微,愚人畏明〞,道家管这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家管这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由此见得,一句真理可以理解不同,认知不同,但其内在含义和带给众生的觉悟是相同的,这才是圣哲之言。
国民革除旧习、自我更新之后,便到达了德行最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大学》三纲中的“止于至善〞,这一句很容易理解,其实“明明德〞就是讲自身,“亲民〞就是讲他人,而“止于至善〞指的就是自己同他人,当“内明〞之学达成以后,接着便说如果你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利利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的天下太平。
《大学》读后感(14篇)
《大学》读后感(14篇)《大学》读后感篇1在《太阳城》中康帕内拉对于未来理想社会中人类发展从人口的再生产、培育、婚姻、社会分工等多个角度展开描绘,较为详细的展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图景。
但是这种描绘存在很多不足,而且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地步。
因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在社会制度方面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这种进展离真正的自由王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在这个社会中,分工没有消失,劳动也不是出于自愿,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没有真正实现,还存在着诸多制约个人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将转化为阻碍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异化力量,理想社会不会也不可能迅速到来。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在剔除该理论中的空想元素后,会留下很多具有启发性的、前瞻性的理论和思考,我们不能无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的地位,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但是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意念永远不会消失,这种意念也正如康帕内拉在其《太阳城》中传达出来的思想一样永放光芒。
《大学》读后感篇2《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俄罗斯作家高尔基所写的。
《我的大学》写出了他在大学时是怎样过的,怎样活动和成长的。
我读了这篇作文后觉得,高尔基是一个不怕刻苦的人,他坚持着他的梦想,他不会违背他的梦想。
高尔基走向成熟的另一个老师是书籍。
他看到一个人,他非常喜欢看书,书籍使他扩大了视野,丰富了他的思想,向他展现了越来越广阔的世界,使他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为之奋斗的决心更加坚定。
他叫阿廖沙。
还没读完这篇__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我自己,我也有梦想,可是我还要做些什么呢?我已经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往前冲了吗?为什么我在心里觉得,我还做的不够呢?我读完了这篇__后就让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让我的梦想实现。
高尔基和阿廖沙都是我的榜样,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不断进取,不断的勇往直前。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5篇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学习《大学》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大学》心得体会1最近,我在国学堂学了《大学》这本书。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大学》指出:”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到言行谨慎,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在这方面,古代圣贤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有一次,他用一束苎麻到荆州长沙的当铺作抵押换钱,后来赎回苎麻时,发现在苎麻中包着五两金子。
甄彬看到金子后二话没说,立即送还当铺。
当铺的人非常吃惊,于是用一半金子作为酬谢,并让甄彬把名字详细的告诉他,两人往复推辞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从此,甄彬还金的美名远播。
甄彬的家庭并不富裕,却能做到拾金不昧,这就是”慎独”的功夫啊!如今已是21世纪,很多人都能做到慎独,一事当前,先替他人着想。
一次,我的好朋友小红看到老奶奶过马路很不方便,就赶紧跑过去搀扶,我应该向小红学习。
学习了君子要”慎独”这段话,我在独处的时候也能做到言行谨慎。
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玩电脑,不看电视,自己完成作业。
在学校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到别人家串门,也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读了《大学》让我懂得,一个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大事。
没有良好的品德,学的再多也没用。
我们之所以接受教育,为的就是将来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2最近,我在紫阳国学堂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修身的道理。
《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的德行,在于使民众日新又新,并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光明的德行呢?我想,最基本的就是孝敬父母。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篇一《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直接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美妙的品德。
“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是对“明德”的一个阐述,要完善自身的美妙品德就要不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到达一个“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了事物什么事“本”,什么是“末”。
而完善自己的品德就是学习之“本”。
然后提出按步骤施行到达目的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后逐层、逐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要点。
找准自己的位置,事抓住根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要自欺欺人,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从古时起,人们就很注重品格修养的问题了,一个被世人念念不忘的人,不在于他的奉献有多大,而在于他的高尚的品格、德行。
古时的人为什么那样重视个人修养呢?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很难做到呢?古时消费力低下,经济不够兴旺,社会诱惑相对较小。
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就少。
只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可以去做学问,去修养身心了。
现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开展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生活的好,不拉人后,就得不停地学习,工作、挣钱。
篇二《读书心得《大学》之道》所以生存压力就大,整天忙都忙不过来,谁还会顾得上修养身心?再加上外界诱惑太多,生存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
面对种种诱惑,有了还想要更好的,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虚荣心作祟。
不断的攀比,只能是自己累上加累,徒劳身心。
说句题外话,这跟如今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为了进步“挤兑屁(GDP)”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小孩从三四岁就开场为了自己以后的生存开场学习,有的从一两岁、甚至从未出生就开场学。
学的啥?学的无非都是生存的技能。
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去做那些没有的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其实是现代人们把问题弄反了。
“生存”也就是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1四书之中,《大学》为经义之根本。
《大学》的开头的总纲便首先阐明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这三纲八目指出了儒门学士的学习修行的目的与所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
就如同《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任务一样,《大学》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性质与任务。
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由浅入深而又贯穿始终地将“正道”灌输到了儒门弟子的心中。
历史上,将《大学》从《小戴礼记》的从属地位中首先单独提出来的是韩愈。
在经过两晋南北朝以及安史之乱的黑暗时代之后,儒家学者受佛道两家学术影响颇深,文学上崇尚追求声律辞藻,对仗工整的骈文。
而为了解决这一由学术思想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问题,韩愈为首一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古文运动。
而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政治思想受到佛道两家感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社会现状,韩愈提出了《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以此作为儒门学士的学术根本,用天下公义与佛老学说的个人心性相抗衡。
自此,《大学》在儒家经义中的地位随着与佛老学术的斗争的深入进行,而变得越发重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政治理想。
到了宋代,宋明理学日趋成熟,《大学》的基础地位也越发不可动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格物致知”。
在《大学》中,解释“格物致知”的章节失传已久。
宋明理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对“理”十分重视。
相比起着重训诂的汉唐儒学,宋明理学更注重个人思想的阐述,也即“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以个人学术观点和经文相结合,在原有经义上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8篇)《大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大学》读书心得体会篇1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如果要选择一部读者多、人们最熟悉的作品大概要推《三国演义》了。
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由文人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历史演义,是所有作品中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
并且,它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香忠勇义气、自信傲慢的关羽,绝顶聪明、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狡诈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刘备,英武的赵云,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鲁肃等等,都给人极深的印象。
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
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
刘备虽然出身贫贱,但身为汉室宗亲,力图复兴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却用兵擅权,最终废汉立魏,实为篡国之贼。
这一观念并非罗贯中的独创,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
罗贯中不过是通过《三国演义》把他空前强化了,使它随小说一起深入人心。
同时,在读这本书后,我常常问朋友、问亲人、问自己,《三国演义》中谁是好人?姐姐说:“刘备讲义气,是好人。
”我说,不见的。
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
他曾就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
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以为刘备一定会为自己说情的。
可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当初,董卓很欣赏吕布,却被吕布刺杀了。
曹操一听,抱着自己的脑袋连声大叫:“快推出去斩了!”你们看,刘备够坏的吧。
曹操是好人吗?爸爸说他有雄才大略,善于打仗,以弱制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妈妈常把他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挂在嘴边,说他是大诗人。
可我觉得他不像个好人。
曹操诡计多端不讲义气。
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在我们通过反思,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观点时,能够思量把它写到心得体会中,这样就能梳理出具体工作经验和看法。
《大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大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大学》篇1来到新的学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新鲜,新鲜的空气、新鲜的事物、新鲜的人。
这里有和气漂亮的老师、有团结友爱的同学、我也遇到非常好的室友,或许和很多网上说的不一样,在网上看到的室友间的难相处,很辛运我都没有遇到。
给我印象的是,这里的老师都很优秀很温柔,同学们真的很多才多艺。
还有许多的优秀的学姐学长们。
在这关键的时期里,我想要认真仔细地规划每一分钟,认真投入到学习中。
以前有一老师对我说,态度决定一切,要以良好的态度去应对学习,挑战自我,相信自我。
我个人认为,人一生的时光有限,时光不等人,因为这是我大学生涯的第一段时光,我不会放过从我身边中的每一份光,挣取把握好身边的每分每秒。
我相信当我们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人时,也会有那么一瞬间,会想到以后未来的自己,会憧憬未来的生活。
或许我们会走的很困难,或许我们一路畅通,但是仍然应坚定它,不能因为很难得到就放弃它,也不能因为容易得到对它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它至少是我们年少时的憧憬,我们追随的目标,当坚定初心、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大学》心得体会篇2很荣幸成为锦城学院学子中的一员,在开学典礼上邹校长为我们讲述了作为一名锦城学子的担当与责任。
如今我们作为一名锦城学子就应当融入锦城、热爱锦城,去深入了解她的理念。
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首先学会做人,本着“做人第一,能理至上”的真理,做到追求事实,追求真理,追求至善;努力培养吃苦耐劳意志训练、职业素质能力训练,培养好我们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我们更要作风优良同广大学子共同营造一个自由探索、沉静严谨、积极向上、互助合作、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共同创设刻苦奋斗、严肃认真、和谐宽松、积极向上、包容失败的优良校风。
我们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当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我们要自觉接受锦城教育,与学校共振共鸣、形成合力,与学校共进步。
我们有着许多的优秀的学长,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各行各地都有着锦城学子的足迹,他们都是锦城人的骄傲,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激励着我们前进,他们的成功不仅是锦城的骄傲更是社会的骄傲,虽然我们的起点不够高,但是皇天终将不负有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1500字读《大学》有感心得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宋元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
认为,经一章盖公羊传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族兄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多半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代之以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没有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到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认,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可以至死不渝的去追求。
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平易近人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规律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
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者一样,都被几乎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
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受用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政治责任。
论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
在上位者,要重视老百姓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
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
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
这种治国价值观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理工大学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士。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恩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
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
独处时最能反应独坐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可能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颗更能够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
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
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
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
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学问只是不在于某一前述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
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内心深处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拜。
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
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各族群众舆论监督的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2021多年前的古人吗?古文《大学》心得对不同之间知识互相渗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身为物理老师,自己不仅能在高中学生做化学、数学作业时给予帮助,同时在学生背诵古文时,常常能把例如岳阳楼记,琵琶行等篇章吟诵如流,每每总也能赢得兴奋点学生诧异的目光。
自从参加了跨学科教研培养基地的学习后才发现,其实原本心目中的跨学科理解同刘老师的跨学科课程概念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不免为自己的浅陋感到不安。
而通过老师讲授和反复阅读《大学》篇,有点笑言茅舍顿开、获益非浅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性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欲意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
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纲举则目张,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八目,毛冬青由三纲统领又与之相互相成。
明明瑞之所以根本,是因为任何行为个体不仅需要有明德的规范,例如曾子那个时代的强调的所谓周礼;同时,还要下功夫认真学习切实把握,以达到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内容,由精神到物质,由内到外,个体到一般的演进过程。
这对于六名一名学生就比较重要了。
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行为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整个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起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孝道。
以教师中学生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投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回来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博学多才出有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有教无类止于至善了。
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美德个人性的道德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明达为本。
讲的是不分门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达者既济天下而穷者也能独善其身。
于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官员四平八稳;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理解为是某种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尾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后是作为核心思想。
身既不修奢言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关键。
无论是三纲还是丫蕊,是以明明德、修身而助人为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行为过程。
而亲民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包括其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仍不难。
这就是通过《大学》辑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心得体会赏析几年前已经把《大学》背诵得滚瓜烂熟,现在略微一点儿生疏,但也基本能背诵。
虽然背诵完成,但是一直隐隐约约,不解其意。
又不敢直译,直译明显是错误的。
翻看了很多解读,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缘生老师的《学庸衍义》、雪庐老人的《大学表注》、憨山大师的《大学直指》、南怀瑾老师的《原本大学微言》,有一点感觉貌似懂了。
但实则还没有真正搞懂。
后来,听了一些课程,明白了一切经典皆在化心。
以圣人之心,方能读懂经典。
小人之心,读出来,只能读出无用的味道。
我非圣人,也非君子,距离圣贤经典还有十万八千里。
好在,虽然自己不是君子,但能明白一点圣贤君子的标准。
以圣贤君子的标准急著解读,应该离圣人本意不远矣,不敢误人,请君斟酌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失乐园第一句,三句话提纲挈领,统领全文。
陈谟定此三句为三纲。
大学,这里指的的确不是我们再读现在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机构。
古时童蒙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行,及礼乐射御书数之业,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修己治民、治国安邦之学。
这里是以年级来划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愚以为,这个解释更加贴切。
什么是大人?但从拆字来看,人得一则为大。
一为道,为开悟,为性德。
当一个人开悟之后,称为大人。
古代对于做官的人会,下级称呼上级,同级互相称呼,也是某大人。
我觉得本意应该是,开了一定悟之后才有资格做官,非常多当年理想状态和现实还有很多差距。
具体内容称为什么级别才有资格称为大人,没有考证,不知道。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中村,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指圣贤君子,在位的贤达。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小人的意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上面理解的奸诈。
普通平民百姓都属于小人的范畴,生活在低各个方面的人,都是小人。
而不是今天我们指的奸诈下流的人。
其为在乾卦文言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可见,这里表述的大人,不在乎一般意义上不介意的位高权重者,而是修行极高的开悟者。
大学之道,道是指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涵义。
对于道这个字书来讲,老子的《清静经》中有表述。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大学之道,这里这个道,无法按照老子所讲到的道去理解,姑且可以理解为规律,道路,途径。
大学之道,就是大人道统的通道(途径)。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明德?什么是明明德?如果直译,明白道德,可以不可以行得通?按照现代人的思想来理解,显然行不通,因为人们把道德了解片面化和狭隘化了。
但是如果你在有的放矢去研究德字,我觉得就可以说得下去。
讲德讲到至高点,不外乎孔夫子。
四书的思想皆来源于《易经》。
孔夫子真正流传于世的经典,就是其作的《十翼》。
《大学》《中庸》仅仅是他的思想,后人记录成文字,《论语》只是夫子日常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的聊天记录。
而《十翼》是孔夫子真正的思想承载。
我背诵完了孔夫子的《十翼》,由于天资愚钝,依然是一知半解。
看了一部分解读,我觉得依然没有契入圣人心境,故搁置。
我们一般说,某一个人是很有德行的一个人,其实都是在哄人。
没有经过九变,这九道关口,你根本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你说他不贪财,你给他一个亿试试,你说他不好色,你放一个美男子美女试试,你说他很淡定,让他陷入困境,你再看看。
真正意义上的德,上下五千年,能到达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