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泰安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泰安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年泰安中考试题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

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

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了学业水平毕业测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具体分析如下:
(一)考点与分值分布
2011年泰安中考试题一改前几年的结构模式,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

卷一含25个选择题,内容涉及到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运用、辨别病句、文学常识、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考点,与样题考点完全吻合;接下来是四个课内阅读段,有《看云识天气》《孔乙己》《敬畏自然》《三峡》的重点段阅读,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取材广泛,考点全面,但难度不大,充分体现了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达到了降低难度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拿到这些分数。

分值为50 分,每小题2分。

卷二包括诗文名句默写、语言表达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

整个试卷题量为32题,全卷满分为120分。

(二)题目分析及注意事项
1、积累运用部分:注重基础,强调积累,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书写、诗文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考查的覆盖面宽,形式多样。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运用、辨析病句、文学常识、标点符号等八个小题,加上四个课内篇目的重点段阅读。

2、诗文名句默写:降低难度,对今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对诗文名句的默写考查方式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还包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2011年的五个诗文填空默写题均出自课内,其中有1个是直接默写,4个理解性默写。

考查的范围都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内,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精华的积累和热爱,同时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此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在复习时应强调书写规范,不写错字、别字;也要注重理解记忆,防止类似意境的诗文混淆。

3、语言表达与运用:主观性强,题型丰富多样
语言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试题,主观性强,题型丰富多样,角度新颖,强调学生的语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尤其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2011年考查的是一个传统的题型——仿写句子。

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提醒学生注意审题,所仿写的句子符合原句的修辞、句式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因此往往忽视此类题型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放不开,缺乏表达技巧,这又往往成为此类题目失分的主要原因。

4、现代文阅读:选材比较广泛,兼顾不同文体的文章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材比较广泛,兼顾不同文体的文章。

设题立足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强调对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语境理解赏析;不少试题需要学生联系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认识来理解,有利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人文精神。

2011年除三篇课内阅读外,还考查了一篇课外阅读《圆明园情结》,是一篇散文,文体特点突出。

设计了四个阅读理解题,分别是景物描写的作用,结合划线句子评价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的中心。

文章看起来不长,但由于文章的中心很抽象,尤其是多次提到的“结”不好理解,估计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得分率不会高。

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淡化分段、概括归纳段意、主旨,而强调:“侧重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弄懂文章‘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求异创新,促进学生有
个性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复习此类课外现代文阅读时,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到篇章结构;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训练。

设计问题着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

从问题答案来看,建议复习时着重训练学生准确、简洁、完整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5、作文:淡化审题,强调真情实感,引导追求真、善、美
近几年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各显身手,作文命题的形式丰富多样,明显改变了以往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

试卷大多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设题,主题积极健康,着重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

2011年我市中考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体现了近年来的作文命题趋势——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着重考查学生的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

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个性激发创造性。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建议教师分层次,有侧重的训练学生。

通过大量写作和修改实践,力求打造有思想、有情感、有技巧的优秀习作,为中考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现在我结合本届学生的特点及自己的教学体会,就我校的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想法作如下交流:
一、确定备考目标
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重点复习字的音形义,词语的运用,病句辨析,修辞手法,标点符号,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2.强化阅读训练,包括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阅读。

3、强化写作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二、复习计划及应考策略
(一)四轮系列复习
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整册复习(第5周――第7周,3月12日——4月1日)
以考纲中确定的基本篇目为复习重点,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

通过这一轮复习,指导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本知识与复习要点。

第二轮专题复习(第8周——第13周,4月5日――5月11日)
针对考试试题特点,按积累运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写作训练六大块,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第三轮综合训练(第14周——第16周,5月14日——6月1日)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轮中冲刺阶段的自由复习(考前1周,6月4日——6月8日)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二)四块专题复习
四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训练四部分,这一专题的复习是与四轮系列复习同步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分解到四轮复习的每一个过程。

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积累运用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字的音形义,词语的运用,病句辨析与修改,修辞,标点符号等等,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前要按照考试说明,每个考点都要复习到位,夯实基础。

2、文言文部分。

近几年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注重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在出题形式上,它涵盖了所有的文言文考查的形式,以文言基础知识和对选段的内容理解为主,也有适当的延伸拓展,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重点,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找出要点,总结规律。

其次,要把握考点。

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一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

第二方面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文言文复习的具体想法是:
第一轮:按篇复习法
时间:3月下旬到4月份一整月
(1)每节课复习一至两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等。

(2)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从而对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知识块”。

(3)根据各册的重点课文,选取和自编配套练习加以巩固,强化记忆。

第二轮:习题训练法
时间:5月份上半月
(1)搜集近几年的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打印制作成若干练习卷。

(2)每天在家完成一张练习卷,第二天老师讲评,统一订正。

通过近一个半月的文言文阅读复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课文阅读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短期内提升阅读能力。

3、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在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的。

指导学生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

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

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因此复习时应要把握“考点”,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印发不同文体的答题技巧材料给学生)具体想法如下:
时间:5月下半月
(1)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进行复习。

(2)用两节课归纳一种文体的阅读知识点,命题趋势等。

(3)精选了这些文体的中考试题,一般选3—4篇,作为当天家庭作业完成。

(4)讲评试题时,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有一些问题,可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答题格式,教给学生。

如,复习说明文中带点字词的作用,一般按这样的格式答: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第二步,解释这个词放在句中表达的意思;第三步,分析这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如,是生动说明什么特征,还是准确说明什么特征。

有了这样的完整回答,一般就不会丢分了。

4、作文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

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

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

从近两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命题作文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具体想法如下:
第一轮:周末作文训练
时间:从3月份至4月
(1)每周周末布置一篇作文,统一印发1000字稿纸,便于携带,方便批改。

(2)老师每篇作文粗略批改,只给分,不写评语,把每篇作文存在共同的问题记下,精选几篇特别突出的作文当作范文。

(3)每周一节作文讲评课,评点出问题所在(一、二、三若干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下次作文力图避免)。

品读优秀范文,指出优点及可以借鉴之处。

第二轮:当堂作文训练
时间:5月份至6月份上半月
(1)每周一节课当堂作文,除模拟卷上的作文,另外按专题再精选几个题目让学生练笔,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技巧,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着考场作文的状态。

(2)进行几节作文形式的技巧点拨课,如开头法、结尾法、选材法、结构法、点亮语言法等。

(3)技巧点拨课尽量与当堂作文课隔日进行。

(4)作文要全部批改,敢于给高分,给满分,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写作的成就感。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套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复习,认认真真做题,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相信我们在中考中肯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011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了很大的变化,站在形式上分为两卷,一卷为选择题五十分;二卷为非选择题七十分,其中包括七分的诗词填空,三分的语言运用;五十分作文。

保持了中考的稳定性,同时又根据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着自己的特点。

整张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份好的试卷。

总体而言,我认为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基础训练,重在培养能力
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语文知识部分注重对语知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语言知识的提取能力和结合语境进行判断的能力;诗歌鉴赏题侧重于表达技巧和鉴赏评价能力;文言文重实词理解和句子疏通的能力;现代文重在信息筛选、整合和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评价的能力;写作部分注重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
能力的考查。

试卷将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纯粹考记忆的题目可能逐步减少。

(二)积极稳步推进,注意试题变化
创新的试卷模式,常用的试题题型,恰当的分值分配,浅显的作文,必要的区分度和适中的难易度。

整张试卷未出现模糊题和疏漏处,错别字涉及同音字和形近字,成语涉及熟语等,文言文侧重实词考查、对文本内容寓意的理解,现代文更侧重思想和艺术的双向考查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人生体验和社会观感
例如作文以“,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紧密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注重学生的人生体验,因为与自我的关系密切所以好写;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难写好。

如果学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不善于思考,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流于形式,实际内容浅薄。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大方向不能改变,即落实双基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知识、课内的现代文和文言文在教授的过程中就必须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必须侧重能力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