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 作业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1、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 D )A、多次测量B、同次测量C、不同测量D、正反行程2、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C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3、()是采用真空蒸发或真空沉积等方法,将电阻材料在基底上制成一层各种形式敏感栅而形成应变片。
这种应变片灵敏系数高,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应变片。
( D )A、箔式应变片B、半导体应变片C、沉积膜应变片D、薄膜应变片4、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5、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 B )A、电阻形变效应B、电阻应变效应C、压电效应D、压阻效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7、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 B )A、传感器+通信技术B、传感器+微处理器C、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传感器+计算机二、判断题线性测量系统的灵敏度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 F )涡流传感器一般不能用来测量钢板厚度。
( F )电感式传感器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种。
( F )光生伏特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的一种。
( T )引用误差反映了一个检测装置的综合性能指标,用来作为检测仪表的分类标准。
《传感器技术》作业(2)
《传感器技术》作业(2)一、填空题1、沿应变片轴向的应变εx必然引起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而垂直于应变片轴向的横应变εy也会引起其电阻的相对变化,这种现象成为横向效应。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影响与应变片结构有关。
为了减小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现在一般多采用箔式应变片。
2、为了消除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可采用的温度补偿措施包括:单丝自补偿法、双丝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
3、应变片的线性(灵敏度系数为常数)特性,只有在一定的应变限度范围内才能保持。
当试件输入的真实应变超过某一限值时,应变片的输出特性将出现非线性。
在恒温条件下,使非线性达到10%时的真实应变值,称为应变极限εlim。
它是衡量应变片测量范围和过载能力的指标。
4、应变片绝缘电阻是指已粘贴的应变片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值。
5、应变片的选择包括:类型的选择、材料的选择、阻值的选择、尺寸的选择。
6、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即为力敏元件,它将被测力的变化转换成应变量的变化。
弹性元件的形式通常有柱式、悬臂梁式、环式等。
7、利用半导体扩散技术,将P型杂质扩散到一片N型底层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电导P型层,装上引线接点后,即形成扩散型半导体应变片。
若在圆形硅膜上扩散出4个P型电阻构成惠斯通电桥的4个桥臂,这样的敏感器件称为固态压阻器件。
8、压阻器件本身受到温度影响后,要产生零点温度漂移和灵敏度温度漂移。
因此,必须采用温度补偿措施。
9、压阻器件的零点温度漂移是由于4个扩散电阻值及它们的温度系数不一致而造成的,一般用串、并联电阻法来补偿。
10、压阻器件的灵敏度温度漂移是由压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
补偿灵敏度温漂,可以采用在电源回路中串联二极管的方法。
11、利用导电材料的电阻率随本身温度而变化的温度电阻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热电阻式传感器。
12、电位计传感器也称变阻器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位计触头位置,实现将位移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在应用中电容式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或称变间隙(δ)型、变面积(S)型和变介电常数(ε)型。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作业设计适用于初中生或高中生,旨在开拓学生对科技领域的认识和兴趣。
三、时间安排:本作业设计为独立完成,预计用时3-5小时。
四、内容安排:1. 传感器概念介绍: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传感器是什么、其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常见传感器分类:介绍学生常见的传感器种类,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3. 传感器原理解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具体解析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4. 传感器应用案例:举例说明传感器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
5. 传感器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五、作业要求:1. 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传感器概念的理解和分类;2. 选取一种常见传感器,详细研究其工作原理;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该传感器在特定领域的应用;4. 撰写作业报告,包括传感器概念介绍、分类解析、工作原理分析、应用案例说明和个人感悟等内容。
六、评价标准:1. 对传感器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清晰;2. 对常见传感器分类的掌握程度;3. 对选取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能力;4. 应用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实用性;5. 作业报告的表达能力和完整性。
七、扩展阅读:1.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2. 《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以上是本次《认识常见的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提升其科技水平和实践能力。
愿学生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收获和思维的拓展。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介绍本次作业设计主要围绕“认识常见的传感器”展开。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转换所测量的各种物理量或化学量为电信号或其他可识别形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器械等领域。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传感技术补充作业
传感技术补充作业(该作业须写在作业本上,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交!)一、精选填空题(本题包含18小题,每题?分,共?分)1.工业和计量部门常用热电阻为 和 。
2.按敏感栅材料不同,电阻应变片可分为 应变片和 应变片两大类。
3.按工作原来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 、 、和变介电常数式三种类型。
第一种常用于测量微小位移,第二种常用于测量角位移或较大的线位移,第三种常用于测量物位。
4.每种光导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对入射光的 具有选择性。
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具有 的灵敏度。
5.将莫尔条纹一个周期对应的电信号给出若干个等间距的计数脉冲,称细分技术。
将四个光电元件依次按B/4 间距放置,获得依次相位差为 的四个正弦波信号,用电子线路鉴取四个信号的零电平,达到每个莫尔条纹周期内有四个等间距的计数脉冲,称 。
这时光栅传感器的分辨率达1/4栅距。
6.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块状金属导体置于 磁场中或在磁场中的作 运动时,导体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
7.热电势的大小仅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 有关。
热电势由 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8.热电偶有两个热电极。
测温时,置于被测温度场中的接点称 ,置于恒定温度场中的接点称 。
9.00C恒温法是将热电偶的 埋入 的保温瓶中。
该法是一个准确度较高的方法,但是只适用实验室。
10.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多晶体具有正、逆压电效应,利用它们的 效应制成了电势型传感器,利用压电陶瓷的 效应制成了超声波传感器。
11.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比石英晶体的 。
所以采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是传感器,其 较高。
但石英晶体的稳定性是其他压电材料无法比的。
12.通常用传感器的 和 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1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迟滞和重复性。
14.传感器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 与 之比。
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个常数。
15.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 状态时,传感器的 的关系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作业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传感器2、转换元件3、敏感元件4、测量5、检测6、灵敏度7、测量方法8、测量误差9、分辨力10、绝对误差11、满度相对误差12、标称相对误差13、系统误差14、随机误差15、粗大误差16、直接测量17、间接测量18、线性度19、标定20、静态标定21、动态标定二.单项选择题1. 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级.A. 0 .2B. 0 .5C. 1 .0D. 1.52. 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3. 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4. 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5.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6.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7.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8.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第7课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传感器的应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了解传感器的类型及应用领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掌握:要求学生复习并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分类,通过课本及网络资源收集至少三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简要描述。
2. 实验操作实践:开展一次传感器应用的小实验。
以光敏传感器为例,指导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光照度检测装置。
实验中应包括传感器的选择、电路连接、代码编写以及数据的读取和展示。
3. 作品创作:学生需以小组形式(每组3-4人)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应用作品。
作品应包含传感器、微控制器(如Arduino)和其他必要的电子元件,并能够展示传感器的实际功能。
4. 报告撰写:每组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作品设计、制作过程及功能的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分析结果,并阐述传感器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2. 实验报告需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传感器应用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3. 作品制作应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能够真实反映传感器的应用效果。
4. 小组合作中需明确分工,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作品的制作和报告的撰写中。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品的实际效果和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报告的撰写质量。
3. 对于优秀的学生作品和报告,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进步,教师将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传感器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传感器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感器作为传感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具有检测、测量、控制等功能,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应用,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传感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3. 能够进行传感器的实际搭建和调试;4.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习资料的阅读,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2. 实验操作:a. 实验一:温度传感器的搭建与调试学生在实验室内使用热敏电阻和模拟转换电路搭建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调节电路参数和测量温度数据,验证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并观察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特性。
b. 实验二:光敏传感器的应用学生通过搭建光敏传感器与LED灯光控制电路,实现对光线强度的检测和控制,了解光敏传感器在自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潜在应用。
c. 实验三:声波传感器的距离测量学生利用超声波模块和微控制器搭建一个声波传感器系统,实现对物体距离的测量,学习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在无人车、智能停车系统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学生选择一个特定领域,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结合所学传感器知识,撰写一份应用案例分析报告,深入探讨传感器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4. 设计实践: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设计并制作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实际应用产品原型,包括产品概念、功能设计、外观设计和技术验证等内容,并进行展示和评比。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包括实验结果记录、数据处理及分析、问题讨论等内容,占总成绩的40%。
2. 案例报告评分:对于提出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展现对传感器应用的理解和思考,占总成绩的2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业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业及答案第一次作业1、使用一只0.2级、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测得某一电压为5.0V,试求此测量值可能出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最大值。
2、现对一个量程为100mV,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进行校准,测得数据如下。
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修正值/mV试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填入上表中,并确定该毫伏表的精度等级。
3.已知对某电压的测量值U~N(50V,0.04V),若要求置信概率达到50%,求相应的置信区间。
4、甲、乙二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电感进行多次测量,结果如下(假设均无粗大误差和系统误差):甲 1.28 1.31 1.27 1.26 1.19 1.25乙 1.29 1.23 1.22 1.24 1.25 1.20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评价哪个人的测量精密度高。
第一次作业答案1、使用一只0.2级、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测得某一电压为5.0V,试求此测量值可能出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最大值。
答案:2、现对一个量程为100mV,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进行校准,测得数据如下。
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修正值/mV试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填入上表中,并确定该毫伏表的精度等级。
解: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 0 0.1 -0.2 -0.4 0.2 -0.2 -0.4 -0.3 0 0.3 0 修正值/mV 0 -0.1 0.2 0.4 -0.2 0.2 0.4 0.3 0 -0.3 03.已知对某电压的测量值U~N(50V,0.04V2),若要求置信概率达到50%,求相应的置信区间。
传感器技术作业
《传感器技术》作业(1)一、填空题:1.测试技术包含测量和试验两方面,凡需要考查食物的状态变化和特征等并对他进行定量的描述时,都离不开测试工作。
2.测试工作是为了获取研究对象的状态、运动和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从物理学观点出发,他的物质所固有的,是其客观存在或运动状态的特征。
传输他的载体称为信号。
3.信号中虽然携带信息,但是信号中既含有我们所需的信息,也常常含有大量我们不感兴趣的其他信息,后者统称为干扰。
相应地对信号也有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提法,但这是相对的。
4.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第一环节,将被测试系统或测试过程中需要观测的信息转化为人们所熟悉的各种信号。
5.信号变换的具体内容很多,如用电桥将电路性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转换为可供传输处理显示和几率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利用滤波电路抑制噪声和选出有用信号;对在传感器及后续环节中出现的一些误差作必要的补偿和校正信号送入计算机以前需经模-数转换及在计算机处理后续处理时需经数-模转换等。
6.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传感器可分为机构性和物性型两大类。
结构型传感器依靠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变化而实现信号变换。
物性型传感器在实现变化过程中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基本不变,而仅依靠传感器中元件内部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实现传感功能。
7.电路参量式传感器包括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三种基本形式。
8.传感器可按其输入量进行分类,例如用来测力的称力传感器,测量位移的称位移传感器。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使用者选用传感器。
9.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叫外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也称为内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叫光生伏特效应。
10.光敏元件的两端加一定偏置电压后,在某种光源的特定照度下产生或增加的电流称为光电流。
光敏元件在无光照时,两端加电压后产生的电流称为暗电流。
传感器的作业题
传感器的作业题第⼀⼆三章1.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是感知各种化学和物理的⾮电量并按照⼀定规律将其转换为可⽤电信号输出的装置或器件。
2.变送器的定义当传感器的输出为标准信号(DC 4-20mA)时,则称作变送器。
3线性度(⾮线性误差):输出-输⼊校准曲线与某⼀选定拟合直线不吻合的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或称为“线性度”。
4迟滞:迟滞表⽰传感器在正(输⼊量最⼤)、反(输⼊量减⼩)⾏程期间,输出-输⼊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5重复性:重复性表⽰传感器在同⼀⼯作条件下,被测输⼊量按同⼀⽅向作全程连续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输出值(或校准曲线)的⼀致程度。
6精度:精度是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误差指标。
⼀般⽤重复性、线性度、迟滞三项的⽅和根或简单代数和表⽰。
7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输⼊量增量之⽐。
8阈值:⼀个传感器的输⼊从零开始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达到某⼀最⼩值后才测得出输出变化,这个最⼩值就称为传感器的阈值。
9分辨率(⼒):是指当⼀个传感器的输⼊从⾮零的任意值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超过某⼀输⼊增量后输出才显⽰有变化,这个输⼊增量称为传感器的分辨⼒。
有时⽤该值相对满量程输⼊值之百分⽐表⽰,则称为分辨率。
10时漂:时间漂移通常是指传感器零位随时间变化⽽变化的现象。
11零点温漂:通常是指传感器零位随温度变化⽽变化的现象。
12灵敏度温漂:是指传感器灵敏度随温度变化⽽变化的现象。
13最⼩⼆乘法原理的核⼼思想是:校准数据与拟合直线上相应值之间的残差平⽅和最⼩。
13最⼩⼆乘法原理可简述为“估计应满⾜残差(剩余)平⽅和为最⼩”。
14通常在阶跃函数作⽤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时域指标。
通常在正弦函数作⽤下测定传感器动态性能的频域指标。
15通常⽤哪四个指标来表⽰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时域指标?答:(1) 时间常数T:输出值上升到稳态值y(∞)的63%所需的时间。
《第9课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下册
《使用光敏传感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光敏传感器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的电子制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光敏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展开。
1. 认识光敏传感器:学生需通过课本、网络资源等途径,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常见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操作光敏传感器,了解其外观结构及接口方式。
3. 编写程序:学生需使用编程软件(如Scratch等),编写简单的程序,使光敏传感器能够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控制LED灯的亮灭或颜色变化。
4. 制作作品: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能够通过光敏传感器控制的光照感应作品,如光控小车、光照变化画笔等。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认识光敏传感器的任务,并做好笔记。
2. 实践操作时,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3. 编程部分,学生需按照教师提供的程序框架进行编写,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4. 制作作品时,学生需充分发挥创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作品的制作与调试。
5.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作业完成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以及作品的实物照片或视频。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质量及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2. 对于完成度较高、创意突出的作品,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与反馈,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3. 对于未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较差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与督促,确保其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电子制作和编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感器作业
传感器作业1. 在信息科学领域,生物体“五官”的工程模拟物是(B )A.计算机B.传感器C.遥感技术D.敏感元件2. 广义上讲,传感器为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输入部分中起(A )A.信号检测作用B.信号传输作用C.数据处理作用D.数据传输作用3. 在传感器的分类中,按输入量的分类,免疫传感器属于()A.物理传感器B.化学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数字传感器4.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这里“可用信号”指的是()A.电压B.电流C.频率D.便于处理、传输的信号5. 从广义上讲,传感器能在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输入部分中所起的作用是(A)A.信号检测B.信号传输C.数据处理D.数据传输6. 传感器中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器件称为()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光电元件D.热电元件7. 传感器按输出量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A.电容式传感器B.数字式传感器C.物理量传感器D.化学量传感器8. 在传感器的中,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器件称为()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热敏电阻D.光电器件9. 以下传感器具有能量放大作用的是()A.发电型B.有源型C.无源型D.光电池10. 对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线性化的以下方法中,拟合精度最高的是()A.过零旋转法B.最小二乘法C.端点连线法D.端点平移法11. 在传感器的特性中,输出信号从0升高到稳定值的9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A.上升时间B.延时时间C.超调量D.时间常数12. 按传感器技术所蕴含的基本效应,气敏传感器属于(B )A.物理型B.化学型C.生物型D.数字型13. 能量变换型传感器又称为(C )A.无源型B.参量型C.发电型D.放大型14. 温度变化时传感器输出值的偏离程度称为(A )A.温漂B.分辨力C.线性度D.重复性15. 传感器一般包括敏感元件和()A.弹性元件B.霍尔元件C.光电元件D.转换元件16. 如果按被测对象分类,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属于()A.物理型传感器B.生物量传感器C.物理量传感器D.化学量传感器17. 以下传感器中具有能量放大作用的是()A.热电偶B.电感式传感器C.光电池D.压电传感器18. 以下特性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是()A.瞬态响应B.线性度C.灵敏度D.稳定性19. 传感器在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A.阈值B.分辨力C.迟滞D.重复性20. 以下不属于传感器主要发展方向的是()A.开发新材料B.简单化C.集成化D.智能化21. 人体的“五官”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常称其为()A.计算机B.天然传感器C.敏感元件D.转换元件22. 传感器所测量的物理量通常为静态和()A.动态B.稳态C.准静态D.常态23. 按能量变换关系分类,光电池属于(B )A.参量型B.有源型C.能量控制型D.无源型24.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与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C )A.线性度B.灵敏度C.迟滞D.重复性25. 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越小,响应速度越快,频带(D )A.越窄B.不变C.不能确定D.越宽26. 传感器主要包括敏感元件和()A.触发元件B.转换元件C.接收元件D.发射元件27. 分析传感器的线性度时,拟合精度最高的方法是()A.端点连线法B.最小二乘法C.过零旋转法D.端点平移法28. 对于线性传感器,其灵敏度为其静态特性的()A.斜率B.截距C.零点输出D.零点输入29. 一个动态性能好的传感器,其输出与输入应该具有相同的()A.相同线性度B.数值C.能量D.时间函数30. 传感器按输出量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A.数字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生物量传感器D.化学量传感器31. 能将感觉到的被测非电量参数转换成电量的器件称为()A.光电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元件D.力敏元件3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的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A.不稳定态B.稳定状态C.转换状态D.亚稳态33. 数字式传感器的输出的数字指示值最后一位一般指的是()A.分辨力B.重复性C.稳定性D.灵敏度判断改错题:34.在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中,分辨力是其动态特性之一。
传感器作业及习题
“传感技术及应用”作业与习题一、绪论作业习题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传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2.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敏感元件;2)传感器; 3)信号调理器;4)变送器。
讨论习题1.什么是传感器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思考题1.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二、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作业习题判断以下各题正确与否:1.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器件或装置,它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一般系统有输入和输出,所以均可看作传感器。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曲线表示法一般有方程表示法,曲线表示法,列表表示法三种,但是它们严格意义上是等效的。
3.迟滞误差、非线性误差和重复性误差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但它们都可用统计平均的办法减少。
4.传感器的阈值,实际上就是传感器在零点附近的分辨力。
5.某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量程为1mm,分辨力为0.001 mm,这说明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其灵敏度为 %。
6.传感器A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算得线性度为土%,传感器B采用端点直线法算得线性度为±%,则可以肯定传感器A的线性度优于传感器B。
7.无论何种传感器,若要提高灵敏度必然会增加非线性误差。
8.幅频特性优良的传感器,其动态范围大,故可以用于高精度测量。
讨论习题1.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2.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3.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思考题1.对于一阶传感器而言,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越小,工作频域越宽,动态响应越好。
2.对于二阶传感器而言,可以通过减小传感器运动部分质量和增加弹性敏感元件的刚度来提高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三、电阻式传感器作业习题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什么是横向效应2. 说明电阻应变片的组成和种类。
电阻应变片有哪些主要特性参数3.一个量程为10kN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20mm,内径18mm,在其表面粘贴八各应变片,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为120Ω,灵敏度为,波松比为,材料弹性模量E=×1011Pa。
《传感器技术》作业(3)
《传感器技术》作业(3)一、填空题1.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导体两端会出现感应电动势E ,闭合导体回路中感应电动势e=-N dt d φ;当线圈垂直于磁场方向切割磁力线时,感应电动势e=-NBlv ;若线圈以角速度ω转动,、则感应电动势e=-NBS ω。
2. 只要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其实现的主要方法有线圈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磁路中磁阻变化,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变化。
当传感器结构参数确定后,感应电动势e 与线圈相对磁场的运动速度v 或ω成正比。
所以,可用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线速度和角速度,对测得的速度进行积分或微分就可求出位移和加速度。
3. 磁电式传感器直接从被测物体吸收机械能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且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它的工作不需要电源,调理电路非常简单,由于磁电式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一般不需要高增益放大器,适用于振动、转速、扭矩的测量。
4.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6-8所示,传感器安装在工艺管道中,当导电流体沿测量管在磁场中与磁力线成垂直方向运动时,导电流体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E=B v D ,其中B 是磁感应强度,v 是平均流速,D 是距离,常与测量管内径相等。
流经测量管流体的瞬时流量Q 与流速v 的关系为Q=аv =42D πv 。
5. 在如图6-9所示的金属或半导体薄片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 ,在与薄片垂直方向上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薄片的另两侧会产生大小正比于控制电流I 和磁感应强度B 的现象,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传感元件称霍尔传感器。
在薄片两侧之间建立的电场E H ,称为霍尔电场,相应的电势U H 称为霍尔电势。
霍尔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运动电荷受磁场中洛仑磁力作用的结果。
6. 霍尔电势U H =d IBR H =KHIB ,其中R H 是霍尔系数(m3/c )、I 是控制电流(A )、B 是磁感应强度(T )、d 是半导体薄片厚度(M )、KH 是灵敏度系数,R H =ρμ,其中ρ为载流体的电阻率,μ为载流子的迁移率,半导体材料(尤其是N 型半导体)电阻率较大,载流子迁移率很高,因而可以获得很大的霍尔系数,适于制造霍尔传感器。
传感器作业及习题知识讲解
3.电感式传感器和涡流式传感器都是通过电感量的变化检测信号的,所以它们结构和工作原理没有任何不同。
4.自感式电感传感器改变空气隙等效截面积类型变换器转换关系为非线形的,改变空气隙长度类型的为线形的。
5.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多采用差动结构,并用线圈间互感M的大小确定被测非电量的数值。
讨论习题
1.试说明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思考题
1.在传感器测量电路中,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有什么不同,如何考虑应用场合?用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半桥、全桥电路与单桥相比有哪些改善?
4、电感式传感器
作业习题
1.叙述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说明差动变压器(螺线管式)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与输出特性。
9.在膜厚传感器上,厚度l越大,线圈的自感系数是变大还是变小?
10.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______ (或______)变化,这种测量装置叫做电感式传感器。该传感器按转换原理不同可分为_______式或_______式两大类。
11.判断题:
1.对变间隙的电容式传感器而言即使采用差动结构也不能完全消除非线性误差。
4)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均呈压电现象,压电机理也一样,但后者的压电常数要大的多。
5)在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线路中,电荷放大器的低频特性要比电压放大器的好的多。
6)压电晶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分别为X轴(电轴)、Y轴(力轴)、Z轴(光轴),当沿某一轴的方向施加外作用力时,会在另外两个轴的表面出现电荷。
2.什么是正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有哪些种类?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特点是什么?能否用压电传感器测量静态压力?
讨论习题
1.霍尔元件能够测量哪些物理参数?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的概念是什么?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7课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传感器的应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传感器的内容,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观看:观看关于传感器应用的视频资料,了解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选择一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其工作过程及实际应用。
学生需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4. 作品制作: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应用项目,如智能照明系统、温度报警器等。
项目需包含传感器的选择、电路设计、代码编写及实际运行等环节。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观看要求:观看视频后需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传感器应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要求:实验操作需细致,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报告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 作品制作要求: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项目设计需具有实用性及创新性,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包括实验报告、作品等)进行评价,对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同学互评:小组间成员互相评价作品,从实用性、创新性、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自评:学生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总结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2. 同学间反馈:小组间成员互相交流作品及评价结果,分享经验及心得,共同进步。
3. 学生自我反馈:学生根据自评及教师、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及方向。
(完整版)传感器作业答案
第二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测量数据中包含哪三种误差?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系统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的随机变化,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又称疏忽误差。
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产生的。
对于粗大误差,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将其剔除。
2、对某轴直径d 的尺寸进行了1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 120.40, 120.42, 120.43, 120.39, 120.30, 120.40,120.43, 120.41, 120.43, 120.42, 120.39,120.39,120.40。
试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1)求算术平均值2)求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差估计值3)按格罗布斯准则判别是否存在粗大误差(查书P61 表3-2)经检查,存在 , 故剔除120.30mm 。
4)重新求解上述各值,得:;mmxx i i404.12015151==∑=-∧σmm033.01)(12=--=∑=∧n x x ni i σmmg n g K G 080.0033.041.2)05.0,15(),(00≈⨯===∧∧σσα)15,...,2,1(=>i K v G i mmx 41.120=-mm016.0=∧σmmg n g K G 038.0016.037.2)05.0,14(),(00≈⨯===∧∧σσα经检查所有的 ,故无粗大误差。
5)按照马利科夫准则,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因n =14,故mm v v M i i i i 02.0002.014871=-=-=∑∑==,M 值较小,故可判断测量列中无系统误差。
《传感器技术》第3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潘光勇0909111621 物联网1102班《传感器技术》作业第一章习题一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2、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7、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9、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1-2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1—4 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
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技术作业1、传感器的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等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弹性膜片,其作用是将压力转换成膜片的变形。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成电路参量。
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转换元件是应变片,其作用是将弹性膜片的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测量电路:将其进一步变换成可直接利用的电信号。
辅助电源:为传感器的元件和电路提供工作电源2、何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技术指标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关系称为静态特性;传感器的输出输入关系或多或少地存在非线性。
在不考虑迟滞、蠕变、不稳定性等因素的情况下,其静态特性可用下列多项式代数方程表示:y=a0+a1x+a2x2+a3x3+…+anxn式中:y—输出量;x—输入量;a0—零点输出;a1—理论灵敏度;a2、a3、…、an—非线性项系数。
各项系数不同,决定了特性曲线的具体形式。
理想情况下,y=a0+a1x静态特性曲线可实际测试获得。
为了标定和数据处理的方便,希望得到线性关系。
这时可采用各种方法,其中也包括硬件或软件补偿,进行线性化处理。
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量程(span)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称为量程。
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定义为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成为迟滞。
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分辨力与阈值: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值缓慢增加时,在超过某一增量后输出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传感器的分辨力,即最小输入增量。
分辨力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
分辨力用绝对值表示,用与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时称为分辨率。
在传感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阈值。
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输出量发生的变化,有时称为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或零点漂移。
静态误差是指传感器在其全量程内任一点的输出值与其理论值的偏离程度。
精确度:精密度:说明测量传感器输出值的分散性,即对某一稳定的被测量,由同一个测量者,用同一个传感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续重复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精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
注意: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准确度:说明传感器输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如,某流量传感器的准确度为0.3m3/s,表示该传感器的输出值与真值偏离0.3m3/s。
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的标志,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
同样,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
精确度:是精密度与准确度两者的总和,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取两者的代数和。
3、何为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技术指标包括哪几个部分?动态特性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阶跃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4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方面?重点发展方向有哪些?开展新理论研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传感器的“五化”发展,即智能化、可移动化、微型化、集成化、多样化。
可穿戴式应用无人驾驶医护与健康监测工业控制5、测量误差按照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按表示方法可分为三类绝对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约定真值所得的差值。
绝对误差有符号和单位,它的单位与被测量相同。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即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能更好地说明测量的精确程度。
引用误差以仪表的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通常以最大引用误差来定义测量仪表的精度等级。
6、测量误差按照误差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按性质可分为三类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如温度、湿度、电源电压波动、磁场等)的影响,各次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就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粗大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有个别测量结果的误差远远大于规定条件下的预计值。
这类误差一般由于测量者粗心大意或测量仪器突然出现故障等造成。
称之为粗大误差(或寄生误差)。
7、仪表精度等级是按照哪种误差进行分类的?仪表的精确度与引用误差的关系是怎样的?引用误差通常以最大引用误差来定义测量仪表的精度等级的尺度。
工业仪表常见的精度等级有0.1级,0.2级,0.5级,1.0级,1.5级,2.0级,2.5级, 5.0级。
精度密度和精确度等级为1.0的仪表,在使用时它的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1.0%,也就是说,在整个量程内它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不会超过其量程的±1%。
在具体测量某个量值时,相对误差可以根据精度等级所确定的最大绝对误差和仪表指示值进行计算。
8、对一个N级、量程为M的仪表,当测量某一电压为X时,如何计算此测量值可能出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最大值?9、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关系是怎么样的?T=t*(9/5)+3210、热电偶组成与测温原理是什么?热电偶的热电势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11、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 和B组合成如图所示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设T>T0),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热电偶回路热电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同材同温总电势为012、热电阻的组成与测温原理是怎样的?常用的热电阻有哪几种?铜电阻铂电阻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温度升高,金属内部原子晶格的振动加剧,从而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导体时的阻力增大,宏观上表现出电阻率变大,总电阻值增加。
13、热敏电阻的组成与测温原理是什么?按照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可将热敏电阻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特性是什么?热敏电阻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是半导体测温元件。
1. 分类与特性热敏电阻的种类很多,按阻值与温度关系特性可分为:(1)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电阻器,简称PTC热敏阻器。
它的主要材料是掺杂的BaTiO3半导体陶瓷。
(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热敏电阻器简称NTC热敏电阻器。
它的材料主要是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陶瓷。
(3)突变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CTR)该类电阻器的电阻值在某特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4个数量级,即具有很大负温度系数。
其主要材料是VO2并添加一些金属氧化物。
14、热电阻与热电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理与特点不同: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信号性质不同:热电阻产生的是阻值变化;热电偶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
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电阻是低温检测;热电偶是高温检测。
材料不同:热电阻是一种金属材料;热电偶是双金属材料。
工作中的现场判断不同:热电阻用万用表判断短路和断路即可;热电偶有正负极、补偿导线也有正负之分。
热电阻,是通电后,电阻自身发热.主要用于加热使用,常见的热电阻电热毯,电热水器,电蚊香,电络铁里面用的电热丝这些都属于热电阻范畴的.热敏电阻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是半导体测温元件。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热电阻是金属测温元件,热敏电阻是半导体测温元件。
15、湿度是如何定义的?人们通常说的湿度指的是绝对湿度还是相对湿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两个不同温度相接触的物体将会产生热交换。
相对湿度。
16、何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主要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不同光电效应的主要应用器件有哪些。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使该物质的电特性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
(1)光电导效应当入射光子射入到半导体时,半导体吸收入射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使其电导率增大。
基于这种效应的器件有光敏电阻。
(2)光生伏特效应在光作用下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
基于该效应的器件有光电池和光敏二/三极管。
(3)热释电效应一些晶体受到红外线热辐射转化为热量时,两端会产生数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这种由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能够承受热电效应的晶体称为热释电元件.17、何为光敏电阻的亮电阻与亮电流?暗电阻与暗电流?当光敏电阻受光照射后,其阻值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在一定光照度下,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暗电阻:光敏电阻在不受光时的阻值称为暗电阻, 此时流过的电流称为暗电流。
亮电阻:光敏电阻在受光照射时的电阻称为亮电阻, 此时流过的电流称为亮电流。
光电流: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
无光照时, 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 电路中电流(暗电流)很小。
当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 它的阻值(亮电阻)急剧减少, 电路中电流迅速增大。
在给定的偏压情况下,光照度越大,光电流也就越大;在一定光照度下,加的电压越大,光电流越大,没有饱和现象。
光敏电阻的最高工作电压是由耗散功率决定的,耗散功率又和面积以及散热条件等因素有关。
18、可见光的光谱范围是多少?光敏二极管对不同波长的光的灵敏度是否相同?在实际应用中光敏二极管通常工作在什么状态?可见光的光谱范围:380~780nm光电二极管对红光和蓝光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处于反向工作状态,在没有光照射时反向电流很小,称为暗电流;有光照的电流较大,称为光电流。
光的照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19、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是什么?其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举例说明其典型的应用案例。
主要作用:实现电-光-电信号转换,实现信号隔离光电耦合器是将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合并使用并集成在一起,以光为媒介实现信号传递的光电器件开关电路20、光电断路器的结构是怎样的?举例说明其典型的应用案例。
光电断路器是将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合并使用并相互隔开,以光为媒介实现信号传递的光电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