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突破口语交际教学的重难点
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这表明,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口语交际的提出赋予了新的教学内涵。

它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还要有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等。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但传统语文教学更重视的是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而对口语交际课的具体要求不明确,交际类型难区分,年段特征不明显等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的弊端。

口语交际课堂上,学生还不善于表达、乐于交际。

那么如何确定和解决口语交际课的重难点是口语交际课是不是成功的标志。

我根据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的所见所闻和思考,谈谈对如何确定口语交际教学课重难点的一些看法。

一、研读课标,真正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1、真正理解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课和阅读教学等其他教学一样,也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语交际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如何说,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也十分重要,如自信心、勇气、诚恳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阶段目标中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求“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二学段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能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等”只有在以上这些前提之下,语文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技能要求,才有了意义。

课程目标将多方面的要求整合交融,为的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人格素养和生存能力,才能实现口语交际的真正意义。

2、操作性是口语交际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特点。

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教科书选择、编写、确定“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安排“听故事,讲故事”之灯类的教学内容时,根据“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量”的目标,我们就可以设计“向别人请教,学会商量”等教学内容。

理解了口语交际课的这一特点,对于确定口语交际课的重难点有着实际的意义。

3、正确认识口语交际课的内容类型。

现行的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介绍类:自我
介绍、介绍朋友宾客、介绍我的家、介绍一张照片等;独白类:说故事、说广告、说自己的理想等;交往类:做客、借物、问路、打电话、当导游等;表演类,讨论类等等。

依据课型分类的基本方法: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两者交叉,得出教学的基本类型课。

经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口语交际教学的各学段具体目标、要求及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根据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口语交际课分成两类:基础型口语交际课和综合型口语交际课。

基础型口语交际课:侧重培养学生倾听或独白等能力。

低年级的看图交际、讲故事、自我介绍等,中高年级的演讲等等,都可归为这类课型。

综合型口语交际课:是在基础型口语交际课训练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应对等能力的培养。

围绕一个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的教学内容都可归为这类课型。

确定了“口语交际课”的课型分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类,这一过程无疑使我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更加清晰明确。

二、研究学生心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非都不会例外,那么要想真正解决口语交际课堂的重难点,那就应该详细了解学生,才能正确突破口语交际课堂的重难点。

口语交际课之所以难上,从我所观察到的学生表现来看,在很多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静听,即使发言积极的时候,在表达
方面也出现诸多障碍,而且很多学生没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我觉得老师们一味埋怨学生能力差,这是不太公平的。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愿意倾听、愿意互动。

1、加强情境营造
这种情境类似于生活,相当于把生活搬进课堂,当学生真正进入情境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有表达的欲望。

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我曾经担心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明显属于虚构的情境将会难以打动学生的心,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却发现,尽管高年级学生比较成熟,但只要老师设置的情境也随之调整变化,学生仍然会入情入境。

李吉林老师是情境教学专家,她所提倡的情境营造策略当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

其一,优化情境,也就是成本低效率高,即耗费的时间和材料成本低,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二,可以考虑创设连续性情境,也就是创设一个连一个的情境,使学生情绪一步步得以深化。

另外,营造情境的手段固然很重要,课件、图片、实物等等都可以尽快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但是,我认为老师的语言感染力最重要,包括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神态,无一不对情境起到催生效果。

2、加强阅读、观察
阅读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语言,观察也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生活。

厚积薄发既指书面表达与阅读的关系,当然同样也适用于口头表达。

因此,阅读与观察都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考的深度就决定着表达是否有内涵。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表达质量。

3、加强任务驱动
老师们自己或许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每次参与讨论活动,总是只顾思考自己的发言,一般难以关注别人的发言内容。

但是一旦有选拔甄别等任务时,情况就大为改观。

尤其是现场就必须决出胜负高低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关注别人的表现,因为进行选拔甄别都需要多方的信息,单向交流不足以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其实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如果只是要求其表达自己的想法,乐说善说即可,那学生就会进行单向交流,因为学生觉得没有注意别人的必要,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倾听,更不会沟通。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现场要完成某项任务,而讨论沟通是完成任务的必由之路,现场就要拿出结果、说出理由,学生被任务“逼迫”,一般就会饶有兴趣的参与到交流中去,甚至会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有讨论、有互动、有争执、有批驳,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与传统教材中说话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例如,我曾经在执教《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就在第二个板块“谈论如何保护动物”时,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布置学生在小组内进
行说话练习,对伙伴介绍自己保护动物的点子。

其次,在小组内进行“金点子评比”活动,评价标准是看谁的点子最可行,同时也要看谁说得最清楚。

再次,请小组组员推选本组的“金点子”到全班来介绍,组长必须将推荐理由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尽量得到大家的认可。

很明显,课中的金点子评比活动就属于任务驱动,为了把本组金点子代表推选出来,小组内的全体学生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点子,还必须讨论分析每个人发言的质量,直到确定好本组的金点子代表,交际互动才算结束。

既然我们在生活中是为了彼此交流才进行口语交际,那么在课堂这个特殊环境里让学生“模拟操作”而进行的口语交际,就具有了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它是双方的,既有说,也有听;它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它是“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的“练”,是为了“战”,因此它离不开生活;它是口语化的,是使用纯粹的口头语言进行交往。

只有明确了口语交际的这些特点,才能确定口语交际课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才能让让学生学会交际,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既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能够表达得体,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