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教科版9-1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9.1压强教案1教科版
3
3 ─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1、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9.1压强教案1教科版
教案点评
针对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设计,并能运用多媒体增强图示效果。
在吃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案中能精心提炼教材的内容。
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实验、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
并通过“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设计的创新精神
3。
教科版八年级9.1《压强》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9.1《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五云中学邱海华压强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的示意图。
(2)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灵活应用压强的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控制压强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体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收集在生产中的实例,养成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难点】1.重点:(1)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
(2)能应用压强的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控制压强大小的方法。
2.难点: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海绵块、啤酒瓶、水、烧杯、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动画播放:冬天的北方,漫天雪花飘飘,大地披上了银装。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压强的定义,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2.理解压强与压力和面积的关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压强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教具:扩音机、实验装置、示范器材。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受到压力,比如坐在椅子上、站在地上,感觉很舒服。
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2.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引入新概念(15分钟)1.通过实验引入压强的概念。
教师可准备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对于相同面积的压力大小的影响。
2.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压强的定义。
3.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压强等于压力除以面积。
讲解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20分钟)1.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示意图讲解了解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
2.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于不同面积上时,压强会不同。
解决问题(25分钟)1.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解题。
2.随堂检测: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压强,比较不同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等。
3.教师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提问学生: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是怎样的?3.归纳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面积。
4.拓展知识:介绍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深海潜水、建筑工程中的承重等。
5.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习题。
六、板书设计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等于压力除以面积压强 = 压力 / 面积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师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堂中的互动讨论和问题解决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1 压强9-教科版
《8.1 认识压强》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教学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压力的概念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1、观看马德保半球实验视频,引出第八章《神奇的压强》2、检查学生完成的先学案3、让学生阅读课本P62图8-1,并思考:(1)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2)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3)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4)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压力让学生观察图8-2中所示的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对受力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1、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4、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2、控制变量法(1)先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观察压力作用效果;(2)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大小,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例:体重不同的两个人坐在同一沙发,深陷程度不同)3、引导学生分小组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3)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公式推导2. 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压强计、演示用针筒、气球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针筒挤压气球,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提问:“什么是压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及公式推导。
(2)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
(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例题讲解:结合实例,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的单位及换算4.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情况下压强的大小:A. 一块重10N、面积0.1m²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B. 一根针尖面积为1mm²,受力为1N。
(2)解释下列现象:A. 越是尖锐的物体,越容易刺破物体。
B. 拳头和手指顶在墙上的感觉不同。
答案:(1)A. 压强为100Pa;B. 压强为1MPa。
(2)A. 尖锐物体受力面积小,压强大;B. 拳头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手指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探究中,部分学生对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如:为什么鞋底有花纹?为什么汽车轮胎要有一定的充气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1大气压强教案
中学部教师教学案C.C.鹰爪5.如果一个人在冰面上散步,当冰面快要破裂时,他采取的自救方法最恰当的是( )A .马上站立不动B .马上抬起一只脚不动C .快速跑向安全区D .趴下平躺爬向安全区6.如图a 所示是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b 中的哪几种情形( )A .甲与乙B .乙与丙C .甲与丙D .以上都不对7.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 ,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 ,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B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C . 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D .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8.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B .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C .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D .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9.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向右匀速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甲乙丙A.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减小C.水平推力F保持不变D.长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减小10.边长为10cm,重100N的正方体,把它放在边长为50cm 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A.4×102Pa B.2×103Pa C.1×103Pa D.1×104Pa四、精讲检测让学生观察。
提问:同学们观察这几种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不论是对地面、斜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我们把这种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1《压强》教案1(1)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1《压强》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压强》的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会使用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力板、气球、液体压强计等。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名学生上台,分别站在一个气球上,观察气球的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个不同重量的学生站在气球上,气球的变化程度不同?2. 例题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通过演示用压力板,让学生直观感受压强的大小。
(3)给出例题,讲解压强公式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2)讨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重量为50N的物体,受力面积为0.1m²;② 重量为100N的物体,受力面积为0.2m²。
(2)简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答案(1)① 压强为500Pa;② 压强为500Pa。
(2)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以及课堂实践情景引入的效果。
2. 拓展延伸:(1)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固体、气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新版)教科版
压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二、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如图所示,在厚厚的积雪中,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在积雪中行走的男孩会陷入雪里,而穿上滑雪板的女孩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这节课——压强。
教学活动一、认识压强讨论交流:学生甲:行走在积雪中的男孩之所以下陷,是因为他受到的重力大,他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雪所承受的压力。
学生乙:穿滑雪板的女孩之所以能在雪地上自如行走,可能是滑雪板把压力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减弱了压力的作用……学生丙:猜想对不对,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阅读教材P36,做“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
1.提出问题: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2)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提问:(1)如果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2)如果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4.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如图9-1-2所示:5.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1)实验次数压力受力面积压力的作用效果1.竖直相同小明显2.水平相同大不明显实验次数受力面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1.两块平放相同大明显2.一块平放相同小不明显实验结果:(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压强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压强计、气球、针筒、海绵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压力作用现象,如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力、汽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力等。
2. 基本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计算公式:推导压强的计算公式,即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并举例说明。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压强计算公式的掌握,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检验学习效果。
7. 应用拓展:介绍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自行车刹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情况下压强的大小:① 书重2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0.05m²;② 汽车重10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1m²。
(2)解释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时要穿上防滑鞋?(3)简述压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1)① 40Pa;② 10000Pa。
(2)穿上防滑鞋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压强,防止滑倒。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1压强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1 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应用,以及压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压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海绵、尺子、水杯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拿一个水杯,让学生感受手对水杯的压迫感。
提问:为什么手会对水杯产生压迫感?(2)将水杯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提问:海绵的凹陷程度与什么有关?2. 压强的定义:(1)介绍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计算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压强的计算方法。
4. 压强的应用:(1)讲解压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胎、液压机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压强概念: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p = F/S应用:自行车轮胎、液压机等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压强是表示_____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
2. 计算题: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N,受力面积为2m²,求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5Pa。
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教科版(最新整理)
一、压强【仪器材料】一头削尖的铅笔、酒瓶、海绵、橡皮泥、沙盘、细沙、体重计、方格纸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 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2.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3) 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1)分小组自主调查完成“火车通过铁轨对地面的压强和火车轮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压强比较”研究性课题,写出调查报告。
(2)动手做一做“发展空间”中“压强知识在杂技中的应用"相关小实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实验体会.【教学反馈】压强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主线,同时又是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坚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
引导学生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层层深入,总结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等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估算处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的思想、方法。
【备注】学生在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时,教师要注意监督、巡视,努力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压强的定义及公式:p = F/S;2.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4. 实践案例:生活中的压强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演示仪、压力计、帕斯卡压力计、实验用针、气球等;2. 学具:课堂练习册、实验报告单、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尖锐的物体容易刺破物体?”2. 知识讲解:a. 压强的定义及公式;b. 压强的单位及换算;c.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d. 实践案例:生活中的压强问题。
3. 实验演示:a. 演示压强与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 演示如何使用帕斯卡压力计测量压强。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压强相关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压强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帕斯卡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 典型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压强:F=10N,S=0.5m²;F=20N,S=1m²。
b. 解释为什么尖锐的物体容易刺破物体。
2. 答案:a. p=20Pa;p=20Pa。
b. 尖锐的物体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容易刺破物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1.压强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1. 压强_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孩子们的学习应该是在快乐中进行的。
因此,我设计的这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为例,通过观察、操作和互动,让孩子们理解压强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难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压强的存在,并能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板、海绵、小车、水杯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压强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压强的概念。
2. 观察实验:让孩子们观察气球、塑料板、海绵等物品,了解它们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化。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用量杯装水,观察不同高度的水对海绵的压力作用。
4. 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讨论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难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压强的存在,并能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一些物品,如电视、冰箱等,思考它们是如何利用压强的。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继续深入讲解压强的知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
在上完《压强》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感觉效果并不理想。我意识到,对于这类抽象的物理概念,可能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
其次,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表现得相当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操作实验时,对变量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有较大偏差。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科学地设计实验,严谨地对待实验数据。
最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我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压强这一物理概念。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探究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压强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压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案教科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2)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的引入
感受压强:带领学生做图9-1-3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分析讨论作答。
教师引导:利用以前学过的速度知识和现在的压力作用效果进行类比,找出新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
1.建立压强概念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 强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1)书包的背带是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
答:宽一些好。因为在书包重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比细的对肩的压强小,人感到舒服些。
(2)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这为“沙漠之舟”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答:骆驼的体重虽然比马大,但是它的脚掌面积比马更大,所以它对地面的压强比马小,在沙漠中行走时不会陷下去。
(3)钢轨铺设在枕木上,是增大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防止破坏路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1压强教案(新版)教科版
1.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钢直尺、砝码盒、钩码盒、气球、小桌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两幅图片:1.啄木鸟2.鸭子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总结出各自的特点示问:如果把啄木鸟的嘴换成鸭子的嘴、把啄木鸟的脚换成鸭子的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压力①小孩对地面的压力(如图)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②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如图)结论: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如图)结论: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总结三条结论: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压力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得到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练习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并与重力进行比较对比项名称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方向两者关系重力压力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了解不同因素对压强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大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
难点:影响压强大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压强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压的变化,引出压强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压强?压强是如何计算的?2. 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教材中关于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0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上,求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六、板书设计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影响压强大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0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上,求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压强 = 20N / 0.01平方米 = 2000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较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课方案一、认识压力复习发问:力的作用成效是什么?回复: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局部,让学生察看形变,描绘力的方向。
学生察看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观点。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遇到了压力。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的引入1、研究主题的引入带着学生做图9-1-3 的小实验,让学生描绘手指的感觉。
教师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成效可能与哪些要素相关?针对教师的设问踊跃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相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相关等等。
2、研究实验演示实验: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修业生察看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复产生变化的原由。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
这是酒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成效。
边做实验边发问:(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往瓶中加第1 页沙〕质量必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搁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了然什么〔本来竖放的酒瓶横放。
横放时略微转动一下,察看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除了海绵,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展现压力的作用成效?3、成立压强观点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关。
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比较压力的作用成效,能够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相同面积上压力的大小。
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比较压力的作用成效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要素,能够控制一个,比较另一个。
这是"控制变量法"。
给出压强的观点:物体单位面积上遇到的压力叫压强。
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压强:p=F/S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在公式根基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
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第2 页里敌手的压强就有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由公式得出1Pa=1N/m2。
四、改变压强的方法我们能经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往常是改变哪些量?改变压强能够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9.1压强
《9.1 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的由来。
3.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
难点: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教师: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多媒体计算机、海棉、压力小桌、砝码、木板、装有沙的容器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规律。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一)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实验:手指压住铅笔两端,感觉有什么不同?问:为什么笔尖的一端手指感到痛?是压力大吗?(二)压力的教学教材给压力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为了引出压力的概念,设计了多媒体动画模拟:书放在气球上,气球的形状慢慢变化。
问:气球的形状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引导,这个力的施力物是哪个物体,哪个是受力物,力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从而给出压力概念。
进一步扩展: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受压力作用呢?通过学生举例后,通过多媒体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PPT演示一些常见物体压力图示的画法。
总结出共性:一、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二、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三)压强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1.建立问题:提出猜想,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质疑并提出猜想,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多媒体动画模拟二个小实验。
实验一:书压气球,再多加几本书。
实验二:手指压住铅笔头,然后再压住铅笔尾。
问: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设计实验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把学生们的设计思路用多媒体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1题,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 实践活动 】
(1)分小组自主调查完成“火车通过铁轨对地面的压强和火车轮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压强比较”研究性课题,写出调查报告。
学习如何估算面积。
给出教师的体重,实际测量鞋子的面积,估算教师自己对地的压强。
在教师带领下,初步估算受力面积,推出教师对地的压强。
发放方格纸,要求学生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兴致高涨,实际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设想每人穿一双底面积 1m2的大鞋子,让学生计算此时他对地的压强。与上题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压力不变时改变受力面积能改变压强。
(2)质量一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酒瓶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猜测:
(1)改变酒瓶质量,作用效果会发生变化;
(2)改变酒瓶的放置方式,海绵形变可能会变;
(3)用沙盘或者橡皮泥也能达到目的。而且在拿走瓶子后,橡皮泥和沙盘还能保留作用效果。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的引入
1.探究主题的引入
带领学生做图10-1-3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回答: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
教师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由公式得出 1Pa=1N/m2。
提问:
能否粗略估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
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必要时出示方格纸,对学生进行估算指导)
回答教师的问题,意识到要利用压强公式来计算,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对如何测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在教师提示下明确测量方法。
(2)动手做一做“发展空间”中“压强知识在杂技中的应用”相关小实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实验体会。
【 教学反馈 】
压强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主线,同时又是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坚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层层深入,总结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概念。
指导各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探究上述问题,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写出小组书面结论。
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形变显示材料(海绵、沙。
经讨论各组得出结论。
3. 建立压强概念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结、提升: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学生计算新的压强,进行比较。
实际生活中要根据需要限定压强的大小。提问:
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受力面积比较常见。
对照图 10-1-6 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在教师的总结提升下明确: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与各个因素的基本关系;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可以控制一个,比较另一个。这是“控制变量法”。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建立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p=F/S;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简单介绍帕斯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链接帕斯卡的相关资料)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单位及相关物理学史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
【 教学重点 】
理解压强概念。
【 教学难点 】
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
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让学生观察形变,描述力的方向。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 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 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一、压强
【仪器材料】一头削尖的铅笔、酒瓶、海绵、橡皮泥、沙盘、细沙、体重计、方格纸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抓住学生猜想中含有科学成分的部分,给予引导,逐步逼近主题。
2.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
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是酒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往瓶中加沙)
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明确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积;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
结合学生提出的例子,教师再提出一些实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些量来实现目的的。
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如:菜刀、图钉、滑雪板等等。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2题。
针对第二题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