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B)。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CD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BCDE )。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BD)。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CDE)。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BCDE)。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BE)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教育学练习题2单选题(共50题,共100.00分)
1.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2.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3.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4. 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 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 .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5.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6.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7. 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9.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
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0.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11.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12.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13.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14. 在现代生产中,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策略是()。
A.增大劳动力数量
B.延长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
15.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6.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17.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8.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19.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
A.实践性
B.可行性
C.衔接性
D.发展性
20.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21.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2.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3.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4.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25. 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26.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27.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8. 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9. “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30. 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31. 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封建社会末期
32.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33.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34.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3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36.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7.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38.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9.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华生
C.高尔登
D.格塞尔
40.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41.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42.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43.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44. 1632年英国哲学家()。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45.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46.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47.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48.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49. 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50.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心理学习题
1.百多年前,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此有关的学者是(A)
A. 冯特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詹姆斯
2.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C)
A. 格式塔心理学
B. 人本主义心理学
C. 精神分析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3.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流水一样,提出"识流"的心理学流派是(C)
A. 构造主义
B. 行为主义
C. 机能主义
D. 人本主义
4.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除了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应当考虑的变量是(D)
A. 系统变量
B. 环境变量
C. 气候变量
D. 控制变量
5.. 认为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意识的结构,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本的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
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理学流派是(D)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机能主义
D. 构造主义
6.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A. 感觉
B. 知觉
C. 色觉
D. 统觉
7.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所造成的失眠,如:亲人去世,离婚,或者考试到来,面临人生重大择等引起的失眠属于(A)
A. 情境性失眠
B. 假性失眠
C. 失律性失眠
D. 药物性失眠
8. 指出以下不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对意识层次划分的名称(A)
A. 意识流
B. 意识
C. 无意识
D. 前意识
9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意识本身具有不同的状态。
人类意识的第一状是指(DA睡眠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7.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
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
1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
A自然实验法B调查测验法C观察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12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属于(C)
A强化B消退C前摄干扰D后摄干扰
13指出下列不属于人在社会知觉的信息整合过程中产生的效应(B)A首因效应B归因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
14一般来说,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被称为(D)A状态依存性记忆B情绪依存性记忆C形象依存性记忆D情境依存性记忆
15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印象,又被称为(B)
A情景记忆B瞬间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16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D)A差别阈限高B差别阈限低C绝对阈限低D绝对阈限高
17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B)
A应激B激情C心境D焦虑
18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了智商的新的计算法,称为(A)
A离差智商B比率智商C绝对智商D相对智商
19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知识,这种记忆是(A)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
20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拔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
这是(C)
A瞬时记忆表现B感觉记忆表现C短时记忆表现D长时记忆表现
21有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工属于(D)
A同时型B沉思型C系列型D冲动型
22试比较下列四个儿童的智商,智商最高的是(C)
A实足年龄5岁智力年龄6岁B实足年龄6岁智力年龄7岁
C实足年龄5岁智力年龄8岁D实足年龄7岁智力年龄8岁
23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主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A)
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同时型
24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C)思维特性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
25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C)
A感受性B知觉C感觉D感觉阈限
26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B)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内省法
27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A)
A概括性B预见性C间接性D抽象性
28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并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获得成分。
这位心进学家是(A)
A斯腾伯格B斯皮尔曼C吉尔福特D韦克斯勒
2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情,这表现了思维特性的(B)
A预见性B间接性C概括性D抽象性
30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
3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
指出以下不履于情绪反映的特点DA情境性B激动性C暂时性D内隐性
32当个体对同围环境缺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度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认同,这是一种
(A)
A合群需要B情感需要C包容需要D支配需要
33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拔号,但打过以后,再向你问号码,你又不记得了。
这是(A)
A短时记忆表现B感觉记忆表现C瞬时记忆表现D长时记忆表现
34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C)
A冲动型B沉思型C系列型D同时型
35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
说明儿童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D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6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D)
A支配需要B合群需要C情感需要D包容需要
37人格构成中的心理特征系统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B)A需要B气质C兴趣D动机
38那些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的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被称为A()
A心理性压力源B身体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
39那些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被称为(B)
A文化性压力源B身体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心理性压力源
40为了逃避处罚而服从于权威或有权力的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A)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都不是心理学
心理学习题2
1.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调节变量
2. 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
A. 假性失眠
B. 情境性失眠
C. 药物性失眠
D. 失律性失眠
3. 在感觉系统中,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神经结构是()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传入神经
D. 大脑皮层
4. 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A. 直觉动作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具体形象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5. “爱护花木、保护儿童”所针对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物或人,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
事物,这是思维的哪种特征()
A. 间接性
B. 具体性
C. 直接性
D. 概括性
6. “手舞足蹈、捶胸顿足”属于下列哪种表情()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语调表情
D. 言语表情
答案:B
7. 张飞争强好斗,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鲁莽冒失,其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8. 下列信息传递中,不属于非言语沟通的是()
A. 手势
B. 音调
C. 书信
D. 表情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 转移
B. 升华
C. 幻想
D. 文饰
10. 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
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
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
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公正水平
1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詹姆斯
C. 杜威
D. 冯特
解析:(P6)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一行动使心理
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
心理学的始祖。
12. 人们在做事时,通常需要将注意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
上,注意的这种灵活转换现
象体现了哪种功能()
A. 选择功能
B. 组织功能
C. 维持功能
D. 调节功能
13. 在长时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的编码方式是()
A. 声音编码
B. 视觉编码
C. 语义编码
D. 情景编码
14. 发散思维测验在下列哪种测量中最常用()
A. 智力测量
B. 创造性测量
C. 人格测量
D. 兴趣测量
15. “饥择食、渴择饮”,这种行为动机属于()
A. 内在生理性动机
B. 外在生理性动机
C. 内在社会性动机
D. 外在社会性动机
16.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之为()
A. 群体凝聚力
B. 群体规范
C. 群体的领导
D. 群体中的角色
17.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论点出自哪一个心理学流派()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格式塔心理学
18. 听觉适宜刺激的振动频率范围在()
A. 0~200赫兹
B. 20~2000赫兹
C. 10~5000赫兹
D. 20~20000赫兹
19. 钢笔、铅笔、毛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各种笔,虽然外观不一、特点各异,但其共同属性是“可以
写字”。
如此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提取出来,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是()
A. 分析
B. 综合
C. 抽象
D. 概括
20. 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事件的看法都与自己相一致的人。
这符合下列影响人际吸引的哪一个条件()
A.接近性
B. 熟悉性
C. 相似性
D. 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