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人民版】 [课件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背景
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经济: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发
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维新派代表人物思想的共同点:挽救民族危机,倡西学,兴 民权,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3)影响:维新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还具有启蒙作用。
西方深入到制度层次,又因为他们代表的阶层不同,早期维 新派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
义。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失 败告终。也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的方案在中 国行不通。
【例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到:“近代化的 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 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 对(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思维导图】
喷火”。 戊戌运动是中国民主化历史进程的第一站。
变法运动中,颁发了一系列诏令,奖励工商,主张以工立
国——即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等。
【探究思路】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康梁维新思想兴起的背景, 由材料一的四幅图片可得出结论(1);材料二展示出维新派主
要代表人物各自的思想主张,由此可总结得出结论(2);材料三
主要反映了维新派思想的社会影响,可得出结论(3)。 【探究结论】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 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埋首经书,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也沉浸在“天
依据。
三、走向共和 1.兴起背景 (1)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2)《 辛丑条约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形成和传播 (1)1894年,孙中山在“ 兴中会 ”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2)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邹容 发表《革命军》 等著作,宣传 反清革命 。 (3)1905年,同盟会成立,正式将“ 建立民国 ”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4)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 革命 、要不要建立民 主共和政体展开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 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冲击-嬗变-抉择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 索强国御侮之路的思想变革历程。 1.地主阶级的林则徐、魏源迈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步, 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2.伴随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维新派主张 西方的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激进派发起以 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 动,从而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由学技术推进到学制度再 到学思想文化的层面,使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一个 由浅入深、不断递进的过程。 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 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
斥过于绝对化。故D项符合题意。
3.(2014肇庆期末)“(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
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
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 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
B.“中体西用” D.“兼容并包”
A.经世致用 C.民主共和思想 解析:B
中国的大门,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林则徐等有识之士率先
做出回应,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A、C、 D三项的主张均在B项之后。
2.(2014江西期中)1861年清政府设立抚夷局,局设未久,即改为总 理衙门,其办事人员及轮班入值方式均仿照军机处办理,择满汉各 二员作为总办,二员为帮办,办理奏折、照会、文移、关税等事。 但它一直被视为一种临时性的机构,终晚清之世,君臣朝野之间,士 大夫顾清议多耻于任职其间,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疆 吏者皆立年表,而于总理衙门任事者,独无年表。1901年总理衙门 被改为外务部。清末的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遭遇不能表明( ) A.清朝天朝大国观念遭到打击而动摇的事实,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 B.它有被迫适应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一面,带有半殖民地化的印记 C.总理衙门后被改为外务部,结束了作为临时性机构的尴尬局面 D. 其职权太过有限,且带有屈辱色彩,士大夫普遍对其持排斥态度 解析:D 总理衙门的设立适应了外国资本主义需要,也是中国外 交观念开始近代化的表现,但材料并未涉及其职权有限,且普遍排
【探究素材】
材料一
材料二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借经学、孔子 ,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伸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 批判君主专制、等级制度、纲常礼教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材料三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 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
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3)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 的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 林则徐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辑了 《四洲志》。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
的世界史地著作,系统地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5)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误区警示】 从封建士人阶层成长起来的康有为等 人,虽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经济利益, 但他们的思想并非完全西化,传统的儒家理论还是带 来一定的影响,没能同封建思想彻底决裂,并未彻底 批判封建思想,反而从传统的封建思想中寻找理论
重 难 点 精 讲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是器 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 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 也。 ——林则徐 这两本书分别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 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 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林则徐(1785— (价值和地位)最先冲破“贵华夏、 1850年),福建 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 侯官(今福州)人, 审视世界。 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二、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异同点 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是在民族危机严
重的情况下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派别,因为他们所代表的
阶级利益不同,学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洋务派代表地 主阶级利益,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停留在器物层次上,早
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学习
3.影响 (1)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2)维新思想是 爱国 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3)维新思想是 进步 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
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4)维新思想具有 启蒙 作用。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 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 腐朽的旧文化。
3.影响
(1)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
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指导了洋务运动。 【走出误区】 林则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 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他们与洋 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有一致的地方,即所学习的仅限于 西方的技术,而且都是为维护清朝统治,这是由他们地主阶级 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由上面图示可知 正确答案为B。
随堂训练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睁眼看世界” 维新变法 走向共和 题号 易 1、3、7 4、5 6 中 2
一、选择题 1.针对下图社会现实,中国有识之士提出的最早的应对主 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伸民权,设议院,行立宪” 解析:B 图片反映的是西方正用洋枪洋炮轰击经学盛行的
导语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近 代 中 两个方向: 先西方后东方 国 思 ①学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 既不是一江长流 , 也不止一个 想 三个领域: 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洪峰 . 解,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 放 ③学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 的 1、林则徐、魏源 2、康有为、梁启超 潮 流 四组人物: 3、孙中山 4、陈独秀、李大钊 新思想萌发;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 五个阶段: 累 进 和思想兴盛;民主科学思想高涨;马 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不断深化
导学提纲
• 会考要求: • 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 变革的思想,理解戊戌变法思想在近代社 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高考要求: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 志》、维新变法
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
导 学 提 纲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思想主张 ★ 《海国图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主要思想是 什么?有何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洋务派在“中
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引进了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起了首先 将西方文化(虽然仅是科技)付诸实践的洋务运动,“给僵化 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明清之际 的新思潮之一,发生于中西文化频繁接触之前,C、D两项均发 生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之后。
二、维新变法 1.背景 (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 机深重。 (2)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早期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2.代表人物和主张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主要观点 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 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他坚信“世道必 进,后胜于今”
有怎样的历史 地位和价值?
重 难 点 精 讲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 思想(主张)? 向西方学习 具体表现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地位: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海国图志》
基础验证
一、请背写出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主张,检验自 己对教材知识的预习效果。 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
以制夷而作。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思考:说出材料一中“是书”的书名和作者,其中的“师夷
长技”和“制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书名:《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师夷长技”的
含义: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制夷”的含义:抵抗西方侵略,
战胜敌人。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 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 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 场面。”
(2)思考: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
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 答案提示: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
家思想结合。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 小;②儒家思想:康梁维新思想兴起的背景、主张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