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风险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的不足之处
协同创新中心的不足之处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促进创新的组织形式,它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和政府等各方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
虽然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组织协调难度大:协同创新中心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组织协调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2. 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可能会引发争议。
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协议,可能会导致合作的不顺畅。
3. 文化和理念差异: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在文化、理念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到协同创新的效率和效果。
4. 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协同创新中心中,各方的资源投入可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导致某些成员的贡献得不到充分认可和回报,影响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5. 绩效评估困难:由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和任务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和利益相关方,因此绩效评估可能较为困难,难以准确衡量其创新成果和影响力。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进,如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加强文化融合和理念沟通、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等。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
1
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 要求
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3
探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对于提 升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包括合作动力、合作模式、合作过程及合作效果等方面。
研究方法
研究展望
未来可以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机 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 模式和机制。同时,可以加强对高校协 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和评估,提高其运行 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VS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注重以下几个 方面的发展: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注重人 才培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 作等。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 式和机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设立合作基金,为各主体提供 资金支持,促进合作项目的实
施和成果转化。05Fra bibliotek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主体间合作机制的
实施保障
政策保障与支持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 ,明确主体间的权益和义 务,为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
组织保障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 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和 监督合作项目的实施。
资金支持
科研院所:作为协同单 位,科研院所在协同创 新中心中发挥科学研究 和技术研发等功能,为 解决国家或区域重大战 略需求提供支持。
企业:作为协同单位, 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心中 发挥市场导向和产业引 领等功能,推动科技成 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发展 。
地方政府:作为协同单 位,地方政府在协同创 新中心中发挥政策引导 和资源配置等功能,为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 发展提供支持。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与企业、政府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地方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地方高校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科研资源,而企业则具备市场需求和实践经验,双方的合作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创新的实践应用。
地方高校应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推动地方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地方高校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
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地方高校可以更好地把握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为政府制定合理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政府还可以提供专项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鼓励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联盟机制。
地方高校在强强联合中可以共享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间可以建立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合作和共享机制,共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交流,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地方高校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格局,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地方高校应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推动地方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引导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地方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人才和科技资源,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通过创新驱动,地方高校可以推动地方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大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困境与实践探索
创新 体系的组成部 分 , 既 要在原创 能力 、 集成创新 能力 和引进再创 新 能力等 方 面充分 发挥作 用 , 也 要充 分联 合政 府 、 科研机构 、 企业及其他 社会组织 和个人协 同创 新 。这就要地 方 大学 解 决 以往 那 种 创新 资 源 配置 分
散、 科学研究低 水平重复 、 创新 成果与现 实社会 相脱节
・
2 9・
重 庆 高教 研 究
2 0 1 3年 第 5期
和创业 能 力 。地 方 大学作 为 向区域 经 济社会 内的企
盾和 问题 , 改 变传 统产 业规模 过 大 、 新 兴产 业 和高新 技术 产业 发展 缓慢 的现 象 , 必 然 要 改 变 区域 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方式 , 走 转 型升 级 之 路 。 区域 的转 型 升 级 离不 开人 才 与科技 支撑 。地方 大学 作为 区域 科技 开 发 的 主要场 所之 一 , 要 借 助协 同创 新平 台 , 加强 与地 方 的产 学研合 作 。通 过 科 技 成 果 的 应 用 转 化 , 推 动 人才、 技术 、 成果 、 产业 的有效对 接 与快 速融 合 , 可 引
业、 事业 单位 、 机 关等 机构 和部 门输 送 劳动 者 的主要
场所 , 既应 该充 分 考虑 区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对人 才 的 需求 , 避 免 在 就 业 市 场 上 产 生 结 构 性 失 调 的 现 象 ( 即一 大批 大 学 生 找 不 到 工 作 , 一 大 批 单 位 又 找 不 到合适 的 人 才 ) , 还应该 着重培养 学生 的“ 探 究 精 神、 学术研 究 能力 、 创新实践能力、 全 球 化 意 识及 国 际交 往 能 力 ” 。协 同创 新 强 调 通 过 科 学 研 究 、 学 科交 叉融 合 、 实践 创新 主 导 、 产学 研 紧密 结合 等途 径 加强 高 质量人 才 的培 养 。 因此 , 地 方 大 学 要 以构 建 协 同创 新 中心 为契机 , 加快 推进 人 才培 养方 式改 革 , 对学 生进 行 专业及 综 合 能力 培 养 , 探 索 创 办 新 型 科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我们制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各方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目标。
1.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2. 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库,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实验室、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合作交流的场所。
2. 构建创新资源库。
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包括专利、技术成果、人才等,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库,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渠道。
3. 推动产学研合作。
组织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支持创新创业。
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各项服务,帮助创新创业项目顺利落地并推动成果产业化。
5.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创业成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协同创新中心的顺利运行。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合作中来。
3.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综合创新能力。
4.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总结。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措施,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为各方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风险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
高校之间共享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硬件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软件资源共享
共享课程、科研成果、学术期刊等软件资源,促进学 术交流与合作。
人才资源共享
高校间互聘教师、互换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和交流机 会。
知识交流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促进知 识传播和交流。
详细描述
某地区的高校组建了联盟,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实现了区域内的教育资 源整合。这种模式促进了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 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06
高校协同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总结词
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注重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的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推动科技成果 的转化和应用。
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技术,保持创新竞 争力。
合作风险
合作协议
建立完善的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避免合作纠纷。
合作沟通
加强合作方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信任
建立合作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人才流失风险
01
人才激励
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降低人才 流失风险。
人才培养
的优势和特色。
详细描述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方式,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 时,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经验,
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风险防控与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
总结词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利益 冲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和利益 分配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协议和规章制度 ,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协同创新的 顺利进行。
唐山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唐山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唐山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中心设置唐山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是为推进学校科研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中心设有中心主任、副主任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中心任务1. 开展科研创新项目管理工作,协调学院各相关学科开展创新研究;2. 负责申报和管理科研项目,组织并监督项目的进展;3. 组织学院师生参与国内外创新研究交流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4. 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5.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和解决方案。
四、中心管理1. 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相关工作;2. 中心设立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等工作组,分工明确,任务有序;3. 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推进协同创新中心与学校整体发展的衔接;4. 中心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按照学校相关程序执行。
五、中心项目管理1. 项目申报:中心根据学校科研创新需求和政策,组织各学科制定项目计划和申报书,经中心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按照学校相关程序报送上级部门进行审批;2. 项目执行: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完成研究任务,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3. 项目评估:项目结题后,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进展和成果。
六、中心学术交流1. 中心组织学院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推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合作;2. 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3. 中心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和项目合作。
七、中心产学研合作1. 中心积极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2. 中心支持学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申报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3. 中心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校企协同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促进了校企合作,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机会。
在此背景下,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了一个重要任务。
二、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1.增加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会,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推动科技进步。
三、建设目标1. 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 搭建高效的沟通渠道,促进校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 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双方的合作事宜。
2.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 设立专门的创新研发团队,聚集企业内外的优秀人才。
- 提供创新资源和研发资金支持,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
3.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 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 推动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四、建设步骤1. 确定合作方向与重点领域•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确定与企业合作的重点领域,明确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2. 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创新研发团队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3. 开展项目合作•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和立项,促进高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4. 提供资源和支持•为企业提供科研设备和场地,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协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方向和目标。
五、预期成果1.促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
4.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六、总结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与风险机制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与风险机制【摘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从建立背景、运作模式、风险挑战、防范机制和成功经验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经验和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和结论部分的探讨,揭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的启示以及风险机制对其重要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关键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风险机制、运作模式、风险挑战、风险防范、成功经验、启示、重要性。
1. 引言1.1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与风险机制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旨在推动地方高校全面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加强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如科研成果转化难、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等。
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稳健运行。
本文将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背景、运作模式探讨、面临的风险挑战、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成功经验等方面展开探讨,进一步探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探索与风险机制的重要性和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地方高校与产业合作的深入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创新和升级。
2. 正文2.1 建立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背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是为了推动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当前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成为必然选择。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储备。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绩效评价探索——以部分高校协同中心评价实证研究为例
根据各中心的类型、研究方向等情况分组,组内交叉相互 评估评审。要求各中心登录网络平台审阅同组其他中心的自评 报告书及支撑材料,并在规定期限内组织 3 名以上业务型的专 家开展现场核实,考察受检中心的运行管理情况、核验支撑材 料,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明显与中心研究领域无关、权属完全不 属于中心的成果,以及杜撰假合同和提供虚假经费到账证明等 弄虚作假的情形,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一并写入交叉评审报告 并签字确认。教育主管部门将随机检查交叉评估评审质量。 3.2.2 会议现场评审打分
以项目需求和关键技术创新为牵引,充分发挥创新中心高 效配置资源的平台作用,聚集牵头高校与协同单位,在共建产 学研合作基地基础上,协同学校内部、各类平台、上下游项目 之间的互补和可持续发展,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学科优势互 补,联合攻关,实现协同共赢[2]。 5.2.3 加强中心各主体交流协同,促进人才共同培育
一是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在办学模式、育人方 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会等方面给学校 予更多的自主决策空间,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上级主管部门应 给予协同中心的协同合作放行,制定有力政策扶持机制、体制 改革方案。例如,打破内部机制障碍举措,保障国内外高质量 的合作交流;按照“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原则,鼓励社会资 本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并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
列举成果与中心研究方向相关性不强,存在较多成果拼凑。 虽然立项时按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 3 类进行建 设,但从建设过程和成效来看,中心没有很好地按定位来进行建 设,科学前沿中心没有取得多少前沿创新成果,行业产业、区域 发展中心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能力不足,贡献度不高。
4.3 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健全完善
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刘晓艳1,张银铃2,安宁1(1.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631;2.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070)摘要:“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
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1引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15日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的实施,是国内首个打破层级、类别限制的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既为国内一流高校提供了崭新的科技导向,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供了机遇[1]。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整合资源、分层规划、改革体制,以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
2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目前,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有如下四个方面:2.1认识方面的问题①地方高校对协同创新认识不足。
部分地方高校将协同创新简单的理解为“找钱活动”,或者认为协同创新有益于学生就业,甚至还有部分高校认为协同创新有悖于“学术自由”的理念,导致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2]。
②地方高校对自身科研实力和企业需求认识不足。
地方高校出于对自身科研实力的担忧,认为自身科研成果难以满足大企业的需求,因此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的时候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从而造成大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不了解,会优先选择与国家重点高校合作。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以辽宁地方高校为例
以辽 宁地 方 高校 为例
赵 哲, 董新伟
( 辽宁教育研究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4 )
摘要 : 随 着“ 2 0 1 1计 划” 的 实施 , 地 方 高校 与企 业 、 科研 院所协 同创 新为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 提 供
了智力 支撑和科 技 引擎 , 但 在协 同创 新过 程 中存在 突破 方 向需要 不 断明确 , 整体设 计 和战略 规
高等农 业教 育 , 2 0 1 3 — 8 , 8 : 1 6 — 1 9
Hi g he r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 01 3 — 8, 8: 1 6 — 1 9
地 方 高 校协 同创 新 的 问题 分 析 与路径 选择
一
地 ”向省 重 点 产 业 集 群 内企 业 共 转 移 技 术 2 4 2项 。 辽 宁科技 大 学 的辽 宁省 镁 资 源 与镁 质 材 料 工 程 研 究 中心 和化学 工程 研究 中心 , 沈 阳化工 大学 的辽 宁省 化 工 静态 混合 反应 工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和 辽 宁省 高 分 子 材料 工程技 术研 究 中心 等 , 为 辽宁精 细 化工 产业 集群 的发 展提供 了科 技创 新 动力 。
体 系链 ; 以体制 机制 创新 为根 本保 障 , 实现地 方 高校 协 同创新 外部 需求和 内生动 力之 间的协调 与平衡 等 四个方 面 , 提 出推 动地 方 高校 协 同创新 的新路 径 。 关键词 : 地 方 高校 ; 协 同创新 ; 路 径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9 8 1 ( 2 0 1 3 ) 0 8 — 0 0 1 6 - 0 4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高校之间协同合作意愿不足。
高校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合作意愿不足是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首要问题。
高校之间往往存在资源、利益的争夺,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格局。
2. 体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高校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和合作障碍,常规的合作机制无法满足协同创新的需求,导致现有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3. 人才培养不够符合市场需求。
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很难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创新人才。
这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造成了制约。
4. 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虽然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难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制约了协同创新机制的推进。
5. 资金投入不足。
协同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投入不足,资金支持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一个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高校间合作交流,增进互信。
高校之间应该借鉴国际合作模式,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政府应该加大引导力度,推动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
2. 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高校之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科研经费、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3.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鼓励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利用,推动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 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
XXXX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
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一、总则(一)为加强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的科学管理,根据《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二)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标准:1、科学研究:通过校企、校地结合,组织协同创新项目,并明确任务、联合攻关,产出区域经济社会急需发展,惠及民生的重大研究成果,体现出需求性、改革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促进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
2、人才培养:通过协同创新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创新项目研究和吸收多学科领域专家的参与开发,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向学科发展、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XXXX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XXXX的现代服务,向社会有关业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使其成为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学科建设:以XXXXXXX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在研究的过程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创新研究成果,形成新学科课程基础,有计划地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受国内同行的研究人员,建立图书资料和信息网络等措施,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努力建成为本学科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4、咨询服务:通过协同创新项目和承揽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XXXXXXXX行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参与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XXXXXXXX行业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建成XXXXXXXX行业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5、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要把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作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协同创新项目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妥善平衡各方责任权利关系,不断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在探索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国家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等重要任务。
而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对于高校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从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问题分析1.鼓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中的鼓励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相关人员对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源。
2.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在协同创新中资源配置不合理,部门之间信息闭塞,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3.组织管理不到位。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中存在一些组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相关部门之间合作不够紧密,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4.创新成果转化不畅。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取得的创新成果,由于转化机制不畅,无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实现。
二、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的鼓励机制。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鼓励机制,为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设立协同创新奖励、加大科研项目经费等方式,激励相关人员参与协同创新。
2.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应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设立专门的协同创新基金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为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持。
3.加强组织管理。
高校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可以通过成立协同创新管理领导小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等方式,加强组织管理,推动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建设。
4.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高校需要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等方式,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中的问题及思考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传播力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中的问题及思考龚佳欢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摘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不断摸索,成果丰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协同度不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环节薄弱和成果产出单一化等问题,建议从中心的成员、制度、资源等方面进行思考探析,完善中心的矛盾点,使其更长远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问题;思考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高水平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
之后各地方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承载着提升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促进区域发展等多重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积极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其成长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以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问题与矛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
(一)内部协同程度不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多单位共同发展的载体,常出现内部协同程度不高,各自为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整个体系中,合作程度低,资源共享度低,多局限于表面上成果的相互挂名,无深层次协同行为,有违“协同创新”的本质。
事实上,协同创新中心包含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家单位,意味着其对于协同创新理念的解读不同,出发点不同。
因而导致了协同创新中心内部具有多重目标,无法深入合作交流,顾此失彼。
同时,各科研院校原本相对独立,由于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等硬性条件限制了人员之间真正充分协作,限制了资源的深度共享,协同创新成员会较多考虑本单位的利益,无法突破壁垒,故只能局限在各自的单位中维持较为表面的合作关系。
(二)成果产出单一化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协同创新实践。
近年来,很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出了大量成果,但其形式略显单一,理论性成果较多,应用型成果及成果转化相对薄弱。
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简称“2011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根据XX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理工大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地方急需、省内一流”的要求,围绕科学前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我校多学科的优势,积极联合省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创新模式。
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拔尖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建设鲜明的优秀本科大学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遵循“创新引领、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元、开放、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以协同创新引领我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四条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公开遴选,坚持“扶优扶强”和“择优汰劣”原则,突出,强化优势,目标考核,动态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五条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协同创新中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充分利用我校的优势学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核心,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我校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的深度合作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第六条申请认定的XX理工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方向选择紧密围绕、XX或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
2.已建立了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3.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方案具体,措施得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基于协同论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以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基于协同论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以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林丹丹【摘要】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点平台,是协同理论在提升创新能力领域的应用表现,由此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以利于创新为核心要求、以开放共享为基本准则、以弹性结构为组织方针等具体要求。
为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并以实现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从组织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维度着手,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建设机制。
该机制为我国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以科研创新为建设核心、以鼓励协同为建设要领、以资源优化为建设焦点。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08)006【总页数】3页(P101-103)【关键词】协同论;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作者】林丹丹【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伴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
我国的创新能力在世界竞争范围内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提高我国创新动力以及创新效率,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2013年开始着手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旨在培育一批能够“应对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
能源材料化学中心在建设方面独具特色。
本文从协同理论出发,在界定协同创新中心的内涵与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对能源材料化学中心进行具体分析,并归纳其主要特色,为我国其他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借鉴。
协同论(synergetics)[1]35是系统科学中的一支分支学科,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aken)提出的。
其基本观点认为,无论任何主体,只要在同一个统一体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哈肯认为世间万物普遍存在有序和无序的现象,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有序和无序是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的。
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方案汇报
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方案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的建设方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加强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我们提出了建设一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的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中,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和创新环境。
因此,建立一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建设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可以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创新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搭建各种科学研究的平台和资源共享的机制,不同单位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二、建设目标与内容1.建设目标:-提升创新研究的水平和效率;-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主要内容:-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建立一个集中管理、统一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集合各种资源供单位使用,提高科研环境的公平性和便捷性。
-搭建交流合作机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一个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支持和专业服务,推动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三、建设步骤与计划1.建设步骤:-确定建设方案与目标;-筹集资金与资源;-成立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主体;-建立各种机制与平台;-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2.建设计划:-第一年:建立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主体,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筹备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年: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第三年: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支持和专业服务。
四、建设保障与风险控制1.建设保障:-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确保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落实资金和资源的筹集,确保建设经费的充足;-强化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确保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的运作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风险机制作者:李姝霖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06期[摘要] 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构成的产学研用平台,通过三者的结合实现对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促进。
主要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心建设与风险机制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风险机制[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22-02在“2011计划”中,注重对任务的完善,设置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探索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教与生产的结合,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
但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并设置相应的风险机制。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2011计划”的启动使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认识到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并开始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
当前虽然高校办学的理念已经发生转变,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中难以突破观念束缚地方高校针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比较积极,而且非常愿意接受协同创新理念,但是在观念上还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
通过对各省级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都认识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能够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当前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还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1)高校在科研工作中缺乏与社会的关联性,与社会的沟通主动性不强,同时社会合作比较单一;(2)高校科研对协同发展的认识不足,仍然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科研,缺乏与校外合作的意识。
而这也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缺乏良好的文化和群众基础,相对于国外的大学来说,缺乏创新观念。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高校还需要加强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进而推动教师的合作热情,并加强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引导,突破观念的束缚。
(二)地方高校原有基础差从当前地方高校的创新情况来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教育等方面都存在基础差问题。
协同创新发展中需要具有默契的合作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共同的实现目标,但由于地方观念问题的影响,使高校在校内外合作中的基础比较薄弱,研究实验室和组织不够完善,同时完成工作的效率不高,而且不同研究所和研究人员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个部门在科研工作中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而且教师以及团队过于注重对科研问题的深入挖掘,缺乏横向的研究,进而导致学科间的壁垒越来越高。
地方高校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科研团队的组建逐渐进入困境,影响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以及对外部的吸引力。
(三)科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机制建设仍然存在僵化的问题,原有的科研合作基础影响使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机械团结过程,通过产业以及学科等分类方式将不同的团队、学科以及研究方向都融入平台的建设中,传统的科研合作问题必然会出现。
合作平台的建设需要共同的利益驱动,但由于共同利益驱动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各方的合作深度、广度以及时间难以把握。
此外,合作中各方的定位不准确也会导致在科研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无序竞争。
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的合作还无法实现完全融合和信任。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初期需要形成一个团结的组织机构,使个人都能够在中心找到归属感,做好多元化的管理平台。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一)处理好科研、学科以及人才间的关系“2011计划”是一种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式,其将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包含很多的任务,包括科技体制的改革、人才的创新培养等。
所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并非一维。
当前“2011计划”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总揽性抓手,体现了高校第一科技生产力资源整合的优势,所以必须将三位一体的理念贯穿于高校机制改革中,了解各目标任务的改革方案,并将目标体现在整个创新过程中。
(二)处理好国家认定以及培育组建的关系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在方向的选择、组建单位的确定等方面将采用什么方式和机制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
高校以及地方政府具有自主选择权。
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和培育主要决定于高校,所以可以通过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不同的层次,充分调动高校以及地方政府的参与积极性。
协同创新中心必须将前期的培育工作放在首位,强调协同创新机构的实施效果,根据需求加强对团队数量以及人才层次的组建,使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三)处理好牵头单位以及协同单位间的关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各单位能否有效地配合和协同,如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协而不同,会导致中心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的困难。
高校在申请国家以及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先联合再协同的方式,教育部给出的相关解释为,牵头的高校主要负责申报,但是并不表示高校就是协同创新中心的老大,在具体的实施中各参与机构可以轮流坐庄,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其他的运作机制。
所以,牵头的高校与其他的协同单位间不存在大小之分,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所以无论牵头单位还是协同单位都处于平等的关系,协而不同现象并非偶然。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路(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培育阶段首先,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包容性,文化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能够促进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所以,地方高校的管理人员和学科带头人还需要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从战略上考虑高校的科研以及社会发展的本质,还需要从学科的内部探寻科研的突破点,打破传统的单一思维,将社会经济的发展纳入科研的领域中,不断完善资源配置。
高校与社会的包容和促进是实现二者双赢的基础,当前我国高校过于注重量及速度的追求,导致科研工作中经常出现外国技术、中国制造的生产方式,高校教师也成为技术性工匠,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中,还需要科学地认识科研组织,并允许科研创新中存在失败,扩大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氛围,为科研人才提供自由的工作环境。
其次,地方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协同创新实体中心的建设,结合高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力量,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
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凝聚的共识以及集体的归属感,可以资源、科技以及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协同。
(二)加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首先,高校必须加强对中心设计理念的引导,处理区域需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关系加强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
结合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思路,满足国家的需求。
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中,已获批的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设计中,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比如浙江工业大学根据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策略,建立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这也要求协同创新的设计中不仅要兼顾区域发展,同时还需要考虑国家服务战略。
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还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的优势,汇聚共同的兴奋点。
其次,地方高校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三位一体的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将服务区域社会作为重要的内容,但是如果问题一旦面向社会将会导致其成为教育的审判者。
导致科学研究的工具性更强,对科学发展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使科研工作无法向深层次发展。
为了有效地预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服务情况,防止对知识传播的抑制,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需要加强对中心的建设监督,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必须围绕“2011计划”,提升学科的建设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校企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换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需要遵循开放、共建的方式,实现实验室的共享,同时聘请相关的国内外同类专业以及企业的相关领导组成技术研究小组。
鼓励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并与高校共建实验室,以地区优势为基础,建立技术研究平台,并保证专业领域的关键性和前瞻性,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合作,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人才和知识支持。
同时,加强对关键技术以及产品的研发,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和风险机制建设(一)政府牵头制定激励政策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使协同创新中心不仅要注重对协同创新科技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制定现代化的市场激励和风险共担机制,这也是协同创新中心能够良好运行和发展的关键。
当前政府部门中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科室,主要负责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协调,进而使资源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
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加强对地方高校、相关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协调,并明确各单位责任人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的责任,去除大而全的思想,并对年限不达标的协同创新中心返还政府的资助,同时对发展效果较好的协同创新中心则需要积极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高校设立相关的产业联合机构,建立创新与科研一体的商业化体系。
(二)建立股权机制协同创新发展中需要建立股权机制,通过对地方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协商,计算各方的人员、资源、治理以及仪器等方面的股权投入,鼓励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表现良好的教师、技工以及科研人员。
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做好预警工作,根据各自投入的比例共同承担风险。
为了有效降低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等针对项目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政府的全程监督下进行,通过第三方企业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1]刘燕,曹卫兵,谢祥.国外高校发展协同创新的经验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2014(8).[2]周作宇.协同创新政策的理论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1).[3]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