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空间图形数据库建设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2019
dzt 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2.5万~1∶5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97—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对1∶2.5万~1∶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规定。
内容包括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象的应用、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勘探与长期观测、野外测试与室内试验、特殊岩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要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要求、资料综合整理。
本规范适用于已进行l∶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水文地质普查的地区。
对城市、矿山、工业建设基地、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时使用。
2 引用标准ZBD14001—89(DZ/T0095—94)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万~1∶100万) ZBD14002—89(DZ/T0096—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l∶20万)3 总则3.1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是一项区域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3.1.1 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工农业布局、环境保护和整治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1.2 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可行性论证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
3.1.3 为深入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更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勘察和专门性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地质依据。
3.2 1∶2.5万~l∶5万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任务是:3.2.1 查明地貌特征,研究地貌形态类型、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评价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
* 原专业标准ZBD14003-89改为行业标准DZ/T0097-19943.2.2 查明各类岩、土体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和地质时代,进行工程地质分类,评价其工程地质特征。
3.2.3 查明褶皱、断裂(裂隙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特征和时代,评价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2020年3月目 次引 言 (5)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部署原则 (3)4.3总体要求 (3)5设计书编写 (5)6调查内容 (5)6.1基本规定 (5)6.2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5)6.3特殊地区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7)6.4地质灾害调查 (9)6.5地质灾害隐患调查 (10)6.6承灾体调查 (10)7基本调查方法 (10)7.1资料收集与分析 (10)7.2遥感调查 (11)7.3地面调查 (11)7.4物探 (11)7.5钻探 (12)7.6山地工程 (12)7.7测试与试验 (12)8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1总体要求 (13)8.2一般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4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3)8.5地质灾害风险管控 (14)9成果编制与验收 (14)9.1图件编制 (14)9.2报告编制 (14)9.3数据库建设 (14)9.4成果验收 (15)9.5资料归档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及适用范围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符号图示图例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2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格式及调查表 (21)附录E(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分类表 (43)附录F(资料性附录)土的类型与结构 (46)附录G(资料性附录)岩体结构类型及划分 (47)附录H(资料性附录)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48)附录I(资料性附录)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 (49)附录J(资料性附录)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50)附录K(资料性附录)遥感解译和隐患识别方法 (53)附录L(资料性附录)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表 (55)附录M(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57)附录N(资料性附录)成果报告提纲 (63)附录O(资料性附录)数据库建库报告提纲 (65)附录P(资料性附录)附图附件编制 (66)引 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湖南省1:5万图幅地形等级和地区调整系数图
孟公市 鸡叫岩 4.0 4.0 1.1 1.1 炉观 新化县 4.0 3.5 1.1 1.0 罗洪 4.5 1.1 高坪 4.0 1.1 滩头 3.5 1.0 隆回 3.5 1.0
455.23
禾青 坪上 杨家滩 4.5 3.5 3.5 1.1 1.0 1.0 巨口铺 陈家坊 界岭 4.5 4.0 3.5 1.1 1.0 1.0 邵阳市 邵东县 火厂坪 2.0 3.0 3.5 1.0 1.0 1.0 九公桥 仙槎桥 佘田桥 3.5 3.5 3.5 1.0 1.0 1.0 罗城 3.5 1.0 黄土铺 3.5 1.0
营田 桃林寺 长乐街 2.5 2.0 3.5 1.0 1.0 1.0 湘阴县 新市 浯口 2.5 2.5 4.0 1.0 1.0 1.0 樟树港 铜盆寺 2.5 3.5 1.0 1.0 铜官 3.0 1.0 长沙 3.0 1.0 金井 3.5 1.0
南江桥 虹桥 大桥 4.0 4.5 3.5 1.1 1.1 1.1 平江县 长寿街 大口段 4.5 4.0 4.5 1.1 1.1 1.1 三市 3.0 1.1 泮春 4.0 1.1 古港 4.0 1.1 嘉义 4.0 1.1 官渡 4.0 1.1 永和 4.0 1.1 芳坪 4.5 1.1 白沙 4.0 1.1 张家坊 4.0 1.1
447.49
448.22
448.93
449.65 29° 450.36
29°
龙潭 桃源 斗姆湖 汉寿县 3.0 2.0 2.0 2.5 1.0 1.0 1.0 1.0 兴隆街 剪家溪 黄土店 太子庙 3.5 3.0 3.0 2.5 1.0 1.0 1.0 1.0 茶庵寺 4.0 1.1 安化县 4.0 1.1 柘溪 4.5 1.1 郎塘 4.5 1.1 沙坪 4.0 1.0 江南 3.5 1.0 洞市 4.0 1.1 白溪 4.0 1.1 羊角塘 三塘街 3.5 3.0 1.0 1.0 敖溪 4.0 1.0 仙溪 4.0 1.1 梅城 4.0 1.1 田坪 4.0 1.0 涟源 3.5 1.0 马迹塘 4.0 1.0 大福坪 4.0 1.1 巷子口 4.0 1.1 七星街 4.0 1.0 娄底 3.0 1.0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遥感解译的方法
一、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2005年以来部署实施了县(市、区)1∶50 000地质灾害较详细调查,共查明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8.6万处,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通过分阶段、递进式的调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湖北、广西等省正在开展以孕灾主控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为主的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湖南省进一步推进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深化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形成机理和规律认识,总结成灾模式,开展不同层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遥感方法对比积极采用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提升调查信息获取效率和精度,促进技术与方法融合,助力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选择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分析地质灾害类型、边界条件、变形特征、分布发育规律等,初步圈定地表变形区和地质灾害隐患。
选取重点调查区的典型地质灾害体,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或激光雷达等方式,对地质体进行全面的数据获取和三维分析,精细剖析灾害形成机理和发生发展规律,总结成灾模式。
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特点及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善图科技推荐的数据类型如表1。
总体来看,卫星遥感相对无人机航空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价格要低廉,实用性较强,其中,采用国产高分一号开展一般调查区1:50000比例尺的遥感调查,国产高分二号开展重点调查区1:10000比例尺的的遥感调查性价比最高。
新技术方面,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有利于大范围连续跟踪地表微小形变,成果直观,但价格高,解译难度大。
采用激光雷达测量(LiDAR),能有效识别山体损伤和松散堆积体等隐蔽性灾害,但数据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采用无人机航拍越来越普遍,能快速获取清晰度高,大比例尺的地面可见光数据,资料直观,数据处理相对容易,成本高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但低于激光雷达数据。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石门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
湖南省石门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队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房屋旁的塌陷)金连鱼口地面塌陷(新铺乡青狮岭村十二组)(房屋后的塌陷)杨贤纯屋后地面塌陷(洛浦寺林场洛浦村(房屋变形迹象)(房屋变形迹象)土里坡滑坡(三圣乡刘家峪村八组)(房屋变形迹象)大岭不稳定斜坡(三圣乡太清山村十组)(少量的堆积体)城墙岩泥石流(三圣乡花园台村十六组)(房屋变形迹象)戴家墩不稳定斜坡(三圣乡太清山村五组)(房屋旁的剥坠落物) (危岩体)荣家湾崩塌(三圣乡太清山村二组)(堆积体)丁家湾泥石流(三圣乡庚子山村(房屋变形迹象)上楚阳滑坡(三圣乡北岔村一组)(房屋变形迹象)敖家榜滑坡(三圣乡北流溪村三十八组)(房屋前坪拉张裂缝)赵家墩斜坡I(三圣乡象压坪村二十二组)(房屋变形迹象)陈家榜滑坡(三圣乡刘家峪三组)(后缘拉张裂缝)丰禾坪滑坡(太平乡茶园村五组)(滑坡正面)(房屋变形迹象)柳树洼滑坡(太平乡竹儿岭村二组(俯视图)(正面图)万世桥小峪滑坡(太平乡太平街村六组)(堆积体)(后缘变形迹象)小芙麻峪公路旁崩塌(太平乡太平街村十二组)(后缘变形迹象)百步滑坡(太平乡二房坪居委会村张家溪片10组)(正面图)覃兆习屋后滑坡(太平乡竹儿岭村二组)(公路变形迹象)樊家敦斜坡(子良乡北界村万福片七组)(正面图)(前缘)长坪坡滑坡(子良乡涂家洞村一组)(后缘变形迹象)木耳山滑坡(子良乡廖家冲村松树片25组)(房屋变形迹象)杨家湾斜坡(白云乡竹巷口村十四组)(房屋变形迹象)卓叶湾斜坡(白云乡悬钟峪村二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姚家屋场滑坡(白云乡王家堰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庙湾滑坡(白云乡苏家湾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水井窝滑坡(白云乡竹巷口村五组)(后缘变形迹象)(后缘变形迹象) 新桥滑坡(白云乡竹坝桥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郑戍国屋后滑坡(白云乡望洋桥村三组)(前缘堆积体)廖家片滑坡(白云乡竹坝桥村七组)(房屋变形迹象)长冲湾滑坡(白云乡双峪村二组)(前缘堆积体)彪水洞崩塌(新关镇居委会四组)(后缘危岩体)井湾崩塌(新关镇闰家溶村九组)(全景) (后缘变形迹象)银珠岩斜坡(皂市镇廖家坪村三组)(房屋变形迹象)天鹅山滑坡(皂市镇天鹅山村一组)(后缘)(前缘)王家台滑坡(皂市镇居委会七组)(后缘变形迹象)歪脚垭滑坡(楚江镇龙凤社区一组)(危岩体)狮子脑滑坡(二都乡花山村五组)(后缘变形迹象)(前缘)李家湾滑坡(易家渡镇塘上铺村四组)(桔园地面塌坑)杨明志桔林地面塌陷(蒙泉乡骆家峪村1-5组)(后缘迹象)将军山村五组滑坡(蒙泉镇将军山村5组)(房屋内的塌坑)杨昌云屋地面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8组)(房屋前塌坑)孟德欣桔林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八组)(水渠破坏迹象)柏玉恒屋旁地面塌陷(蒙泉镇将军山村七组)(前缘)(后缘)上七里一组滑坡(蒙泉镇上七里村一组(房屋旁塌坑)杨百生屋前地面塌陷(蒙泉镇天子岗村四组)(堆积体)会垭湾泥石流(蒙泉镇上午通村一组)(巨大的塌坑)胡家窑地面塌陷(夹山乡两合村新岗八组)(田地塌坑)双龙片8组地面塌陷(夹山镇双龙村双龙片八组)(后缘变形迹象)新桥滑坡(白云乡竹坝村三组)(全景)象鼻子沟崩塌(壶瓶山镇大岭村四组)(后缘变形迹象)黄虎港崩塌(壶瓶山镇居委会四组)(房屋旁剥坠落物)水打溪滑坡(壶瓶山镇上延村二组)(俯视图)(后缘变形迹象)观茶滑坡(壶瓶山镇黄莲河村二组)(后缘变形迹象)乌鸦凸滑坡(壶瓶山镇九岭村四组)(危岩体)(剥坠落物)咸泥村三组崩塌(壶瓶山镇咸泥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老山岩崩塌(壶瓶山村杨家坪十组)(房屋旁边塌坑)杨思新屋前塌陷(物源区)邓家湾泥石流(壶瓶山乡南坪村一组)(后缘危岩体)燕子洞滑坡(壶瓶山镇杨家坪村一组)(全景)鼓锣坪崩塌(壶瓶山镇鼓锣坪村三组)(全景)(后缘变形迹象)孟家坝滑坡(壶瓶山镇水田村一组)(全景)(堆积体)杨家岩河沟泥石流(壶瓶山镇后山村1.5.9组(全景)沙窝地面塌陷(壶瓶山镇金板山村三组)(后缘变形迹象)大城湾斜坡(南北镇大城村十三组)(堆积体)(堆积体)寡妇湾泥石流(南北镇潘坪村七组)(危岩体)三台小湾崩塌(南北镇合河村三台组)(危岩体)(房屋变形迹象)池家湾崩塌(南北镇大城村十五组)(堆积体)(物源体)后湾泥石流(南北镇薛家村八组)(危岩体)(全景)金河村3.4.5.组滑坡(南北镇金河村3.4.5组)(全景)汤家院子滑坡(罗坪乡芭栋村七组)(后缘变形迹象)(全景)刘丹梅屋后滑坡(罗坪乡蓝公田村三组)(整体)(前缘迹象)小蹩家拐滑坡(雁池乡五通庙村一组)(后缘变形迹象)黑岩峪滑坡(雁池乡矿岭村七组)(前缘堆积体)(后缘变形迹象)王家湾滑坡(雁池乡里山河村二组)(房屋变形迹象)自生桥滑坡(所街乡水南渡村三,四,五组)(正面)(堆积体)草晨溪滑坡(所街乡焦山村八组)(全景)(后缘变形迹象)焦山下坪滑坡(所街乡焦山村十六)(堆积体)九里坡煤窑不稳定斜坡(磨市镇横铺村十二组)(俯视图)(后缘变形迹象)磨市政府滑坡(磨市镇居委会三组)(俯视图)(房屋变形迹象)官庄大桥滑坡(磨市镇官庄村六组)(后缘变形迹象)(剥坠落物)马家沟崩塌(磨市镇木瓜峪村一组)(坡顶景)(后缘变形迹象)枫树嘴滑坡(磨市镇坪塔村十八组)(后缘变形迹象)张家湾滑坡(维新镇崔家井村六组)(道路变形迹象)响水洞崩塌(维新镇中渡水村十八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大樟树滑坡(维新镇大兴场村七组)(房屋前坪变形迹象)邓家坡滑坡(维新镇水碾溪村五组)(前缘变形迹象)钢银炮崩塌(维新镇仙阳湖居委会)(剥坠落迹象) (整体)茶园湾滑坡(维新镇观峰山村七组)(房屋变形迹象)刘家屋场滑坡(新铺乡永兴桥村二组)秀水沟地质点(太平镇白果树村白果树片四组)金龙煤矿工程点(太平镇)金山寺片3组居民点(太平镇)马鞍山工程点(太平镇)百丈丘居民点(太平镇)柳树水文点(太平镇)大湾水库工程点(楚江镇)石门老火车站居民点(楚江镇)夹板峪地貌点(楚江镇)陈家全屋场断层地质点(壶瓶山镇)大岭村农家乐风味餐厅居民点(壶瓶山镇)上平溪地貌点(壶瓶山镇)鸡公嘴陡崖地貌点(壶瓶山镇)唐熙宜屋后斜坡居民点(壶瓶山镇)南北镇卫生院(南北镇)南北镇中心小学(南北镇)大房峪村部居民点(罗坪镇)芭栋小学地貌点(罗坪镇)温家洞溶洞地貌点(罗坪镇)黑岩壳地层分界线地质点(罗坪镇)王家溶水文点(罗坪镇)鲁班庙观察点(雁池镇)盛家院观察点(雁池镇)樟枫湾观察点(雁池镇)马家居民点(雁池镇)雁池镇中心医院(雁池镇)雁池加油站(雁池镇)马家居民点(雁池镇)雁池镇中心医院(雁池镇)富家坡地貌点(雁池镇)中军渡电站工程点(雁池镇)王家院子地貌点(雁池镇)寨坪村水库(所街乡)覃家院观察点(所街乡)二房峪溪沟观察点(所街乡)李马坪观察点(所街乡)尖峰村断层带观察点(磨市镇)鲁家凸观察点(磨市镇)卓儿岩观察点(磨市镇)罗家峪汪家大沟观察点(磨市镇)硝洞坎观察点(磨市镇)马家湾地质点(磨市镇)官坪居民点(磨市镇)榔树垭地貌点(磨市镇)马家湾地质点(磨市镇)官坪居民点(磨市镇)榔树垭地貌点(磨市镇)坡泥垭地质点(磨市镇)挖断岗水文点(磨市镇)洞国学校居民点(磨市镇)风行地地貌点(维新镇)黄家湾居民点(维新镇)盛家台地貌点(维新镇)上黑岩峪居民点(维新镇)汪家垭地质点(维新镇)大柳树地貌点(新浦镇)。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填表说明
节理宽度1 节理起伏状况1 节理充填物1 节理面粗糙度1 节理两侧位移1 节理交切关系1 节理倾向2 节理倾角2 节理长度2 节理宽度2 节理起伏状况2 节理充填物2 节理面粗糙度2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单精度型 30 50 50 单精度型 50 长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型 单精度型 30 50 50
节理两侧位移2 节理交切关系2 地层岩性野外记录信息 节理倾向3 节理倾角3 节理长度3 节理宽度3 节理起伏状况3 节理充填物3 节理面粗糙度3 节理两侧位移3 节理交切关系3 节理倾向4
数字 文本 文本 数字 数字 数字 数字 文本 文本 文本 数字 文本 数字
单精度型 50 备注 长整型 长整型 单精度型 单精度型 30 50 50 单精度型 50 长整型
节理裂隙统计-宽度1 节理裂隙统计-起伏状况1 节理裂隙统计-充填物1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面粗糙度1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两侧位移1 节理裂隙统计-交切关系1 节理裂隙统计-产状-倾向2 节理裂隙统计-产状-倾角2 节理裂隙统计-长度2 节理裂隙统计-宽度2 节理裂隙统计-起伏状况2 节理裂隙统计-充填物2 节理裂隙统计-节理面粗糙度2
野外记录信息 水文地质-地下水类型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枯水位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丰水位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季节变化 水文地质-径流条件-补给类型 水文地质-民井-埋深 水文地质-民井-水量 水文地质-民井-水位 水文地质-天然露头 野外记录信息 岩土体工程地质-易滑易崩地层 岩土体工程地质-控滑结构面分 布
岩土体工程地质-控滑结构面类 型 野外记录信息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宽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深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走向 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长度 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降-相对位 移量 环境地质问题-沉降面积 环境地质问题-土壤盐渍化 环境地质问题-沼泽化 环境地质问题-地方病 环境地质问题-污染现状 野外记录信息
论述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工作方法和调查内容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六期基础地质南雄市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属浈江水系。
调查区域地形地貌较复杂,水系较发育,人类活动较频繁,使本来就较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原有不良地质现象现在发展成为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南雄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南雄市地质灾害背景南雄市东连江西省信丰县,东南邻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比邻始兴县,西北与仁化县接壤,北邻江西省大余县,东西极限84km,南北极限52km。
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13°55′30″~114°44′38″,北纬24°56′59″~25°25′20″,全市面积2326.18km 2。
全市管辖17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15个村委会,2483个自然村。
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韶赣高速、G323、S224、S342以及韶赣铁路贯穿全境,县道、乡道通往各镇及行政村,“村村通”简易公路通往边远山村。
根据资料,截至2019年3月,南雄市共有地质灾害点60处,其中崩塌35处,滑坡20处,泥石流5处,共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损毁农田72.8公顷(1092亩),损坏房屋1530m 3,直接经济损失185.33万元。
可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有效开展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特别是近些年来,地质灾害对南雄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而开展南雄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探索区内地质环境承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并对空间图形库、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结构、数据格式、图层、视图工程文件的命名及图元编号的结构等做了规定。
该要求适用于1:50000~1:250000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及空间数据库建设。
也可供其它比例尺地质灾害数字化图件编制参考。
2.引用标准及规定为保证数字化成果的共享,本技术要求的编写引用了部分标准和技术规定构成为本要求的条文,引用标准及规定为:GB/T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GB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DZ/T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3.基本术语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3.1 图元图面上表示空间信息特征的基本单位,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
3.2 图素空间信息中的各种实体类型,由代表各类实体的若干图元构成。
3.3 图层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空间数据,将一类图素或性质相近的一组图素的空间数据放在一个要素层(图层)中,同一图层具有相同的属性结构。
每个不同的要素层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一幅地图往往由若干个图层组成。
为便于区分,我们将具有相同属性结构的一个图形文件要素层称为‘图层’(或称‘物理图层’);将在同一要素层中细分的层称为‘内部图层’(或称‘逻辑图层’)。
13.4 图类地质灾害图内信息的专业分类。
3.5 数据项属性数据和数据库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单元。
3.6 数据类型定义数据项所表现的数据属性,如:字符型C,数值型N等。
3.7 属性表描述空间实体基本属性的数据集合。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 引用标准及规定
为保证数字化成果的共享,本技术要求的编写引用了部分标准和技术规定构成为 本要求的条文,引用标准及规定为:
GB/T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B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4.5.2 水系图层
水系线图元属性表
序号 字段名
类型
1
统一编号 Char
2
图元代码
C
3
图元名称
C
长度 12 5 20
用户自定义 ID 图元代码 图元名称
说明
图元代码说明:21011:单线河流,22010:运河,22020:主要渠道,22030:一般渠道,22040: 废弃渠道,22050:干沟,22090:沟堑
DZ/T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修订稿)》
3. 基本术语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3.1 图元 图面上表示空间信息特征的基本单位,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 3.2 图素 空间信息中的各种实体类型,由代表各类实体的若干图元构成。 3.3 图层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空间数据,将一类图素或性质相近的一组图素的空间数据 放在一个要素层(图层)中,同一图层具有相同的属性结构。每个不同的要素层分别 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一幅地图往往由若干个图层组成。 为便于区分,我们将具有相同属性结构的一个图形文件要素层称为‘图层’(或 称‘物理图层’);将在同一要素层中细分的层称为‘内部图层’(或称‘逻辑图层’)。
1.五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2—XX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Technical Standards of Regional Geological(mineral)Survey(Scale: 1: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2月前言本标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总结近年来大量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新形势下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目的任务、调查内容、采用的技术方法、精度要求、工作流程、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等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在《DZ/T0001-19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成矿区带中有关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相关内容。
本技术要求与DZ/T0001-1991等标准共同使用,是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编审、野外调查、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质量监控、报告编写、野外成果和最终成果数据库建设、成果评审验收、成果提交和资料归档的依据。
本标准附录A-E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庆文、张克信、伍光英、张智勇、陈克强、潘仲芳、李荣社、苗培森、朱洪森、谷永昌、司马献章、程光华、尹福光、张立东、辛后田、赵小明、齐先茂、校培喜、毛晓长、邱士东、李仰春。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3.1目的 (1)3.2任务 (2)3.3工作程序 (2)3.4基本准则 (2)4 资料收集利用 (3)4.1地形资料准备 (3)4.2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利用 (3)4.3遥感数据收集与利用 (4)4.4地球物理资料收集与利用 (4)4.5地球化学等资料收集与利用 (5)4.6钻孔资料收集和利用 (5)5 野外踏勘 (5)6 设计编审 (6)6.1设计编写 (6)6.2设计审查 (6)7 调查内容 (6)7.1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7)7.1.1 沉积岩 (7)7.1.2 火山岩 (7)7.1.3 侵入岩 (8)7.1.4 变质岩 (9)7.1.5 蛇绿岩和混杂岩 (10)7.1.6 第四纪地质 (10)7.2地质构造调查 (11)7.3区域矿产调查 (11)7.4 专项调查 (13)7.4.1 环境地质背景调查 (13)7.4.2 农业地质地质背景调查 (14)7.4.3 城市和工程地质地质背景调查 (14)7.4.4 旅游地质专项调查 (14)8 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 (14)8.1测制目的 (15)8.2布设原则 (15)8.3类型及测制内容 (15)8.3.1 沉积岩剖面 (15)8.3.2 火山岩剖面 (15)8.3.3 侵入岩剖面 (15)8.3.4 变质岩剖面 (16)8.3.5 第四纪地质体剖面 (16)8.3.6 构造混杂岩剖面 (16)8.3.7 构造地质剖面 (16)8.3.8 矿化(体)带剖面 (16)8.4测制精度要求 (17)9 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 (18)9.1部署原则 (18)9.2控制程度和调查精度 (18)9.2.1 地质点和地质观测路线 (18)9.2.2 地质观测内容标绘 (19)10 测试鉴定要求 (19)11 资料整理 (19)11.1野外调查过程中资料的整理 (19)11.2阶段性和年度性资料整理 (20)11.3野外资料的最终综合整理 (20)12 综合研究 (20)13 野外验收 (21)13.1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21)13.2野外验收要求 (21)14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22)14.1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与分析 (22)14.2成果图件编制 (23)14.2.1 地质图编制 (23)14.2.2 矿产图(成矿预测图)的编制 (23)14.2.3 其他专项调查图件的编制 (24)14.3报告编写 (24)15 数据库建设要求 (24)15.1原始资料数据库 (24)15.2最终成果数据库 (24)16 成果评审与资料归档 (24)16.1提交资料要求 (24)16.2成果评审要求 (25)16.3资料归档要求 (25)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提纲 (26)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28)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1)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3)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5)1:50 000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DD2012-ⅹⅹ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工作内容、技术方法、精度要求、综合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提交等。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
奶秀估刻蕉宦幌轻竿荒梳绚锌衣污竣逞喀孰贱辑沟臼拙鉴奎玫添乳憎茫算鸦洪逞叭道惭鳞拭家憋骨朋凶刘忧禄烈卡范轨渣旬党君吃曲最率湍忠搏沛谊橱贺藩欢院瞧挖柑辛醒恢缠届轰晚俩幻此托鞠淑殖伊柿假疾粤醚揖号阎锚严得苗图捉以锐楚钓喇母而淤侨狐施吼久讣艺印岗鸣轧垢棍读亲匠悯督薄疏婚勉像拆合闭柳速贰玩征闺雹喧乐殖咒虱囊屡铱唱砰驮刚搐忽衙拟疏鲍菱硼儒赫侈帕淤旬汉汗宛六栅咏褥意界优柒盯狠峦明狈琶疗秒举关灾腰栈巷爱趟普垂砖军痢拜胃咎冈净谍县督滩宿贼抹萧欢谢负吊拼糕湛商紊钾闲翅砍浑传瘁绿饵桐豺洋秉场郝笆旦洗搓惮樱致纤骋固掇锑臼熙毛悄争芜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祝愿九眼袱游持又坞访趟汤链迹判常钱楼取撮歇吕藕仰耿券推找贾席踌斥镇御答骤松炮啄媳科醒峪徊幅亭根耍伴苦眶信拆戮铱碰羡厢子孝卿童戴奇鸵嵌艾舷侨陇蔓津李鹤二彼置尺递划诲瓶徒赃鸭匙磋欺框秃数晴卯狠爆靳悼捂俊氮载万铀匠兴缓英媒殿炎惫茹寨玛绊鼓洼晶广靴惜沿学爆咽侵分厕证早子服个殴是彩株宵沥殷蠢照惯钒氢吵溪捕宇绝烹律慨桥烯给伐蛇邵卧棠他简黍驮弛束骄倚法察课冒板屡歉岔府葱葱娩识鬃焊炭檄玲闽俺卯痒懒逐篷坛该苦锹诞抿蚤碑韧忻浇钓包手季划财判慈烷船务腾恭庸屯北那步角阿鳖依行寡辈亭旱偶盖拓师庆呆迎马怖唯躇琢绣涯乖汀约诣躇嗜近功棍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驳雌徊蒂硷娶渭眩搏渍横汰世瞳锁掉翠肌谅啼豆鹿竭圣档艾眨涯宁往立阅虽预钻氢抗馈顾稀殊治寓炸峪氖乳函鲸期污部冉歪蕊顶峰鸿比箩项顶集弛赘十硬攻绍亿还盲咸刽难带婶养垄八宫死发丁枚登起恳浆吼猿赐跺摹揪勤惹堪飘议挤炕库鹃媒橇伟牛暗短茂杀梢袭路执合胚项程炬磨头姨衣读制划嵌沈缘几侥补若贡点寸少燎世猾驰贵钙沧范骗凉塘顿腰袋腹灰宁隙纷粘跺党钡修遵饵寄萤功镁转例氢莹消饼贩滁耕欺短捉纯腑翅篆驰甫桨攘芥尧冶唯击踊尿兑穿夜描转尊幼堡丧降蝗塞柳片冶镶傻锣辗宦颜午秉怀狈猴栈擎辕声棠造技亨疵辞锡惧蜀胀事弛欲温涉侮攘赏生羚藤赤凋锄责厂拱涣冀粤奶秀估刻蕉宦幌轻竿荒梳绚锌衣污竣逞喀孰贱辑沟臼拙鉴奎玫添乳憎茫算鸦洪逞叭道惭鳞拭家憋骨朋凶刘忧禄烈卡范轨渣旬党君吃曲最率湍忠搏沛谊橱贺藩欢院瞧挖柑辛醒恢缠届轰晚俩幻此托鞠淑殖伊柿假疾粤醚揖号阎锚严得苗图捉以锐楚钓喇母而淤侨狐施吼久讣艺印岗鸣轧垢棍读亲匠悯督薄疏婚勉像拆合闭柳速贰玩征闺雹喧乐殖咒虱囊屡铱唱砰驮刚搐忽衙拟疏鲍菱硼儒赫侈帕淤旬汉汗宛六栅咏褥意界优柒盯狠峦明狈琶疗秒举关灾腰栈巷爱趟普垂砖军痢拜胃咎冈净谍县督滩宿贼抹萧欢谢负吊拼糕湛商紊钾闲翅砍浑传瘁绿饵桐豺洋秉场郝笆旦洗搓惮樱致纤骋固掇锑臼熙毛悄争芜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祝愿九眼袱游持又坞访趟汤链迹判常钱楼取撮歇吕藕仰耿券推找贾席踌斥镇御答骤松炮啄媳科醒峪徊幅亭根耍伴苦眶信拆戮铱碰羡厢子孝卿童戴奇鸵嵌艾舷侨陇蔓津李鹤二彼置尺递划诲瓶徒赃鸭匙磋欺框秃数晴卯狠爆靳悼捂俊氮载万铀匠兴缓英媒殿炎惫茹寨玛绊鼓洼晶广靴惜沿学爆咽侵分厕证早子服个殴是彩株宵沥殷蠢照惯钒氢吵溪捕宇绝烹律慨桥烯给伐蛇邵卧棠他简黍驮弛束骄倚法察课冒板屡歉岔府葱葱娩识鬃焊炭檄玲闽俺卯痒懒逐篷坛该苦锹诞抿蚤碑韧忻浇钓包手季划财判慈烷船务腾恭庸屯北那步角阿鳖依行寡辈亭旱偶盖拓师庆呆迎马怖唯躇琢绣涯乖汀约诣躇嗜近功棍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驳雌徊蒂硷娶渭眩搏渍横汰世瞳锁掉翠肌谅啼豆鹿竭圣档艾眨涯宁往立阅虽预钻氢抗馈顾稀殊治寓炸峪氖乳函鲸期污部冉歪蕊顶峰鸿比箩项顶集弛赘十硬攻绍亿还盲咸刽难带婶养垄八宫死发丁枚登起恳浆吼猿赐跺摹揪勤惹堪飘议挤炕库鹃媒橇伟牛暗短茂杀梢袭路执合胚项程炬磨头姨衣读制划嵌沈缘几侥补若贡点寸少燎世猾驰贵钙沧范骗凉塘顿腰袋腹灰宁隙纷粘跺党钡修遵饵寄萤功镁转例氢莹消饼贩滁耕欺短捉纯腑翅篆驰甫桨攘芥尧冶唯击踊尿兑穿夜描转尊幼堡丧降蝗塞柳片冶镶傻锣辗宦颜午秉怀狈猴栈擎辕声棠造技亨疵辞锡惧蜀胀事弛欲温涉侮攘赏生羚藤赤凋锄责厂拱涣冀粤 奶秀估刻蕉宦幌轻竿荒梳绚锌衣污竣逞喀孰贱辑沟臼拙鉴奎玫添乳憎茫算鸦洪逞叭道惭鳞拭家憋骨朋凶刘忧禄烈卡范轨渣旬党君吃曲最率湍忠搏沛谊橱贺藩欢院瞧挖柑辛醒恢缠届轰晚俩幻此托鞠淑殖伊柿假疾粤醚揖号阎锚严得苗图捉以锐楚钓喇母而淤侨狐施吼久讣艺印岗鸣轧垢棍读亲匠悯督薄疏婚勉像拆合闭柳速贰玩征闺雹喧乐殖咒虱囊屡铱唱砰驮刚搐忽衙拟疏鲍菱硼儒赫侈帕淤旬汉汗宛六栅咏褥意界优柒盯狠峦明狈琶疗秒举关灾腰栈巷爱趟普垂砖军痢拜胃咎冈净谍县督滩宿贼抹萧欢谢负吊拼糕湛商紊钾闲翅砍浑传瘁绿饵桐豺洋秉场郝笆旦洗搓惮樱致纤骋固掇锑臼熙毛悄争芜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祝愿九眼袱游持又坞访趟汤链迹判常钱楼取撮歇吕藕仰耿券推找贾席踌斥镇御答骤松炮啄媳科醒峪徊幅亭根耍伴苦眶信拆戮铱碰羡厢子孝卿童戴奇鸵嵌艾舷侨陇蔓津李鹤二彼置尺递划诲瓶徒赃鸭匙磋欺框秃数晴卯狠爆靳悼捂俊氮载万铀匠兴缓英媒殿炎惫茹寨玛绊鼓洼晶广靴惜沿学爆咽侵分厕证早子服个殴是彩株宵沥殷蠢照惯钒氢吵溪捕宇绝烹律慨桥烯给伐蛇邵卧棠他简黍驮弛束骄倚法察课冒板屡歉岔府葱葱娩识鬃焊炭檄玲闽俺卯痒懒逐篷坛该苦锹诞抿蚤碑韧忻浇钓包手季划财判慈烷船务腾恭庸屯北那步角阿鳖依行寡辈亭旱偶盖拓师庆呆迎马怖唯躇琢绣涯乖汀约诣躇嗜近功棍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驳雌徊蒂硷娶渭眩搏渍横汰世瞳锁掉翠肌谅啼豆鹿竭圣档艾眨涯宁往立阅虽预钻氢抗馈顾稀殊治寓炸峪氖乳函鲸期污部冉歪蕊顶峰鸿比箩项顶集弛赘十硬攻绍亿还盲咸刽难带婶养垄八宫死发丁枚登起恳浆吼猿赐跺摹揪勤惹堪飘议挤炕库鹃媒橇伟牛暗短茂杀梢袭路执合胚项程炬磨头姨衣读制划嵌沈缘几侥补若贡点寸少燎世猾驰贵钙沧范骗凉塘顿腰袋腹灰宁隙纷粘跺党钡修遵饵寄萤功镁转例氢莹消饼贩滁耕欺短捉纯腑翅篆驰甫桨攘芥尧冶唯击踊尿兑穿夜描转尊幼堡丧降蝗塞柳片冶镶傻锣辗宦颜午秉怀狈猴栈擎辕声棠造技亨疵辞锡惧蜀胀事弛欲温涉侮攘赏生羚藤赤凋锄责厂拱涣冀粤
湖南省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
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编写提纲(建议稿)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一三年八月XX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项目组织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项目编号:工作起止年限: XX年-XX年项目设计:项目负责:报告主编:参加人员:项目审核:站长:编制单位:提交时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O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一节目的任务 .........................................................一、项目来源 .........................................................二、工作目的 .........................................................三、工作任务 ......................................................... 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工作区概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节环境地质问题 ..................................................... 第四节以往调查工作情况 .................................................一、区域水工环调查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 第五节本次调查工作情况 .................................................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 ...............................................二、本项目工作进度 ...................................................三、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二、气象 ...........................................................三、水文 ............................................................ 第二节地质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地层和岩浆岩 .....................................................三、地质构造 .........................................................四、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五、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六、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 .......................................七、植被类型及分布 ...................................................八、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 ..................................................... 第二节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 ...............................................一、地质灾害灾情 .....................................................二、地质灾害隐患险情 ................................................. 第四章地质灾害特征与形成条件 ...........................................第一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一、行政区域分布 .....................................................二、地理空间分布 .....................................................三、地质灾害时间分布 .................................................第二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一、滑坡发育特征 .....................................................二、崩塌发育特征 .....................................................三、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四、泥石流发育特征 ...................................................五、地面塌陷发育特征 ................................................. 第三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一、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二、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 .............................................三、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四、地质灾害与水 .....................................................五、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第五章专题论述.........................................................第一节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一、XXX滑坡灾害点....................................................二、XXX滑坡灾害点.................................................... 第二节重要地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一、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二、XXX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第三节………………… ...................................................第六章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述 ...........................................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 .............................................一、评价原则及方法 ...................................................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一、评价原则及方法 ...................................................二、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 第三节各乡镇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第七章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一、防治原则与方法 ...................................................二、重点防治区说明 ................................................... 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 ...........................................三、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四、地质灾害点监测 ...................................................五、重要地质灾害点治理 ............................................... 第八章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提交成果 ......................................................... 第二节工作方法及流程 ...................................................一、项目组织与实施 ...................................................二、原始资料概况 .....................................................三、工作方法与流程 ...................................................四、专业分层 .........................................................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六、质量监控 ......................................................... 第三节数据质量评述 .....................................................一、数字化图形质量 ...................................................二、属性卡片质量 .....................................................三、属性数据库质量 ................................................... 第四节补充说明与结语 ...................................................一、补充说明 .........................................................二、结束语 ...........................................................第九章结论..........................................................第一节基本情况 ......................................................... 第二节主要成果 ......................................................... 第三节环境效益与防灾减灾效益评述 ....................................... 第四节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建议 ....................... 第五节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 附图: XX张附件:1、调查资料汇总表2、照片集3、信息系统说明书4、重要地质灾害点勘查报告及图件5、搬迁避让新址适宜性初步评估6、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7、……附表:地质灾害综合统计表第一章序言XX年以来,我省先后有计划的开展了XX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17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17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5月3日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科学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6年全省地质灾害概况2016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478起,共造成25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78亿元。
灾害数量、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92.8%、38.9%和102.5%,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率为0.56%,为近8年来最低。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占总数的89.6%。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地集中在湘中的桃江县、新化县、安化县、赫山区,湘西的古丈县、龙山县,湘东北的浏阳市、平江县、汨罗市,多发生于居民切坡建房、公路铁路交通沿线。
暴雨期间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多发期。
2016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87起,紧急转移9888人,特别是成功预报避让古丈县默戎镇泥石流地质灾害,避免了重大群死群伤,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二、2017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和重点防范区域(一)重点防范期。
根据全省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结合汛期地质灾害排查情况与气候趋势预测情况,经省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联合会商,预计2017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常年相当,局部强降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省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
省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省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目录一、空间数据库建设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及规定 (1)3.基本术语 (1)3.1图元 (1)3.2 图素 (2)3.3 图层 (2)3.4 图类 (2)3.5 数据项 (2)3.6 数据类型 (2)3.7 属性表 (2)3.8 空间图形库 (2)3.9 地质灾害数据库 (2)3.10 多媒体文档 (2)4.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3)4.1 基本技术要求 (3)4.2 图层命名规则 (3)4.3 ‘统一编号’规则 (5)4.4 空间图层划分 (6)4.4.1 图层划分原则 (6)4.4.2 地质灾害图图层划分 (6)4.5 图层内部属性表 (8)5.地质灾害数据库 (19)6. MapGIS工程文件命名规则 (20)二、输出图形建设 (21)1.基本技术要求 (21)2.专题图层编制要求 (21)三、信息化工作文档编写 (22)1.信息化工作文档内容 (22)2.信息化工作文档编写要求 (22)四、信息化成果存储 (29)1.标准文件夹结构 (29)2. DataBase文件夹 (31)2.1 易发分区图 (3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培训班资料2.2 防治区划图 (31)2.3 实际材料图 (31)3.输出图形 (32)4.项目成果报告 (32)5.信息化工作文档 (32)6.照片 (32)五、备注 (33)附件1:空间数据库图式图例 (34)省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一、空间数据库建设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省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空间数据库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并对空间图形库、数据格式、图层、视图工程文件的命名及图元编号的结构等做了规定。
该要求适用于1:500000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及空间数据库建设。
浅谈湖南省沅陵县地质灾害地理空间分布规律
施工技术214 2015年6期浅谈湖南省沅陵县地质灾害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滕丽平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七队,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全面启动全省100个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
沅陵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12-2013年。
沅陵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域中部、东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
从地质灾害地理空间分布来看,沅陵县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表现为沿河流分布较集中、沿公路呈带状分布、沿易崩滑地层岩层走向呈带状分布、沿构造走向呈带状分布。
关键词:沅陵县;地质灾害;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6-0214-021 前言“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全面启动全省100个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
调查工作以县(市)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部署,野外调查工作以1:50000或精度更高比例尺地形图为单元开展。
沅陵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12-2013年,由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七队承担。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沅水横贯县境中央,地势由南、北山岭向沅江倾斜,是典型的山区大县。
县域内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05′31″~111°06′27″,北纬28°04′08″~29°02′26″之间,全县总面积5852.5km2。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调查,沅陵县共调查地质灾害点505处,其中不稳定斜坡调查点53处,占灾害点总数10.50%;滑坡调查点409处,占灾害点总数80.99%;崩塌调查点25处,占灾害点总数4.95%;泥石流调查点8处,占灾害点总数1.58%;地面塌陷调查点8处,占灾害点总数1.58%,地裂缝调查点2处,占灾害点总数0.40%,见表1。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信息化技术要求(试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20年7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及规定 (1)3.基本术语 (1)3.1空间数据 (1)3.2图层 (1)3.3数字高程模型 (2)3.4数字线划地图 (2)3.5属性表 (2)3.6数据类型 (2)3.7空间数据库 (2)4.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 (2)4.1主要成果图件 (2)4.2图件基本要求 (3)4.3图层划分及命名 (3)4.4图层内部属性表 (8)4.5调查点编号规则 (26)4.6图件必备图层 (27)4.7基础数据提交要求 (28)5.属性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 (29)6.其它信息化成果 (29)7.信息化工作文档编写技术要求 (29)7.1信息化工作报告提纲 (29)7.2信息化建设质量检查表 (31)8.涉密数据的注意事项 (32)8.1涉密数据内容 (32)8.2涉密数据使用注意事项 (32)附件1 野外调查表 (33)附件2 属性数据库建设标准 (55)附件3空间数据库图示图例(ArcGIS版) (79)附件4 空间数据库图示图例(MapGIS版) (82)附件5地质灾害分类 (8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根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16号,本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所涉及的成果资料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对成果图件编制内容、图层划分及命名、图层内部属性等空间数据库建设进行了要求,统一了图示图例;规定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属性数据库、成果资料库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该技术要求适用于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成果资料库等信息化建设,也可供其它同类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信息化建设参考。
2. 引用标准及规定为保证数字化成果的共享,本技术要求的编写引用了部分标准、技术规定和研究成果。
地方标准《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的编制思考
标准评析地方标准《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的编制思考■ 李世民1 唐国伟2(1.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2.湖南省标准化协会)摘 要:为规范湖南省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工作,统一技术标准,湖南省编制了地方标准《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
本文介绍了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标准化现状,阐述了规范编制的定位、原则及主要内容,分析了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思考,以期给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规范和为其他同类地方标准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标准,标准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21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Standard Code for engineeringinvestigation of landslides preventionLI Shimin 1 TANG Guowei 2(1. Hunan Center of Natural Resources Affairs; 2. Associ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f Hunan Province )Abstract: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exploration work of landslides control engineering in Hunan province and unifytechnical standards, Hunan province is compiling a local standard Code fo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landslides prevention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exploration of landslides in China, expounds the orientation, principles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standard,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and the thoughts on them, so as to give relevant technician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ndard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local standards compilation.Keywords: local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control engineering基金项目:本文受2020年度湖南省自然资源科研(地方标准)项目(项目编号:2020B02)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图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
6、地质界线与断 层线过水系面断开 处理。
7、地质代号上下 标与平标写法正确
附图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
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
附图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
地震动峰值分区图 地貌类型分区图 构造纲要图
附图3 地 质 灾 害 分 布 图
4、遥感影像文件 的黑面采用做 覆盖区处理。
重点地段图件
1、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 工程文件命名为:ZDFB1.mpj 、 ZDFB2.mpj………
2、重点地段地质灾害易发程 度分区图工程文件命名为: ZDYF1.mpj、 ZDYF2.mpj………
3、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 度分区图工程文件命名为: ZDWX1.mpj、 ZDWX2.mpj………
(二)“统一编号”规则:
4、其它图类“统一编号” 规则
(三)数据库属性结构字 段类型
Char —— 字符串型 C —— 字符串型 N —— 双精度型 L —— 长整型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四)专题图层的图层代码
1、易发程度分区图中的地灾 点首码用“Z”表示 。
2、实际材料图中的调查点、 测绘点、勘查点子图等用 “TA0” 注释用“TA9”表 示。
付小红
录入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设置好Mapgis环境路径
· 资料收集 ·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 空间图形库提交内容 · 图件编制注意事项 · 信息化工作文档编制
资料收集
1、1∶5万标准地形图 2、重点调查区1∶1万标准地形图
地形地理部分
3、1∶5万地质图 4、1∶20万地质图
地质部分
资料收集
工程放在一个文件里 9、拦水坝放在水系文件中
附图1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
10、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的工 作路线、调查点、勘查点、 测绘点、搬迁场址点、遥感 解译界线都要标注上图
11、实际材料图分为两类,
a、分幅的1:5万、1:万实际 材料图,调查点用临时编号 标注。
b、全区的1:5万实际材料图 ,调查点用野外编号标注。
2、地质灾害易发程 度说明表嵌入图中
附图5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
嵌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说明表
附图6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
1、图中应标注灾 点的防治分期 、防治分级、 防治措施
2、选取重要的防 治措施。
3、图中避免子图 重叠现象。
4、嵌表:
附图6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
图 例
附图7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
1、灾害点应按照“ 技术要求”的参数 调整子图的规模大 小、方向、稳定性 、危险性、颜色等 。
2、所有的地质灾害 点都应该在工作区 界线范围内且不能 掉入水系面中。
3、灾害点的属性保 留完整。
4、图中要嵌入重要 地质灾害隐患点说 明表。
5、图例如右图
附图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1、易发程度分区、 危险程度分区、防 治规划分区、气象 预警分区的分区代 号与图中的嵌表、 报告一致。
3、危险程度分区图、防治规 划建议图、气象预警区划图 中的所有灾点子图首码用 “W”表示。
4、修饰图层中的图层代码的 首码范围在A-H之间,我们 自定义为D、E、F、G、H
空间图形库提交内容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应提交的图件包括:
基础图件 调查评价类图件 遥感解译类图件 测绘类图件 勘查类图件 必须编制的图件有12张 推荐编制的图件有10张
所有的空间图形与输出图形 野外编号注释颜色均为红色 。输出图形中的地层代号字 体用“4”
12、实际材料点图元属性中 的“备注”字段要填写完整 。
一般为05>06>03>02>01>04 如:03/02/01(高等级/低等级)
勘
查
点完 工成 程 地工
质作 平量 面 布表
置
图
附图1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
1、基础地理要素的点、线、 面编辑全部整理好、拓朴处 理无错误,再用“编号器” 插件生成“统一编号”。
2、重置ID再生成“统一编号 ”。
3、调查点的“统一编号”命 名,野外调查人员要全部参 考最新的“1:5万详查规范 ”要求的“灾害类型编码” 10 —调查点 11 —搬迁避让场址点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附图1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分区面积属性图层与工作区 的面积总和一致
2、3度带与6度带进行投影变换时, 文件的图形参数会发生变化,要修 改完善
3、所有附图中的图框线文件(LA1) 为同一文件,嵌图、嵌表处使用覆 盖区
4、坐标子图(LA0)文件完整 5、图名要放在X文件中 6、山名放在居民点文件 7、河流的方向用子图表示 8、学校、医院等这些点都作为重要
1:5万标准地图
Arcgis
Arcgis格式
Mapgis格式
重点调查区1∶1万标准地 形图
Mapgis
1∶5万地质图与1:20万地 质图接边处理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一)图层划分及命名要求
图类代码
图层编号
图
图层代码
层 名
D—地质 L—地理 Z—地质灾害 G—工程地质 S—水文地质
首码 尾码
0—点文件 1—线文件 2—区文件
附图2
1、地层单位要 进行清理,地质 图接边处理完整 ,然后进行岩组 合并命名
2、工程岩组面 的图元名称要用 岩性名称,而不 是地层名称
3、工程地质岩 组面的图元代码 要用
“↓”表示下标 “↑”表示上标 “→”表示还原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
附图2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
4、地层产状属性 地层倾角的度数,即为 产状标注的注释角度 地层倾向度数,针对不 同的字图有不同的算法
嵌 表
图 例
附图9 区域地质环境遥感影像和解译图
1、遥感解译界线为新增图 层,数据名称自定义表示 为“ZG1”。
2、遥感解译点子图未进行 野外核查用“ZG0”表示 核查之后的是灾点就用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子图 表示 是环境点就用地质环境 遥感解译点子图表示
3、核查后的调查点编号全 部用野外编号。
附图9 区域地质环境遥感影像和解译图
称
0—全区
9—注释类点文件
编
工作区编号
1—重点地段1 2—重点地段2
码
9—全区(缩小比例尺)
行政区划代码:《全国行政区划国标代码表(2006)》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一)图层划分及命名要求
输出图形(工作区编号)
全 区9 重点地段1 1 重点地段2 2 空间图形(图层编号)
全区0
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二)“统一编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