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之我心目中的清华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后感之我心目中的清华精神
“巡礼”者,凭吊怀古也。

所谓“清华精神巡礼”,为纵览清华百年校史之慨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缘起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同方部内《君子》演说,以《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语激励世世代代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奋发图强,“异日出膺大任”,“作中流之砥柱”。

“自强不息者,勉学励志也,于求学治业中坚韧强毅,克己制胜;厚德载物者,宽宏大量也,于待人接物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精神的作者于前言中如是释义。

愚以为不然,非言有误,只觉至少于“厚德载物”处对清华人远不止个体品德之养成。

在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清华精神,实为学术与使命、小我与家国之共同体也。

梅贻琦校长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以下,且以一代名师之典范,兼顾自我成长之历程,就学术与使命二者浅谈我所理解的清华精神。

学术: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家喻户晓,陈寅恪先生所题写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更为流传深广。

所谓“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乃持守独立自由之意志以寻求真理、发扬真理,此语恰是我所以为清华人负“自强不息”之研学精神而坚韧寻求的学术的至高境界。

陈先生本人亦身体力行之。

诚如梁启超先生推举陈至清华任教时与曹文祥校长之歧见,又如园子中陈先生“活字典”“活辞书”之典范,无所谓众人皆视其为珍宝的学位著作,亦不因此察觉,以求知的纯粹徜徉真理的海洋,而达学术之大境界,此为陈先生本人“独立自由”之一也。

然何以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之追求有赖于“自强不息”之刚毅须知为学者对独立自由之意志的持守并非轻而易举、一帆风顺。

遭外力阻挠者有之,陈先生亦为其中之一,负隅抵抗。

曾有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不愿为政治所羁绊的陈先生辞谢未就,凭借一己独立自由之意志,无畏眼疾骨伤之磨难,终编《寒柳堂集》,著《柳如是传》,撰《寒柳堂记梦》。

虽难避文革之摧残,却足以作为一士人道统与精神贵族,将“自强不息”与“独立自由”淋漓诠释。

使命:
诚如开篇明晰,“载物”二字似乎莫名中有关乎责任与使命的意义。

于我,从“厚德”到“载物”,实与《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出一辙,为由己及人、由小及大之外推。

在这一意义上,美国黑人诗人社会学家玛雅·安吉洛“你只身前行,却仿佛带着亿万雄兵。

”之言亦有异曲同工之内涵,即哪怕形单影只地奔赴万里前程,亦肩负着千军万马的社会责任——如此,一言以蔽之,曰使命也。

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叶子是碧绿的江水/花朵如天空般蔚蓝/马兰花默默人间美丽/马兰花静静岁月流传/马兰花默默绽放荒野/马兰花静静安详天边/征服狂风黄沙/燃烧希望火焰/永恒的身影和微笑/是如此辉煌和平凡/马兰花默默人间美丽/马兰花静静岁月流传/马兰花默默绽放荒野/马兰花静静安详天边
落幕尚未久远,歌谣依然回荡。

年复一年,邓稼先以身铸国魂的故事在清华人中口耳相传,恍若昨日。

这便是我所以为的“厚德载物”之使命罢——厚德者,()是邓稼先个人“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上善若水之胸怀;载物者,是正如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二十年后提笔写下的“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波澜壮阔之成就。

唯有培育宽宏沉稳之人格,铭记“祖国需要我”之使命,方可如是隐名埋姓28年,宁静致远,隐忍负重,于大漠荒壁中静待马兰花开。

自己:
学术之路于我尚且长远,依旧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番“愿意”极大程度上来源于我所仅能称之为的“使命”,所谓平等社会之理想建构——
我常说,我对法学的憧憬缘起哈珀李的著作《杀死一只知更鸟》,此言不虚。

故事中律师阿蒂克斯在拨开真相疑云的同时,也为我开启了法学的殿堂,到如今引领我踏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大门。

诚如阿蒂克斯所言“有一个人类社会机构可以让乞丐平等于洛克菲勒,让蠢人平等于爱因斯坦。

这种机构,就是法庭。

”这伊甸园般美好的愿景,恰恰是法律之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你可以认为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不懂人情、不晓世故。

殊不知,法律,它正是在最不近人情处显尽人性的温情,它是一个贫富贵贱悬殊分明的社会里保护弱势群体的最后一道屏障,它在这个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里守护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方净土。

法律中有“疑罪从无”的论断,法律总是以人性揣度人性,以证据量定罪行。

因为远离主观臆断,法律赋予了一切人应得的尊重和信任。

这便是我所理解的法律,从高三时候理想的坚定,到一个月来专业的修习,这番至高无上的信仰从未改变。

为此,我愿意接受法学对法律人理应苛刻的要求,是如阿蒂克斯雄辩时的慷慨激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守执着,“就算被全世界背弃,也要为正义背弃全世界”的信仰担当,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忒弥斯,举剑攻克黑暗,提秤衡量是非,蒙眼毫无偏袒。

我亦愿意秉承我心目中的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学励志,于求学治业中坚韧强毅,克己制胜;宽宏沉稳,于责任使命下宁静致远,隐忍负重。

左手学术,右手使命,以“双肩挑”的姿态渐行渐远。

作者:邱群然
读后感写作方法模板:
1、题目:
格式一般为《读 xxx 有感》(xxx 为书名),或者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

2、第一段:
简述这本书的书名,作者等基本情况,再讲一下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比如说感觉受益匪浅啊,对我很有启示啊等等。

3、第二段:
简述(概括)书中主要内容,注意是简述,越精炼越好,因为这个不是文章主要内容,只是为下文的感想作铺垫。

不少人会觉得这很难,所以在概括前可以先阅读一下前记和后记。

虽然这很难读懂,但时间久了,不仅能在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还能大大地提高阅读的能力。

4、第三段:
读了这本书的感想,这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里开头最好先讲一两句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想,接下来的部分就围绕这句话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很容易就是读者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5、第四段:
想让自己的观点更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就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

这样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有说服力,也更打动读者。

6、结尾:
说一下这本书带给你的启示和对它的喜爱之情(后者可不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