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潜水艇教学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潜水艇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而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与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具体个案发现: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科学方法的掌握、教师的引导与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活动;探究;核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幼儿的科学教育理论不断深入推广,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科学教育理念、科学教育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内容及其自身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
本研究针对大班《小小潜水艇》科学活动案例,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科学方法的掌握、教师的引导与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一、案例呈现
(一)目标
1.了解潜水艇沉浮的有趣现象。
2.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现象,并能积极动手操作,进行表演。
3.对实验活动感兴趣,乐意尝试多次实验操作,体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二)活动准备
装满水的大盆若干,大饮料瓶若干(2L),小玻璃瓶若干(潜水艇),小塑料杯若干(舀水用),潜水艇沉浮的简单原理视频,金鱼三条,鱼缸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今天带来的好朋友小金鱼,提出问题,金鱼为什么可以在水中一会上一会下。
(先用一块布遮住鱼缸,让小朋友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使幼儿产生好奇,提高专注力)
2.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像金鱼一样在水里自由的上下游动,引入今天主题潜水艇。
(拓展幼儿思维)
3.向幼儿展示自制的潜水艇上浮下沉的过程。
(操作前,提醒幼儿关注没有握瓶子的手,转移幼儿注意力,忽视捏瓶子的动作,然后一手握住大的塑料瓶子,一手随着水中的玻璃小瓶子上下移动,嘴里默念上浮下沉口令,激发幼儿好奇)
4.让幼儿自己观察制作所用材料后,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潜水艇。
5.幼儿离开座位到实验操作区自己制作。
(期间老师基本和幼儿没有高质量的交流)
6.幼儿放下自制的潜水艇回到座位。
老师提问:有谁成功了?失败的现象是什么?大家猜一猜失败的原因何在?(由于瓶子太大,幼儿一个手拿不起,所以分析时只能远观自己的瓶子,并且瓶子没有编号,容易弄混。
由于老师没有准确引导幼儿也没有能够仔细地看自己的瓶子以及老师的
装置,所以分析原因与老师期望的答案相距甚远。
)
7.老师直接问大家想不想知道魔术的奥秘,幼儿回答想,老师再次演示。
8.大家仿照老师的做法重新开始,只有一个同学成功,大家回到座位上,老师开始让成功的幼儿演示。
9.播放潜水艇动画视频,简单介绍其沉浮原理。
(没有和此次活动装置对应对比分析)
10.让幼儿继续尝试。
11.下课时间到,活动结束。
二、案例分析
1.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紧密联系儿童常见事物或现象,挖掘儿童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注重活动的层次性、连续性与科学性。
沉浮现象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初期主要让大班幼儿了解沉浮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幼儿逐步开始考虑沉浮与物体重量、材质、体积之间的关系,同样的主题,只要活动的目标、过程的设计、呈现问题的情景不同,都是可以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认知,这种连续的、富有挑战性的、有
层次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儿童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学习。
另外,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尤其值得让儿童去探究
学习,通过收集和利用记录证据形成对科学现象的解释。
潜水艇这个主题既与儿童要掌握的科学概念相联系,问题的引入又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欲望,活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等。
因此,小小潜水艇的主题内容既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又具有吸引力与挑战性,值得探究。
2.材料投放应该考虑幼儿的实际身体需求情况,应始终紧扣主题,做到物尽其用。
金鱼的引入,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减少了幼儿对潜水艇的距离感,并且开拓了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但是,由于只是将其作为引子,引出潜水艇这个主题之后的整个过程中,金鱼再也没有被提及过,这个金鱼好像与整个活动脱节了,没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得活动的整体性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应该在活动后面学习了解潜水艇沉浮原理时,进一步的对鱼鳔原理进行对比解释或者简单视频说明。
另外,在材料的投放上,由于选择的是2L 容量的塑料瓶,瓶子过大,灌满水后幼儿单手不能将其提起,所以影响幼儿在整个活动内的观察行为。
另外,瓶子没有编码,容易弄混,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
再次,老师担心地面弄湿,所以瓶子大部分时间只能放在操作区,即
使是分析时幼儿也只能在座位上远远望着自己的实验装置,严重影响了幼儿观察分析对比能力的培养。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选用500ML左右容量的小塑料瓶,这样即使灌满水,幼儿也可以单手提起;并且每一个瓶子都应该有着相应的不同标识,可以尝试着准备一些漂亮的贴画,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图案,然后贴在自己的瓶子上,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也是对幼儿观察分类比较能力的培养;另外,一旦幼儿开始操作,老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地面卫生情况,即使是在讨论区也要鼓励幼儿随身携带装备进行随时随地观察比较。
3.在幼儿的实验操作环节,老师应给与科学的、具体的、有层次的引导。
从金鱼的出现到潜水艇主题的回归,老师都是在不断地进行启发式提问,比如让幼儿思考金鱼上浮下沉原理以及还有没有其他和金鱼具有一样本领的物体。
但是在让幼儿开始真正的动手制作潜水艇阶段,老师缺乏相应的科学引领,老师只是演示完就开始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幼儿兴高采烈的灌水玩的过程中,老师基本处于游离状态,看得出老师想要和幼儿交流,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给大小瓶子灌水这个动作对于幼儿已经不再是难事,完全不需要老师的任何指导,所以老师在这个环节显得好像多余。
为了摆脱尴尬,老师只能不断地提醒幼儿不要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或者帮助个别幼儿整理整理衣服,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融入其中,更谈不上科学合理的引导。
笔者认为应该首先
让幼儿熟悉所要用的材料有哪些,然后再试图让幼儿思考这个实验过程中,那些材料是不变的(大塑料瓶子与小玻璃瓶子),那些是可以变化的(水量)。
如果幼儿回答有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地给出提示,如应该更加关注哪些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变化呢?这些变化会不会使实验结果不同呢?留给幼儿思考并主动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幼儿认知情况进行单独指引,也可以帮助分析大多数幼儿面临的共同困惑。
4.要把握核心概念,落实科学方法,本着引导性与开放性原则开创全方位的师生交流模式。
本次活动过程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模式为教师提问,幼儿集体作答和单独作答为主,缺乏儿童自主提问与应答以及儿童之间的交流,虽然在形式上老师也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分组,但是没有任何组内讨论交流的机会,因而有一定的保守性。
在幼儿单独作答的过程中,幼儿公平参与的机会分布不均。
平时表现好、惹人喜爱的孩子、或者老师认为他的答案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的那些孩子更受老师青睐,笔者观察发现,一节科学活动,这些孩子往往能获得三次以上的回答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孩子,这样无疑打击了那些被冷落的幼儿的参与兴趣。
在提问内容方面,刚开始,主题引入阶段的提问通常能够保持启发性,但也缺乏指向性。
比如,老师提问金鱼是怎么能够做到一会上一会下的呢?幼儿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
需要全身扭动,有的说是靠鱼鳃,有的说是因为鱼尾巴的摆动,如果问题改为,鱼的那个器官在鱼的沉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答案应该就会比较集中在鱼鳔上了;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教师的连续性、迁移性与引领性的提问就变得少之又少了,或者压根就没有问题,然而这个阶段无疑又是我们培养幼儿掌握科学方法与态度,提升科学素养的关键。
就本案例而言,在幼儿刚开始制作潜水艇时,教师没有能够帮助幼儿设计合理的活动计划,导致儿童很茫然,不知道去观察什么,记录什么,也就谈不上思考与交流了。
所以,在幼儿一阵忙乱过后,老师让大家坐下来探讨失败的原因时,幼儿的答案往往与我们的主题有些偏离,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将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
接下来,老师没有让幼儿仔细的观察演示的装置和幼儿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而是,自己演示一遍后,让幼儿模仿自己继续实验,整个这个过程,貌似为了动手而动手,没能考虑让幼儿通过动手促进动脑,通过动脑指导动手、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丧失了培养幼儿掌握科学方法的绝佳机会。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缺乏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科学方法的掌握,这一点,从本次活动的目标设置不难发现,没有涉及任何具体的科学方法学习,因而也就不能有效地把握活动重点难点,进行有层次的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5.应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还有科学态度三个方面,坚持及时、准确、具体的发展性评价。
对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发展性评价主要包括这三个因素。
教师针对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情况,观察其所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索活动,并对幼儿的个体差异作出适时的指导,以形成螺旋上升的有意评价,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特别留意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地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增强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通过对幼儿的发展性评价,教师也可以从中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科学、有效,有利于教师在反思中获得专业成长。
就本次案例而言,老师的评价完全集中在幼儿知识的掌握上以及实验结果的成功
与否,往往给出终结式评价,比如"好"、"很棒"、"不错"等语言肯定评价,或者给出大拇指、点头等肢体语言,缺乏具体分析与描述以及启发引导性,教师很少及时追问或鼓励进一步探索,使幼儿思维受限;对于错误的回答,教师则直接忽略,没有合理纠正迁移,使幼儿迷失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
另外,针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态度的评价基本没有,由于老师一开始就在活动目标的设定是就没有关注到科学方法的
学习,所以在评价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提及;当老师让大家从试验区回到座位上时,个别幼儿还依然滞留试验区继续操作,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对其好奇心、探究意识、执著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加以鼓励,但是老师忙于教
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但没有加以表扬,反而用我喜欢谁谁谁,来赞美听话遵守纪律的幼儿,这给继续探索的幼儿心里带来了困扰与不安,阻断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探索,活动也会变成满足教师答案的过程。
三、建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其初步的探究能力。
因此,在幼儿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逐步培养幼儿应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能够灵活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逐渐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学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丰富自己的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幼儿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指南》中关于科学教育的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行为,通过多种感官并用的科学活动开展,使得幼儿能够以"做中学"的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其探究方法和探究态度的逐渐养成,从而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要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必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科学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背景,对没有把握的问题应主动寻找答
案,如请教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查询资料、同行备课讨论等,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领域中的知识,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活动所映射出的核心科学概念,也只有熟知了探究活动的每一个重点难点,才能预设幼儿即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有的放矢地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2.加强实践研究和科学引导。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对活动内容具有深入的理解,把握每个活动的核心概念与探究方法,在对活动所涉及的科学现象及原理充分掌握后,再结合幼儿探究中的实际认知情况,将科学原理蕴藏于简单的现象之中,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探究。
为此,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明确科学活动的目标,根据具体探究情景的需要调整自身指导行为,自觉地对活动进行评价、反馈和协调,从而达到对活动的整体把握;其次,教师应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内涵,明确各种引导方式的共同目标是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探究行为,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才能帮助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逐步提高教师组织和指导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