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
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二)知识框架(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二。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物质元素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浊液胶体氧化物酸、碱、盐电解质非电解质丁达尔现象 电泳 聚沉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2.下列物质中,与酸、碱、盐均能反应的物质是
()
A.K2O
B.CaCO3
C.Na2CO3
D.CO2
【解析】选C。K2O不能与碱和盐反应,A不符合题
意;CaCO3不能与碱和盐反应,B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与酸
反应,D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 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 型是 ( )
二、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 金属
酸 碱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2.根据性质:
碱 酸
3.其他分类方法: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氧化剂 还原剂
胶体
4.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酸
酸→盐
【联想】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 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C60和石墨的混合物。
3.元素的存在形态: (1)_游__离__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 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_化__合__态:元素与另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 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 理的是 (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解析】选B。K2CO3、Na2CO3、Na2SiO3是盐,KOH是 碱,K2O、Na2O是氧化物,H2SO4和HNO3是酸。
【补偿训练】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钢 B.氯化钠 C.白酒 D.大理石 【解析】选B。钢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化 合物,是纯净物;白酒是混合物;大理石是碳酸钙和其他 物质的混合物。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高一化学学纲3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高一年级化学学纲3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知道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
(2)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两个角度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为研究后面物质的通性建立认知框架。
知道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探究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过程和方法。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学生通过课本第31面的交流研讨、32面的迁移应用小组内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元素都有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这些物质从而构成了该元素的物质家族。
(3)绝大多数元素都可以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几种相同的元素间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现出不同的化合价。
(4)硫元素:-2价:Na2S(盐)、H2S(酸)0价:S(单质)+4价:Na2SO3(盐)、H2SO3(酸)、SO2(氧化物)+6价:Na2SO4(盐)、H2SO4(酸)、SO3(氧化物)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依据物质分类一般是依据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性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按组成分:物质可以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有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酸式盐: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例如:NaHCO3、NaHSO4盐正盐: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例如:Na2CO3、Na2SO4、CuCO3 NH4Cl 碱式盐: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例如:Cu2(OH)2CO3按性质分:酸可以分为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可溶性碱和难容性碱;盐可以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等等。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第二单元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极其相互联系。
预习导学: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组成的.组成单质:由的纯净物元素化合物:由的纯净物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二、物质的分类1.110多种元素为什么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①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 ,且一些单质又有,例:;②一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元素组成物质-------- ;③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④分子组成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也可形成不同的物质,例:。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①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分为;②根据元素组成分为;③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否导电分为;④根据分散物质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⑤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⑥根据化学键类型,将化合物分为;⑦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成分分类: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单质、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物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烃又可以分为烷、烯、炔等;烃的衍生物可分为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
总之,根据研究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例题解析:[例1]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2] 请利用分类法把下列几种物质进行分类:CaCl2 Ca(NO3)2KNO3K2SO4KCl方法一、钾盐:KNO3、K2SO4、KCl钙盐:CaCl2、Ca(NO3)2方法二、硫酸盐::K2SO4硝酸盐:Ca(NO3)2、KNO3盐酸盐:CaCl2 、KCl三维达标:1.农夫山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
可溶碱 NaOH、KOH、Ba(OH)2 按溶解性分 微溶碱 Ca(OH)2 不溶碱 其它
KCl、NaNO3 正盐 按中和的 酸式盐 NaHSO4、NaHCO3
程度分
盐
碱式盐 Cu2 (OH)2CO3
可溶盐 按溶解性分 微溶盐 AgSO 、CaSO 4 4 不溶盐 AgCl、BaSO4、CaCO3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
据元素种类
纯 净 物 溶液 单 金属 据组成、性质 质 非金属 酸 化 合 物
元 素
物 质
据物质种类
碱
盐
混 合 物
胶体
浊液
氧化物
按酸性强弱分 弱酸
酸
强酸 HCl、H2SO4、HNO3
HClO、H2CO3、H2SO3
按电离出H+
的个数分
一元酸 HCl、HNO3 二元酸 H2SO4
丁达尔效应 电泳 聚沉
(3)提纯-----渗析(半透膜)
金属的通性 氧气→金属氧化物 (1)金属+非金属 其它→无氧酸盐 (2)较活泼金属 (氢前) + 酸 → 盐 + 氢气 (3)金属 + 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 + 盐溶液
(注意:前换后;盐可溶;K、Ca、Na不可能。)
非金属的通性
⑴非金属 + 碱性氧化物 ⑵非金属 + 非金属 ⑶某些非金属 + 酸性氧化物
电泳应用:电泳电镀、电泳除尘
(3)胶体的聚沉
胶体聚沉的方法: 1 加入电解质溶液 2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 加热或搅拌
胶体聚沉的用途:
a.卤水(含MgCl2、NaCl)点豆腐; b.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c.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d.墨水也是胶体,不同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 否则可能会堵塞笔,为什么? e.明矾净水;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第二课时)
4、胶体的分类(知道) 气溶胶:烟、云、雾
根据分散 剂状态分
液溶胶:Fe(OH)3胶体、
AgI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 烟水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气溶胶
晨雾
烟
白云
5、胶体的用途:(了解)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 程,保肥作用。
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 应用: 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2)聚沉: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 胶体聚沉实验 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适用于液溶胶)
胶体聚沉的方法:(掌握) a、加入可溶性酸、碱、盐溶液 方 法 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c、加热或搅拌胶体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 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剂: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3.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分类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 依据: 直径大小进行分类。
分散系 类别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三、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知识点击
(课后自学了解)
胶体电泳实验
1、电泳: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
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胶体微粒带 结论: 有同种电荷。但胶体本身显电中性 胶体 粒子 带电 规律
带正电: 金属氢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土壤胶粒、硅酸胶粒 不带电: 淀粉胶体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化学初升高衔接课教材8.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 教学内容: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二. 教学目的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
2、掌握物质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其他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3、认识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用胶体知识解释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复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_单质_,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研究讨论:你所认识的物质中哪些含有氧元素?这些物质中氧元素的存在形态?O2、O3、CO2、H2O、H2SO4、NaOH、KClO3等前两种都是游离态,其余都是化合态。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在物质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
2、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单质也可以形成化合物,如氧元素可以形成单质O2、O3也可以和氢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H2O、H2O2。
在单质中元素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在化合物中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
练一练: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C )A. 氢B. 铁C. 碳D. 钠3、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碳元素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C60,这三种物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相同的多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氢、氯、氧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ClO、HClO3、HClO4等多种化合物。
种类繁多的有机物中多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正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各元素在物质中含量不同,组成的方式不同才形成了如此丰富的物质世界。
练一练: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D )A. 一定是纯净物B. 一定是一种单质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4、元素之间化合时,每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只能与另一种或几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结合,元素的这种性质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
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目录
课堂达标训练
创新设计
5.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 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 剂。以下内容摘自某品牌牙膏说明书:
牙膏 摩擦剂 摩擦剂物质类别(指酸、 碱、盐、氧化物)
X牙膏 氢氧化铝
两性氢氧化物
Y牙膏 碳酸钙
盐
Z牙膏 二氧化硅
哪一类物质? 提示:生石灰是CaO,属于金属氧化物,也属于碱性氧化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理由。
提示:CaO+H2O===Ca(OH)2。
目录
课堂互动探究
创新设计
(3)氯化钙也是一种干燥剂,有同学认为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 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CO2===CaCO3↓+2HCl,该判断正确吗? 为什么?
创新设计
目录
课堂互动探究
创新设计
解析 CO2、NO、SO2、H2O中每种物质都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所以都是氧化物,A项正确;碳酸钠电离产生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 属 于 盐 , B 项 错 误 ; NH3·H2O 属 于 碱 , C 项 错 误 ; Mn2O7 属 于 酸 性 氧 化 物 ,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D项错误。
课堂互动探究
(3)酸的化学通性(以H2SO4为例)
创新设计 目录
课堂互动探究
(4)碱的化学通性[以Ca(OH)2为例]
创新设计 目录
课堂互动探究
(5)盐的化学通性
创新设计 目录
课堂互动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创新设计
4.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
元素与物质分类1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问题探究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交流· 研讨
1 Mg、Cu、Na、MgO、NaCl、CuSO4·5H2O、 CaCO3、Cl2、H2、O2、H2SO4 (1) 找出组成元素
Mg Cu Na O Cl S H Ca C
Mg Cu
Na
6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c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构成的物质 7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 列的是 (A ) A.烧碱、液氧、碘酒 B.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干冰、铜、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 3
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化合价的规律: 单质的化合价都为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 和等于零。
碳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
-4
CH4
0
C
+2
CO
+4
CO2 CaCO3 Na2CO3 NaHCO3
化学式
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0、+4、+6请列举这 些价态的硫元素对应的物质,并指出分别属于 哪个类别?
碱性氧化物: CaO、 CuO 酸性氧化物: CO2 酸: HCl、 H2SO4 碱溶液:NaOH、Ca(OH)2 盐溶液:NaCl、 Na2SO4 、AgNO3、CuSO4 指示剂:石蕊溶液
反应关系
实验现象
结论
金 属 铁
类 别 : 金 属
点燃 剧烈燃烧, O2 Fe+O2=====Fe3O4 生成黑色固 金属单质能跟非金属单质反应 类别:非金属单质 体
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020/9/19
迁移·应用 (对P32图的理解)
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 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 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 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6.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2020/9/19
• *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 *8.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物质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组成
单 是否由同种 质
纯 元素组成
净
? 物
物
? 质
混
化 合 物
合
物
被分散物质
? 颗粒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2020/9/19
根据化合 物的性质
?酸、碱、盐 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 状态下是否导电
物 质
2020/9/19
金属
鲁科必修1第0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2、建立物质的类别,认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的原因。
3、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4、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关系。
盐的通性及相互反应的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阅读课本31---32页,完成下列内容:1.从本质上看, 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从数量上看, 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物质。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 , 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 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4.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①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一种 ,还可形成多种单质,如 ;②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 ,有的能组成一种,有的能组成几种,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方式进行组合,所以为数不多的元素能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总结:元素组成元素的存在形态二、物质的分类1.初中我们已接触过简单的物质分类,如根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组成物质的____________,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我们熟悉的氧化物、酸、碱和盐是按照____________分类的。
单质 :由 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 组成的纯净物(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N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的分类法。
②举例:物质⎩⎪⎪⎨⎪⎪⎧ ⎩⎪⎪⎨⎪⎪⎧ 单质⎩⎨⎧ 如 如 化合物⎩⎨⎧ 如 如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2.我的收获 (1)根据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可分为 和 。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5、胶体的性质 、
⑴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⑵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
探究结论: 探究结论: 酸可以分别与单质、氧化物、碱和盐发生反应。 1、酸可以分别与单质、氧化物、碱和盐发生反应。 物质之间的反应是复杂的, 2、物质之间的反应是复杂的,但一类物质在与其 它相关类别物质反应时通常表现为这一类物质具 有相同的一般性质。 有相同的一般性质。 将元素的典型物质、 3、将元素的典型物质、物质所属类别以及物质中 该元素所呈现的化合价三者联系起来, 该元素所呈现的化合价三者联系起来,对于认识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反应关系
酚酞试液 类 别
类别: 类别:指示剂
实验现象
无色酚酞 试液变红
结论 碱能使石蕊试 液变色
Cl2+2NaOH=NaCl+NaClO+H2O
: 碱
氢 氧 化 钠
Cl2
类别: 类别:非金属单质
黄绿色 消失
无 现象
碱能跟某些金属单质反应 CO2+ 2NaOH =Na2CO3+H2O
CO2
类别: 类别: 化
化合价
-4
0
C
+2
CO
+4
CO2 CaCO3 Na2CO3 NaHCO3
化学式 CH4
问题3:物质分类以后, 问题3:物质分类以后,某类物质具有什么样 3:物质分类以后 的性质以及它与其它类物质间的关系如何? 的性质以及它与其它类物质间的关系如何? 以酸为例实验探究一类物质的性质( 以酸为例实验探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回忆第 一章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一章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3
题组二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
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X
Y
Z
A 光导纤维 酸性氧化物 复合材料
B 纯碱
盐
化合物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淀粉溶液
胶体
分散系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4
5
解析:光导纤 维的主要成分 SiO2是酸性氧 化物,但酸性 氧化物不是复 合材料。
别
项序号
(1) A.S2- B.I- C.FeD.SO24-
C
(2) A.HCl B.CO2 C.NH3D.CaO
D
A.蒸馏 B.分液
(3) C.蒸发 D.中和
D
挑选依据
游离态 固态 化学变化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解析:(1)中A、B、D 项均为离子,而C为 原子,属于游离态。
(2)A、B、C从状态上 看,均为气态,D为 固态。 (3)从变化性质的不 同进行分析,D为化 学变化,而A、B、C 为物理变化,或从实 验操作上分析,A、B、 C用于物质的分离, 而D一般不用于分离 物质。
练出高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3
题组二
4
5
3.(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 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
归为此类的物质是___C____。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铁可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氢氧化钠可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氧化钙可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硝酸银溶液可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活动· 探究
预测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 氧化物、酸、 碱、盐的反应关系?
酸
金属
Fe
盐酸 CuSO4溶液
盐
非金属单质 O2
活动· NaCl 金属 Fe 碱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预习检测答案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元素 2.课本32页第一段 3.单质 化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 1.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溶液 浊液 胶体 2.①氧化物 酸 碱 盐 ②电解质 非电解质 ③氧化剂 还原剂
合作探究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含C元素物质 0:木炭 +2:一氧化碳 +4:二氧化碳、碳酸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石丽华
为 什 么 你 能 迅 速 找 到 你 需 要 的 物 品 ?
超 市 里 有 琳 琅 满 目 的 商 品 ,
为 什 么 你 能 很 快 找 到 你 需 要 的 书 ?
图 书 馆 里 有 五 花 八 门 的 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类别: 单质
盐酸
类别:
NaOH (酚酞)
酸
碱溶液由红色 变成无色 黑色的氧化铜 溶解,溶液变 蓝色
酸能和碱发生 中和反应。 酸能和碱性氧 化物反应
类别: 碱
氧化铜
类别: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考纲定位】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中频)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高频)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物质的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及概念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3.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同素异形体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②HClO ③苛性钠④铁⑤小苏打⑥氧化钠2.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分类:3.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分类: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胶体1.分散系的分类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3(1)原理:(2)操作: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3)提纯——渗析法①原理:利用分子和离子透过半透膜,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②操作:将盛有胶体和杂质粒子的半透膜袋置于流动的水中。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也可以再分(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4)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 (5)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 (6)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 (8)混合物和化合物一定由多种元素组成( ) (9)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 (10)溶液不显电性,胶体显电性( )(11)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 (12)在1 L 2 mol·L-1的Fe(OH)3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 ( )(13)在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的硫酸有沉淀产生( ) 2.下列物质:①金属钠 ②Cl 2 ③氯水 ④Na 2O 2⑤Na 2O ⑥NaOH ⑦HClO ⑧漂白粉 ⑨CuSO 4·5H 2O ⑩CaCO 3 ⑪干冰 ⑫CH 4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4)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
1.物质的基本分类2.无机化合物的分类3.氧化物的分类及其关系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4)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4是酸式盐)。
(5)不能根据分子中H原子个数确定几元酸(如CH3COOH为一元酸)。
(6)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是有条件的。
(2013·四川高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考向1物质的俗称及成分1.(2013·海南高考)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 .绿矾-FeSO 4·7H 2OB .芒硝-Na 2SO 4·10H 2OC .明矾- Al 2(SO 4)3·12H 2OD .胆矾- CuSO 4·5H 2O 考向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 .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考向3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丁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 2B .若甲为SO 2,则丁可能是氨水C .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盐酸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 2膜(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
如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3)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 mol Fe 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 A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 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 .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D.“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考向1胶体与溶液性质的比较4.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系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考向2考查胶体性质的应用5.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土壤保肥防止铵态氮肥流失B.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静电降尘法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Ⅰ.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Ⅱ.(2012·四川高考)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取氨气→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管→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测定生成氮气的体积实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
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如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Ⅰ.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Ⅱ.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A组双基题组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半径小于200 nm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SO2使品红溶液退色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⑥工业制O2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A.②③④⑦⑧⑨B.③④⑤⑦⑧C.②③⑥⑦⑨D.④⑤⑥⑧B组高考题组4.(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明矾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②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③Al、Fe、Cu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④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⑤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⑥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⑦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⑧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⑨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性质有关。
⑩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⑪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⑫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没有。
5.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6.(2010·福建高考)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课后限时自测(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河北冀州中学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③酸性氧化物:CO2、CO、SO3④同位素:1H、2H2、3H⑤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⑤⑥ D.②⑤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NO2是酸性氧化物B.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C.盐酸能导电,是电解质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3.(2014·临沂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35Cl和37Cl是氯元素的两种核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5.(2014·北京四中检测)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6.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7.(2014·青岛模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A.①②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⑤⑥8.(2014·济南模拟)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
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9.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②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根据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有碳元素或氢元素将化合物分成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⑥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⑤⑥1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