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第二单元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详细原理,以及它们对生活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原理。
2.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运动原理。
2.使用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地球的运动。
2.准备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准备小组讨论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与这一现象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阐述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通过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例如,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变化、五带划分等。
每组选取一个课题,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第3课时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第3课时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目标】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3.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4.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5.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1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海陆分布模型或自转模型、手电筒、学生活动手册、彩笔。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用昼夜交替现象一课中的研究结论聚焦本课的研究任务。
教师展示上一课的班级大记录表,然后让学生判断哪几种假设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接着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的运动状态不同,教师就可顺势总结出“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才能确定哪一个解释与事实相符”,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由于实际观察条件的局限性,同时历史上人类有不少关于地球运动的相关学说,阅读文献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
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活动1的流程是先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是研讨问题1“比较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然后向学生介绍一种阅读技巧,一边阅读一边做记录,最后才进入阅读。
活动2承接上一探索活动的总结,指出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24小时,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天。
然后请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模拟实验才能让实验与事实相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要求,一是观察反光贴纸的地点是否能在地球自转一周过程中产生昼夜交替一次的现象;二是把观察到的现象作为证据,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表达最终解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运动,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球的运动。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地球运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
2.实验器材:地球仪等实验器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运动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3.操练(10分钟)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活动帮助卡4.播放三种制作地球模型的指导视频,指导学生小组商量后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制作。
(采取小组自愿与教师分配原则,保证每种地球模型都有2组及以上小组进行制作,便于后续研讨)活动意图说明:本部分内容有2个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是学生利用气泡图整理已知的丢球知识,通过整理和分析已知的知识让其结构化,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为模型制作提供正面的引导。
探索活动2是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来表达已知的地球知识。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4:展示交流地球模型1.展示交流制作的模型。
要求:(1)汇报时声音洪亮,描述全面细致(2)认真倾听,思考其他组的地球模型与小组制作的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还可以怎样改进。
2.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模型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的模型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活动41.组织学生分组上台展示交流制作的模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①地球模型是怎么制作的②制作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③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如何改进?2.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同的模型,总结不同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的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是不同的;选择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使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模型都有着地球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球体)3.提问: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模型?(①让模型更精确表达地球知识②让模型更美观③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④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制作过程以及模型所表达的地球知识;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模型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进地球模型。
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5:观察分析地球仪1.看一看,说一说:常用的地球仪和我们制作的模型有哪些不同之处?它又表达了哪些知识?教师活动51.提问:观察常用的地球仪,它和我们制作的模型有哪些不同?它表达了哪些知识?2.小结:我们制作的模型只能展示地球的部分特点,而真正的地球是涵盖了以上所有的特征,因此模型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本课内容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公转的概念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深入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能够用科学语言描述四季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的概念。
2.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
2.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地球的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四季为什么会变化吗?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呢?”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分析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题昼夜交替现象(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展示各种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解释方案,暴露原有认知,并按照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讨论交流后修正解释。
一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二是像科学家一样研讨、交流我们的解释;三是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四是交流实验结果,修正解释或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学情分析】基础: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现象非常熟悉。
障碍:学生熟悉昼夜交替现象的特征,但对现象成因的理解比较模糊,缺乏探究经历。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发展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
2.通过提出有依据的假设、制定探究方案、开展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并认识到许多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3.在有依据的假设、模拟实验、交流研讨过程中,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的意识。
【评价任务】1.通过交流讨论,能描述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检测学习目标1)2.能够根据昼夜交替现象提出有依据的假设,制定较完善的模拟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能发现三种及以上的解释方案。
(检验学习目标2)3.积极参与实验交流讨论,能根据他人的阐述进行有依据的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检验学习目标3)【学习准备】教师准备:PPT、班级记录表分组材料:班级记录大表、彩色笔记录学生假说、学历案。
学生准备:科学书、手电筒、地球仪【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1.观察并思考:白天的天安门与黑夜的天安门有什么不同?2.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自然现象。
教师活动1引入:(出示图片。
)观察思考白天的天安门与黑夜的天安门有什么不同?(明暗不同)2.谈话:猜测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自然现象(预设:假设地球自转;)3.揭题:(板书:昼夜交替现象)活动意图说明:了解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相关知识的前概念,引导学生尽量从不同方面尽可能多地进行描述,为分类整理信息作铺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科学探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需求、生长与变化、生物的分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对生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并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等方法,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和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分。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传授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分方法。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生物与非生物的认识。
3.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实验材料: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物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废物等,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现象,加深对生物与非生物的认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第4课时谁先迎来黎明
第4课时谁先迎来黎明【教学目标】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2.能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
3.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4.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难点:一是三个模拟实验目标要明确,观察要细致,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有的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不足,生活体验不足,影响相对运动的理解,需要教师想办法克服。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活动1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观察并确认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因为确定“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这一步非常重要,它是研究“谁先迎来黎明”的基础。
活动2“确认地球的自转方向”的研究活动包含三个逻辑严密的环节: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说出汽车和窗外树木的相对运动关系;体验运动的椅子与周围景物的相对运动关系;联系观察到太阳的运动方向。
活动3是利用地球模型验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1.如果我们要给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根据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我们在中午打合适吗?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手机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呢?【板书设计】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先迎来黎明》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理现象可能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探究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学生对地球自转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地球仪的转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现象。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规律,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地球自转的理解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准备一个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2.日出日落时间表:提前获取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表,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
3.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灯光、地球仪等。
4.分组讨论材料:准备分组讨论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地球除了自转还有其他的运动吗?大家能举例说明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标注,如经纬度、时区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地球运动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不准确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会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地球运动的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2.实物模型:地球仪、太阳模型等。
3.实验材料: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道具。
4.学习单:地球运动的自评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现象。
–学生分享对地球运动的已有认知,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科学探究课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等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题2:科学探究的技巧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
2.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案例,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的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质的世界课题1:物质的组成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 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 实验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组成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质的组成。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物质组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物质的组成。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物质组成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测量- 了解并掌握空气的浮力及测量-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多个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 一桶水- 尺子- 折叠纸- 气球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物体在液体中的表现现象,并带领学生提出浮沉现象的原因。
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实验观察- 学生按小组分工,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记录物体在水中的表现现象。
分享实验结果- 不同小组的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并由教师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浮沉现象的规律。
直观感受浮力-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桶水,学生轮流伸手放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力量。
空气的浮力-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用折叠纸让学生明白空气具有浮力。
气球实验- 学生使用气球,并用尺子测量气球的直径和体积,进一步了解空气的浮力。
实践操作-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浮沉现象和空气浮力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强调物体浮沉现象和空气浮力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附上实验步骤和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进一步探究浮沉现象和测量浮力的方法。
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趣味实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评价- 考察学生对物体浮沉现象和测量浮力的理解程度,以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评价方式。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包括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和宇宙的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但是,学生可能对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掌握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以及勇于探索和批判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2.难点:对地球运动历史认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地球运动的历史图片、文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地球知识,如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引出本课的主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包括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运动的历史认识。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和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
2.了解赤道和南北极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地球公转中的作用。
3.能够形象、准确地描述出春夏秋冬的特征和交替变换的过程。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又6小时。
为了保持一年的长度为365天,人类引入了闰年。
公转是指星球围绕着某个中心轴线旋转的运动。
而地球的公转的中心轴线是倾斜的,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地球的倾斜度。
倾斜度是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四季的变化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是我们每年经历的四个季节。
当地球公转到太阳不同位置时,所形成的昼夜长短和阳光的直射角度不同,这就是导致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此时太阳直射角度最大,昼夜时间相等,也是昼夜温差最小的时期;夏至时太阳直射地球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开始,昼夜不等,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温度也相对较高;冬至时太阳直射地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夏季开始,昼夜不等,晚上时间长,白天时间短,温度相对较低。
3.北极和南极北极和南极都是地球的两个极点,分别是地球的北极和南极。
因为两个地方的气候、地形等不同,它们在地球公转中所受到的阳光照射角度也不同。
另外,在两极点附近的冰层,也通过反射阳光反射到大气中,形成了夜晚有机会看到的神奇的极光。
三、教学重点1.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和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
2.春夏秋冬的特征和交替变换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学生要理解地球公转和倾斜度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要求学生形象地描述出春夏秋冬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典型案例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课堂实验演示法、巩固练习法。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内容第一课时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第二课时地球倾斜度和季节变化第三课时北极和南极的角色第四课时季节变化规律和演练复习七、作业与评估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4份季节变化笔记,形象准确描述春夏秋冬的特征及变化过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1-2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理解上,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实验操作,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工具箱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物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单元的物质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的简单机械原理,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教案2 地球的运动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由于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干扰,就像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述的那样。
要想客观地认识地球的运动,我们必须站在宇宙中,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
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排除那些干扰,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建立在探究的基础之上。
本单元共7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概念。
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是单元的起始课。
为了奠定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师将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相关知识,并在分析整理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找到研究方向。
第2~4课“昼夜交替现象”“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与“谁先迎来黎明”,都围绕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主题展开。
第2课,学生提出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第3课,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历史上关于地球运动的经典学说,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进行着公转,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并形成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最终解释;第4课,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知相对运动的原理,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5~6课“影长的四季变化”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都围绕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的主题进行。
前一课是后一课的基础,学生通过前一课了解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角度变化,才能理解太阳直射角度变化引起温度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然后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许多关于地球、太阳、月亮的知识,甚至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
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对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与地球运动有关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时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第7课时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2.能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了解自然之妙,感受生命之坚强、生命之美,形成自然敬畏之心。
4.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知道产品的投产必须经过对环境和自然影响的论证。
【教学重难点】1.能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2.思考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和地球运动的因果关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看图引入。
展示地球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图片,学生观图。
2.过渡。
谈话: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季变化又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活动一:交流我们知道的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1.把你知道的知识分别写在两张便签纸上,在一张便签纸上写昼夜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在另一张便签纸上写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2.小组内分享。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给以鼓励与肯定。
活动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的案例。
1.谈话:大千自然,无奇不有,关于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一定还有很多非常有趣、非常神奇的现象。
让我们通过网络学习来了解更多的信息吧!2.明确学习要求。
(1)使用浏览器查阅权威科普网站的内容。
(2)一边阅读一边提取关键信息,分类记录在便签纸上。
(3)把写完记录的便签纸即贴到班级大记录表上。
(4)限时10分钟。
3.学生把“我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到班级大记录表上,同时在表前阅读其他同学的信息。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通过收集资料,我们知道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还有哪些影响呢?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总结我们认识到的地球运动知识。
1.谈话:至此,本单元的学习已到尾声,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收获吧!2.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第1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
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第二,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本课还要锻炼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利用对比实验找出变化规律,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
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能力目标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横梁和柱子的模型。
2、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回形针。
3、学生准备:课本、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现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 二、 研究简单框架 1.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 2.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请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 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第一课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 ,梁比柱容易弯曲。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 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 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认识拱形能够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具 大作用。 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 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猜想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易倾倒?把我 们的猜想写下来。 2.实验证明 利用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倾倒? 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倾倒? 怎样做,使塑料瓶最不容易倾倒? 3.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4.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1.利用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做一个塔,并尽量使它不容易倾
拱形如何加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 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 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二、 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与没有折的纸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吗? (2) 比较这些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3)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字 、 、 、 或“口”字等形状? 四、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哪些结构和情况下材料的抗弯曲 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指明学生加答教师补充完整。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i. 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 的。 ii. 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为小组准备:吸管或竹片、粗线。 为全班准备: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 “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
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 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 (小黑板出示) 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 3.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 问题。 (1)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2)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3)表格设计:表 1 纸的厚度 抗 弯 预测 曲 能 力 的 实测 大小 4.并根据所得数据制成曲线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课时对 ( 学生实验技能的得要培养) 5.最后得出结论: 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三、 平放还是立放。 我们发现桥梁的横截面一般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桥梁是怎样安 放的,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这样安放的理由。并用实验 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四、 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要点, 指名这生回答教师给予更正完善。
4.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6.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 它能承载多少本?
第六课建高塔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2. 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 3.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 包装箱瓦楞纸板。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 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 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二、瓦楞纸的研究 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 种纸的名字吗? (这种纸叫瓦楞纸) 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 同学人平时也接触过这种纸, 现在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种纸。 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 弯曲能力如何? (分组感知纸的特性) 2.实验一: 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 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 (经过研究, 我们产生的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准备怎样 继续研究?) 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 估计一下, 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 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 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2.测度记录: 形 状 预测抗弯曲能 力 实测抗弯曲能 力 3.小黑板出示问题:
第四课找拱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 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 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 粘贴而成)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 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新课 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说说纸承 受弯曲的性能如何?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这要 通过观察、比较最简单的房子和最简单的桥的结构特点来认识。用 板凳来比喻柱和梁,用板凳来比喻房子和桥梁,学生就容易理解房 子和桥梁结构的共同点了,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和板凳是类似的。 (2) 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 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 压碎,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 这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二、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那么你们在学习中特意 去留心纸的特性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 与什么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 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那厚的纸呢?
压力的能力如何? 5.观察、 实验、 分析: 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 看球壳的厚薄, 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 下压它, 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 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 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 (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 住?想一想, 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 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 能走开吗?为什么?) 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 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球形的任何 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 形状都更坚固。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电灯泡为了 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我们 来做一个 “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 。 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 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 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 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 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 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 义? 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