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课件(PPT40页)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 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 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 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 性中药材的 中成药,如朱砂、雄黄、 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 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主要内容
• 历史悠久、惠及 大众
• 品种多、管理乱 • 不合理使用现状
背景
• 剂型 • 分类 • 不良反应
中成药概述
• 基本原则 • 联合用药原则 • 孕妇用药原则 • 儿童用药原则
中成药临床 应用原则
背景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临床使用原则
背景
• 历史悠久、惠及大众
背景
品种多、管理混乱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 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两清。 5.祛暑剂 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表里双解剂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 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 凉开、温开。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 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 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 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 性中药材的 中成药,如朱砂、雄黄、 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 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主要内容
• 历史悠久、惠及 大众
• 品种多、管理乱 • 不合理使用现状
背景
• 剂型 • 分类 • 不良反应
中成药概述
• 基本原则 • 联合用药原则 • 孕妇用药原则 • 儿童用药原则
中成药临床 应用原则
背景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临床使用原则
背景
• 历史悠久、惠及大众
背景
品种多、管理混乱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 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两清。 5.祛暑剂 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表里双解剂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 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 凉开、温开。
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培训教材(PPT40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常用中成药的应用总论PPT课件
• 片剂的缺点为儿童和昏迷病人不便于吞服,贮存不当会影响片 剂崩解。
第33页/共86页
片剂
第34页/共86页
五、锭 剂
•
锭剂系指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蜂蜜、糯米粉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锭剂有长方形、纺锤型或圆柱型等形状。
• 锭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如紫金锭、至宝锭等。
• 2.按病证而命名 如跌打丸、慢惊丸、 牙痛散、鹭鸶咳丸、感冒清热颗粒、冠心片、 腮腺炎片、神经衰弱丸等。
• 3.按主要组成药物而命名 如木香槟榔 丸、参苓白术丸、荷叶丸、橘红丸等。
•
第5页/共86页
• 4.按治疗对象而命名 如妇科十味片、妇 女痛经丸、女金丹、孕妇清火丸、儿童清肺 丸、小儿百寿丹、铁娃丹等。
• 另外,对于毒性大,难溶于水,或贵重、芳 香、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麝香、牛黄、苏合 香等,均宜制作丸剂,如苏合香丸等。
第26页/共86页
二、散 剂
•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干燥粉 末状药剂。散剂分内服、外用两种。
•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 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用量少而较贵重的药 物,宜制作散剂使用。
• 2.悠久的历史:
•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东汉•张仲景创制, 距今约2000年。
• 六味地黄丸 :北宋•钱乙创制,距今约1000年。
• 藿香正气散:北宋•陈师文等编《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收载,距今约1000年。
• 归脾丸:南宋•严用和著《济生方》中所载,距今 约800年
• 补中益气丸:金元•李东垣创制,距今约800年
珊瑚片、云南白药、上海蛇药片等。 • 9.按发明人姓氏或原载书籍而命名 如周氏回生丹、王氏保赤丸、王氏
第33页/共86页
片剂
第34页/共86页
五、锭 剂
•
锭剂系指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蜂蜜、糯米粉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锭剂有长方形、纺锤型或圆柱型等形状。
• 锭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如紫金锭、至宝锭等。
• 2.按病证而命名 如跌打丸、慢惊丸、 牙痛散、鹭鸶咳丸、感冒清热颗粒、冠心片、 腮腺炎片、神经衰弱丸等。
• 3.按主要组成药物而命名 如木香槟榔 丸、参苓白术丸、荷叶丸、橘红丸等。
•
第5页/共86页
• 4.按治疗对象而命名 如妇科十味片、妇 女痛经丸、女金丹、孕妇清火丸、儿童清肺 丸、小儿百寿丹、铁娃丹等。
• 另外,对于毒性大,难溶于水,或贵重、芳 香、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麝香、牛黄、苏合 香等,均宜制作丸剂,如苏合香丸等。
第26页/共86页
二、散 剂
•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干燥粉 末状药剂。散剂分内服、外用两种。
•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 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用量少而较贵重的药 物,宜制作散剂使用。
• 2.悠久的历史:
•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东汉•张仲景创制, 距今约2000年。
• 六味地黄丸 :北宋•钱乙创制,距今约1000年。
• 藿香正气散:北宋•陈师文等编《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收载,距今约1000年。
• 归脾丸:南宋•严用和著《济生方》中所载,距今 约800年
• 补中益气丸:金元•李东垣创制,距今约800年
珊瑚片、云南白药、上海蛇药片等。 • 9.按发明人姓氏或原载书籍而命名 如周氏回生丹、王氏保赤丸、王氏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ppt
激咽喉
2024/5/26
25
三、如何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近年报道 含何首乌中药引起肝损害 前些年报道 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龙胆泻肝丸减肥 上世纪80-90年代 日本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冲剂)肺间质病变
2024/5/26
26
国内用药现状
中西药联用 农村、城市 均十分普遍 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无规范
2024/5/26
58
风热型感冒(外寒里热型)
发热、恶风、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 溲黄、便干等
柴胡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 梗、苦杏仁、薄荷、鱼腥草 柴银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白芍、葛根、荆芥、青蒿
2024/5/26
59
风热感冒高热重症
小儿热速清糖浆 柴胡、黄芩、葛根、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 连翘、大黄 芩翘口服液 黄芩、连翘、荆芥、野菊花、玄参、水牛角、 大黄(酒炙)、皂角刺、蜂房
12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 相对成药用量较小 外用制剂比内服剂量要大
2024/5/26
13
5.疾病的轻重
病势深重者,药力、药量应重 病势轻浅者,药力药量应轻
2024/5/26
14
6.体质的强弱
体质强实者,用量可适当大些 体质虚弱者,用量酌减 病重体弱者,给予扶正治疗时 用量不要减少、可从小量逐渐加大
2024/5/26
3
SFDA儿科药物品种信息
2024/5/26
4
儿科专用品种现状
2024/5/26
5
儿科用中成药剂型统计
46
2024/5/26
6
总结特点
数量少 治疗病症集中 部分未公布处方药味剂量 50%以上的儿科用药未见临床应用研究报道 急需建立安全性、必要性评价机制
2024/5/26
25
三、如何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近年报道 含何首乌中药引起肝损害 前些年报道 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龙胆泻肝丸减肥 上世纪80-90年代 日本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冲剂)肺间质病变
2024/5/26
26
国内用药现状
中西药联用 农村、城市 均十分普遍 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无规范
2024/5/26
58
风热型感冒(外寒里热型)
发热、恶风、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 溲黄、便干等
柴胡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 梗、苦杏仁、薄荷、鱼腥草 柴银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白芍、葛根、荆芥、青蒿
2024/5/26
59
风热感冒高热重症
小儿热速清糖浆 柴胡、黄芩、葛根、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 连翘、大黄 芩翘口服液 黄芩、连翘、荆芥、野菊花、玄参、水牛角、 大黄(酒炙)、皂角刺、蜂房
12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 相对成药用量较小 外用制剂比内服剂量要大
2024/5/26
13
5.疾病的轻重
病势深重者,药力、药量应重 病势轻浅者,药力药量应轻
2024/5/26
14
6.体质的强弱
体质强实者,用量可适当大些 体质虚弱者,用量酌减 病重体弱者,给予扶正治疗时 用量不要减少、可从小量逐渐加大
2024/5/26
3
SFDA儿科药物品种信息
2024/5/26
4
儿科专用品种现状
2024/5/26
5
儿科用中成药剂型统计
46
2024/5/26
6
总结特点
数量少 治疗病症集中 部分未公布处方药味剂量 50%以上的儿科用药未见临床应用研究报道 急需建立安全性、必要性评价机制
中成药应用ppt课件
11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中成药合理使用ppt课件
桑螵蛸、牡蛎、甘草等20味组成。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水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少 女青春期经期紊乱、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女子不孕等 均可用,男子性功能衰退也可用本品。 ⑤金匮肾气丸:(补阳剂)
③参麦注射液
【主要成份】由红参、麦冬组成。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生脉,益气固脱。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
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18
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 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为辩证要 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胃 炎等。
6
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 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 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 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为辩证要点。
①伤7风感冒冲剂
【主要成份】由防风、羌活、荆芥、白芷、紫苏、桔梗等十味组成。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主治外感内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
④消炎利胆片:
【主要成份】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右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小
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
14
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水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少 女青春期经期紊乱、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女子不孕等 均可用,男子性功能衰退也可用本品。 ⑤金匮肾气丸:(补阳剂)
③参麦注射液
【主要成份】由红参、麦冬组成。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生脉,益气固脱。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
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18
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 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为辩证要 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胃 炎等。
6
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 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 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 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为辩证要点。
①伤7风感冒冲剂
【主要成份】由防风、羌活、荆芥、白芷、紫苏、桔梗等十味组成。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主治外感内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
④消炎利胆片:
【主要成份】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右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小
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
14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参考:①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轻型 支气管炎,流行性结膜炎属于风热者。 ②秋燥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
2021/5/10
5
3维C银翘片:中西药合用增强 了解表发汗的能力,用于风热 感冒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痛。
2021/5/10
6
4芎菊上清丸: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 感风热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 头痛。
(六)补阳 1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症 见腰酸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反 多,痰饮喘咳,消渴 。
2021/5/10
39
参考:可用于慢性肾炎,水 肿,甲状腺机能低下,对性 机能减退、阳痿、遗精也可 应用。
2021/5/10
40
2壮腰健肾丸: 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 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见膝 软无力,腰膝酸痛,小便频 数,遗精梦泻,神经衰弱。
2021/5/10
24
1补中益气丸: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用于脾 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体倦 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
2021/5/10
25
参考:可用于慢性消化性疾病, 慢性出血性疾患所造成的身体 衰弱,疲倦无力,食欲不振, 及低血压,胃下垂,重症肌无 力等。
2021/5/10
2021/5/10
36
③现代药理证明:此方能提高 心源性休克的家兔的存活率, 增强小白鼠对低压缺氧的耐受 能力,且毒性低。
2021/5/10
37
2:益气复脉冲剂:生脉饮+黄芪、 丹参、川芎。
益气养阴,活血复脉。用于气阴两 虚,心血内阻,症见胸痹心痛,胸 闷不舒,心悸、脉结代。
2021/5/10
38
2021/5/10
2021/5/10
5
3维C银翘片:中西药合用增强 了解表发汗的能力,用于风热 感冒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痛。
2021/5/10
6
4芎菊上清丸: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 感风热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 头痛。
(六)补阳 1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症 见腰酸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反 多,痰饮喘咳,消渴 。
2021/5/10
39
参考:可用于慢性肾炎,水 肿,甲状腺机能低下,对性 机能减退、阳痿、遗精也可 应用。
2021/5/10
40
2壮腰健肾丸: 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 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见膝 软无力,腰膝酸痛,小便频 数,遗精梦泻,神经衰弱。
2021/5/10
24
1补中益气丸: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用于脾 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体倦 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
2021/5/10
25
参考:可用于慢性消化性疾病, 慢性出血性疾患所造成的身体 衰弱,疲倦无力,食欲不振, 及低血压,胃下垂,重症肌无 力等。
2021/5/10
2021/5/10
36
③现代药理证明:此方能提高 心源性休克的家兔的存活率, 增强小白鼠对低压缺氧的耐受 能力,且毒性低。
2021/5/10
37
2:益气复脉冲剂:生脉饮+黄芪、 丹参、川芎。
益气养阴,活血复脉。用于气阴两 虚,心血内阻,症见胸痹心痛,胸 闷不舒,心悸、脉结代。
2021/5/10
38
2021/5/10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202120214848二防止中药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方法二防止中药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方法1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2提高中药质量和研究水平3合理用药4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20212021494911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对中药进行全面评价与认识1经研究发现有一些药材中的毒性成分可使人体内某些酶系统失活造成组织内细胞机能和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中毒反应如氰苷类果仁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造成细胞窒息
5、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与安体舒通、 氨苯喋啶合用时,易产生高血钾;
6、大黄及其制剂不宜与复方甘草合剂同服,因 大黄中的鞣质与甘草酸反应生成沉淀,影响 疗效。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7、含朱砂(含 Hg2+)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 丸、健脑九、梅花点舌丸、人丹、七珍丹、 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 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 化 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中成药是有效方剂的精华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 (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 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 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 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 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 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 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 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 慎用药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
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
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
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
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8个中药 注射剂品种,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生脉饮注射液、血栓通注射 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血塞通注射 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丹参注射液、 脉络宁注射液。
5、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与安体舒通、 氨苯喋啶合用时,易产生高血钾;
6、大黄及其制剂不宜与复方甘草合剂同服,因 大黄中的鞣质与甘草酸反应生成沉淀,影响 疗效。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7、含朱砂(含 Hg2+)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 丸、健脑九、梅花点舌丸、人丹、七珍丹、 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 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 化 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中成药是有效方剂的精华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 (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 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 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 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 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 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医 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 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 慎用药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
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
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
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
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 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8个中药 注射剂品种,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生脉饮注射液、血栓通注射 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血塞通注射 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丹参注射液、 脉络宁注射液。
中成药的运用PPT课件
▪ 紫癜:用云南白药治疗紫癜10例,收到满意效果,愈后不 再复发,无不良反应。
▪ 口腔溃疡: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1例经年不愈口腔溃疡患 者,每日2次,5日而愈。又用外敷治疗舌体三分之二溃破, 反复不愈1例,2日而愈,未见复发。
▪ 创面迁延不愈:先以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假 膜组织,敷以云南白药药粉,每日一次,大多2周而愈。
▪ 顽固性婴儿湿疹:用云南白药治愈一例患病四年的婴幼儿 湿疹,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具体方法是先以茶油涂患处, 以去掉黄痂,次以野菊花100克,加盐少许煎水,外洗, 稍干即以云南白药外敷,连续10天即愈。
▪ 疖肿:用云南白药治疗外科疖肿17例,全部用百分之五十 酒精调敷法,结果16例痊愈,一例减轻。
▪ 婴儿脐炎: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再用云南白药外敷, 共治疗10例,取得显著疗效。
云南白药灵活运用
▪ 梅核气:用温开水送服云南白药,每次0.5克,每日四次, 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梅核气68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66.
▪ 荨麻疹:成人每次口服云南白药八分之一瓶,首服加服保险 丸。9岁以下每次口服16分之一瓶;10岁至15岁每次口服12 分之一瓶,每日三次,治疗荨麻疹32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 62.
用药
▪ 太阳:桂枝汤、麻黄汤——感冒冲剂、银翘 片
▪ 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激素类药物 ▪ 阳明:大小承气汤——大黄苏打片 ▪ 太阴:四逆汤、理中汤——附子理中丸、藿
香正气水 ▪ 少阳:小柴胡汤——小柴胡冲剂、逍遥丸 ▪ 厥阴:乌梅丸
云南白药
▪ 云南白药是我国云南生产的伤科专药。具有 止血镇痛、消炎散肿、防腐生肌等作用。广 泛应用于治疗刀、枪、创伤出血、跌打损伤、 血肿疼痛等。其创始人是云南江川县民间医 生曲焕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云 南白药的有效成分、微量元素、药理等进行 了广泛研究,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大,广泛用 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
中成药合理应用 ppt课件
注意事项 1.烦热汗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便秘尿黄,舌红少苔 者,后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者禁用。 2.本品含朱砂,不可过服、久服,不可与溴化物、碘化物等药物同服。 3.宜饭后服用。 4.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失眠伴头胀痛者不宜服用。
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1日2次,饭后服用。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服用后偶见头晕,头痛,可自行缓解。
注意事项 极少数病例空腹服用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用法用量胶囊剂:口服,一次1~2粒,1日3次,饭后服用。 规格 胶囊剂:每粒含甾体总皂苷100mg
ppt课件
19
临床应用 1.适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见胸痛,胸闷,受凉、情绪激动 或夜间加重,舌暗或有瘀斑的患者。 2.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级 预防用药长期服用。
不良反应 偶见胃肠道不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1日3次,4周为一疗程。
规格 27mg/丸
ppt课件
20
临床应用
1.适用于高脂血症接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见腹胀、食少纳呆、胸闷的患者。
2.血脂康胶囊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还可以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如无特殊理由不应停药。
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对肝肾可能有影响,也可引起肝硬化等改变,长期服用应注意肝肾功 能检测。
注意事项
1.伴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或在治疗期间又新患其他疾病者,应停药,酌情治 疗。
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用法用量 片剂:口服,一次1~2片,1日3次,一疗程3个月;胶囊剂:口服, 一次2粒,1日3次
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1日2次,饭后服用。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服用后偶见头晕,头痛,可自行缓解。
注意事项 极少数病例空腹服用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用法用量胶囊剂:口服,一次1~2粒,1日3次,饭后服用。 规格 胶囊剂:每粒含甾体总皂苷100mg
ppt课件
19
临床应用 1.适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见胸痛,胸闷,受凉、情绪激动 或夜间加重,舌暗或有瘀斑的患者。 2.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级 预防用药长期服用。
不良反应 偶见胃肠道不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1日3次,4周为一疗程。
规格 27mg/丸
ppt课件
20
临床应用
1.适用于高脂血症接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见腹胀、食少纳呆、胸闷的患者。
2.血脂康胶囊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还可以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如无特殊理由不应停药。
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对肝肾可能有影响,也可引起肝硬化等改变,长期服用应注意肝肾功 能检测。
注意事项
1.伴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或在治疗期间又新患其他疾病者,应停药,酌情治 疗。
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停药,酌情治疗。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用法用量 片剂:口服,一次1~2片,1日3次,一疗程3个月;胶囊剂:口服, 一次2粒,1日3次
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合理应用(共87张PPT)全文
• 2. 3 对患者的交代不够认真细致 中药的服用有很多讲
究和禁忌,中药的煎服方法也有很多要求。在配方结束后, 应向患者细致交待煎服方法,同时交待饮食禁忌和要求 。这需要中药学工作者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同时应熟 悉中医相关知识,细致周到地为顾客服务。按规程配方
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煎药服药
• 患者能否正确煎服中药,主要源于医师和药师认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规定的处方和生产工艺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 ,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 ,应 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 一、生产质控
•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治、炮制制成的符 合临床需要的加工品,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临 床疗效与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的质量决定于中药 材的品质,中药材的品种、采收时节、存储保管是 否得当,直接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中药经过加工 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药用药的特点,也是中医 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降低消 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去向, 增强药物疗效,以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 求。
中成药的特点
• 优点: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 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 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 1. 6 忽视配伍禁忌
• 总之,在中医诊病处方阶段,中药饮片的不合理应用主 要问题出现在未能按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施治要求用 药以及对中药知识认知不够。这些情况有些可以在配 方取药的流程中得到纠正和认识。
三、药师因素
• 药师规范配方
• 中药配方流程:医师→药师→患者,处方→收方→审查处
方→核价→调配处方→核对检查药品→销售→指导用药 。
究和禁忌,中药的煎服方法也有很多要求。在配方结束后, 应向患者细致交待煎服方法,同时交待饮食禁忌和要求 。这需要中药学工作者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同时应熟 悉中医相关知识,细致周到地为顾客服务。按规程配方
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煎药服药
• 患者能否正确煎服中药,主要源于医师和药师认
•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规定的处方和生产工艺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 ,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 ,应 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 一、生产质控
•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治、炮制制成的符 合临床需要的加工品,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临 床疗效与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的质量决定于中药 材的品质,中药材的品种、采收时节、存储保管是 否得当,直接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中药经过加工 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药用药的特点,也是中医 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降低消 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去向, 增强药物疗效,以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 求。
中成药的特点
• 优点: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 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 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 1. 6 忽视配伍禁忌
• 总之,在中医诊病处方阶段,中药饮片的不合理应用主 要问题出现在未能按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施治要求用 药以及对中药知识认知不够。这些情况有些可以在配 方取药的流程中得到纠正和认识。
三、药师因素
• 药师规范配方
• 中药配方流程:医师→药师→患者,处方→收方→审查处
方→核价→调配处方→核对检查药品→销售→指导用药 。
演示文稿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课件
忌生冷、油腻饮食。
33
第33页,共73页。
补益剂
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 虚证的中成药。
以气、血、阴、阳不足诸症表现为辩证要点。
西医诊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贫血、休克、 衰老、退行性病变、内分泌与代谢 性疾病出现气血阴阳虚损表现者。
34
第34页,共73页。
补益剂 证候
症状
适宜药物
西医诊断: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 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23
第23页,共73页。
解表剂 证候
症状
适用药物
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 九味羌活丸(颗粒)
表证 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 感冒清热颗粒
脉浮紧或浮缓
通宣理肺胶囊
辛凉解表
外感风热 表证
补气
适用于 脾肺气 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参麦注射液,
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
金水宝胶囊, 生脉注射液,
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安胶囊,
脱肛、子宫脱垂等。
参苓白术颗 粒
补血
适用于 血虚病 证
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 例如归脾丸
心悸失眠、唇甲色淡、妇女经
一、不对证用药,乱用药。如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大量
使用茵栀黄注射液。
二、与西药不合理联合使用,如中药和抗菌素遇见容
易发生不良反应;如在含双黄连注射剂的葡萄糖或 氯化钠注射剂中,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
酸庆大霉素即出现棕黑色沉淀;为避免发生意外 在没有弄清是否会产生配伍禁忌时应该尽量分别
注射。
三、超剂量用药、滴速过快等不规范用药。
(合剂 ),生血宝
第七章临床中成药的合理利用二PPT课件
方19 华佗再造丸丸
注意事项
1. 中风痰热壅盛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大便秘 结者不宜用。 2. 平素大便干燥者慎服。 3. 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八、补益类
方20:参苓白术散 方21:补中益气丸 方22:六味地黄丸 方23:知柏地黄丸 方24:生脉饮 方25:金匮肾气丸 方26:生脉注射液
练习题
复方丹参片的临床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冠心病心绞痛 B. 寒凝血瘀胸痹心痛 √ C. 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胸闷 D. 高脂血症
解析: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使用复方丹 参片。
方16 血府逐瘀胶囊(11药)
1. 药物组成 桃仁 ( 炒 ) 、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 牛膝、柴胡、桔梗、枳壳 ( 麸炒 ) 、甘草。 2.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治疗气滞血瘀、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有定处, 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现代医学的失眠,特别是顽固性失眠使用效果良好。
方17 元胡止痛片的应用?
3. 临床应用
• 胃痛:因情志失调,气血瘀滞所致胃脘疼痛,痛处固定不移, 疼痛持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胃炎、消化性溃 疡见上述证候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胁痛:因肝失条达,气血瘀滞所致胁肋胀痛或刺痛,痛处拒 按,入夜痛甚,舌质紫暗,脉象沉弦或涩;肝病见上述证候 者。 • 头痛:因瘀血停留,阻滞脉络,头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 舌质紫暗或瘀斑;血管神经性头痛、外伤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 痛经:因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所致经前或经期腹痛,痛处固 定不移,拒按,或伴有胸胁乳房胀痛,或经量少,或经行不 畅,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方16 血府逐瘀胶囊
注意事项
1. 2. 3. 4. 体弱无瘀者不宜用。 气虚血瘀者慎用。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食物。 在治疗期间,若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 酸酯类药。 如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急诊 救治。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运用(脾胃)课件
消食导滞, 保和丸 和中止痛 或加味保和丸
疏肝和胃, 舒肝止痛丸 理气止痛 或舒肝和胃丸 或气滞胃痛颗 粒 清肝泄热, 左金丸 和胃止痛 或胃苏颗粒 化瘀止痛 五灵止痛散
肝胃气滞
证
肝胃郁热 瘀血阻滞
辨证用药
证 型
胃阴不足 虚 证
临床表现
治法
用药选择
养胃舒胶囊
隐痛或隐隐灼痛,饥不欲 益气养阴, 食,口干不思饮 和胃止痛
虚 脾阳不足 证 肾阳虚衰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温肾健脾, 四神丸 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 涩肠止泻 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 腰膝酸软
用药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勿食馊腐变质不洁之物,勿过食生冷,
或肥甘厚腻,或酒食无度,以防饮食所伤,脾胃功能失调;
2、夏季或梅雨季节,勿多贪凉露宿,或冒雨涉水,或久卧
便 秘
概念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燥 坚硬,或虽有便意而排便无力、粪便不干亦难排出
的现象。
西医学中的各种原因引得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
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 道疾病(肠道神经/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肿 瘤、炎症性肠病等),及胃肠道的系统性疾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 、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药物(如阿片制剂、 精神类药、抗惊厥病、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 ),精神或心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 食)引起的便秘,均参考本病用药。
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
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
使用。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可修改版ppt]
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酒剂 亦称药酒。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剂。酒剂较易吸收。小儿、孕妇 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制剂如风湿骨痛酒、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
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四)气体剂型
气雾剂 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 共同封装在具有特殊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 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细雾状、泡沫状或其他 形态的制剂。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可称泡沫剂。不含 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 等形态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 粘膜或腔道给药。制剂如麝香祛痛气雾剂、云南白药气 雾剂等。
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一)固体剂型
散剂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 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的 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 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 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 而造成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增强。制剂 如冰硼散、口腔溃疡散等。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命名
药物组成命名 主要功用命名 主治命名 组成、用法、制剂等特点命名 取类比象法命名 处方来源命名
以药物组成命名
(一)以方中主药命名 (二)以方中全部组成药物命名 (三)以药味数目命名
1. 主药两味 如银翘散、夏桑菊冲剂 2. 主药一味 如乌梅丸、麻子仁丸
以直接功能命名如补中益气丸,清气化痰 丸、生脉饮、通宜理肺丸等俱是。
以间接功用命名如生化颗粒,如归脾丸,逍遥丸、越鞠丸、实脾散、 保和丸等亦是采取此种命名方式。
如以药力大小而命名的成药,有大、小活 络丸,大、小柴胡颗粒等。
以主治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用参考:可用于治疗结膜炎、急 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节肿。 高血压属肝胆实火上炎者,对急 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带状疱 疹属肝胆湿热内蕴,及泌尿系感 染,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可加 减运用。
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中
病即止,不宜久服。孕妇慎。
04.11.2020
16
2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胃 火炽盛,见口舌生疮,齿龈、 咽喉肿痛,口气热臭。 孕妇慎用。
04.11.2020
10
3荆防冲剂: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 寒感冒兼有湿邪为患。症见壮 热无汗,头颈强痛,肢体酸痛, 胸膈痞满,鼻塞流涕,苔白腻。
参考:有用于痢疾初起,疮疡 初起。
04.11.2020
11
4参苏丸: 辛温解表,理气化痰。用于病 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症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 嗽,苔白腻。
常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优秀 课件
04.11.2020
1
一 解表药
㈠ 辛凉解表: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 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 嗽,舌尖红苔薄白或稍黄,脉浮数。 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银花、 牛蒡子、桑叶、葛根、升麻等为主 组成方剂。
04.11.2020
2
1 银翘解毒颗粒(丸): 主用于外感风热表证。见发热 重,恶寒轻,高热口渴,咽喉 肿痛,舌尖红。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火 热内盛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口鼻生 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
04.11.2020
14
(二) 清脏腑热药 1龙胆泻肝丸: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实 火上炎之胁痛、头痛,口苦目 赤,耳鸣耳聋,耳肿痛;肝经 湿热下注的小便赤涩痛,妇女 带下等。
04.11.2020
参考: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营 养不良,妇女带下色白属脾虚湿 气下注之证。
04.11.2020
27
㈡ 补血
四物合剂:
补血调血。是补血的常用方,也 是调经的基本方剂。凡血虚症, 月经不调及胎前产后等症,均可 用本方加减治疗。运用时以唇爪 无华,舌淡脉细为辩证要点。
04.11.2020
28
04.11.2020
23
五 补益剂 ㈠ 补气:
用于肺脾气虚的病症,症见倦 怠无力,少气懒言,语言轻微, 食少便溏,动则气促汗出,舌 淡苔白,脉虚弱。常用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 甘草等组方。
04.11.2020
24
1补中益气丸: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用于脾 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体倦 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
04.11.2020
12
二 清热剂
用性味寒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用于治疗热 证。常用石膏、知母、黄芩、黄 连、黄柏、栀子、芦根等组成。 此类药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用之太过,能伤人阳气,对平素 虚寒、体弱、老年人应慎用或不 能久用。
04.11.2020
13
(一)清热解毒
三黄片、牛黄解毒丸(片)、 牛黄上清丸:
04.11.2020
19
参考:本方应用较广,其往来 寒热、胸胁胀痛、口苦、咽干、 目眩是本方主症,只要见到一、 二症便可应用。
04.11.2020
20
(二)调和肝脾 逍遥丸:
舒肝解郁,健脾养血。用于肝郁 脾虚,症见胸肋胀满疼痛,神疲 食少,头晕目眩,或见乳房作账, 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04.11.2020
04.11.2020
25
参考:可用于慢性消化性疾病, 慢性出血性疾患所造成的身体 衰弱,疲倦无力,食欲不振, 及低血压,胃下垂,重症肌无 力等。
04.11.2020
26
2 参苓白术散: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用于脾胃 气虚挟湿,症见饮食不消,胸痞 脘闷,或吐或泻,四肢无力,形 体消瘦,苔白腻,脉弱。
参考:用于感冒、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属外感风寒表实 证。注意发汗勿太过,高血压、 心脏病慎用。
04.11.2020
9
2表虚感冒冲剂: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用于外感 风寒表虚证。见发热头痛,汗出 恶风,或鼻鸣干呕,苔薄白,脉 浮缓。
服后进少量稀粥或开水,复被取 微汗。
参考:临床还可用于杂病,病后、 产后等因营卫不和,而致时而微 寒,时而微热汗出等。
参考:用途广泛,可用于麻疹 初起,流感,急性扁桃体炎, 及一切发热流行病,如乙脑、 腮腺炎等初起阶段,出现风热 表证者。
04.11.2020
3
双黄连颗粒(口服液)、利咽 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的适应 症基本同银翘解毒颗粒。
04.11.2020
4
2桑菊感冒冲剂: 用于风温初起,以咳嗽、身热为主, 见咳嗽痰稠,咳痰不爽。
参考:①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轻型 支气管炎,流行性结膜炎属于风热者。 ②秋燥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
04.11.2020
5
3维C银翘片:中西药合用增强 了解表发汗的能力,用于风热 感冒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痛。
04.11.2020
6
4芎菊上清丸: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 感风热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 头痛。
04.11.2020
17
三 和解剂
凡是利用具有和解、解郁、疏畅、 调和等作用的方剂,用于治疗少 阳病或肝脾不和,及胃肠不和者, 统称和解剂。
04.11.2020
18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冲剂:
和解少阳。用于少阳病。症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 食,口苦、咽干、目眩,苔白 脉弦者。妇人经期感冒。
04.11.2020
7
㈡ 辛温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 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口 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 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 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 苏叶等为主组成。
04.11.2020
8
1表实感冒冲剂: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风 寒感冒表实证。见恶寒重,发 热轻,无汗,头颈强痛,鼻流 清涕,苔薄白。
21
参考:可用于慢性肝炎、慢性 胃炎、神经衰弱等,具有胸胁 不适,体倦无力,情绪易于激 动等症,还可用于因情绪原因 导致月经不调者。
04.11.2020
22
四 温里剂 理中丸:
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用于脾胃 虚寒的腹中冷痛,口淡不渴,呕
吐泄泻;阳虚失血。
参考:可用于虚寒性溃疡病,慢 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鸣腹泻, 遇寒加重等症;对阳虚失血,如 消化性溃疡出血、妇女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