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 第二层(中间4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 所见所感。 •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 象?
❀ 拟人手法、以动写静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 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击败潼关唐军10万,夺取潼关, 直捣长安。
望西都,意踌躇。
潼 关 怀 古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李白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 王粲
亡 兴 , , 百 百 姓 姓 苦 苦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
峰峦如聚
波 涛 如

字词赏析
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 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 写得心潮翻滚。 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 情语,“聚”“怒”两字透 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张 养 浩
当时关中大旱,饥 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 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 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 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 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 关。后因积劳成疾,客 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 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 强烈的忧患意识。
写作背景
阅读材料,说说统治者和张养浩对待百姓的态度。
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 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所在。
wenku.baidu.com
•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 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 活。
内 容
评 析
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 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 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 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 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 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 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 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 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 深切的同情。
怀 古 伤 今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 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 他活着时,满城都道好官人 病死后 ,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他用生命的行动为自己的诗歌作上一个
潼 关 怀 古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张 养 浩
• 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 •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 是散曲。 •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 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 令以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 《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 小令。
解题
山坡羊:曲牌名。 潼关怀古:题目。 中心思想: 这首《潼关怀古》写于前往陕西救灾 的途中,表现了张养浩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和同情。
华 山
黄 河
【作者小传】
(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 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 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 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 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 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 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 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 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 格清逸而豪放。
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 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 魅力。
--余秋雨
积累: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
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大小小的山峰像是在这里会合,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 怒一样,潼关一带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山 河 表 里 漳 关 路
潼 关 怀 古
潼关要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得关中者得天下
潼关战场
潼关战场 潼 关 怀 古
秦国从晋国夺取潼关之后,开始剿灭六国的大业。
东魏乘关中大荒,发兵10余万 ,准备击灭西魏,后败。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10多万,两次攻打屯兵潼关的马超。
•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 括各层大意。 •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 3.“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 • 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 次,概括各层大意。
眺望长安,(我)思潮起伏,心情不快。经过秦汉古都, 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
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亡,同样 给百姓带来苦难。
潼 关 怀 古
古诗创译
创译:(1)顺序不限,内容不限 (2)诗意再现,自己观点
潼 关 怀 古
潼关怀古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 ( yì )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 ❀ 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 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 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 感之情。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
•❀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 实写照。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这句话?

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 “兴”“亡”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 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 地寄予同情,发出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 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的谴责。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

资料一:元至大三年,张养浩上疏《时政书》批评朝
潼 关 怀 古
政, “一 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虽然非常切合 时弊,却 为皇帝不容,被罢官,下令不准起用。
• 资料二: 英宗皇帝要在宫廷内制造 “鳌山”,张养浩
以为 不妥,写了一道《谏灯山疏》,英宗十分生气,后来虽然 表扬他 直言敢谏。这让张养浩想到了《时政书》的遭遇。于是: 辞官退 隐。十年间,朝廷七次邀请,都被拒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