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氧气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D.鉴别羊毛和棉花用灼烧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正确;
B.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正确;
C.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氧气不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故错误;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没有,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故正确;
故选C。
2.下图是某品牌奶粉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吃奶粉最主要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B.营养成分中的“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D.每100克奶粉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最多
【答案】D
【解析】
由图表中信息知,A、吃奶粉最主要目的是补充蛋白质,很多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故A正确;B、营养成分中的“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影响食欲和发育,故B正确;C、维生素可调节内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缺乏维生素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故C正确;D、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糖类是16kJ,油脂是39 kJ,每100克奶粉中糖类提供的能量最多,故D错误。
点睛∶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3.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A.缺钙会引起龋齿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贫血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答案】A
【解析】
A. 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缺氟易引起龋齿
B.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或呆小症;
C. 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D. 缺锌会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导致儿童智力低下;选A
4.善于疏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可作燃料,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来浸泡动物标本,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可以制作薄膜,所以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地沿着器壁倒入水中,并及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所以选项错误.
C、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错误.
D、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电木具有热固性,不可热修复,所以错误.
故选A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塑料及其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活经验、食品安全、燃烧和灭火、营养保健、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能源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的重要热点.
5.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
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属于可回收物的是: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故选D
考点:垃圾的分类回收
6.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涤纶B.塑料C.羊毛D.合成橡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为有机合成材料,羊毛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B.甲烷C.乙醇D.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含碳的化合物,据此定义进行判断【详解】
由分析可知,碳酸钙不符合有机物定义,不属于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
8.如图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属于混合物
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开始炖炒时就加入碘盐效果更好
D.存放碘盐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选项正确;
C、根据食用方法:勿长时间顿炒,说明在开始炖炒时就加入碘盐效果不好,选项错误;
D、根据储存指南:避光、避热、密封防潮,可知存放碘盐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选项正确。
故选C。
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碘水) B.氯化钠固体和硫酸铜固体(水)
C.硬水和蒸馏水(肥皂水) D.稀盐酸和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D
【解析】A.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而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色,可以用碘水鉴别,故A正确;B.氯化钠的水溶液为无色,而硫酸铜水溶液为蓝色,可以用水鉴别,故B正确;C.硬水遇肥皂水变浑浊,而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不变浑浊,可以鉴别,故C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无法鉴别,故D错误;答案为D。
10.甲烷和水反应可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反应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错误;
D、反应前的氢元素存于在水和甲烷中,是以化合态存在,反应后的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是以游离态存在,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1.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2.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答案】C
【解析】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故A正确;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故B正确;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危害更大,故C错误;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故D正确。
点睛∶吸烟危害健康,尽量少吸烟或不吸烟,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
1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卫生间的大理石地面有污渍,可以用洁厕净清除
B.自来水可以不经过煮沸消毒直接用于洗涤衣物
C.油锅内的油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炒菜
【答案】B
【解析】
A、卫生间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洁厕净显酸性,会发生化学反应,不可以用洁厕净清除,错误;
B、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可以直接用于洗衣服,正确;
C、油锅内的油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要用锅盖盖灭,错误;
D、因为亚硝酸钠有毒,有致癌性,故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炒菜,错误。
故选B。
14.“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到废品回收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是4位同学对一些废品按其主要成分进行的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B.废旧报纸的成分主要是纸质纤维,是有机物,不属于非金属单质,说法错误;C.旧橡胶轮胎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D.塑料饮料瓶属于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15.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比如我国北京水上运动中心,又称“水立方”)使用了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TFE是由6种元素组成的
B.ETFE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与n无关
C.ETFE分子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ETFE属于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A、ETFE是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ETFE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n):(1×2n)=12:1,与n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ETFE分子中含有2n个碳原子、2n个氟原子,则ETFE分子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ETFE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醛由二种元素组成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醛一种有机物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l:3
【答案】A
【解析】
A.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乙醛一种有机物;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所以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l:3。
选A
17.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将塑料垃圾就地焚烧 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
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 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
【答案】D
【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错误;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易造成白色污染,错误;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塑料不易降解,易造成污染,错误;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D。
18.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C.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物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1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H、O原子个
数比为8∶4=2∶1,选项A正确;
B、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选项B正确;
C、阿司匹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C正确;
D、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8)∶(16×3)=27∶2∶1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D错误。
故选D。
19.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四个离子之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可以共存,选项A正确;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选项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
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
故选A。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
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肥皂水呈碱性,食醋呈酸性,故用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燃烧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故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区分CO2和CO,正确;
D、稀有气体和N2都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故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都会熄灭,无法区分,错误。
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区分或鉴别物质时,所选取的试剂或方法应能与待区分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才可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