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雪孩子_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孩子》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紫荆岭学校辛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0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子” 1 个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知道雪会变成云等自然常识。
教学准备:词卡;课件;课前欣赏动画片《雪孩子》插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上课前我们欣赏的那段优美的音乐时大屏幕上出现的主人公是谁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雪孩子”的故事。
2、揭题,写题、读题,认识生字“孩”和“子”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语: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128页第19课,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1、提出读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看图,根据图上画的内容读课文,也可以顺着认识的字猜着读课文,读课文的时候,把难认识的字画上记号。
2、学生初读课文,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弄清生字的发音。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5、再读课文,试着把句子读流利。
6、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朗读领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雪下得很大的句子,体会朗读。
导语: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把课文读得更精彩。大家看课文的第一自然
段,谁愿意来读一读?
{演示雪景图}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注意轻声的朗读。
2、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雪人和小白兔的快乐,掌握词语“又。。。又。。。”的用法。
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导看图)。书上说他们怎么玩的?学习“又。。。又。。。”
指导用快乐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3、学习、朗读第六、七自然段。
找出“表示雪孩子动作的词语”“从哪个词看出雪孩子的焦急?该怎样读?”,告诉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第八自然段,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朗读情感,引导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导语: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化了,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他到哪里去了呢?指导朗读“他飞到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体会文中这句话的情感。
“此时,你想对天上的白云说什么?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激发学生对雪孩子的敬佩、喜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雪会变成云”这一自然常识。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瓜”“衣”两个字笔画“捺”的起笔。
五、拓展延伸:
小白兔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又迎来了一场大雪,同学们看:雪孩子真的又回来了。这个冬天,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编个新故事讲给你的同伴、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
《雪孩子》教学反思
紫荆岭学校辛艳
《雪孩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的可爱的雪孩子,最后为了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弃了自己的童话故事。与以往的课文不同,《雪孩子》去掉了拼音,配上八幅漂亮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这是孩子接触的
第一篇不带拼音的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带拼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阅读和理解课文。
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通过看图读课文,通过认识的字顺着猜读课文。在交流预习时,我发现孩子们很聪明,能够自己根据图画内容猜字,也说明部分学生懂得看图学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段和文章的内涵。比如:在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我演示出第一幅图,问:雪下得大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同学们都能说出“树上、房子上、屋顶上都有厚厚的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等等,在回答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学习雪孩子和小白兔玩耍这一部分时,我让孩子猜猜雪孩子和小白兔都玩了哪些游戏,他们玩得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此起彼伏的回答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也学会了看图学文。
第二,引导学生朗读,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课程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重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
⑴“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
⑵“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⑶“他飞到了天空,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第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情感,体验切入点,体验情境:如抓住“雪
孩子怕火,可是为了救小白兔,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情感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七八两个自然段是全文情感的高潮,为了将学生真正体会到雪人的美好心灵,我引导学生去练读,说: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就这么一个在成人眼中非常公式化,甚至听上去有些专业化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就这样,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雪人美好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