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仔细研读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三大主要政治制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3.与同学分享交流,完善体系,并提出三条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建议。
【学习任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情境导入】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它的发展是一帆风顺吗
【问题销号】记忆是一种能力,记忆并非死记硬背,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下内容并打对号。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2.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什么?()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宪法颁布的目的、内容、性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指导思想、形式、职能、意义?()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根据这一制度我国成立了哪些自治区?有什么意义?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内涵是什么?()
【学以致用】
1.《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2.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
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
”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3.2012年以来,国家正式启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
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这一计划的启动说明:()
A.民族自治区自治权从此有了国家保障
B. 落实民族平等和发展政策须与时俱进
C.少数民族地区已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
D. 当前民族政策的贯彻表现为人才培养
4.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
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
”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5.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出台了《刑法》《民法》《行政
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6.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
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