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图尺寸标注、装配结构教案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复习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二、复习读画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三、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装配结构的有关内容。
使学生掌握读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学好装配图使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基础。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9.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由于装配图主要是用来表达零、部件的装配关系的,所以在装配图中不需要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
这些尺寸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类。
1. 规格尺寸: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2. 装配尺寸:表示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3. 安装尺寸: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4. 总体尺寸:表示部件外形轮廓的尺寸。
5. 其它尺寸:在设计中确定但又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中的尺寸。
以上五类尺寸,并非装配图中每张装配图上都需全部标注,有时同一个尺寸,可同时兼有
几种含义。
所以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要根据具体的装配体情况来确定。
(二)、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一般用文字注写在图样下方的空白处。
技术要求因装配体的不同,其具体的内容有很大不同,但技术要求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装配要求
装配要求是指装配后必须保证的精度以及装配时的要求等。
2、检验要求
检验要求是指装配过程中及装配后必须保证其精度的各种检验方法。
3、使用要求
使用要求是对装配体的基本性能、维护、保养、使用时的要求。
如图齿轮泵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步骤3-2:讲授知识(25分钟)
在绘制装配图时,应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以保证机器和部件的使用性能,连接可靠,便于零件装拆。
二、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一)、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方向只能有一对接触面,这种设计既可满足装配要求,同时制造也很方便。
如图9—10所示。
图9—10 两零件间的接触面
(二)、轴颈和孔配合时,应在孔的接触端面制做倒角或在轴肩根部切槽,以保证零件间接触良好。
如图9—11所示。
图9—11 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
三、便于装拆的合理结构
(一)、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在进行轴向定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拆卸的方便。
如图9—12所示。
9—12 滚动轴承端面接触的结构
(二、)用螺纹紧固件连接时,要考虑到安装和拆卸紧固件是否方便。
如图9—13所示。
图9—13 留出扳手活动空间
四、密封装置和防松装置
密封装置是为了防止机器中油的外溢或阀门、管路中气体、液体的泄漏,通常采用的密封装置如图9—14所示。
其中在油泵、阀门等部件中常采用填料函密封装置,图9—14(1)中(a)所示为常见的一种用填料函密封的装置。
图9—14(1)中(b)是管道中的管子接口处用垫片密封的密封装置。
图9—14(2)中(c)和图9—14(2)中(d)表示的是滚动轴承的常用密封装置。
为防止机器因工作震动而致使螺纹紧固件松开,常采用双螺母、弹簧垫圈、止动垫圈、开口销等防松装置。
如图9—15所示。
螺纹联接的防松按防松的原理不同,可分为摩擦防松与机械防松。
如采用双螺母、弹簧垫圈的防松装置属于摩擦防松装置;采用开口销、止动垫圈的防松装置属于机械防松装置。
图9—14 密封装置(1)
图9—14密封装置(2)
图9—15 防松装置
步骤4:师生活动安排(1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在练习本上练习习题集相对应题.教师检查练习情况,讲解正确答案。
步骤5:教师总结( 5分钟)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表示一台完整机器的图样,称为总装配图;表示一个部件的图样,称为部件装配图。
装配图主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结构形状和技术要求,用以指导机器或部件的装配、检验、调试、安装、维修等。
因此,装配图是机械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以及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文件。
步骤6:布置作业(5分钟)
巩固性作业:
1、复习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复习装配图的装配工艺结构。
预习性作业:
1、预习装配图的画法。
2、预习装配图的绘图要求。
板书设计:
9.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二)、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装配要求
2、检验要求
3、使用要求
二、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三、便于装拆的合理结构
四、密封装置和防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