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训练
2018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等。
5.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6.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一些营腐生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类型[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①海洋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森林生态系统④农田生态系统⑤果园生态系统⑥冻原生态系统⑦淡水生态系统⑧人工林生态系统⑨荒漠生态系统⑩城市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①⑧陆地生态系统:②④⑦⑪人工生态系统:⑤⑥⑩⑫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组成成分[连线]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③实例:(2)食物网①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①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②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含解析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1,2,7,8,9,15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3,4,5,6,10,133.综合考查11,12,141.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余万只不同种类的鸟,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D )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随着灰椋鸟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增强。
由于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因此农林害虫大幅度减少。
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植物和鸟的种类必然减少。
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一定是每一条食物链的终点C.分解者都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例如蚯蚓等动物能将植物遗体残枝枯叶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所以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氨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3.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甲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其生存环境包括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5: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5.右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C. 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C.图中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8.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余万只不同种类的鸟,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D )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随着灰椋鸟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增强。
由于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因此农林害虫大幅度减少。
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植物和鸟的种类必然减少。
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一定是每一条食物链的终点C.分解者都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例如蚯蚓等动物能将植物遗体残枝枯叶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所以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氨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3.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解析: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甲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其生存环境包括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5章 第1节
第五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D仅仅指生态系统的成分,选项C为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答案] C[解析] 一级消费者是草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是肉食性动物,是异养型生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营养级的确定方法。
解答流程如下: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2:5.1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 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物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故选D。
2.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答案] A[解析]生产者包括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动物,而原核生物包括各种细菌和蓝藻,据图仔细分析比较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可推知A正确。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2个.3个C.4个.5个[答案] C[解析]解答时应先完整地写出成语所隐含的最短食物链:生产者→蝉→螳螂→黄雀,然后确定营养级数至少有4个。
【巩固提升】4.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答案] B[解析]由图可知,青蛙和蜘蛛同时以蝗虫为食,即构成竞争关系,而青蛙又捕食蜘蛛,构成捕食关系;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而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了分解者;图中一共包含4条食物链;蛇同时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故选B。
5.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答案] C[解析]由图中a、b、c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理它们存在捕食关系。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训练+教案)
A层: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B层:分析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和数量关系
复习提问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其关系: 1.说出A-D的名称 2.说出A-D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和地位
3.说出数字代表的含义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从生产者开始;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捕食和竞争
2.种间关系:蜘蛛和蟾蜍的关系
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猫头鹰、食虫鸟、蜘蛛、蟾蜍
4.猫头鹰占有哪几个营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 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 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09年理综1卷)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 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 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 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 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 (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 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 无 (有,无)竞争关系,理由 是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 。人与鸡的 种间关系是 捕食与竞争 ,人与牛的种间关 系是 捕食 。
捕食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起点: 生产者 终点: 最高营养级(不被其他生物所食的消费者)
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箭头: 方向:指向捕食者 含义:能量流动的方向(不可逆)
捕食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营养级:
概念: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每课一练
《生态系统的结构》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题1.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必需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________和_______,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的渠道。
3.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 .水稻虫害严重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 .鼠的数量迅速增加4.在某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和野羊被大量捕杀后,最先受害的是( )A .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分解者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6.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 . 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 .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 . 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 . 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二、强化知识题1.分析下列某生态系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2)写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___级消费者,第____营养级。
3.当处于食物链的“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食者数量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4.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鼠蛇鹰(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占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测试(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 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土壤等。
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三者为生态系统功能,故C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是消费者,食草动物是第三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动物大多数是消费者也有分解者如蚯蚓,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故A错误。
细菌也有生产者,如化能合成细菌,故B错误。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
分解者也有动物,故D错误。
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答案】B【解析】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A正确;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B错误;根据食物网简图,可计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C正确;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8: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时间:30分钟)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生物圈B.太平洋C.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D.一棵银杏树[解析]D项,一棵银杏树只能代表一个个体,不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 D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不属于无机环境B.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一块稻田也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恒定不变[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就是无机环境,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属于无机环境,A错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 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断发展变化,D错误。
[答案] C3.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图,其中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能量[解析]依图中箭头表示的方向可以判断出a、b和c分别表示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答案] B4.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可以被生产者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生产者,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 D5.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A.阳光→水稻→害虫→青蛙B.草→植食昆虫→食虫鸟C.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D.植物遗体→真菌→动物[解析]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C项中的箭头方向反了,应该是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C错误;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
D错误。
[答案] B6.(2017·郑州一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A错误,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B错误,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腐食性的动物(蚯蚓等)属于分解者;D错误,细菌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必修三课时训练(第五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右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A.食物链B.食物网C.生物圈D.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题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鸟和虫是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
以上各种成分构成了群落,同时图中显示了该群落的无机环境,所以该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2.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收无机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与分解者利用氧气等。
故A项正确、C项错误。
食物网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
光能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热能可用于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答案:A3.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解析:文蛤、蟹属于分解者。
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A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B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A.a B.bC.c D.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为人。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第五章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右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物圈D.生态系统解读: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题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鸟和虫是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
以上各种成分构成了群落,同时图中显示了该群落的无机环境,所以该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
PV2y65peGc答案:D2.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收无机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与分解者利用氧气等。
故A项正确、C项错误。
食物网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
光能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热能可用于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PV2y65peGc答案:A3.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V2y65peGc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解读:文蛤、蟹属于分解者。
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A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读: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础训练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及在其上生活的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和鼠等,它们共同组成了()A.种群 B.生物群落 C.食物链 D.生态系统
2.农田生态系统属于()A.草原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陆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者
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群落中化学能的是()A.蚯蚓 B.小麦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
5.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空气
6.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A.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 B.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8.完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
有机物总量(g )
甲 乙 丙 丁
9.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 )
A .蝗虫
B .蚯蚓
C .蜘蛛
D .蛇
10.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
A .初级消费者
B .次级消费者
C .三级消费者
D .生产者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A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3.右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 。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 .水鸟
B .水绵
C .水藻
D .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 ,水藻数目 ,淡水虾数
目 。
能力提升
14.在阳光明媚的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
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 ( )
A .生产者、消费者
B .生产者、分解者
C .分解者、消费者
D .消费者、分解者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17.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 .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 .在该食物网中,H 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 .若B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 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 .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 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 的数量不 会发生明显变化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
他们
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
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
分析回答: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B 7.C 8.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9.A 10.B
A
C D
H
E
F G
B
11.C 12.D 13. (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 (3)D (4)增多减少减少 14.D 15.B 16.C 17.C 18.(1)
蝗虫蛙
水稻、稗草蛇
田鼠
(2)第三或第四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