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a2d3ff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9.png)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期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从1914年到1918年,几乎全球各个大国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利益冲突。
其中,导致战火燃起的直接诱因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在塞尔维亚被刺杀,奥匈帝国随后向塞尔维亚发起了战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国际政治博弈。
二、战争的扩大与全球化起初,战争只是局限在欧洲,然而随着各国的加入和所属国际联盟的扩展,战争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大规模冲突。
英、法、俄以及其它列强相继卷入,联合国际同盟和中立国组成了协约国,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则形成了中央同盟国。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方代表各自国家和领土的利益进行着残酷的角逐。
三、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 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世纪以来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数百万人丧生,城市被炸毁,无数家庭被分崩离析。
2. 科技和战争的结合:这场战争见证了科技和战争的结合,如毒气战、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现代战争的标志性武器首次亮相,对未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影响。
3. 群众动员的全面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大国进行了举国体制的动员,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和参战国的规模。
4. 后果深远:战争结束后,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变,带来了二战的蔓延。
四、战争的启示与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使得人们对战争有了更多的反思和警惕。
这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成为20世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通过和平与合作解决争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
总结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政治、军事、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b7daac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b.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一、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0个国家,约1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
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
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
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
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
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
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二、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
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
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af20762fee06eff9aef807fb.png)
德皇威廉二世
1859.1.27~1941.6.4 1888~1918在位 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温斯顿· 伦纳德· 斯宾塞· 丘吉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重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 士兵与平民各占22%。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 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欧洲工业发展倒退8年。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英 军 检 阅 准 备 参 加 大 战
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 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美国、中国北洋军 阀政府)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英法VS德
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炮兵阵地
为减轻凡尔登方面压力,突破德军防线。1916年7月至11月,英法军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索姆河 (Somme)战役。此役为最大消耗战,英法联军虽然没有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在凡 尔登的攻势。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北洋政府对德绝交案原档
北洋军阀政府
在战争期间,由于美国提供协约国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考虑到与协约国的利害关 系,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6月24日,美军开始在法国登陆。在帝国主义利诱下,时为段 祺瑞统治下的北洋军阀政府于8月14日,正式对德、奥宣战,为协约国集团提供大量粮食和数十万人 力充当劳工,从事运输、挖战壕等最繁重的劳动,在美、英军队中,还招募有中国人当炮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e6f6320059eef8c75fbfb3b4.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https://img.taocdn.com/s3/m/670da969af1ffc4ffe47ac3d.png)
戰爭爆發的近因
兩次摩洛哥危機 (1905,1911) 波斯尼亞危機 (1908) 兩次巴爾幹戰爭 (1912,1913)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1914)
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5)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4年英、法簽訂摰誠協定,英支持法在摩洛哥擴張, 年英、法簽訂摰誠協定,英支持法在摩洛哥擴張, 年英 引起德國不滿。 引起德國不滿。 1905年德皇為制止法的野心 他支持蘇丹抗法。 1905年德皇為制止法的野心,他支持蘇丹抗法。引起德 年德皇為制止法的野心, 法的紛爭。 法的紛爭。 1906年列強在西班牙阿爾及西勒召開會議,以解決德法 年列強在西班牙阿爾及西勒召開會議, 年列強在西班牙阿爾及西勒召開會議 戰爭危機。
兩次海牙會議失敗
1899年 第一次海牙會議 年
俄國倡議在荷蘭首都海牙召開裁軍會議。 俄國倡議在荷蘭首都海牙召開裁軍會議。 結果: 設立一個常設仲裁法庭 結果 (1)設立一個常設仲裁法庭 (2)未能對裁軍達成協議 未能對裁軍達成協議
1907年 第二次海牙會議 年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倡議召開裁軍會議。 美國總統西奧多 羅斯福倡議召開裁軍會議。 羅斯福倡議召開裁軍會議 結果: 仍未能對裁軍達成協議 結果 (1)仍未能對裁軍達成協議 (2)與會國只承諾若戰爭爆發會以人道 與會國只承諾若戰爭爆發會以人道 和公正方式進行 裁軍會議失敗意味列強不欲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糾紛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
分組討論
有甚麼因素會導致戰爭爆發? 一場的戰爭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可稱之 為「世界大戰」?
戰爭爆發的遠因
經濟上的競爭 極端民族主義的興起 殖民地的爭奪 同盟制度的興起 軍備競賽 兩次海牙會議失敗
經濟上的競爭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https://img.taocdn.com/s3/m/4ed8950e844769eae009ed0b.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914年夏季俄罗斯帝国作为欧亚大陆的一个大国卷入了后来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中;四年后,俄罗斯帝国不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取得部分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政权,被一些分享忠诚于旧政权的的价值或是一个保守版本的临时政府分享的环敌对势力包围。
引人注目的例外是孟什维克占主导地位的格鲁吉亚外高加索,但它奉行温和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
虽然所有中欧王朝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德国和俄罗斯)失败于没有生存的自杀战争,但是不像任何其他继承制度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的继承了俄罗斯帝国。
许多该苏维埃国家的起源,以及内战的决定性因素,可追溯到上次的世界战争:新的政治技巧和做法,大规模的政治两极化,社会的军事化和社会革命带来的权力的一套新的决心改变社会的精英,同时进一步有供其自卫战争动员自己对国内和国外敌人的中间力量。
战争要求空前的社会动员和经济对抗西部和南部强敌。
其中工业的单独动员引发了“增长危机——一个薄现代化危机伪装”。
伴随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混乱和干扰,展开反对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背景下的招聘;对在战争中的努力,以百万计的人民参与为主体的人们提出须要政治改革,加剧了旧政权的危机。
战争的爆发战争接踵而来的爆发开始于在欧洲大陆的‘系统均势'遭拒绝以后,缺乏任何有效国的际机制来解决国家间的冲突。
以前外交的安排被断言决不单是获得权力来压倒一切来影响欧洲的事务。
那个平衡在中欧附近出现一个强大德意志帝国,被承诺世界强国的一个位置下它的侵略的皇帝威廉二世时被中断。
面对新威胁在它的西边界,俄国为了一个新的联盟关系放弃它的传统的十九世纪的同德国,奥匈帝国的保皇党联盟,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共和政体的法国在1890年代结成协约国。
直接开战的原因是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在暗杀哈布斯堡继承者斐述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奥地利人在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后;俄国,奥匈帝国被决裂也由于其他增长的问题争论,尤其东加利西亚(今日的西的乌克兰)的奥地利人的命运,战前的张力涉及几个轰动的的间谍审讯和可怕的合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历史(图文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历史(图文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737d041010a6f524ccbf859a.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历史(图文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的一场人类浩劫,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计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协约国士兵的伤亡: 5,497,600比利时: 13,700英国: 908,000澳大利亚: 60,000加拿大: 55,000印度: 25,000新西兰: 16,000南非: 7,000联合王国: 715,000法国: 1,240,000法国殖民地: 114,000希腊: 5,000义大利: 650,000日本: 300黑山: 30,000罗马尼亚: 336,000俄罗斯: 1,700,000塞尔维亚: 450,000美国: 50,600同盟国士兵的伤亡: 3,382,500 奥匈帝国: 1,200,000保加利亚:87500德国: 1,770,000奥斯曼帝国: 325,000平民的伤亡: 6,493,000奥匈帝国: 300,000比利时: 30,000英国: 31,000保加利亚: 275,000法国: 40,000德国: 760,000希腊: 132,000罗马尼亚: 275,000俄罗斯: 3,100,000塞尔维亚: 650,000奥斯曼帝国: 1,000,000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场浩劫吧!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https://img.taocdn.com/s3/m/444f415c0066f5335b81210f.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一)1900年的欧洲1870至1871年间,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影响了欧洲的势力均衡状况。
在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六大强国:德意志、奥匈帝国、意大利、法国、俄国及英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1.民族主义(Nationalism)(a)从维也纳会议(1815)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接近一个世纪中,欧洲大致和平,虽然期间曾发生革命和地区战争,但战事规模小,能透过国际会议或谈判方式解决。
後来由於民族国家崛起,国际关系日趋复杂。
民族主义偏於狭隘方面发展,更加速了国际和平及社会秩序的破坏。
(b)民族主义是一个国家人民希望管理自己的国家并保持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愿望。
这种愿望来自爱国主义(对祖国的热爱)。
欧洲国家的民族主义始於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後。
欧洲国家的民族主义是很高涨的。
它最初以民族统一或独立为目标,但後来却发展为民族扩张和帝国主义。
(c)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发动的多次战争导致欧洲其他地区兴起民族主义。
当被压迫的民族起来反抗拿破仑的统治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统一的意识便急剧发展,民族主义者的目标是争取民族自决,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不会威胁世界和平,比利时和希腊的独立,均为明显的例子。
(d)在十九世纪中期,民族主义以民族独立或民族统一为目标,例如皮德蒙领导的意大利统一运动和普鲁士所发动的德意志统一运动。
(e)民族主义愈来愈浓厚,终於发展成一股极端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认为他们的国家永远是正确的,往往不愿为了欧洲整体利益而同意和平解决国际问题。
同时,由於存在这种极端的民族感情,那些曾被打败的国家经常试图复仇,或收回已失去的土地。
例:法国。
(f)随着时间过去,民族主义和民族报复或对外扩张等同了。
(i)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份,法国人的民族性情变质了。
法国的民族主义者除了希望领土扩张之外,还意味着民族报复。
(ii)十九世纪後期,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致力争取本国的光荣利益,甚至不惜诉诸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d5c291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b.png)
战争背景-三国同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
1879年,在俾斯麦 的推动下,德奥签
署了"同盟条约", 这个条约具有明显
的反俄性质。
由于意大利在同法 国争夺突尼斯的斗 争中失败,俾斯麦 趁机拉拢意大利,
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德、奥、 意三国签署了"同 盟条约",三国同
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
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 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谢谢观看!
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布鲁西洛夫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
第二阶段1915 年-1916年
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 第三阶段1917 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盟正式建立。
奥匈 帝国
德国
德国
大利
战争背景-三国协约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
1892年,法国和俄罗 斯帝国达成了军事协 议,它规定一旦遭到 德国、意大利或奥匈 帝国的进攻,应以全 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
俄法同盟形成后,欧 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 集团对峙的局面。
英国在1904年和1907 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 和英俄协约,三国协 约的建立,使欧洲两 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 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 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bc62fa5be45c3b3567ec8b1b.png)
祈祷和平
美 国 的 “ 中 立
协约国阵 同盟国集 营的变化 力量对比变化 团的崩溃
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3- 10月)
德国革命(1918年10-11月)
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福煦车厢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表现
实质
结束标志:
结果: 性质: 规模: 影响:
维护和平
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 了的噩梦。 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 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 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 面对 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我 们用泪水连同内心的悲愤向世界 呼喊: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让我们双手合十,一起祈祷吧, 祈祷这世界不再有杀戮,不再有 流血,不再让年轻的生命随意的 看不见阳光。
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进程及结果
阳泉市十八中学 温晋芳
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 2、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 3、掌握大战结束的基本状况以及大战带来 的影响。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以下问题:
1、一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有几条战线, 最关键的是哪条战线? 2、凡尔登战役(时间.地点.双方.类型.喻称 . 影响) 3、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4、一战结束时间及标志。 5、一战的影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破坏,但从 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
1、战争带来巨大灾难。 2、战争引发革命运动。 3、战争改变世界格局。 4、战争推动科技发展。
根本原因: 导火线: 根源 之帝 间国 的主 矛义 盾国 家 开始标志: 集两 团大 帝国主义 一战 形军 列强争霸 成事 转折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 江南汇教育网 首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 江南汇教育网 首页](https://img.taocdn.com/s3/m/5585639102d276a200292ec3.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 ——1918.11 )1、一战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开始的标志:1914.7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是巴尔干半岛,它也是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3 、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它发生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德、法;4 、一战的结果结束: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后果):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最大的成果)5 启示:(或通过对一战的学习,你有何感受?)答:战争是残酷的。
我们应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言之有理即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1.二战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的影响:(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8fb44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9.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是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全球性冲突。
这场战争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之一,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参与国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国家间存在着长期的紧张关系和利益冲突。
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军事技术的迅速进步,各国为争夺殖民地、扩大势力范围,相互之间进行着军备竞赛。
此外,民族主义、军事同盟体系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也加重了紧张局势。
原因1.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欧洲各国普遍存在民族主义情绪,国家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
帝国主义的竞争导致各国扩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持续引发矛盾和冲突。
2.军备竞赛工业革命的崛起使得军事技术快速发展。
各国不断增加军备以维护自身安全,但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威胁与怀疑。
3.军事同盟体系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军事同盟体系。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英国等大国及其盟友之间结成了不同的军事联盟,形成对抗的局面。
4.阿塞拜疆会议导火索1914年,奥匈帝国大公费迪南德在阿塞拜疆会议中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参与国协约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后沙皇时期)•英国•意大利(1915年加入)•日本(1914年加入)中立国•瑞士•荷兰•其他欧洲国家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德国)•奥匈帝国(奥地利匈牙利)•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战争过程1.西线战场法国与德国之间的战线主要集中在比利时和法国东部地区。
双方进行了持久而血腥的战争,史称“塌缩战线”或“莫尔斯”战线。
2.东线战场俄罗斯和奥匈帝国之间的战线主要集中在东欧地区。
双方爆发了多次大规模冲突,其中最著名的是图尔歇夫战役。
3.巴尔干战场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王国之间的战线,以及土耳其对其它巴尔干国家的进攻。
此外,意大利于1915年加入战争,参与了对奥匈帝国的进攻。
1.人员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据估计,总共有约160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军人和平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7e2927b561252d380eb6e19.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Entente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
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摘要日期: 1914–1918位置: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结果: 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将士: 9百万平民: 7百万合共: 1千6百万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主要参战国协约国同盟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意大利王国* 更多…*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保加利亚普法战争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
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ff4089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6.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一个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时刻。
从1914年至1918年,几乎全球范围内的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动荡和社会变革。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前的世界格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
欧洲列强通过殖民统治和扩张主义政策争夺势力范围,形成了复杂的势力对抗格局。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殖民地问题、民族矛盾等矛盾冲突逐渐升级。
二、战争的爆发和推进1914年,被暗杀的奥匈帝国继位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德被认为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于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迅速卷入战争,组成两大强力阵营:协约国和同盟国。
由于各国忽视了战争可能带来的巨大破坏,战争持续了四年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财富和精神。
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 新兴国家的崛起:战争促使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实力提升。
例如,美国在战争后成为全球的超级大国,并取代英国的地位,开始领导国际事务。
2. 帝国主义势力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欧洲帝国的衰落。
法国、英国、德国都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势力范围受到了限制。
3. 欧洲秩序的动荡:战后,欧洲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如俄国十月革命、德国经济崩溃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各国之间的争端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打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隐患。
4. 多边国际组织的兴起:战后,国际社会为了防止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建立了多边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为国际事务提供了一个平台。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在军事上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世界格局。
这场战争导致了帝国主义势力的衰落、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际安全和合作机构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https://img.taocdn.com/s3/m/abac1ca3bceb19e8b8f6ba9a.png)
大战全面爆发
两大集团
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法、俄
都是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交战双方
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
意大利战前是同盟国,战争中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正义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非正义方:轴心国集团(法西斯)德、意、日
主要战役:
美英苏同时攻占柏林
日本拒绝投降,苏联和中国及其他亚洲人民向日本发动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导火线):
火药桶
爆发的标志
大战全面爆发
两大集团
都是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交战双方
同盟国:
协约国:
战前是同盟国,战争中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是:
正义方:
非正义方:
主要战役:
(1)
(2)、
(3)
吉尔、斯大林。
内容:①打败德国以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补充
世界格局演变
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两极化、美苏争霸
当今:一超多强
二战中合作事例:
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
确立了
《凡尔赛和约》规定,。
引发了反帝爱国的
慕尼黑会议()
内容: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华盛顿会议:主宰
签订了《》(处理中国)形成华盛顿体系
确立了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14857
![第一次世界大战14857](https://img.taocdn.com/s3/m/33a19f151ed9ad51f11df20e.png)
1.三大矛盾,两大军事集团法德矛盾:报仇压制争夺焦点是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德矛盾:争夺焦点是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俄德矛盾:争夺焦点是巴尔干半岛霸权。
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两大军事对峙局面出现。
1904英法1907英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个国家。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英法←→德(决定性作用)东线:俄——奥匈德南线:塞尔维亚←→奥匈5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6.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1)美德关系紧张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2)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4)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为美国参战提供口实。
5)美国妄图争霸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https://img.taocdn.com/s3/m/4c9e7577f242336c1eb95ebf.png)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苏为谋求世界霸权展开激烈争夺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70年代末:苏联出兵阿富汗 1989年撤兵
80年代初: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8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趋向缓和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机会,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 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
俄国爆发革命和退出内战1917
美国参战1917
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1、二月革命后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 3、苏维埃政府的建立(第一)——人民委员会 4、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A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 C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实质)
巴黎和会的操纵者: 法国 英国 美国
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
克里孟梭 劳合.乔治 威尔逊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首发地:美国 1、波及范围特别广 特点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目的:摆脱危机
罗斯福新政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工业 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 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 得到稳定,但危机根源没有消除
意大利: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德国:希特勒 纳粹党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22年建立政权
1933年建立法西斯统治
国会纵火案1933年 解散工会、其他政党 德国法西斯专政 镇压革命者、反法西斯战士 迫害犹太人 加强思想控制 扩军备战 1935年撕毁和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 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要求获得更多的 殖民地
让别的国家分割 大陆和海洋,而 我们德国满足于 蓝色天空的时代 已经过去,我们 也要求阳光下的 地盘。 ------德国外交 大臣皮洛夫
大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 战 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紧联 萨拉热窝 爆 着小亚细亚,是欧洲大陆通往中近东的必经之地。这里山多 发 林密,地势险要。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 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这里多 前 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 的 纠纷。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特别是由于帝 巴 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从19世纪起, 尔 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 干 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 半 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 岛 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巴尔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与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人民与土耳其封建统治的矛盾, 地 巴尔干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其中,主要 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到大战爆发的前夕,欧洲的巴尔干 中 半岛成了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文艺组织
D军事组织
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最初的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国家 是( D )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是( A )
A欧洲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非洲战场
D亚洲战场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 史后写了一篇习作,其中共有四处错误,请指出 并加以改正。
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世界局势对 各个国家内部的影响,政府与民众对国际问题的不同态 度等等。
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短暂的 春天,从而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向新的转 变、中共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 2)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俄“二十一条”, 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改正-------------------改正-------------------协约国
错误------------------
错误------------------
同盟国
改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战进行 了四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改 变 了 国 际 格 局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 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 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 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 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 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导
线
黑 海
海
斐迪南大公遇刺
刺杀费迪南大公 的普林西普被捕
一战的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具体原因] [导火线]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形成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英法联军同德军 展开一场会战英军 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 120万人以上
为什么说“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 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以夺取霸权和殖民地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 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可以看出这场 战争的性质
延伸
塞尔维亚青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刺杀了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 引发了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当今,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当地人民 仍不断采取暗杀等手段来维护民族利 益。对此你有何认识?
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我们应提倡以非暴力 的手段来解决争端
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力 量对比的根本原因是 ( A )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1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想一想:下列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国别
类别 位次
1870年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
美国 4
德国 3
英国 1
法国 2
1913年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5
2
4
3
1
4
2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法
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存在必然性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战中德军的潜艇
四、战争性质 是一场非正义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塞尔维 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 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 义性。
空前的灾难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 一场大会战,双方投 入兵力达150万
凡尔登战役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100万 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美 国 参 战 借 口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2、垄断的产生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 成垄断
3、垄断组织的产生 垄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 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
4、垄断组织的影响
影响积极方面:(经济) 1、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消极方面:(政治和对外关系)
1、垄断资本家更多的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2、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 (美、德、英、法、日、俄等)
德国要求实现“世界政策”的内容,并夺取英、法的海外 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意大利则对阿尔卑斯山区、巴尔干、北非等怀有扩张野心。日 本则趁火打劫,夺取列强在东亚的利益,进而称霸远东。 俄国一方面要争夺欧洲霸权,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夺取东欧走廊 中亚、甚至印度、中国领土的扩张计划。 英国则力图维持海上霸主的地位,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巩固 和扩大殖民范围,法国要恢复昔日欧陆霸主地位,重建殖民大 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 模的战争,来克星顿枪声是这场战争的导战场的争夺 最为激烈,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这场战争,意大利为 了自身利益转入了同盟国一方作战------ ” 错误-----------------德国 错误-----------------非洲 来克星顿枪声 萨拉热窝事件 改正-------------------奥匈帝国 欧洲
在战争初期,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 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出售军火和其他物资,大 发战争横财。战前,美国欠欧洲近60亿美元的 债务,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但还清了贷款, 还借出了100亿美元给协约国,美国的中立是 一种伪装的和平 。在协约国的劝诱下,1917年 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 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 劳工。中国参战给人民带来的是新灾难。战争 使各国人民深受苦难,但战争也唤醒了各国人 民,引发了人民革命。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要求获得更多的殖民地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三 国 同 盟
突尼斯问题
法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英 俄
三 国 协 约
奥
争夺巴尔干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目标
奥匈帝国最主要目标是建立巴尔干地区的霸权。 法国要恢复昔日欧陆霸主地位,重建殖民大国。
从总的来看,列强开战的目的在于掠夺别国领土,重新瓜分殖民地。
美国为什么在1917年参战?
• 1.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 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 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 美国参战 • 2.美国与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的过程 中矛盾尖锐 • 3.美国与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结 束
失布月一 败投,九 宣降德一 告。国八 结第发年 束一生奥 。次起匈 世义帝 界,国 大十瓦 战一解 以日, 同,同 盟德年 国国十 的宣一
3)帝国主义操纵,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中 国政局极度混乱。 4)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5)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成为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凡尔登战役
人类的灾难
温故知新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 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种发 展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