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闵行区莘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闵行区莘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
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
对笔墨的分析与理解,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
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
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而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
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
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
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
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
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
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
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
在此意义上,锻炼笔墨就成为人格磨砺、境界参悟的过程,笔墨与心性通过不断琢磨、锻炼,构成互动互证的关系。
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修为,在历史上已为无数典范所反复验证。
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
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典范的理想人格。
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
更进一步说,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潘公凯《论笔墨典范:人格理想的一种表征系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视之迹、可感之心、可信之道,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笔墨典范的文化表征系统。
B.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
C.内摹仿是一种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使得笔墨与心性互动互证。
D.笔墨典范对人格理想和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强调笔墨的价值,再具体阐释笔墨典范及其实现的路径,将论证推向深入。
B.文章以士人画的最高境界对应笔墨典范作为文化表征系统的三层结构,行文缜密。
C.文章援引古人“力透纸背”之说,旨在解说笔墨典范内摹仿这一心理运作机制。
D.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论述笔墨与人格养成、笔墨与社会精神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中国绘画的笔道墨象,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进而体会画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B.中国绘画历史上的笔墨典范,都是作者在自修的过程中追求大我、希贤希圣的产物。
C.内摹仿可以丰富完善画家的人格,所以成为中国画家提升自身人格境界的唯一选择。
D.中国画的笔墨如果给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就能够体现以艺树人的文艺宗旨。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
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
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
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
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牟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
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年2月20日)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节约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规定,具有三排以下座椅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120公里/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当整车整备质量在750公斤及以下时,能量消耗率限值应在13.1千瓦·时/100公里。
(摘编自《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人民网2019年2月20日)材料三: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到1亿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一样,互联网技术是谁抢先谁占便宜,汽车不是抢先,汽车行业是与其做得早,不如做得好。
”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关注技术突破,而不是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设计时间表。
近日,由10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同发起参与设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将重点聚焦电动汽车充电相关的技术领域,从共性基础、能源传输、生产、消费和车网融合5个细分方向设计相关标准及发展路线。
这将为新能源汽车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专业及其他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指引,同时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系列的规模效应。
当下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要忍受一些不太好的车,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到2025年,无论是综合成本还是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都和燃油车不相上下。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常州发布2025年电动车与燃油车成本相当》,中国新闻网2019年3月30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能源汽车的“新”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HEV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 超过半数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让人意外的是,发展状况很好的纯电动汽车和刚起步的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不被看好。
C.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D. 新能源汽车行业想要发展好,重要的不是像互联网行业一样抢占先机,而是关注技术突破,只求速度不求技术很难做出好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既有市场需求因素,又有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策对其发展助力很大。
B. 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布全球首个电动汽车能耗限值标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C.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从多个细分方向设计相关标准及发展路线,为该行业提供了技术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指引。
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用具体数字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材料一说明过去几年的发展,材料三预测了未来的发展。
6. 请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7.阅读下面内容,选出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
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
秦亡汉兴,没有关系。
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
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A.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群”,所以不需要复杂文字。
B.乡土社会文化趋于稳定,对“发展记忆”的要求不高。
C.乡土社会要描写“忘时”生活,是“借助文字的社会”。
D.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需要用“习俗”来维持稳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
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
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
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
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
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曰:“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
”乃改兼枢密使。
迁给事中。
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
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
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
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
”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
家居凡七上疏。
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
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
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
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
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B.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C.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D.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文中指王举正凭借父辈功劳做官。
B. 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 知制诰,文中是指我国古代的官名。
一般负责起草诏令,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
D. 礼部,我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军需、俸禄等事务。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
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 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
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改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 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
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士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 王举正恪守职责,为文雅厚。
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入宫侍读
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小题。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①,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②。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③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④,勿谓知音稀。
【注】①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此处泛指隐居的贤才。
②吾道非:来自《孔子家语•在厄》,是指孔子感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③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处指綦毋潜。
④“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
《左传》记载:“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马鞭)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适,偶然的意思。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四句称颂太平盛世时代人们纷纷出山应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五、六句是诗人安慰綦毋潜:这次虽未中第,但选择科举之路并非错误。
C. 七、八句写诗人劝慰綦毋潜暂时回家,九、十句描述置酒送别友人时的情景。
D. 最后两句告诉綦毋潜这次落第只是偶然现象,意在激励他切勿灰心丧气。
13. 诗中划线句子是采用什么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③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只要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和玉石也能在上面刻出图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5.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受疫情影响,购货商不营业,交通运输成本增加,很多农产品滞销。
以肉嫩汁多、甘甜可口、富含VC、具有健脾清肺功效而著名的广丰马家柚也面临着销售困境。
在网络的助力下,望柚兴叹的农民朋友走上了直播促销之路。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渡过难关,请品尝过马家柚的你,为家乡的农民朋友写一则广告语。
要求主题突出、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鼬鼠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
鼬鼠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本题B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推论错误,原文第三段为“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
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
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
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据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不一定能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故本题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本题D项,“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不合文意,这不是文章立论的前提,文章仅仅在第一段提到“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突出“笔墨的价值”。
作者观点的提出是在对“笔墨典范”等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的。
故本题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本题A项,“就能”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一段为“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C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为“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D项,“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推论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
更进一步说,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故本题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B项,“发展状况很好的纯电动汽车和刚起步的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不被看好”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根据原文“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
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B项,不合逻辑,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布《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不能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
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要求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根据原文“插电式混动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会……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混动车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但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新车注册率的1%”可以概括出“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结合“《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可以概括出“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技术标准。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可以概括出“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7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本段文字出自《再论文字下乡》,从“记忆都是多余的”“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来看,乡土社会文化趋于稳定,所以对发展记忆要求不高。
B项的概括符合要求。
A项,“所以不需要复杂的文字”理解错误,从空间的阻隔上来说,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在人们的交流中,除了语言可以用来表达外,还可以加上肢体动作,而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文字是间接的表达工具。
既然文字这一工具不如语言完善,乡土社会中又何必舍弃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C项,“借助文字的社会”理解错误,费孝通认为,从乡土社会的本质来说,是无需文字作为交流的工具的。
在乡土社会中,往往存在语言而不存在文字。
乡土社会依靠道德习俗和礼仪的力量来调解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D项,“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需要用‘习俗’来维持稳定”理解错误,文段中并未涉及“血缘社会”,而是从“忘时性”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迁,那么以后对有功的人用什么来鼓励呢?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与忧虑都依赖他。
任命刚刚下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