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与广东两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2020年12月
淮阴工学院学报
Journt of Huaiyio Institute of Techdoeoy
Vet22Ne.2
Dcc.2020
江苏与广东两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史修松70,黄驰70,张洋2,
(2.淮阴工学院社会科学处,江苏淮安223001;2.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316)
摘要: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不仅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给“三农”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文章以广东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二者2003-201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以及2017年的县域经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广东省总体经济发展比江苏更好,但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要强于广东县域经济,广东县域单元经济处在较低水平的均衡,而江苏县域单元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
关键词:江苏;广东;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7961(2020)06-0062-07
ResearcU on tOr Differepcre of County Ecunomiu DrvelopmepS
between Jiangst and Guangdong
S hi Xie-song2,,HUANG Chi2,,ZHANG Yang2,
(1.DeqaOuent of Social Scienco,Huaiyin Institute of TohnOpy,Huai at Jiangsa223002,China;
2.School of Econmid&Manayement,Nanjing Tech Unmosim,Nanjing211516,China) Abstrpct:A suUy ot county diderences is not only of theoretical value but ate of practical siynificatco tv the dsOopment of ouO ecotomy ant the solution of the11three ouO"issaes.This aOicle,taping Guangdong ant Jiangsa provinces as the research otject,compares ant analyzes thed匸珂。
11)GDP from2208U2227ant the county ecotomy in2217.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econmih deO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tco is oo U v than that of Jiangsu,Out the county ootomy in Jiangsu is sUone r Uan that in Guangdong,ant the Otter is at a Ower level of equilitOum,white the econmih diderences Oetween counties is yreOer in Jiangsu•
Key wyrpe:Jiangsa;GuangUony;county oonomy:diderences in county economie deveOpment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将工作重心从经济的高增速转向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
而有效地解决区域发展差异问题是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的重要一环。
广东省和江苏省在改革开放中崭露头角,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了国内重要经济大省。
但在这两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依然是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县域单元的发展基础、政策偏向、资源禀赋等原因都会影响发展进度,使各县域经济产生差异。
但若是经济发展过快而产生极化,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阻力。
回顾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李平等以陕西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了两省在历史发展、经济市场、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异,对析了域差异的原,给
域经济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王磊等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于是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的切入点;赵坚[0]对江苏县域经济30年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江苏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黄啧琳等⑷从整体经济的角度上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的展的异进行较析,
收稿日期:2020-1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JY001);江苏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专题研究项目(2017ZDTXM 02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17ZTB025);江苏省软科学项目(BR2018012)
作者简介:史修松(1668-),男,江苏泗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第6期史修松,黄驰,张洋:江苏与广东两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63
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三角洲在展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陈恩等[5]以中国广东和江苏两省的县域为角,从差异和极化角度进行指析。
结明,江苏县域平显于广东,差异和极化程度也高于广东。
在的基础上,本文将江苏省和广东省进行对比,研究两域增长的特点和差异,分析原因并且提出改进措施。
重要的是,对两域差异进行分析于进一步拓展两域的发展,以便取长补短,2,同时也能为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增长提。
1广东江苏两省经济发展分析
1.2广东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东省在占地17.77万Km0的土地上居住着l月2亿人口(292年),是中国人口最大的省。
论,广东省以国内的成绩22居于全国,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大。
在量,广东国的28,赶和台为国内强增长极。
广东省利用沿海区临、澳门特区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形成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
2217年广东省地区89775.23亿元,同比增长172%。
人均67896月元,同比增长7.2%,
国平均水平,江苏88%。
广东省2217年固定资产投资达36931月亿元,同比增长22%。
全年进出口6832月亿美元,已经达到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24。
三次产业增加值为5.2:44月:59月,其中为主导的服务业
50%。
同时,广东省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突出,情形严峻。
珠三角作为广东社会发展的地区,地区东省的88%以,而广东省西北部地区的经济则更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差距巨大,可见广东域展十平衡。
1.4江苏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江苏省地理面积2.27万Km2,292年常驻人口8922.3万人,居于国内高人口密度省份的前。
江苏中国综合发展水平的省份,其人均,地区发展指数(DLI)以及综合竞争力均位于国内省份。
若论,江苏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平。
注意的是,江苏省和广东省在展方面则是各I 。
江苏在区域平衡展和人均
优势,广东省相比于江苏三产业比大、、度并且聚集规模更大。
综合而言两省在展和城市化现代化的差距不大。
在全国步常态情况下,292年江苏省地区破8月:,地区增长率却仍保持在9%左右。
人均GDP突破2729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国人均地区57522元。
全省固定资资53277.23,同比增长7.3%,占全国&7%o进出口
4293.27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2%。
1.3体
从2008年到2217年,广东和江苏两省GDP 于量级,且差距经历了逐i小稍有拉大的,广东GDP增长速度从2208
始放缓,后又提速与江苏拉开差距(见表2。
1所示两省GDP趋势线也反映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
图1广东、江苏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对比
表1广东、江苏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单位:亿元份东GDP江苏GDP
两GDP差距200837139313615777 200939923349125011 201046545419714573 201153909498024107 201257925548893036 201363SH667132645 201468777661712627 201773876712902587 201680666773883278 20289705859013804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
64淮阴工学院学报2020年
2广东江苏两省县域经济比较
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按市场价格计算则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能很好地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出来。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一个地区的零售市场的规模大小和当地的消费水平,它能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
为简化问题,本文研究广东、江苏两省县域经济仅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个指标。
2.2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在22世纪99年代,广东省县域经济刚处于起步阶段。
1999年广东省有7个地级市,其余大大小小的县域单元74个。
其中包括了38个市辖区,73个县和3个自治县。
2227年,广东22个地级市,其余县域单元72个,其中包括64个市辖区和57个县。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27》,选取了2227年广东省数据较全的57个县(县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见表2)。
表2广东省2017年县域单元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县域单元GDP TRS域GDP TRS域GDP TRS
始兴县75.3220.22市452251225.46龙144229113.34
仁化县103.2932.37广宁县76.6550.39平74.3652.20
翁源县92.2736.93怀集县223.3666.33和平县102.5460.42
乳源县32.2524224封开县150.7737.77东源11825577.44
新丰县66.6226.d德庆县73.d47.32阳西县222.6564.72
乐昌市114.2666.42四会市523.6774.75阳春市379.33240.33
南雄市103.2454288博罗县640.02136.34佛冈县162.6544.43
南澳县222124245惠东县620.33273.66阳山县96.2540.30
台山市397.36223.69龙门县73.3664.49连山县32.458.73
开平市342.57191283大埔县80.4953.74南44.439.7市31829573.23丰顺县103.755.09英德市277.43133221
恩平市18121197.77五华县246.793.05市109.4752.43
遂溪县297.46113.43平80.0927.67平250.56112.35
徐闻县72.1085221蕉岭县77.2544.32揭西县236.713323
廉江市506.29174.20市79.7105.36惠来县224.6270.64
雷州市237.27154.22海丰县267.7227.73市670.25395.32
吴丿11市229.23125.63陆河县5825937.25新兴县245.5472212市546.7224.62丰市263.3279.40南103.7254.62
化市437.47207.43紫金县72.32102.22罗定市204.31110.77注:GDP为地区生产总值;TRS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2227年广东57个县域单元地区生产总值合计7677.7亿元,均值222.37亿元,极差647.84亿元,中位数73.86亿元,标准差73.3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022.16亿元,均值75.25亿元,极差325.53亿元,中位数77.04亿元,标准差77.25亿元。
在图2中,我们将广东各县域单元在2208-2227年之前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进行了描绘,由于所选单位过多,为了图标的清晰,图中的图例与具体数据不予显示。
由图显示,2008年开始广东各县域单元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平稳上升的状态,从2212年开始有三个县经济增长变快并与其余县拉开距离,这三个县域单元从上到下依次是普宁市、博罗县和惠东县。
2.2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2027年江苏省有7个地级市,42个县域单
第6期史修松,黄驰,张洋:江苏与广东两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65。
《江苏统292》,江苏41个县(县级市)292年地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详见表3o
2217年江苏51个县域地区合计37610.66亿元,均值917.333乙元,极差3252.488中位数645.22^,标准差7512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691月8亿元,均值260月7亿,极差925.2亿元,中2636亿元,标准差23.21。
700 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
—博罗县—
—患东县—晋宁巾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图22908-2017年广东省县域单元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图32908-202年江苏省县域单元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
表3江苏省2017年县域单元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域GDP TRS域GDP TRS域GDP TRS 江阴市3488227863237东市989250352297东台市81026762242宜兴市1758.75612284市1025月0376226宝应县574293165248丰县456.23164211海门市1135290376214市628236120268沛县756.32267206东海483281196202市608241187238睢宁县560.47175.21灌云县366244133212市1233227336275新沂市644226186.29灌南县342221104212扬中市536220155293邳州市917月5275257涟水县429238144286市530220156272 -阳市858.43331.26吁胎县395268136253兴化市862231191236常熟市2277.75800.41金湖县267287100274靖江市923234195245张市2606204581月6响水县31829721269市964208238223市3520.H945285滨海县44121643276沐阳县770214219213太仓市1240297310.17阜宁县44527271263泗阳县447274112237海安县868230300298射阳县49821167221泗洪县450294116294东852.70347245建湖县522202121278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
在图3中,同样将江苏各县域在2293-292,的地区化趋势进行了描绘。
从图中可见,从2208年开始,绝大部域单的地区始平稳增长,其中有4个县增长增长速度其他县域;,并断拉开的趋势。
这4地区-从低排市、江阴市、张
市和常熟市。
结合图2,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这4个县域单
东域夕卜,江苏省其他的县域
大一部要东的县域:,这反映出江苏县域在极化县域的带下展强劲的趋势,而广东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非常巨大。
2.3广东江苏县域经济差异分析
2月月两省县域经济比较
(2总量分析
结合222年两省统计年鉴,我们将广东省和
66淮阴工学院学报2020年
江苏省的展进行比较,发现在2227年,江苏域了37610.26亿元,广东域为7675.7亿元,的2.97倍。
2215年的统,我们江苏县域为32346.82彳,广东省为775.49亿元,前者为后者的2.6倍,这说明
年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县域经济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并扩大的趋势。
2、表3,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县域9个,超500,28个,而广东仅6个市500-,的县域为。
再看社会消费品零售,以220亿元为界, 200亿元的县域,江苏27个,而广东为3个;以500亿元为界,超过540亿元的县域,江苏5个,广东省则为0个。
江苏省在域于广东省的基础上,仍然在经济总量,这也表明江苏域要比广东展地更好。
2227年底,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36%,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
,江苏省地区以国7.44%的其后。
在两速发展的中,区域内部的
差距也越来越大。
这里江苏省和广东省统,对广东区域的人均进行较2东省珠三角、东翼区域、西翼区域和山区的比值为3.67: 2.28: 2.33:2,由此
见广东省的心只在珠三角,广东省的东、西翼和山区的力明显较弱。
在广东57
域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四会市以90836的人均于广东首,而五华县由于在山区中,人均只有7622元,四会市华县的6.67倍。
对江苏省进行人均生产的比较,发现江苏省的苏南、苏北和苏中比值为2.24: 2.54:2,江苏省县域单元人均生产的平均值为92194元,全省人均的平均值为20779元,其中有24个县高于92294,有7个县高于7 779元。
位于苏南地区的
市以212203元的人均于江苏之首,而最低的灌为45405元,昆山市为灌
的4.67倍。
,广东省在结
合理,发达地区于低平衡的县域地区的经济差距大,江苏域的差距大。
(2)平均水平分析
据统计,2227年江苏省42个县域单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均值927.33亿元,是广东省57个县域单地区均值222.37亿元的4.2倍。
江苏域社会消费品零售均值为266.57亿,是广东75.65亿元的2.5倍。
地区生产
和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均反映域,整体的一般水平。
对比2227年广东和江苏两省县域的平均 ,江苏遥遥。
(3)均衡性分析
2227年广东县域地区的标准差为73.38亿元,极差为647.84,;江苏县域单地区的标准差为752.98亿元,极差为3952.23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标准差,广东为77.25亿元,江苏为918.62亿元;广东的极差为358.53亿元,江苏的极差为924.7亿元。
由此见,在县域,广东域内部更为均衡,在较低平;江苏的域展要好于东,域内部的差距也大于东。
2.3.2两省最强县经济比较
将2208-2227年广东与江苏两省县域进行比较,从中各自GDP最大的县域,以来作为两省各自的最强县域代表,从3个指标进行较析。
较,江苏的和广东的市为GDP最高(见图4)。
图42008-2017年昆山市、普宁市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根据图4,针对2203-2227年间两个县域单元的GDP趋势对比不难看出,在2203市1660.22亿元的GDP;市916.54亿元的7倍,2227年昆山市3520.35亿元的GDP是同年普宁市670.25亿元的5.3倍。
在2208-2227年,根据两市的趋势线市的GDP起,2市则为缓,两市的差距仍在断拉大,昆山市的活跃程度要远高于普宁市。
第6期史修松,黄驰,张洋:江苏与广东两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67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
图52008-2017年昆山市、普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图5显示的是2208-2017年昆山市和普宁市固定资 资趋势比较。
在固定资资I,市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到减低的,可以推断市在2212-2217年间固定资趋近于饱和。
而在中,普宁市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但是在固定资资效,两市的差距并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由图6我们不难发现,在2208-2217年间,昆市和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的趋势。
市的增长速度要于:市,这表明市民的消费需求要略高于市的消费需求。
2.3.3极化经济比较
以上我们针对广东和江苏最强县域单元和总进行了分析,为了使结,本别取两省GDP|的县域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见图7、图3o
料来源:鉴、江苏省统计年鉴。
图72017年广东江苏两省GDP前五县域单元比较
图7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选取了2217年江苏东省排名的域。
在中析出,在292,市的GDP是广东GDP最高的市的5.3倍。
在表中的也不看,江苏量GDP为1345222,
东量3025月3亿元的5.2倍,这表明广东在县域的经济发展大的进步空。
100
50
■GDP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
图82017年广东江苏两省GDP后五县域单元比较南澳县连山县连南县陆河县新丰县金湖县响水县灌南县灌云县吁胎县
22.4131.4544.085&5969.52267.87318.97342.21366.44395.68
o
o
o
O
5
5
尺2=
春
9从GDP最低的角度取了两省的后
域。
由表中,广东省2217年地区低的南为22.51亿,相比于江苏最低金湖县的267.87亿元,后者为
的2倍,差距巨大。
从量来看,江苏后
2217年的地区和为16972亿元,是广东29月5,的8.2倍。
综合图7和图9我们可以,江苏省的县域的展普遍要好于广东省的县域;。
68淮阴工学院学报2020年
值得注意的是,222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前五的县域单元与江苏省的差距要远大于广东省后五县与江苏省的差距,这也表明广东省内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中,而江苏省内县域单元经济差异较大。
7结论与启O
据分析,中心城市等级以及区位因素是造成广东和江苏两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
这种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能够“以点带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对于县域经济的增长来说,政府的资源配置以及政策倾斜力度是重要影响因素。
各城市的行政等级不同,那么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上的权限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的来说,城市够大度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与城市和县域之间的具体地理位置的距离是紧密相关的。
当前中国实行“市管县”,这样一来,县域自然就成为了城市的腹地,成为了城市市场的一部分,以此促进自身经济的增长。
随着城市的发展,等级越高的城市容纳的商品和服务就越丰富,对周边邻近县域以及所属县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正向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以广东的深圳市和广州市为例,这两座城市相比于江苏的南京市和苏州市等级更高,但这两座城市地处珠三角,与粤西北部和粤东北部的县域地理距离相对较远,并不能有效地对广东县域的经济增长起到和作用。
从地理和经济这两方面来看,一个区域的基本属性是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能够对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夯实经济基础。
这两种基本属性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区位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坚实的经济增长基础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必要因素。
在《新型城镇化规划(2214-2022年)》中,我国已明确指出,中心城市应当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上,协调好大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步调,稳步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已展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相比之下,广东省虽有着和江苏省相近的地理条件,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却略显逊色,这与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关联。
除此以外,县域经济的增长所造成的影响也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的县域经济总量和平均生产总值已经赶超广东省。
但江苏省的县域单元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极化,特别是在苏南、苏北和苏中三者之间尤为突出。
然而,广东省县域单元内部与江苏相比就尤为平衡,为东域的区条件、自
和资源较为相似,并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当。
根据2227年对县域单元GDP在全省占比的考察,江苏为73.65%,而广东为24.13%,可以看出,广东省县域经济呈现出“以珠三角为经济中心,东翼区域和西翼区域缓速发展”的特点,并且这一差距正在不断拉大,而同样情况下的江苏省经济则要更为均衡、协调。
广东和江苏两省的竞争已持续多年,江苏赶超广东的有利条件便是浑厚的县域经济增长实力。
而这对于广东来说就是其需要补齐的最大短板。
若广东省想要在国内坐稳第一经济大省的位置,就必须加快补齐的最大短板,努力振兴粤东北、粤西北地区的经济,提高珠三角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2]李平,王丽萍,侯军岐.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和主要对策—
—以江苏、陕西两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12-72
[2]王磊,左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560-25622
[3]赵坚.促进江苏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79-832
[4]黄啸琳,傅冬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方式的差异分析一一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5):67-752
[5]陈恩,余静静.发达省份县域差异与极化的对比分析—
—以广东、江苏两省为例[J]开发研究,207
(4):80-36.
[6]郭小聪.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0(12):803-3042
[7]吴正林.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与现实选择[J].唯实,207(12):52-56.
(责任编辑:刘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