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

(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

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积累吴均及"书"有关的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翻译、默写全文
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

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教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

以记忆为主。

三、教师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作者:,字:叔庠,朝梁家。

(二)字词句积累
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飘荡()缥碧()急tuān ()甚箭
互相xuān ()邈()泠泠作响()
yīngyīng()成韵鸢()飞lì()天者
经lún世务者()窥()谷忘fǎn()横柯上蔽()
答案: Piāo piǎo 湍轩 miǎo líng 嘤嘤 yuān 戾纶kuī反 kē
重点字词解释
1、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3、猛浪若奔()
4、互相轩邈()
5、泠泠作响()
6、好鸟相鸣()
7、蝉则千转不穷() 8、横柯上蔽()
9、经纶世务者() 10、窥谷忘反()
11、鸢飞戾天者()
答案:1、一样的颜色;2、顺、随;3、飞奔的马;4、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5、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6、互相和鸣;7、通"啭",鸟叫声;8、树木的枝干;9、筹划;10、同"返",忘返;11、至
重点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1、(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2、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3、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4、(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5、(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6、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7、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通,译为:
2、窥谷忘反:通,译为:
答案;1、"转"通"啭",鸟叫声
2、"反"同"返",忘返
词类活用
1、猛浪若奔
2、互相轩邈
3、望峰息心
4、风烟俱净
答案:1、奔:动词作名词,译为:飞奔的马
2、轩邈:形容词作动词,译为: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息: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停息
4、净: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消散、散净
一词多义
1、绝: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许:一百许里()
曳屋许许声()《口技》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3、负: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4、书:与朱元思书()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羲之之书晚乃善()《墨池记》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1、消失;绝妙;极;与人世隔绝;2、约数,上下、左右;拟声词;答应、应许;处所、地方;3、凭借;背;4、信;写;书法;书籍
古今异义词
1、任意东西
2、鸢飞戾天者
3、经纶世务者
答案: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今义: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戾:古义:至;今义:罪过;3、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政治才能
文言句式
省略句式,状语后置句式:"急湍甚箭"等于"急湍(于)甚箭","(于)甚箭急湍",译为:急流比箭还快。

理解性默写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作者欣赏山水后的感慨的句子是:
3、本文中写了山奇水异,山奇在:;水异在:
答案: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山高、树多、景美;清、急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作者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2、作者在文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来写山之奇:视觉、听觉、感觉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中考链接
(2009年)福建省泉州市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B.从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绝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日有时见日日光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

(4分)
①天山共色()②一百许里()
③互相轩邈()④窥谷忘反()
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4、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

(任选一道作对)(3分)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答案:1、(2分)C 2、(4分)①同样②左右、多③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④同"返"返回
3、(6分,每题3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4、(3分。

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②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2009年)柳州市
文言文阅读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

答案: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2、A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4、(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2009年)泉港区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整体感悟全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文中" "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6分)
⑴许: 一百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⑵绝: 一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天下独绝()
3、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2分)(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每空1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6分)⑴许:上下,左右答应赞同
⑵绝:停,断,消失隔绝绝妙
3、(2分) D
4、(4)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1分)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1分),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语义1分,表达1分.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2分,可以从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来谈,但要求观点要鲜明,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偏激.)
(2006年)江西省南昌市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第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从流飘荡: (2)争高直指:
2、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全文的纲领句是。

(2分)
3、从文中找出一组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分)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答案:1.(1)随着(1分) (2)笔直向上(1分)
2.先总后分(1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分)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分)描写各种声调不同的音响和谐地齐发,引人人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着生机。

(1分) 4.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分)
(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
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5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挣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石潭记》)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答]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2分)
[译文]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分)
[答]
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1、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 D返/反,反而 E遮蔽)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3、(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
5、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境界。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泞;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
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

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
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

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

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