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电路的基本定律-导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电工基础(第五版)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解:热量
电能
四、负载的额定值
电气设备长期安全工作时各个参数所允许的最大值称为额定值。常见的额定值有额 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
电气设备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称为额定工作状态,也称满载;低于额定功率的工 作状态称为轻载;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称为过载或超载。
电动机的额定值通常标在其外壳的铭牌上,故其额定值也称铭牌数据。
用符号W 表示,其计算式为
上式还可以写为
(1)只有在U 和I 为关联参考方向的情况下,才能应用P =UI 来计算电功率,否 则应添加一个负号,即P = -UI。
(2)公式选定后,U 和I 的代入值应包括其正、负号。 (3)无论应用哪个公式计算的结果,只要P 为正值,就表明元件吸收功率,处于 负载状态;若P 为负值,则表明元件发出功率,处于电源状态。
箭头表示
极性符号
双下标表示
参考方向由正指向负 参考方向由a指向b表示
通常规定交流36V 以下及直流48V 以下为安全电压,在潮湿、高温、有导电尘 埃的环境中应使用12V 电压。
2.电位 在电路中任意选定一点作为参考点(即零电位点),则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 间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电位的单位是伏特(V)。通常用V 或φ 表示。
§1—1 电路和电路图 §1—2 电流和电压 §1—3 电阻 §1—4 电功和电功率
§1—1 电路和电路图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功能。 2.了解电路图的基本类型。 3.能说出电路图中常用电气元件图形符号的含义。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手电筒电路
电风扇电路
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控制装置及导线组成。
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 况的电路图。

中职电子电工对口升学《电工基础》重难点ppt课件第二节 电阻、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中职电子电工对口升学《电工基础》重难点ppt课件第二节 电阻、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曲线,如图1-2-2所示。
图1-2-2
课前知识准备
5. 电能
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UIt。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电能转化为其
他形式能的过程。
6. 电功率
w

(1)定义:电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即P= 或
P=UI(适用于任何电路),单位是瓦特(W)。
与温度的关系。
重难点:元件吸收功率和发出功率的判断、电功和电热的计算及关系、电阻的计算及电阻
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知识准备
【知识清单】
1. 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
阻。
(2)金属导体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
量为550 J。(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与电热的关系。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Q,
计算电功时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时只能用
故此处电功W=UIt=110×5×1=550 J,电
热应小于550 J。
【解答】本题错误。
例题6:一根长为300 m、线芯横截面积为4 mm²的铜导线,在70 ℃下该导线的电阻为
【解答】本题正确。
例题2:(2016年高考题)判断题:若将电阻两端的电压由220 V降为110 V,则所消耗的功率降
1
4
为原来的 。(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功率的计算。由
可知R一定时,若电压减半,则功率变为原
1
4
来的 。
【解答】本题正确。
例题3:(2014年高考题)判断题:在金属材料中,铜的温度系数a=0.004/℃是指该导体在某一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导学案编撰:童勇 审核:对口综合组学习目标: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并能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1.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解题。

自主学习1.比较下面图3-1两个电路有什么不同。

图3-1前面我们学习了运用欧姆定律及电阻的串、并联能进行花间和计算的直流电路,这种电路称为简单电路。

在电子电路中,我们常会遇到形如图3-1(2)这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的多回路电路。

这就是是复杂电路。

复杂电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路。

2.支路、节点和回路支路(branch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点(no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路(loop)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孔(mes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网孔和回路的关系:网孔______是回路,回路______是网孔。

问题2:说一说图3-1(2)和图3-2中有几条支路、几个节点、几条回路,几个网孔。

同步导学 图3-2基尔霍夫定律(Kirchoff's law )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于1845年提出的。

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

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全章节导学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全章节导学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全章节导学案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预习生成:1. 改变灯泡亮度的方法有哪些?2.电阻一定时,成正比;3.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新知探究:【导入新课】演示实验1:同一个小灯泡,用2节干电池做电源比1节更亮,说明什么?演示实验2:同一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时,灯泡更亮,说明什么?根据两个演示实验,分析得出改变灯泡亮度的方法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知识点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3.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R= Ω电压U(V)电流I(A)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6.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知识点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

U= V电阻R(Ω)电流I(A)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归纳整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为:巩固练习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21版: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步步高)

21版: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步步高)

解析 由电流定义可知:I=qt =nvttSe=neSv. 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LS=ρneLv,又 E=UL,故 E=ρnev,选项 C 正确.
变式1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 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 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 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例3 (多选)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图
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 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 A 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I00
(2)公式:__R_=__ρ_Sl____. 其中l是导体的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ρ是导体的 电阻率 ,其国际单位是
欧·米,符号为Ω·m.
(3)适用条件: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3.电阻率 (1)计算式:ρ=RSl .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 导电性能 ,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轴的长度单位不同, 则不能由 R=tan1 α=1.0 Ω 求解电阻 b 的阻值, 只能通过 R=UI =150 Ω=2 Ω 求解,选项 B 错误; 根据 R=UI 可知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 a 的阻值等于电阻 b 的阻值,选项 C 正确; 由题图可知,在电阻b两端加2 V电压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1 A,选项D错误.
B.电阻R=0.5 Ω C.因 I-U 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 R=tan1 α=1.0 Ω 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2.0 C 图8

电路的基本规律

电路的基本规律

欧姆定律 I=r内+ER外可知干路电流增大,
第七章 第2单元
第29页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核心考点导学 考向案例研究 单元精彩视窗 限时规范特训
由U端=E-Ir内可知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因 此U变小,排除A、C选项;因干路电流I增大,R1两端的电压增大, 而外电路的电压减小,故R2和RT两端的电压会减小,因此电流表 示数会减小,D正确.
第七章 第2单元
第3页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核心考点导学 考向案例研究 单元精彩视窗 限时规范特训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特点
电路
电流
串联电路 I=I1=I2=…=In
并联电路
I= I1+I2+…+In
I1R1=I2R2=…=InRn
电压 总电阻 功率分配
U1= R1
UR22=…=URnn
R 总= R1+R2+…+Rn
第七章 第2单元
第5页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核心考点导学 考向案例研究 单元精彩视窗 限时规范特训
(4)当 n 个等值电阻 R0 串联或并联时 R 串=nR0.R 并=Rn0. (5)两个电阻 R1、R2 并联,R 并=RR1+1RR2 2.
第七章 第2单元
第6页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核心考点导学 考向案例研究 单元精彩视窗 限时规范特训
第七章 第2单元
第32页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核心考点导学 考向案例研究 单元精彩视窗 限时规范特训
4.电源的效率 (1)任意电路:η=PP出 总×100%=UE×100%. (2)纯电阻电路:η=R+R r×100%=1+1 Rr ×100% 因此在纯电阻电路中 R 越大,η 越大;当 R=r 时,电 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 50%.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定义: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产生:电压使电荷发生移动形成电流1.2 电压定义:电压是电场力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电压的产生: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荷在电路中流动1.3 电阻定义:电阻是电路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是欧姆(Ω)电阻的计算:R = V/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元件2.1 电源定义: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常见电源:电池、发电机、电源适配器等2.2 负载定义: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负载:电灯、电动机、电阻等2.3 开关定义: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常见开关:手动开关、自动开关等第三章:基本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定义: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公式为I = V/R 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义: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应用: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解决电压问题3.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义: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电流的代数和等于流出电流的代数和应用: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解决电流问题第四章:简单电路分析4.1 串联电路定义: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应用: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4.2 并联电路定义:电路中元件并行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应用: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第五章:电路测量与实验5.1 测量工具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阻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5.2 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目的、电路连接方式等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量和数据记录实验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六章:电路的进阶概念6.1 交流电与直流电定义:交流电是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直流电是电压和电流方向不变的电特点:交流电有频率和相位,直流电稳定6.2 频率与周期定义: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周期是一次完整变化所需的时间关系:f = 1/T,其中f为频率,T为周期6.3 相位差定义:交流电中两个电压或电流波形的相对时间差应用:分析电路中波形的相位关系第七章:电路图的绘制7.1 电路图符号电源符号:电池、发电机等负载符号:电灯、电动机、电阻等开关符号:手动开关、自动开关等7.2 电路图绘制规则清晰:符号清晰,连线准确简洁:简化电路,删除多余部分一致:符号一致,电压方向一致7.3 电路图的解读与绘制解读:分析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理解电路功能绘制:根据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绘制电路图第八章: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8.1 电路仿真软件概述定义:电路仿真软件是一种用于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工具作用:模拟电路运行,验证电路设计,分析电路性能8.2 常见的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实验教学Proteus:界面友好,兼容性好,支持多种硬件描述语言LabVIEW: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适用于复杂电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8.3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打开软件,创建新项目绘制电路图,添加元件设置参数,运行仿真分析结果,优化电路设计第九章:磁路与电磁感应9.1 磁路定义:磁力线在电路中的路径磁阻:磁路对磁力线的阻碍作用磁通量:磁场穿过磁路的面积与磁场强度之积9.2 电磁感应定义:磁通量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dΦ/dt,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Φ为磁通量,t为时间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阻碍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第十章: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10.1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与磁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控制方式:电压控制、电流控制、转速控制等10.2 交流电机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磁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控制方式:电压控制、频率控制、转速控制等10.3 电机控制系统定义: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参数,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应用:电动汽车、工业、风力发电等第十一章:电力电子技术11.1 电力电子器件定义:用于电力转换和控制的电子器件常见器件: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GTO、IGBT等11.2 电力电子电路定义: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电路应用:变频调速、整流、逆变、斩波等1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定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应用领域:电源、电机控制、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等第十二章:电气设备12.1 概述定义: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设备分类: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设备12.2 发电设备定义:将机械能、热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常见设备:汽轮机、水轮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12.3 输电设备定义: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的设备常见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第十三章:电力系统分析13.1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定义: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部分组成作用: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13.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定义:分析电力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的稳定运行能力稳定性指标:暂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暂态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等13.3 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定义: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效率经济性指标:发电成本、输电损耗、用电成本等第十四章: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14.1 电力系统的保护定义: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14.2 电力系统的控制定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控制方法:开关控制、调节控制、最优控制等14.3 电力系统自动化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装置实现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应用:发电控制、输电控制、变电控制、配电控制等第十五章: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15.1 可再生能源概述定义:指在自然界中不断补充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优点:清洁、可再生、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等15.2 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定义: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接入电力系统,实现电能的互补和利用技术难点:波动性、不稳定、电能质量等15.3 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在满足人类需求的保证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定律、简单电路分析、电路测量与实验、电路的进阶概念、电路图的绘制、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磁路与电磁感应、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保护与控制以及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8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82电路电路的基本规律课件

[双基夯实] 1.判断正误. (1)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 领强弱.( ) (2)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体积无关, 与外电路无关.( ) (3)电路中某电阻增大,该电阻的功率一定增大.( ) (4)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 (5)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
必考部分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2讲 电路 电路的基本规律
[重点课]

[考纲解读] 1.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分析电路的连接方 式.串、并联知识的考查涵盖了各种电路问题,是分析电路问题的 基础. 2.理解电动势、内阻的概念,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 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它主要融合在实验题中考 查,也可在选择题、计算题中考查.
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___反__比___.
E
2.公式IE==
R+r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U 外+U 内 适用于任何电路
3.路端电压 U 与电流 I 的关系 (1)关系式:U=_E__-__I_r__. (2)U-I 图象如图所示.
①当电路断路即 I=0 时,纵坐标的截距为_电__源__电__动__势__. ②当外电路电压为 U=0 时,横坐标的截距为_短__路__电__流___.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__内__阻____.
基础分层导学
[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
电流
I=I1=I2=…=In I=__I_1_+__I_2_+__…__+__I_n___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压 U=U1+U2+…+Un U=__U__1=___U_2_=__U_3_=__…__=__U_n__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任课老师:骆丽花每周4节共16节项目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4课时实验技能训练一直流电路中电位及其电压关系的研究2课时项目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了解什么是电路和电路模型,什么是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和电功率及如何进行计算。

②了解什么是电阻和电阻器,了解导体电阻的计算和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③了解并能识别什么是节点、支路、回路和网孔,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掌握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电路方程的方法,并能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两个网孔的电路。

⑵技能目标:①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的基本结构,能够组成最基本的电路。

②熟悉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及电路中各点电位、电压的测量。

⑶情感目标: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按项目要求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退的美好品德,养成了小组讨论、共同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⑷节能、环保目标:要求学生爱护校园、课室及室场的环境,严格按照室场要求进行实训,爱护一切公物及设备;平时节约用电,争取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

【教学内容】⑴什么是电路和电路模型,重点讲解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电路有哪些作用;电路模型是什么,掌握常用的图形符号;电路有哪几种状态。

⑵描述电路状态的物理量:什么是电流、电压、电位以及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讲解电压与电位,并通过技能实训掌握电压及电位的测量。

⑶怎样确定电路中的物理量:了解电阻是什么,如何确定电阻的大小,几种常作电阻的材料;电路中的电流、端电压及能量转换是怎么确定的。

⑷基尔霍夫定律有哪些内容,了解什么是节点、支路、回路及网孔;怎么运用这一定律去分析电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⑴重点是掌握电流、电压、电位及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及其之间的关系;掌握电路中的电流及端电压如何确定;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⑵难点是:如何确定电路中的电流及端电压;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电路理论基础

电路理论基础

课程定位电路理论是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过渡到专业课程学习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课程理论严谨,逻辑性强,且有广泛的工程应用。

课程涉及微积分、电磁学、线性代数等知识。

课程目标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方法,培养适合于电类工程学科的思维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第1~5章为电阻电路分析模块。

包含:电路模型与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程,电路定理,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

第6~8章为暂态分析模块。

包含:电容、电感及动态电路,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9~13章为正弦稳态分析模块。

包含: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三相正弦稳态电路,含磁耦合的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14~15章为复杂电路分析模块。

包含: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二端口网络。

课程特色1)教学理念:注重基本概念理解,注重逻辑思维引导,注重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

注重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注重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要点归纳的教学思路。

教学视频通常由实例提出问题,用逻辑推理展开分析,用小结进行要点归纳。

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力求基础理论、思维方法与工程应用三者结合。

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含内容讲授视频及课件、教材、测验与考试题库、导学与课堂讨论题、例题分析视频及课件、电路仿真分析视频及课件。

资源丰富,配套完整。

(1)内容讲授视频力求精炼。

825分钟的内容讲授视频,注重思维引导,突出重点与难点,注重知识的关联。

(2)配套教材力求全面详尽。

配套教材为《电路理论——基础篇》和《电路理论——高级篇》,颜秋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贯彻“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归纳总结、例题应用、目标检测、综合检测、工程应用”的教学思路。

分析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多处展现了数学知识与电路理论的结合。

电路的基本定律课件

电路的基本定律课件
U = E r0I 实际电源也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和一个电阻rS并联 的电路模型表示,其输出电压U与输出电流I之间关系为
U = rSIS rSI
对外电路来说,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是相互等 效的,等效变换条件是
r0 = rS , E = rSIS 或 IS = E/r0
【例3-6】如图3-18所示的电路,已 知电源电动势E = 6 V,内阻r0 = 0.2 , 当接上R = 5.8 负载时,分别用电压 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计算负载消耗的 功率和内阻消耗的功率。
图3-19 例题3-7
解: (1)先将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成两个电流源,如图320所示:两个电流源的电流分别为:IS1E1/R14A,IS2 E2/R2 1A
图3-20 例题3-7的两个电压源等效成两个电流源
(2)将两个电流源合并个电流源,得到最简等效电路, 如图3-21所示: 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S IS1-IS23A,其等 效内阻为R R1∥R2 2
I
I
r
S
1 A ,负载消耗的功率 PL= I2R
R rS R
IS 29 A
,内阻的功率 Pr
= =
Ir2r0 = 168.2 W
两种计算方法对负载是等效的,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例3-7】如图3-19所示的电路,已 知:E1 = 12 V,E2 = 6 V,R1 = 3 ,R2 = 6 ,R3 = 10 ,试应用电源等效变 换法求电阻R3中的电流。
三、基尔霍夫定律
• 内容 • 作用 • KCL内容 • KVL的内容 • 列KVL的步骤
三、基尔霍夫定律
图3-2 电流定律的举例说明
三、基尔霍夫定律
图3-3 电流定律的应用举例 (1)

1-5电路的基本定律

1-5电路的基本定律

相加
u1 u5 u6 u7 u3 u4 0
独立KVL方程数 = 网孔数
2018/10/5
3.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例 1】 计算电流 i 。
1A N1 i 5Ω
N2 KCL
电路的KCL方程:
1i 0 i 1A
【例 2】 计算 u8 。
+
+
+
-
-
1
2
3
1V
4
5
+
7
8 u8 9
-
3V
+
6 2V
E dl 0
l
a
u4 元件4
d
u1 b u5
元件1
元件5
e
l
m1
u2 元件2
m2
u 元件6 6
元件3
u3
c
元件7
u7
f
b
a E dl u1
c
b E dl u2
d
c E dl u3
a
d E dl u4
u1 u2 u3 u4 0 u5 u6 u7 u2 0
电路理论
电路的基本定律
电路的基本定律
i1 10Ω
u1
15V
5Ω u2 u3 1A
i4
i2
元件的u-i关系: u1 10i1
u2 5i2
i1、i2、 1A、i4 关系方程 ? u1、u2、u3、 15V 关系方程 ?
2018/10/5
2
不同元件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不同元件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2018/10/5
10
0
回路: 由支路形成的闭合路径
网孔: 闭合路径界定的平面中无支路

电路的基本定律PPT课件

电路的基本定律PPT课件

33
3、电源短路
I
a
+
c
+ RO U
R
- UE _ b
d
U=0
I=IS=UE/R0
P=0
短路电流
PE=P=R0I2, .
34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其电位升等于电位降。或,电压的代数和为 0。
b I1
即: U0
I2
a
I4 I3
I6 R6 d
例如: 回路 a-d-c-a
c
I4R 4I5R 5E 3E 4I3R 3
I5
电位升
或:
电位降
+
_ E3
R3
I4 R . 4 I5 R 5 E 3 E 4 I3 R 3 20 0
推广: KVL电压定律也适合开口电路。 注意:电路开口,但电压回路闭合。
PPEP
RO +
+ -
UE
U
_
b
R d
式中:PE=UEI —— 是电源产生的功率 P=R0I2 —— 是电源内阻上所损耗的功率 P=UI —— 是电源输出的功率
单位:W、kW
.
29
③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I
a
c
RO +
+ -
UE
U
_
b
R d
方法一: 由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别
电源:U和I的实际方向相反,电流从电源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一、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二、基尔霍夫定律
KCL电流定律 KVL电压定律 三、理想有源元件 四、电源的基本状态
.
1
一、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1.理想电阻元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