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各区二模卷重点题汇编(七 ) 压强计算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详解)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物体做下列几种运动,其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B.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水平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2.(2分)分别用绿、黄、红、紫四种颜色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所产生的干涉条纹中相邻明条纹间距最宽的是()A.绿色条纹B.黄色条纹C.红色条纹D.紫色条纹3.(2分)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分子间距离增大,则()A.分子力一定减小B.分子力一定增大C.分子势能一定减小D.分子势能一定增大4.(2分)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得到的实验结果有()A.所有α粒子几乎无偏转地穿过金箔B.大多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C.向各个方向运动的α粒子数目基本相等D.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5.(2分)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换一种频率更大的光照射该金属,但光的强度减弱,则()A.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B.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6.(2分)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A、B间可能无弹力作用的是()A.B.C.D.7.(2分)在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A.A变大,V变大B.A变小,V变大C.A变大,V变小D.A变小,V变小8.(2分)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
若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A.整个区域B.阴影Ⅰ以外区域C.阴影Ⅱ以外区域D.阴影Ⅱ和Ⅲ以外的区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3分)若用假想的引力场线描绘质量相等的两星球之间的引力场分布,使其它星球在该引力场中任意一点所受引力的方向沿该点引力场线的切线指向箭头方向.则描述该引力场的引力场线分布图是()A.B.C.D.10.(3分)如图是波源O振动3s后的波形图.从此时刻起波源停止振动1s,然后又开始向上振动.若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不变,则从右图时刻起经过3s后的波形是()A.B.C.D.11.(3分)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灯泡电阻的U﹣I 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A.4W、8W B.2W、4W C.4W、6W D.2W、3W 12.(3分)如图所示,在a、b两点上放置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连接两点的直线,P是直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下P点的场强可能为零()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13.(3分)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桌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今拿走砝码,而持续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mg),其他条件不变,则木盒滑行的距离()A.不变B.变小C.变大D.变大变小均可能14.(3分)如图所示,用不导热的活塞把气缸分成A、B两部分气体,两部分气体均可看成理想气体,当A、B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之比3:2时,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如果把A气体的温度提高到127℃,把B气体温度冷却到﹣73℃时,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活塞达到平衡后,A、B两部分气体的体积之比为()A.2:1B.3:2C.5:2D.8:3 15.(3分)如图所示,长为s的光滑水平面左端为竖直墙壁,右端与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轨道上离水平面高为h(h<<R)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墙壁C点所需的时间为()A.B.C.D.16.(3分)有一个消毒用电器P,电阻为20kΩ,它只有在电压高于24V时才能工作.今用一个光敏电阻R1对它进行控制,光敏电阻在光照时为100Ω,黑暗时为1000Ω.电源电动势E为36V,内阻不计,另有一个定值电阻R2,电阻为1000Ω.下列电路电键闭合后能使消毒用电器在光照时正常工作,黑暗时停止工作的是()A.B.C.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4分)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v=40m/s,在t=0时刻刚好传播到x=13m处,则t=0.45s时()A.该波x=9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cmB.该波x=11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cmC.该波刚好传播到x=18m处D.该波刚好传播到x=31m处18.(4分)如图,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小车支架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它们的高度差h1=h2,当小车遇到障碍物D时立即停止运动,三个小球同时从支架上抛出,落到水平地面上的示意位置见图示.若落地后它们相距分别为L1和L2,空气阻力不计,则()A.L1和L2都与车速无关B.L1和L2都与车速成正比C.L1一定大于L2D.L1一定小于L219.(4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光滑滑轮的竖直杆,用轻绳系着小滑块绕过滑轮,用恒力F1水平向左拉滑块的同时,用恒力F2拉右侧绳端,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B后至C点,若AB=BC,则滑块()A.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大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B.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小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C.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等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D.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大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20.(4分)如图,左侧接有定值电阻的光滑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为L,一质量为m阻值不计的金属棒由静止开始在恒定拉力F 作用下从CD处沿导轨向左加速运动。
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 压强压轴计算
压强压轴计算青浦2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 2 米2,如图8 所示,内盛2 千克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②现将一块体积为1×10-3 米3 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 帕。
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质量m 溢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图8静安21.如图9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6千克、深为0.3 米的水。
①求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图9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3920 帕,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容松江21.如图10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分别装有体积为2.5×10﹣3米3的水和深度为0.3米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①水的质量m水。
② 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
③若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h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请计算出△h的大小。
长宁21.如图11所示,轻质薄壁柱形溢水杯甲和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杯甲和容器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在溢水杯甲中注入水直到溢水口,此时水的深度为0.2米。
求:①溢水杯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②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③若将一个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甲中,水通过溢水口流入柱形容器乙中,发现此时溢水杯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求放入金属球的密度ρ。
11杨浦25. 如图14 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的底面积为0.01 米2(容器足够高),盛有0.2 米深的水;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0.005 米2、高为 0.8 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
上海市两区2012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两区2012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32︱的值是( )A 、-3B 、3C 、9D 、-92、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EMBED Equation.3 |21 B 、 C 、 D 、以上都不是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X 3+X 3=X 6B 、a 6÷a 2=a 3C 、3a+5b=8abD 、(—ab)3=-a 3b 34、1mm 为十亿分之一米,而个体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77m ,那么人体中红细胞直径的纳米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7×103mmB 、7.7×102mmC 、7.7×104mmD 、以上都不对5、如图2,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为10g ,则物体M 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6、如图3,将∠BAC 沿DE 向∠BAC 内折叠,使AD 与A ’D 重合,A ’E 与AE 重合,若∠A =300,则∠1+∠2=( )A 、500B 、600C 、450D 、以上都不对 7、某校九(3)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4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D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8、下列各式中,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y=B 、y=C 、y=D 、y=9、如图5,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A=8,OA=6,则tan∠APO的值为()A、 B、 C、 D、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y=(k)的图像大致为()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3)2-(л-3.14)0=。
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物理二模卷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完美打印】
图3秒 69秒 2012年杨浦区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16分)1. 《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被称为模仿达人的杨东煜在原创歌曲《不再遮遮掩掩》中模仿了14位明星的演唱,主要模仿了他们声音的 (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2.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因其卓越的科学成就被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往往被命名为某一物理量的单位。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是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是 ( )A 力B 质量C 电功率D 压强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水中捞月B 坐井观天C 一叶障目D 海市蜃楼4.以下事例中(如图1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 液位计B 船闸C 用装水软管找等高D 抽水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20千克 B 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帕 C 电视机工作电流约为5安 D 家用台灯工作电流约1安6.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从P 点出发向Q 点运动,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 甲车到达Q 点时,乙车离Q 点6米 C 乙车到达Q 点时,甲车离Q 点6米 D 经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6米7. 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灯L 熄灭,两电表指针发生同向偏转;另用一根导线并联在L 两端,均再无其他现象发生。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L 或R 上,由此可以判断 ( )A 可能是R断路 B可能是R 短路 C 一定是L 断路 D 一定是L 短路8. 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4所示,且两液面相平。
下列措施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图1图2甲乙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 ) A 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D 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10.图5(a )所示是运动员把飞来的足球踢出去,这说明力能改变 。
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专题整理 压强计算(无答案)
压强计算题类型一、固体压强奉贤22.如图15所示,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求:(1)正方体的质量;(2)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密度为ρ,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用下表的方法进行截取,判断能截取方法能否满足上述要求小华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小强同学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放在水平面上,使其对水平面的压强最小,求出最小压强(用字母表示)。
闸北21. 如图11所示,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②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
③若在正方体A和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图11长宁22.如图13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内盛有0.15米深的水,且容器乙足够高。
求:①实心正方体甲的质量; ②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③现从正方体甲中挖出一个高度为0.1米,底面积为S 的柱体,并将该柱体放入容器乙中,请通过计算比较正方体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和放入柱状物体后水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p 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S 的取值范围。
类型二、液体压强 松江22.如图13所示,边长为4h 的正方体A 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 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B 中盛有高为5h 、体积为5×10-3米3的某液体乙(ρ乙=0.8×103千克/米3)。
① 求液体乙的质量m 乙。
2012上海二模各区压力压强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2012上海二模各区压力压强计算题汇总(附答案)将容积为3×10-3米3、底面积为0.01米2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容器中注入2.5×10-3米3的某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为2千克。
求:(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在容器中注入的液体的密度;(3)若在容器中加满这种液体,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增加量。
如图11所示,质量为0.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正方形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10-3米2的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木块中央,容器内盛有0.4千克的水。
① 求地面受到的压力F 。
②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
③ 在水中放入一物块,物块沉底且水不溢出,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地面受到压强的增加量相等,求物块的密度ρ物。
① F =G 1+G 2=(m 1+m 2)g=(0.1千克+0.4千克)×9.8牛/千克=4.9牛② F =G =mg =0.4千克×9.8牛/千克=3.92牛p =F /S =3.92牛/5×10-3米2=7.84×102帕③ △p 水=△p 固△F 水/S 容=△F 固/S 木ρ水g V 物/S 容=ρ物g V 物/S 木(1.0×103千克/米3)/(5×10-3米2)=ρ物/(1×10-2米2)ρ物=2.0×103千克/米3如图10所示,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
①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②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③若将一个体积为2×10-3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的密度。
①p 水=ρ水g h 水 1分=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1分=1960帕 1分图1110BA图16②m 水=ρ水V 水 1分=1×103千克/米3×0.2米×2×10-2米3 1分=4千克 1分③p 容=2 p 水′[(m 容+m 水+m 物)g ]/ S =2ρ水g h 水′ 1分(0.2千克+4千克+m 物)/2×10-2米2=2×1×103千克/米3×0.3米m 物=7.8千克 1分ρ物=m 物/V 物=7.8千克/2×10-3米3=3.9×103千克/米3 1如图12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实心均匀长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B 的另一条边长为0.4米,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 质量为1千克。
密度压强选择专题(提高部分) 2012上海初三物理一模二模题库
图1图3固体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甲=p 乙。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 '甲>p '乙,则( )A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B 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D 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
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 甲﹥P 乙﹥P 丙 。
若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 甲=P 乙=P 丙,则三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ρ甲﹥ρ乙﹥ρ丙B .ρ乙﹥ρ甲﹥ρ丙C .ρ丙﹥ρ乙﹥ρ甲D .ρ甲﹥ρ丙﹥ρ乙3.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的大小如图2所示。
下列方法中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 )A .都沿水平方向截去了相同的高度B .都沿竖直方向截去了相同的厚度C .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甲的上表面D .将甲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并放到乙的上表面4.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 )A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B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C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D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5.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V 甲>V 乙>V 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 (力F 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 <P 乙<P 丙B .P 甲 >P 乙>P 丙C .P 甲 =P 乙=P 丙D .P 甲 =P 乙>P 丙 6.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 甲和F 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 甲、F 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 )A .都竖直向下,F 甲>F 乙B .都竖直向上,F 甲>F 乙C .F 甲竖直向上,F 乙竖直向下F 甲<F 乙D .F 甲竖直向上,F 乙竖直向下F 甲>F 乙7.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置水平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
DOC-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_图文
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_图文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12.4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原子中,不带电的粒子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2.端午节,小明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A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C 分子由原子组成 B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运用了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在图1所示声现象的探究中运用该方法的是()固体能否传声真空能否传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图1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 B C D4.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A B图2 C D 5.小刚学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如图3四种情况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图36.用测力计两次拉动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大于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 B 第一次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小于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C 运动相同时间,第一次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D 运动相同时间,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可能小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置发生了变化。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或灯泡L处,则可能是() A 灯泡L发光,电阻R短路 B 灯泡L发光,电阻R断路 C 灯泡L不发光,电阻R短路 D 灯泡L不发光,电阻R断路图4t/秒7.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键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个电压表的指针位8.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ρ甲<ρ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2012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物理试卷(理化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2年4月考生注意: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请你估计一下现在考场中的温度大致在()A .0℃。
B .5℃。
C .15℃。
D .30℃。
2.太阳系的一些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 .月球。
B .地球。
C .太阳。
D .金星。
3.听音乐时,判断何种乐器演奏的依据,是声音的()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节奏。
4.若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A .15°。
B .30°。
C .45°。
D .60°。
5.甲、乙两车的s-t 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
C .经过2秒,甲、乙两车相距8米。
D .经过4秒,甲、乙两车通过路程均为8米。
6.把一个重为3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上升过程中,苹果所受合力()A .大于3牛,方向竖直向下。
B .大于3牛,方向竖直向上。
C .小于3牛,方向竖直向下。
D .小于3牛,方向竖直向上。
7.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 闭合时,发现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位置发生变化,且灯L 不亮,电路中的电阻R 或灯L 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A .电流表指针位置发生变化,灯L 短路。
B .电压表指针位置发生变化,电阻R 断路。
C .电压表指针位置发生变化,电阻R 短路。
D .电流表指针位置发生变化,灯L 断路。
图1秒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置水平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
2012年上海市二模计算题汇编
2012年上海市二模计算题汇编(虹口)十一、根据题意完成相关计算(共16分)往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块未除氧化膜的铝箔,微热使之完全反应,产生2.24L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NO与H2的混合气体,且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3.20g/mol。
57. 若将混合气体与一定量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恰好全部转化为硝酸溶液。
(1)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2)所用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58. 向铝箔与混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趁热加入一定质量的(NH4)2SO4,冷却后全部溶液正好转化为40.77 g铝铵矾晶体[化学式:NH4Al(SO4)2·12H2O,式量:453]。
(1)原铝箔中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_,氧化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计算原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01,写出计算过程)。
59. 另取铝铵矾溶于水后按一定比例加到碳酸氢铵溶液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
取27.8g沉淀,平均分为两份。
第一份加强热使其完全分解,最终得到5.1g氧化铝粉末。
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生成0.1mol气体。
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并微热,又生成0.1mol气体。
通过计算推测沉淀的化学式并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黄浦)十一、硝酸是常见的三大强酸之一,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常用于制备硝酸盐、染料、肥料、医药中间体、烈性炸药等。
硝酸盐多用于焰火、试剂、图像处理行业。
54.某金属M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式分解:2MNO3∆−−→2M+2NO2↑+O2↑,加热3.40gMNO3,生成NO2和O2折算成标准状况时的总体积为672mL。
由此可以计算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55.将32.64g铜与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满分90)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1998•上海)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可能为()A.0.5千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考点】质量PH112;【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根据常识可知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80斤到120斤之间,化简成质量约为40kg 到60kg之间;则只有C选项在范围内,因此本题选C。
【解答】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大家可以在了解自身的质量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单位的换算即可得出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2.(2分)(2007•上海)“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PH252;【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可知,闻其声而知其人表明的是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因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才能分辨不同的人;【解答】C.【点评】本题简单的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性里的音色特点,掌握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是分辨不同人讲话的依据,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2分)(2012•潮安县)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考点】原子模型PH123;【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可知,原子核中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由此可知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B选项;【解答】B.【点评】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内容属于中考的基础知识,对于粒子、原子或分子的结构知识的考查,也属于常见题型,因此同学要牢记这类基础内容。
4.(2分)(2016•松江区二模)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C.铁锅烧热后,铁锅的温度升高D.锯条锯木后,锯条的温度升高【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PH426;【难易度】中等题。
上海市各区物理二模关于密度与压强的计算题汇编
1. 如图13所示,边长分别为a 、b 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 ,求:(1)甲对地面的压力; (2)甲的密度;(3)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 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 甲:Δp 乙(要求计算结果均用题中出现的字母表示)。
解答:(1)F 甲= p S 甲= pa 2 (2)ρ甲=p/gh 甲=p/ga (3)Δp 甲=ΔF 甲/S 甲=pV/a 3 ;Δp 乙=ΔF 乙/S 乙=pV/b 3 Δp 甲:Δp 乙= b 3: a 32.如图14(a )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 若容器的底面积为4×10-2米2,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
③ 现有面积为S 、密度为6ρ水圆柱体乙,如图14(b )所示,在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高为Δh 的部分A (Δh <0.3米),如图14(c )所示,将A 放入容器甲中(A 与甲底部没有密合),并将此时的容器置于剩余圆柱体B 的上方中央。
(a )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最大,求切去部分A 高度的最小值Δh 小。
(b )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与地面受到的压强p 地的比值最大,求切去部分A 高度Δh 的范围,并求比值p 水/p 地。
解答:① m =ρV=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② p =ρ g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980帕③(a )2 S ×(0.2米-0.15米)=S ×Δh 小Δh 小=0.1米(b )p 水=ρ g ∆h =0.2ρ gp 地=F /S =(G 乙+G 水—G 溢)/S =2ρ g p 水/p 地=0.2ρ g /2ρ g =1︰10∆h ≥0.2米3. 如图10所示,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10-2米2,静止在水平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计算
21.如图10所示,圆柱形容器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
2米2和
1×10
-2
米2。
容器A 中盛有0.1米高的水,容器B 中盛有质量为1.6千克的酒精。
(ρ酒精
=0.8×103千克/米3)
① 求容器A 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② 求容器B 中酒精的高度h 酒精。
③ 若要是使容器A 和B 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可在容器______倒入金属细颗粒(选填“A ”或“B ”);求倒入金属细颗粒的体积V 金属。
22.如图13(a )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甲、乙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为5×103
千克/米3。
甲、乙的高度均为0.1米。
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15千克。
① 求:甲的体积V 甲。
② 求: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 甲。
③ 如图13(b )所示,若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
当截去厚度h 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a )所截的厚度h 为____________米;(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 )此时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 p 甲′︰p 乙′=____________。
(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22.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 的边长为0.25米,B 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 的密度ρA 。
②求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若在正方体A 、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 相同的体积ΔV 后,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p A ´和p B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 的取值范围。
8.如图4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 的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 点的压强大于B 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 )
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C .甲球的浮力小于乙球的浮力
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图10
图13(b )
图12
22.如图12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酒精和水。
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2米2。
求: (1)水的体积V ;
(2)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和压强p ;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张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表所示:
请判断,________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21.金属实心圆柱体甲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体积为10-3米3;底面积为2×10-2
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水,水深0.2米。
① 求甲的质量m 甲。
② 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 若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量△p 容器的范围。
21.在图10(a )中,边长为0.1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①求正方体的质量。
②求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③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Ⅰ 小华想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他 (1) 满足上述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Ⅱ 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并按图10(b )所示方法放置,满足了上述要求,请说明理由。
图10
(a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