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河河口地貌成因机制有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果河河口地貌成因机制有效分析>>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展示《长江流域及河口地貌图》与《刚果河流域及河口地貌图》提出问题“刚果河河口地貌与长江河口地貌的差异?”
(设计目的: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知识链接: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处的冲积平原就是三角洲。
因为其形状口小外大成三角形得名。
河流到了中下游,地势变得平缓宽阔,水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尘土容易堆积,经过千万年的塑造,就成了现在的三角洲。
几乎每一条外流河都有自己的河口三角洲。
如长江,黄河,珠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
展示《长江三角洲发育示意》
(设计目的:①为探究刚果河河口地貌成因提供知识储备②通过《长江三角洲发育示意》展示让学生对三角洲成因有直观认识)
由上述知识链接让学生分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探究思路?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探究思路:河流水文特征(流速、含沙量)、海岸侵蚀程度→泥沙沉积程度→河口三角洲的大小。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依据上述探究思路探究“刚果河河口地貌成因机制”
展示《刚果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刚果河流域分层设色地形图》设置以下问题:
1、描述图中刚果河自N点至M点、M点以下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特征?
N点至M点: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
M点以下河段:河流下游地段多峡谷(也可从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高差大
2、描述图中刚果河自N点至M点、M点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从流速、含沙量方面)
刚果河M点上游地段为盆地地形,地势较低,流速降低,泥沙易沉积。
河流下游地段多峡谷,高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
展示《世界气候类型、洋流图》设置以下问题:
1、刚果河流域植被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分布广,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河流含沙量较小
2、刚果河入海口洋流对河口地貌形成的影响?
入海口在低纬大陆的西岸,因洋流影响,海岸侵蚀程度强,泥沙不易沉积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读图分析问题能力)
最终成果展示:
刚果河河口地貌与长江河口地貌的差异?
长江河口形成明显三角洲地貌(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地貌(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地貌的成因:
1、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2、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刚果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设计目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总结能力;最终实现对所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