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度”
内容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如何得到发挥和保证,笔者作了一些探索,理论和实践告诉我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度,总结概括为“六个多一分,六个少一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心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心灵的活动。

它一方面需要有爱心,另一方面需要有技巧。

只有技巧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危险的,只有爱心没有技巧的教育是无力的。

为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注意爱心与技巧的结合,把握好度,做到“六多”与“六少”。

一、多一分示范,少一些说教
说教”是教育中常用到的一种沟通方式,其目的是向学生阐明道理,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提高认识水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用得恰当,可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反之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精神发展特征和性格特征,在讲明道理的同时更应注重无言之教,以
身作则。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班主任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班主任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不仅可以捍卫言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能够证明言教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二、多一分肯定,少一些否定
一块树根,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树之根本,生命的起源。

而在根雕家的眼里,它是凝固的雕塑、完美的艺术。

就一块树根,竟会有如此不同的境遇?那是因为识别它的人、欣赏它的人各有所异。

学生就如一块树根,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学生的形象往往不尽相同:或是“奇丑无比”,无法雕琢;或是普普通通,不具加工品质;或是资质具佳,上上可塑之材。

身为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

对教育者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

一个班上总有优秀生与后进生,优秀生就像太阳,光芒四射,而后进生就如星星,在太阳面前,显得暗淡无光,而这些星星更需要老师关心爱护,细心而又耐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后进生身上的缺点是明显的,而优点和长处则往往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常常被尘土所掩盖,班主任应像在沙里淘金一样寻找他们心灵的闪
光点,并创造机会,使之发扬光大。

“若要马儿跑得快,就让马儿吃肥草”,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励他们天天向上的肥草就是教师真诚的尊重、信任和赞扬,它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一股惊人的力量,有时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三、多一分商量,少一些指令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平等关系应以互相尊重为前提。

只有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学会自信和自尊。

如果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对你充其量只是“敬而远之”,亲和、信任、民主、平等,一切都无从谈起。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对学生多一分商量,少一些指令,这本身就体现了教师已经树立了师生平等观念,做到了尊重学生。

当提醒学生做值日时,班主任无需大声命令:“都要上课了,快做值日!”而应当对他们说:“大家先做值日,别影响上课,好吗?”当学生随手摘花时,你用不着教训孩子:“不许摘校园里的花!”而应当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在校园里栽一株花,用你们的小手去呵护它,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着美。

你们说是不是?”当班干部准备开班会时,你大可不必一一过问,亲历亲为,而应当对他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多问问大家,努力干吧!”班主任不应该是站在学生头顶的上司,也不是站在对面的对手,
而应该是深入学生之中的“伙伴”、“朋友”。

这样,待生的态度才可能亲切,语气才可能谦和。

也唯有如此,学生才乐于接受,易于内化。

四、多一分信任,少一些造作
一个班主任如果不能走进学生心灵,则其教育是乏力的。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取得学生信任。

信任不是强求得来的,只有坦率而真诚的参与学生生活,在理解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思想,以自己言行感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班主任对学生真诚的态度,要求在评价自己和评价学生时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尤其是在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时,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以朋友的身份或同伴的关系,以诚相待,真心实意地爱护和关心他们;要时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改正缺点,而不是吹毛求疵的泄愤整人,不是主人对仆人的训斥和责备。

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间交流情感,沟通思想,使学生自尊自爱,健康发展。

同时,教师自己有错时,不必强撑“教师神圣”的精神拐杖,要敢于卸下“面纱”,不夹矫揉造作的痕迹,敢于承认错误,敢于对学生说“对不起”,从而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可亲、可敬、可信,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说出真话,表达真情。

五、多一分倾听,少一些臆断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人们也常常以此来断定事情的真伪。

如果将这句话套用在小学生身上,恐怕就不灵验了。

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形式,和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是不相对应的。

在他们的孩童世界,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陶行知先生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一样的踌躇。

”我们要走进他们,多倾听,多了解他们的情感。

不要对他们一时错误的言行大肆批判。

也许他上课说话是为了提醒同桌做好;也许他没交作业是因为昨晚发了高烧;也许他和别的班的同学打架,是因为自己班的女生受了欺负而愤怒不已;也许。

所以我们要俯下身,耐心地倾听,倾听他们纯真的想法,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走向人生的正轨。

少一些臆断,就会少熄灭一些火热的心,就会多打开一些友善的心。

六、多一分宽容,少一些责罚
人们常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老师的心胸。

学生毕竟是学生,伴随着学生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不足也就暴露出
来。

比如三分钟热度,意志不坚强,遇到挫折就灰心,稍不满足就感情用事,好事做成坏事,错误接连犯,等等。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与此类似的事情。

班主任要除了悉心洞察这一切,更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期待,多一份
宽容,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要看到学生的发展之处、可贵之处、值得肯定之外,千万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僵硬的教条衡量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的言行,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打击歧视学生、否定学生的努力。

宽容,这并不是一种无奈,并不是对不好的放任自流,并不是鼓励自由散漫,并不是纵容懒汉。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力量,是深知学生,顾及效果,不把事情弄僵。

对学生宽容,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理解和大度,但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度”,还有很多的“多”与“少”需要我们去斟酌,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认真去总结,我们就会感受到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教育,就会发现班主任工作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无穷的精神财富和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