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

某时刻因紧急避险,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

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87.5m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2.5m
2、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的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向上的
3、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
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B.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C.在t=4 s 时,甲、乙相遇
D.在t=4 s 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5、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3N和5N.则细线对A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是()
A.1N和0N
B.5N和7N
C.5N和3N
D.1N和7N
6、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
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
7、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
=,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b v、c v,则bc m
6
==,1
ab bd m
()
A .8/b v m s =
B .3/c v m s =
C .4de m =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2s
8、如图所示,物体A 、B 放在物体C 上,水平力F 作用于A ,使A 、B 、C 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A .物体C 对物体A 有向右的摩擦力
B .物体B 受到三个力作用
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 .物体C 对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
9、平直公路上,一公交车以15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在接近站点时,司机关闭发动机,公交车以3m/s 2
的加速度减速运动,设司机关闭发动机时t=0,则
A .4S 内公交车通过的位移为24m
B .4S 末公交车的速度为3m/s
C .6S 内公交车通过的位移为37.5m
D .6S 末公交车的速度大小为3m/s
10、如图所示,在斜面上O 点先后以υ0和2υ0的速度水平抛出A 、B 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
A .1:2
B .1:3
C .1:5
D .1:6
11、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15cm 20cm AB BC x x ==,,则( )
A.小球的加速度为52
m/s
B.拍摄时B球的速度为1.75m/s
x的值为0.5m
C.拍摄时CD
D.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的个数为2个
12、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为3m和2m,则
A.汽车的加速度为-1m/s2
B.5s末汽车的速度为0
C.从2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1.25m
D.从2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1.125m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是某次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果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相邻的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T0,那么T0为______ s.在纸带上取A、B、C、D四个计数点,纸带上A、C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 AC=10.56cm,B、D之间的距离X BD=11.51cm,纸带打A点时的速度为______ m/s,打出此纸带时物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是______ (用图中和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根据数据计算的结果是______ m/s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为1、2、3、4、5、6、7,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测得:x1=1.42 cm,x2=1.91 cm,x3=2.40 cm,x4=2.91 cm,x5=3.43 cm,x6=3.92 cm.
(1)两个计数点间时间T=_______s;
(2)打第1和3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______m/s;v3=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__(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04.6cm
L=,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记下对应的弹簧长度L,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4 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L/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 L
-图线;
(______)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_N/cm;
(3)图线与L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
三.计算题(22分)
16、(12分)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7分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以v=80m/s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 BC=8km.
求:(1)直升飞机在AB段的加速度
(2)AB段的距离
17、(10分)某汽车以5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4s末的速度;
(2)前4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D
【解题分析】
A .甲车的加速度
210251m/s 25
v a t -===-甲甲 加速度大小为1m/s 1.故A 错误。

B .在0-10s 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后面,两者间距减小。

10s 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增大,故B 错误;
C .乙车的加速度 220150.5m/s 30
v a t -===-乙乙 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此时两车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为10s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21125201400m 300m 22
x v t a t =+=⨯-⨯⨯=甲甲甲 乙车的位移为:
21115200.5400m 200m 22
x v t a t =+=⨯-⨯⨯=乙乙乙 所以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
S =x 甲-x 乙=100 m
故C 错误。

D .t =10s 时,甲乙的速度都为
v =v 甲+a 1t =15-10=5m/s 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为:
130255m 12.5m 2
x =⨯-⨯=() 故D 正确。

2、B
【解题分析】
物体轨迹如图:
所以路程为:
+=
5813m
位移如图红线所示: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C
【解题分析】
A.研究地球公转时,虽然地球很大,但公转半径比地球大得多,所以能将地球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时,由于火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时,万吨巨轮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巨轮可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虽然运动员是静止的,但要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4、D
【解题分析】
A.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可知,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甲、乙的速度均为正,说明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前4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小,两个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说明在t=4s时,甲还没有追上乙,故C错误;
D.在t=4s时,两图线相交,说明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5、C
【解题分析】
对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绳对物体A的拉力,以及地面对B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
【题目详解】
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簧伸长x=2cm=0.02m,则弹簧的弹力为F=kx=100×0.02N=2N.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到,细线对A的拉力F=G A+F弹=3N+2N=5N.对B研究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F N=G B-F弹=5N-2N=3N,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3N.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明确弹力的方向,再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题分析】
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根据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可得:
F =f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
f =μF N =μmg
同一个物体的重力相等,则三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 相等,故F 1、F 2、F 3之比为1:1:1,故A 正确。

7、BC
【解题分析】
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则2cd ac x x aT -=,代入数据得:20.5/a m s =-;
c 是a 到
d 的时间中点:2ad c x v T
= ,代入数据得:3/c v m s =;故B 正确 对a 到c 有c a v v aT =+,代入数据得:4/a v m s =;
c 对到
d 有d c v v aT =+,代入数据得:2/d v m s =
6ab bd m ==,b v =,代入数据得:/b v s =;故A 错误 从d 到e :2202d de v ax -=,代入数据得:4de x m =;故C 正确
从d 到e :0d v at =+,代入数据得:4t s =;故D 错误
8、AD
【解题分析】
A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F 、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C 对A 的摩擦力向右;故A 正确.
B 、对B 受力分析,由于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故受两个力为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B 错误.
C 、物体C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A 对C 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向右的摩擦力,故C 错误;
D 、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 、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知物体C 对地的摩擦力大小跟F 大小相等,故D 正确;
故选AD.
【题目点拨】
本题关键是要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物体受到摩擦力情况;同时还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
9、BC
【解题分析】
A 、4s 内公交车的位移为21011162
s v t at m =-=,故选项A 错误; B 、4s 末公交车的速度为10115343/v v at m s =-=-⨯=,故选项B 正确;
CD 、公交车停下来需要的时间25o v t s a =
=,即 6s 末时公交车已经停止,此时的位移:2222137.52o s v t at m =-=,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点睛: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出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出速度;刹车问题要注意车什么时间停下来.
10、AB
【解题分析】
当A 、B 两个小球都能落到水平面上时,由于两者的下落高度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则水平位移之比为初速度之比,为1:2,所以A 正确;当A 、B 都落在斜面的时候,它们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比值即为斜面夹角的正切值,即2
01 2gt tan v t
θ=,整理可得,时间002v tan t v g θ=∝,两次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υ0和2υ0,所以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1 2
t t =.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x A :x B =v 0t A :2v 0t B =1:1.当只有A 落在斜面上的时候,A 、B 水平位移之比在1:1和1:2之间,所以B 正确,CD 错误.故选AB .
点睛: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注意AB 可能的三种情况即可.
11、ABD
【解题分析】
A .由2x aT ∆=得小球下滑的加速度
222220.20.15m/s 5m/s 0.1
BC AB x x x a T T -∆-==== 故A 正确;
B .B 球的速度v B 等于A
C 段上的平均速度,即有
0.150.20m/s 1.75m/s 220.1
AB BC B x x v T ++===⨯
故B 正确;
C .由2x aT ∆=得:
x CD =x BC +aT 2=0.2m+5×(0.1)2m=0.25m
故C 错误;
D .由v B =at 得,则B 球运动的时间为t B =0.35s ,因为T =0.1s ,故B 球上面还有3颗小球,则A 球上方有两颗小球,故D 正确。

故选ABD 。

12、ABD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2x aT ∆=求加速度;根据第1s 内的位移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由速度时间关系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0的时间,判断汽车5s 末是否停止,若停止速度为0,若未停止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5s 末速度;求出2s 末的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即可求汽车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
在任意1s 内走过的位移差2231x m m a ∆=-=⨯,解得21/a m s =-,A 正确;在前2s 内的位移为5m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0152122v =⨯+⨯-⨯,解得0 3.5/v m s =,故汽车刹车时间为000 3.5v t s a
-==,所以在5s 末汽车速度为零,B 正确;2s 末汽车的速度为20 3.512 1.5/v v at m s =+=-⨯=,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
22
20 1.5 1.125221
v x m m a --===-⨯,C 错误D 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0.01; 1.1; 2
08BD AC X X T - 3.0 【解题分析】
每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0110.0250
T s s f ===,根据作差法得:1204BC
AB x x a T -= 2204CD
BC x x a T -= ;那么2200
88CD BC BD AC x x x x a T T --==;代入数据解得:a=3.0m/s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打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00.1056 1.32/440.02AC B x v m s T =
==⨯,则1.32 3.020.02 1.2/A B AB v v at m s =-=-⨯⨯=
14、0.04s ; 0.30; 0.54; 3.15
【解题分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

【题目详解】
(1)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所以两个计数点间时间
(2) 打第3计数点时速度为:
打第2计数点时速度为:
由公式可得:
; (3) 根据△x=aT 2,运用逐差法得:
代入数据解得:。

【题目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15、 0.5 弹簧有自重
【解题分析】
(1)[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 L -图线如图;
(2)[2].该弹簧劲度系数
5.0 1.0N/cm 0.5N/cm 15.07.0
F k x -===∆- (3)[3].图线与L 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 0的原因是弹簧有自重.
三.计算题(22分)
16、(1)1m/s 2 (2)3200m
【解题分析】
(1)依题意,直升飞机水平飞行的总时间t =180s
水平匀速飞行的时间
3
2810s=100s 80BC x t v ⨯== 所以直升飞机在AB 段做匀加速直线飞行的时间
t 1=t -t 2=3×60s-100s=80s
直升飞机在AB 段的加速度
2210800m/s =1m/s 80
v a t --== (2)AB 段的距离大小:
1118080m=3200m=3.2km 22
AB x vt ==⨯⨯ 17、(1)13m/s (2)36m
【解题分析】
(1)由速度时间公式直接求解;
(2)用位移时间关系求解。

【题目详解】
(1) 在4s 末的速度大小为:v=v 0+at=(5+2×4)m/s=13m/s ;
(2) 前4s 内行驶的位移等于:。

【题目点拨】
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考查,掌握好公式,利用规律直接计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