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步步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游牧活动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保护绿洲主要是保护这 里的水资源,合理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专项提能2 土地利用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土地利用图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 非农业用地和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程 用地等;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类型, 各类土地的面积或比重大小等。
2.荒漠化的成因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也有所不同,请把关系图补充完整。
能源 人口增长 防护体系
方法技巧
生态环境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考查,经常结合最新的时 事材料或研究成果,探究当前困扰人 类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如图:
拓展延伸 (1)水土流失的原因
河流
沙漠
植被 大风日数
冬春
疏松 沙质
(2)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完 成下图。
加剧
温带大
陆性 大
失 衡
抑制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 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试 把以下关系图补充完整。 (1)过度樵降水
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自然 地形 地处平原向高原或山地的过渡地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因素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土壤
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人为 因素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开矿
开挖露天煤矿 河道滩地开矿
樵采


采挖药材
(2)过度放牧
过 度 放 牧
载畜 量
(3)过度开垦
荒漠 化
防护 林
土壤肥 力
植被
另外,人类对水资源利用不当,比如在绿洲地区,河流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 源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比如大水漫灌等会导致生态恶化和次 生盐渍化。
核心归纳
1.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及表现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根据图名可知,图2为三个区域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资料。从图中找到横、 纵坐标的含义:横坐标表示五种用地类型;纵坐标反映各类土地类型面积的变 化幅度。注意图例,找出区域Ⅰ的图例。
Ⅰ区域的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都减少,旱地增多,水浇地无变化。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 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 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说出荒漠化的概念和类型。 2.结合资料,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3.掌握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4.掌握生态环境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学会分析其他生态问题。
预防_潜__在__荒__漠__化__的威胁 (1)防治内容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荒漠化土地的_生__产__力__
(2)原则:坚持_维__护__生__态__平__衡_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 碱)、_治__沙__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_水__资__源__。
思考
沿包兰铁路乘火车经过宁夏沙坡头会看到许多沙丘被草方格沙障覆盖,草方 格沙障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 植被存活。
知识归纳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探究导引
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读“西北地区 的位置和地形图”,并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西北地区是全球同纬度降 水量最小、干旱程度最严重 的地带。试从海陆位置、地 形地势两个方面分析其干旱 的原因。
答案 (1)海陆位置: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降水少。 (2)地形地势: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阻挡,对水 汽阻挡作用明显。
2.干旱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而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 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再加上大风日数较多,风沙活 动频繁成为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试把下图补充完整。
INDEX
预习新知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互动探究 启迪思维
专项提能2 土地利用图的判读
达标检测
随堂演练 达标过关
课时对点练 注重双基 强化落实
预习新知
一、荒漠化 1.概念:荒漠化是指发生在_干__旱__、__半__干__旱__地__区__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土__地__退__化__, 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形式: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 荒漠化和_次__生__盐__渍__化__。
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跟踪训练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
√C.河流水量减少
B.冰川融水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解析 新疆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根据因果关 系图:水源减少,过度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用水量加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 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荒漠化。
建设用地
1.4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解析 由图可知,该区域耕地增加,草地减少,且草地下降率最大,生态环 境呈退化趋势,退耕还草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首要选择。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绿洲萎缩,沙进人退
跟踪训练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 回答1~2题。 1.1937~2008年,该区域 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 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解析 荒漠化面积和载畜量(放 牧强度)都大致增加到10倍左右, 故A错误、C正确; 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 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B错误; 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 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错误。
典型例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 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1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 正确的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析题过程
图1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D.内蒙古高原西部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解析 由表格可知,该区域草地面积大,但沙地面积更大,沼泽湿地面积较 小,与内蒙古西部自然环境接近。
达标检测
(2020·吉林长春第五中学期末)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
2.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量的变化
解析 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加是导致该区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而这 些又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
探究点二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探究导引
2018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为“土 地无价,值得投资”,我国确定的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 战。”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角度探讨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 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试完成以下表格。
判断 1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内的荒漠区。 2 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使土地_自__然__生__产__力__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_持__续__发__展__, 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
条件 生态环境失衡
和降水的变率大
剧荒漠化进程
(2)人为原因
典型地区
主要人为因素
主要危害
能源缺 乏地区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 地表起沙的植被
半干旱的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半干旱的 农垦区
过度开垦
使沙化土地连片并发展
干旱的绿 洲边缘区 过垦、过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连线
请把我国对应的荒漠化区域连线。
次生盐渍化
“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红漠化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土地沙漠化
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石质荒漠化
南方丘陵山地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
荒漠
温带草原 载畜量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流水 沙质 风沙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表现:_过__度__樵__采__,过度放牧,_过__度__开__垦__,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2.原因 (1)来自于_人__口__激__增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_人__类__活__动__不__当__,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地区 农作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_节__水__农__业__,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 _合__理__分__配__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 内陆地区 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_生__物__措__施__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绿洲地区:外围沙漠边缘_封__沙__育__草__;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 带;内部建立农田_防__护__林__网___。 ②流沙地区:设置_沙__障___工程。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林则林,__宜__牧___ _则__牧__。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_兴__建__沼__气__池__、 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_人__口__增长。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D.过度放牧
A
读图训练
如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
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
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
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
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
回答1~3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C.人口激增
(1)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
成因
影响
基本 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深居内陆,高原、山岭
阻隔
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物质 地面疏松,多沙质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
条件 沉积物
土壤发育差
物质来源
动力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冬 为风沙向东、南方向移
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春季节,西北风强劲 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重要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荒漠
破坏林草植被 破坏植被,形成新的物源
泥沙入河
(2)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对黄土高原地区: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
剧自然灾害。
②对黄河流域(主要为下游地区):使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
序号
地区
防治措施
扩大林草比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
做好防风沙措施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合理放牧,加强草场管理
③ 工矿区、居民点等基本建设区
做好土地复垦;恢复植被
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水资 ④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源,发展节水农业

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
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防护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