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五上科学作业(1)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作业

五年级科学作业

五年级科学作业在科学领域中,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以加深对自然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本篇文章将涵盖一些有趣的五年级科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实验一:水的沸腾温度目的:了解水的沸腾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实验材料:- 水壶- 温度计- 火源- 水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水壶中,放在火源上加热。

2. 插入温度计并密切观察水的变化。

3. 当温度计上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记录下水的沸腾温度。

4. 重复实验,每次改变火源的强度,观察水的沸腾时间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二: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目的:探索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因素实验材料:- 相同种类的植物种子- 花盆- 水- 阳光实验步骤:1. 将植物种子均匀分配到不同的花盆中。

2. 将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适量浇水。

3. 将另一盆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但不提供阳光。

4. 另外一盆只浇水,不提供阳光。

5.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子颜色以及整体状态。

实验三:压力对物体的影响目的:了解压力对物体的影响实验材料:- 一个球- 尺子- 不同重量的书籍实验步骤:1. 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放置一个球,确保球的位置稳定。

2. 使用尺子测量球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3. 逐渐在球上放置不同数量的书籍,每次增加数量时重新测量球的高度。

4. 观察并记录球在不同重量下的高度变化。

实验四:自然资源的保护目的:加深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实验材料:- 大量纸张- 水- 植物种子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废弃的纸张。

2. 将一部分纸张放入水中,观察其被浸泡后的状态。

3. 将另一部分纸张埋在土壤中并撒上适量的水,并维持一段时间。

4. 播种几颗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定期给予适量的水。

5. 观察纸张在水中和土壤中的分解情况,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深入探索科学原理,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这些实验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科学领域中取得更多的进步。

新教材五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材五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材五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新教材五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光》单元参考答案1.有关光的思考活动记录1.略 2. 选项画“√” 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黑暗的房间没有光,我们也就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课堂练习1.B 2.C 3.D 4.D 科学阅读C 2.光是怎样传播的活动记录画图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课堂练习1.B 2.B 3.A 4. 声音传播的特点光传播的特点④⑤⑥①②③⑤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活动记录我发现了什么光照射玻璃光透过玻璃继续传播,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上的细节光照射白纸有一部分光穿过白纸,继续传播,白纸前方物体上的细节较模糊光照射书本光线被书本挡住,不能继续传播,看不到书本前方的物体课堂练习 1.B 2.A 3.A 4.D 5.A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活动记录1.略2.略课堂练习1.B 2.A 3.C 4.B 5.认识棱镜活动记录1.略2.白色或接近白色课堂练习1.D 2.C 3.B 科学阅读B 6.光的反射现象活动记录1.略2.略课堂练习1.A 2.C 3.A 4.C 5.略科学阅读放大,缩小7.制作一个潜望镜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1.A 2.B 3.B 4.B 5.②①④③⑤ 第一单元单元练习一、填空题 1.反射 2.折射。

红、橙、黄、绿二、选择题 3.C 4.A 5.C 6.C 7.D 8.C 9.A 10.D 11.B 12.C 三、读图题13.萤火虫(√)月亮(×)蜡烛(√)太阳(√)火柴(√)镜子(×)四、连线题14. 光的直射:皮影戏、月食、透过森林的光束、电影院放映机射出的光、汽车射出的光光的折射:插入水中的铅笔、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光的反射:黑板需要粗糙一点、台灯的灯罩、在灯光下可看到书上的字、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五、探究题15.图略。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绿豆芽健康生长的条件:温度,水分,空气,土壤,阳光。

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企鹅: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脂肪积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能以此维系生命。

天鹅:一是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二是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青蛙: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协调,有保护作用。

大雁:迁徙狼:夏季换成短毛装,冬季换成长毛装。

5、食物链和食物网书12、13页6、做一个生态瓶书14页7、改变生态瓶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8、维护生态平衡19页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1、爱护植物,不伤害它们。

2、2、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3、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4、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1、光和影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阳光下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3、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1.5亿千米,从太阳出发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光的反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做反光。

反射光线也是直线传播的。

3、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这都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5年级上学期科学单元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5年级上学期科学单元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光》参考答案一.填空1.直线2.照明取暖能量3.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4.光源5.反射传播方向二.选择1.C2.B3.A4. B5.B三.画图略四.实验设计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我的方案:(1)将三个带孔的纸屏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用手电筒从一侧照射,观察黑色纸屏上是否看到手电筒的光。

(3)调整其中一个纸屏的位置,观察黑色纸屏上是否看到手电筒的光。

实验预测:如果只有三个孔在一条直线上光才能到达黑色纸屏。

实验结论: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科学与生活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像三棱镜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散成多种颜色的彩色光带,形成彩虹。

第二单元《水循环》一.填空1.下降小水滴2. 0℃以下小冰晶3.水蒸气遇冷雾云4. 假设二.选择1.B2.C3.A4. A5.B三.观察操作(1)小水滴 A 小水滴凝结四.科学与生活1、在温度逐渐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既有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有:滋润空气;灌溉农田;滋养树木等。

不利的一面有:洪水淹没房屋;泥石流;海啸等。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节约用水,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五年级科学单元综合作业第三单元《热的传递》一.填空1.能量传导2.上升补充相对流动对流3.辐射4.分析数据5.传导对流辐射二.选择1. C2.B3. A4. A5. B三.观察操作(2)2有杯盖外包毛巾可以减缓热量向上散失。

(3)2毛巾不易导热,外包毛巾可以减缓热量向周围散失。

(4)4塑料泡沫四.科学与生活1.答:暖气片把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下降,冷热空气不停对流,房间慢慢变热了。

2、答:因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

所以冬天穿深色衣服,夏天穿浅色衣服。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
第一课 种子的发芽实验(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 (
)开始的。
2、农民伯伯选择在春天播种是因为(
)。
3、在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中,我们要保证至少( )个条件不变。
二、实验题。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
用到的材料:纸巾、绿豆 6 粒、不漏水的盒子 2 个、水、记号笔。
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1)让一组种子
,保持
,叫
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
持干燥,叫
组。
(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
(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
,一个

(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五年级科2学作业 2
第六课 做一个生态瓶
一、判断题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2、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二、看图连线。(制作生态瓶步骤)


第七课 改变生态瓶
一、判断题。
1、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生物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2、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
生物。
3、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4、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第一单元)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第一单元)

五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第一单元)作业1:观察与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实验材料:- 一杯水- 一根透明玻璃棒- 一块纱布- 一根铁钉- 一小块蜡烛- 一小块冰块实验步骤:1. 将玻璃棒插入水中,观察是否弯曲。

2. 用纱布筛一些沙子,观察到的现象。

3. 将铁钉放入杯中,观察到的现象。

4. 点燃蜡烛,通过观察火焰变化,得出结论。

5. 将冰块放在桌上,观察冰块变化。

实验要求:- 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 总结实验结论,并写出推理过程。

作业2:物质分类题目:根据下列物质的特征,把它们归入相应的分类。

- 木头- 铁块- 水- 红石头- 空气分类标准:- 固体、液体、气体- 强导电体、弱导电体、不导电体答题要求:- 将上述物质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 解释归类的原因。

作业3:物质的性质变化题目: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属于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

1. 橡皮变硬。

2.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3. 铁生锈。

4. 纸燃烧后变成灰烬。

5. 冰块融化成水。

判断要求:- 物质的性质:不改变物质的本质,如颜色、形状等。

- 物质的变化:改变物质的本质,如化学反应、相态改变等。

答题要求:- 判断上述现象属于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请按要求完成作业。

祝你顺利!。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姓名:一、填空1、地球由、、三部分组成。

2、地震波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3、在地球的组成中,温度最高的圈层是,最厚的圈层是,煤存在的圈层是。

二、判断1、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有圈套的差异。

()2、利用地震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3、地球内部各圈层厚度完全相同。

()4、地球内部的压力非常大。

()5、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6、地幔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

()三、简答1、什么是地震?姓名:一、填空1、地壳越往深处,越高,越大,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时,就会喷出,形成。

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着发生。

2、、和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

3、生长在高山上的使岩石分解,滚落到河道中,受到水的和石头之间的相互,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

二、判断1、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2、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指植物的根的作用。

()3、大雨的冲刷对岩石没有影响。

()三、简答1、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姓名:一、填空1、岩石是由组成的。

聚集在一起具有的矿物称为矿产。

2、媒、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3、化石是保存于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4、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及的许多信息。

5、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在很久以前是。

二、判断1、煤和石油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矿产,人类可以任意开采。

()2、矿产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我们应该保护矿产资源。

()3、石油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和漫长的时间,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4、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5、造成地表沙漠化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无关。

()6、地表的变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活动的原因。

()姓名:一、填空1、实验研究证明,声音是由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了。

2、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做的三个实验是:、、。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及答案

实验次数
本 1
小 组2
3 其 他 小 组
呆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数
1 0 0 2 1 2
呆在盒子中
间的蚯蚓数
3 3 2 2 1 1
呆在湿润土壤
里的蚯蚓数
6 7 8 6 8 7
我们的解释
蚯蚓喜欢呆在 湿润的土壤里
课堂练习
3.选择
A.黑暗的环境 B.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B )。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活动记录
1.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温度、光、空气)的实验记录。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实验组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对照组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水 3、温度 3 光 4、空气 3
水 0、温度 0 光 3、空气 1
水 0、温度 0 光 0、空气 0
A.光
B.温度
C.水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C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A )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4.按要求用简图画出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
3
浙江·科学作业本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QQ:53172992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 芽生长得更好
课外观察记录 2.观察绿豆芽分别在阳光下和黑暗处的生长情况并填写相关的记录表(见第 52 页附表三)。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 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科学作业第一课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答: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第二课1、茎有哪些作用?答:茎的作用1)茎能运输水分2)茎还有运输养分3)支持植物体的作用2、茎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答:1)茎周长的变化;2)茎长度的变化;3)树皮颜色的变化。

第三课植物对人类极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答(1)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课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答: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1)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2)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

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着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

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

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五年级上册科学综合实践作业

五年级上册科学综合实践作业

五年级上册科学综合实践作业
1. 动物与小环境
根据老师分配的动物种类,观察一个它们生活的小环境(如鱼缸、蚕室等),记录以下内容:
- 动物的形态特征
- 动物的生活性
- 小环境的特点
- 动物与小环境的关系
- 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提出改进建议
2. 防盗报警器的制作与使用
制作一个简单的防盗报警器并编程,实现对某物品的防盗预警。

完成后思考以下问题:
- 报警器是如何检测到有人靠近物品的?
- 报警器的原理是什么?
- 该报警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进一步改进这个报警器的可能性和方法?
3. 空气的压力
使用吸管和一些小物品,在吸管内制造空气压力差并模拟其他现象。

记录以下内容:
- 实验过程和现象
- 空气压力的原理和作用
- 其他现象的解释
- 实验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4. 能量的转化
使用滑梯、弹簧、风车等物品进行实验,在玩乐中探讨能量互相转化的原理与方式。

记录以下内容:
- 实验过程和现象
- 能量的定义和种类
- 物品之间能量转化的模拟和解释
- 实验的感悟和启示
以上实践作业是本学期科学综合的重点任务,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教学教材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教学教材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

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2种子发芽实验(二)活动记录:略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

(1)A (2)C (3)A2、略。

4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

(1)A (2)B (3)B (4)C 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

(1)×(2)√(3)√(4)√(5)√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6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7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

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8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选择题。

(1)B (2)C2、填空题。

(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

(1)×(2)√(3)×(4)√(5)√(6)√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5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5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4、做一块卵石1、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2、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3、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石块崩落滚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被冲刷和摩擦形成了卵石。

5、各种各样的矿物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

(铜、铁)等属于金属矿产。

(石墨、石英、硫黄)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3、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4、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

5、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管道开采)。

6课、地表的变化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2、(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

3、如何保护地表: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牧场等。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那些影响?答:①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②破坏地表形态。

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5、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地球的内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人类活动也改变着地表形态。

7课、声音的产生1.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科学五上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科学五上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说说 议议 猜猜 想想
1.我的绿豆芽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 3.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4.绿豆芽健康生长的必需条件有哪些?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温度、水分和空气
绿豆苗健康成长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空气、土壤、阳光等
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4.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些内容应该要记下来?
•研 究 计 划
• 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 我们的猜想:……
• 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花盆中的一盆放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 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声带振动 鸣管里空气振动 后肢摩擦翅膀振动 翅膀振动 空气振动 弦振动 水振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 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 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 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 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 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第7课
保护我们的听 力
听两段声音,说说你的感受。
什么是噪声?
描述噪声的特征和我们的感受。
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 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通常是指那 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污染主要 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 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 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特色作业(1)

五年级上册科学特色作业(1)

五年级科学特色作业(1)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难不倒我,我会填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2、模拟火山的成因实验,用()做岩浆,用()做地壳。

3、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 ) ( ) ( )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分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

4、岩石由()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

5、()()()等属于能源矿产,()()等属于金属矿产,()()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7、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或()。

8、()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也是世界上开凿()、()的大运河。

二、科学与生活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怎样形成的?
3、说说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大象版科学五上 热传递 (1)

大象版科学五上  热传递 (1)

物体间传递的事例。
炒菜的时候 火把锅烧热, 锅又把菜烧
熟......
妈妈一摸我的额 头就知道我发烧 了,是因为......
我把不锈钢勺 放在热水里, 过一会儿......
冬天一摸室外的铁块 就会觉得冰凉,是因为
我手上的热......
新知讲解
热在物体间的传递调查表
现象
传热物体 受热物体
新知讲解
实验
新知讲解
时刻牢记两个问题 ①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②如果我们的猜测是成立的,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新知讲解
热在铜棒上的传递实验记录表
实验目的棒上的传递方向可能是:
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现象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加热后蜡环在铜棒上的变化,想一想:这些 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些现象能不能为我们的观点提供证据?热在物体之 间传递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同一个物体内部又是怎样 的?
新知讲解
热从火焰传向铜 棒,又从铜棒传 向蜡环,这点可
以证明热是 从......
火柴在铜棒上是 按照离热源由近 及远的顺序掉落 的,这说明....
比冰淇淋温度更 低的物体只可能 吸收冰淇淋的......
冰淇淋融化,一定是 有其他比它温度高的 物体把热传递给它了!
新知讲解
在铜棒的不同位置放两支温度计,观察温度的变化 如果热不能在铜棒内传递,离火比较远的地方就不会热,温度就不会升高; 如果热可以在铜棒内传递,加热后,没有与火焰接触到的地方温度也会升高。
比冰淇淋温度低的物体能够把热传递给冰淇淋,使冰淇淋温度 升高吗?
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热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 向温度低的物体,还是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向温度高的物体。
新知讲解

【新版精品 一课一练】五年级上册科学 1.1有关光的思考 教科版(含答案)

【新版精品 一课一练】五年级上册科学 1.1有关光的思考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1.有关光的思考一课一练(教科版2017)课堂回顾一、填空。

1.因为有了_______,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_______。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_______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_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_______,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_______;有些是_______,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_______。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______________,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_______。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_______,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______________这个红苹果。

9._______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判断题。

1.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3.工作的电视机屏幕和投影仪屏幕都是光源。

()4.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三、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水B.熊熊燃烧的火把C.皎洁的月光2.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

A.能看到B.不能看到C.适应后能看到3.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B.动物不需要光C.眼光是眼睛发出的光四、连线题。

太阳阳光点亮的电灯属于光源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不属于光源镜子中的太阳熄灭的蜡烛发光鱼参考答案课堂回顾不是是光一、1.光2.自身能发光正在发光光源3.反射4.太阳5.恒星光源行星光源6.直接用肉眼去看7.光源8.进入眼睛都不能看到9.夜视仪二、1.√2.×3.×4.×三、1.B2.B3.A四、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填空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等。

2、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

3、种子发芽最需要()、()、()、()几个条件。

二、判断题
1、种子发芽只需要水和温度。

()
2、照料种子时,及时观察种子并做记录是很重要的。

()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填空
1、有些种子不发芽可能是由于(),也可能是由于()。

2、移植绿豆芽需要()、()、()、()。

二、问答题
移植绿豆芽的步骤是什么?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填空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

2、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是相适应的。

3、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植物能够()。

二、问答题
比较芭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
第4课蚯蚓的选择
一、填空
1、蚯蚓需要()、()的环境。

2、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

3、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和()。

二、问答题
请你列举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2、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3、生物之间也是()、()。

4、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

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2、()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3、一些弱小的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往往有高度的生殖能力,这种现象称()。

4、生存竞争指生物处在复杂的环境下,为了()和()所进行的斗争。

第二单元
第1课光和影
1、()、()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叫做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时随着()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

第4课光的反射
1、光是()传播的。

2、光碰到镜面会( ),被反射回去,形成( )。

3、反射光也是( )传播的。

4、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 )。

第5课光与热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3、太阳温度越高,光弱温度就()。

4、凹面镜利用()会聚光线。

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是地球最大的光源的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

3、物体和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

4、物体表面反光(),吸收热的本领就小;
物体表面反光弱,吸收热的本领()。

第7课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具有()、()、()的特点。

2、太阳能热水器由()、()、()、()、()组成。

3、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能量的关键,太阳能集热器一般倾斜的角度和当地()一致。

第三单元
第1课地球
1、地形包括()、()、()、()、峡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
(),地球表面是()、()的。

3、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火山和地震是由于()造成的。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的,有时是
()的。

第3课岩石和土壤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
()的过程中进行的。

3、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植物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和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

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土壤是由()、()、()、()、()和()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和()。

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土壤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和()。

二、选择题。

1、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A、石块
B、泥沙
C、小鱼
2、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造成的。

A、动物
B、风吹
C、雨水的流动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和()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因为它们的作用,使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3.()、()、()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2、在做小车实验中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

3、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有关。

4、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

第2课用橡皮筋做动力
一、填空。

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和
()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二、选择。

1、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状的力叫()。

A、重力
B、压力
C、弹力
2、下面的物体具有弹力的是()。

A、石块
B、橡皮筋
C、拉开的弓
第3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喷气式飞机是靠反冲力飞行的。

()
2、喷气式飞机喷气的方向就是飞行的方向。

()
3、气球的飞行方向受它的喷气方向控制。

()
4、在气球的气嘴处插一根细管,可很好引导气体喷出方向()
5、“神州”七号宇宙飞船靠火箭反冲推力推上天的。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1、桌上拉动木块可以用()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2、在()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用的力最省。

A、玻璃
B、木板
C、毛巾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摩擦力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物体越重,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6课滑动与滚动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和
两种方式。

因此摩擦力也可分为和。

2、当一辆汽车行驶进,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在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的摩擦是。

二、判断题。

1、为了增大摩擦,人们常常在一些机器部件上加润滑油()
2、在机器上广泛地使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