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2)-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2)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比的应用(2)。

一、教学内容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比的应用,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几成几,以及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
1. 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应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应用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案例,以及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一家商店将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了20%,问降低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们思考并尝试解答。

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如何求一个数的几成几,以及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
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比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转
化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
1. 求一个数的几成几的练习题;
2. 将一个数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的练习题;
3. 实际问题案例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应
用方法,是否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应用问题。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
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引入实
际问题的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
实生活相结合,我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对比例概念的直观理解。

例如,我引入的商店降价问题,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比例在生活
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解比的计算方法时,我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逻辑。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PPT上的图表和例题,逐步引导学生们掌握求一个数的几成几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会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是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的重要途径。

我会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在讲解本节课时,我运用了一些教学技巧和窍门,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注重语言语调的运用。

在讲解比的计算方法时,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适当的语调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还注意语速的把握,避免讲得过快,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我合理分配了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引入、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

特别是在练习环节,我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我积极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讲解比的计算方法时,我适时提
问学生们,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我可以了解学生们
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们能够跟上
教学进度。

在情景导入环节,我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
理解比例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在讲解比的计
算方法时,我没有给予学生们足够的自主探究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思考时间。

在今后的
教学中,我应该注意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在教案设计方面,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今后的
教学中,我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
容和作业,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一些教学技巧和窍门,取得了一定的
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了一些不足
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
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课后提升
为了巩固学生们对比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我为他们设计了一些
课后练习题。

1. 一家工厂生产了300个零件,其中有20%不合格。

请问不合格
的零件有多少个?
答案:300 × 20% = 60个
2. 小明有200元,他将其中的50%用来购买一本书。

请问他购买
书后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200 × 50% = 100元,购买书后剩下200 100 = 100元
3. 一桶水有60升,如果将其中的25%倒入另一个桶中,请问剩余的水有多少升?
答案:60 × 25% = 15升,剩余60 15 = 45升
4. 小红购买了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商店给出了8折的折扣。

请问小红实际支付了多少钱?
答案:200 × 80% = 160元
5.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

请问班级中有多少名男生?
答案:40 × 60% = 24名
6. 小刚有500元,他决定将其中的一半存入银行。

请问存入银行后,他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500 × 50% = 250元,存入银行后剩下500 250 = 250元
7. 一箱苹果有24个,小华吃掉了其中的20%。

请问小华吃掉了多少个苹果?
答案:24 × 20% = 4.8个(取整数为4个)
8. 小明有100元,他将其中的1/4用来购买一本书。

请问他购买
书后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100 × 1/4 = 25元,购买书后剩下100 25 = 75元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对比的应用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鼓励学生们认真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在
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