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追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追求
我们遇到的问题
• 积极性要校长去调动吗(与一位日本校长的
对话)? • 为什么教师职业倦怠(job burnout) ? • 为什么学校绩效工资会引发更多的不满? • 为什么校长常说:我拿这样的教师没有任何 办法? • 新加坡为何发布国家教师宣言? ……
职业倦怠 13种表现
1. Chronic fatigue - exhaustion, tiredness, a sense of being run down (极度疲倦) 2. Anger at those making demands (发怒) 3. Self-criticism for putting up with the demands (苛求,自责) 4. Cynicism, negativity, and irritability(愤世嫉俗、行为乖张) 5. A sense of being besieged (烦扰,困惑) 6. Exploding easily at seemingly inconsequential things (对不合理的事大发雷霆) 7. Frequent headaches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turbances (头疼,肠胃不适) 8. Weight loss or gain (体重下降或肥胖) 9. Sleeplessness and depression (失眠,压抑) 10. Shortness of breath (浅短呼吸) 11. Suspiciousness (多疑) 12. Feelings of helplessness (无助感) 13. Increased degree of risk taking (投机心理加重)
原因何在?
• 内在价值追求缺失 • 缺乏创新与坚守 • 评价与考核机制片面(只使用了外在激励) • 校长负责制虚置 • 提升教师的国家使命感与职业荣誉感
……
激励(Motivate)
• 何谓激励: 激发勉励,使振作。 • 激励的种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
励和内在激励。 •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 尼尔(Steiner):“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 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 精神激励和内在激励最强大,最持久。
过程型激励理论
•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达到某种结果, 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皮格马利翁效 应 • 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用 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亦即研究人的行 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么”的问题。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 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 影响。
顺境与逆境顺境与逆境结论结论??提升教师职业化提升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环专业化水平环??建立有效的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校??加强加强修炼修炼教师教师教师的十项修炼教师的十项修炼disciplinesdisciplines??d1d1焕发激情焕发激情passionpassion??d2d2忠诚使命忠诚使命missionmission??d3d3珍惜荣誉珍惜荣誉honerhoner??d4d4敬重工作敬重工作actionaction??d5d5富有智慧富有智慧wisdomwisdom教师的十项修炼教师的十项修炼disciplinesdisciplines??d6d6充满爱心充满爱心lovelove?d7d7善于引领善于引领leadlead?d8d8乐于分享乐于分享shareshare?d9d9勤于学习勤于学习learnlearn??d10d10勇于创新勇于创新innovationinnovation激励语录激励语录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激励语录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
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 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 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教师的十项修炼(Disciplines)
• D1、焕发激情(Passion) • D2、忠诚使命(Mission) • D3、珍惜荣誉(Honer) • D4、敬重工作(Action) • D5、富有智慧(Wisdom)
教师的十项修炼(Disciplines)
• D6、充满爱心(Love) • D7、善于引领(Lead) • D8、乐于分享(Share) • D9、勤于学习(Learn) • D10、勇于创新(Innovation)
内容型激励理论
ERG理论
• “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 •
奥德弗认为,职工的需要有三类:生存的需要(E), 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发展需要(G)。 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越为人们所渴望; 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能够得到较多的满足,则较高 层次的需要就越渴望得到满足;如果较高层次的需 要一再受挫得不到满足,人们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 需要的满足。这一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上的满 足到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了挫折到倒退的趋势, 这在管理工作中很有启发意义。同时,ERG理论还认 为,一个人可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主要有三大类
• 内容型激励的理论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 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 1. 2. 3. 4.
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 的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戴维·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奥德弗的ERG理论
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 修正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
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 化理论和挫折理论等。
1.强化理论 :所谓强化,是对一种
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 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 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2.挫折理论 :顺境与逆境
结论
• 提升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环境) • 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校长) • 加强修炼(教师)
激励因素 • 激励因素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
的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 素,这类因素的改善会使人们产生工作 满意感,缺乏则使员工产生“没有满 意”。
• 没有这些因素,组织的士气不会下
降,但如果有,就会提高。 比如办公环境或基本福利属于保健 因素,而奖金属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 保健因素是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富裕 阶段 小康 阶段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温饱 阶段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 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
内容型激励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 (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 因素理论。他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 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 结果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 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 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 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素。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 因素的满足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如 得不到改善,则会引起员工对工作的 不满。
• 有了这些因素,组织的积极性和士
气不会提高,但如果没有,就会大 幅下降。
内容型激励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 麦克利兰把人的高
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交往和成就需 要。 • 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 满足的前提下,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合 群需要是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成就需 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起着特 别重要的作用。该理论将成就需要定义为: 根据适当的目标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 种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