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0课时1-9水的利用和保护(一)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1章水和水溶液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2.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3.了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科学探究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并不是只限于科学家的行为,感受科学并不神秘;2. 通过阅读科学家琴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魅力;3. 通过STSE教育,体验科学探究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多媒体PPT等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水的广告片,并谈谈感受。

2.我们说过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

从理论上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事实上呢?生:不是这样的……(课前布置,让学生学会调查和收集资料,在课上可进行交流,互相补充。

)今年夏天是我县60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在如此炎热干旱的两个多月中,除了高温难耐,人们的生活、生产中随之又产生了一个难题,水资源的紧张。

请你谈谈今年干旱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问题或困难。

讨论:日常生活、生产中,哪些活动需要水?一、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说出水与人类生活、生产有什么密切联系。

(饮用、灌溉、洗涤、工业用水等)讨论:你家里的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如何?(P40阅读材料)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为什么我国仍是个缺水的国家呢?(人均水资源少等)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又有何特点呢?请看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及人均水资源情况图,通过观察谈谈我国水资源情况。

(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面对缺水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避免的?(节约用水、南水北调等。

)欣赏漫画图片,他们在干什么?(过度)二、水资源的保护1.针对目前的情况,结合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请同学们展开讨论,提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来保护我国仅有的水资源。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千克/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上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 密度的公式: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1kg/m3=1×10-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 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3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1-9(第1课时)教案 浙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1-9(第1课时)教案 浙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1-9(第1课时)教案浙《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1-9(第1课时)课题主备人知识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3、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第1课时:总 2课时授课时间:技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能目标情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多媒体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教学主备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引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为了加强宣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而制订的吗?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讨(1)世界水日 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加深同学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确定“世界水日”,旨在使全世论,界都来关心并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并要求各国根据本国们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国情,开展相应活动,提高公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次来(2)中国水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我国水利部就确认识,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

1993年确定“世界水日”后,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节水意识;同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所以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中国水周”时提高学生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提取信息,分2021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我国纪念“世析问题的能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力。

可持续发展”。

(3)以“节约用水”标记提问:标记的含义是什么?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

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级上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级上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资源的用途
请各组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活:
农业: 工业:
想一想
• 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用 水,主要来自于哪些水体?
湖泊水
河流水
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现状 当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
1993年1月18日,国际上规定联合国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1.淡水资源总量少 请各组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当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 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哪些水体? 你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 手是字母“J、S”的变形,接水寓意节水,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请各小组讨论每人说一点
所以,我们要。。。。。。
•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 请各小组讨论每人说一点
手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请各组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你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 请各组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当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当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手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保护水资源,我能做······· 请各小组讨论每人说一点 你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 1993年1月18日,国际上规定联合国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当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 你每冲一次厕所所用水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1)》导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1)》导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1)》导学案浙教版1、知道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2、了解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3、了解我过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点。

★ 温故知新1、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A、地下淡水B、冰川水C、江湖水D、大气水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A溶液B、B、C溶液C、C溶液D、A、B溶液学习过程一、水资源1、活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用水的活动有:2、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类型主要有:3、讨论:你家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在地球水体总量中所占的比列如何?★ 即时反馈11、地球上的水呈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自然资源,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二、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和水循环生阅读课本P41页,第一段内容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和同期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比较贫乏。

想一想:水资源和水循环有什么关系?2、各大洲的水资源情况(通过计算填教材P51表格)归纳总结: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因素(1)淡水水体的分布有关(2)和水循环的特征有关,赤道附近和距海洋较近的地区,,而干旱的沙漠地区。

(3)和人口的有关三、我国的水资源生:阅读教材P42-43 完成填空。

1、我国水资源占世界位,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是世界贫水国。

2、读中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是:南北。

东西。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夏季冬季3、读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随纬度变化图:从赤道到,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大,北纬30度以北则,在北纬达到最小值,再往北则又有所增加,北纬度是我国少水带,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所以该地区人均水量最少。

八上浙教版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上浙教版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水的存在与组成1、水的循环⑴水循环的过程(能够看图进行描述)(2)水循环的途径: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大循环)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小循环)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小循环)(3)水循环的动力:(主要动力、外因)+(内因)+ (4)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得地球各圈层紧密联系在一起;②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③使得海洋向陆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

(5)水资源定义:一段时间内某个地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某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5)更新最快(天);更新最慢(约年)(7)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但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仅界平均水平的(8)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差异:夏季冬季,江河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现在人类对水资源的改造主要是对的改造)(9)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约需升水二、水的电解实验①装置(认识)②现象:在两个玻璃管中都产生了气泡,并且极一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极一管的两倍,V负:V正=③气体的鉴定:正极→产生,鉴定方法:负极→产生,鉴定方法:④实验结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的;水是由和组成的(注意:不能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⑤文字表达式:三、浮力1、浮力的存在:浸在(包括和浸没)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产生的浮力2、浮力的方向: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4、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弹簧秤测出物体在空气和浸在液体中的读数差)6、阿基米德原理(文字):F浮=G排=ρ液gV排(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了解探究过程)7、物体的沉浮⑴受力分析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当F浮>G物体;②当F浮=G 物体;③当F浮<G物体。

⑵密度判断法:①ρ液ρ物,物体上浮;②ρ液ρ物,物体悬浮;③ρ液ρ物,物体下沉;注:(要注意物体在水中的各种状态:浸没、浸入、漂浮、悬浮、下沉)8、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⑴密度计和船的原理和应用:密度计和船都是状态下工作;船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吃水较,反之则较;密度计的刻度为、⑵潜艇的浮沉原理:通过改变来实现浮沉;⑶气球和飞艇利用_空气__的浮力来工作,通常充入密度较空气_密度小_的气体;归纳浮力的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G排液;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易错点:桥墩深深埋在河底淤泥中,所以桥墩下表面)平衡法:F浮=G-F拉(适用于漂浮、悬浮)四、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①;②不饱和溶液①;②;③特殊(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①;②不饱和溶液①;②;③3、溶解度:一定温度下(一般为20℃),里达到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反应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易溶:20℃时,溶解度在以上;可溶:20℃时,溶解度在克;微溶:20℃时,溶解度在克;难溶:20℃时,溶解度在克以下。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1.9水的利用和保护教案1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1.9水的利用和保护教案1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1【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9节第2课时(第43~47页)。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学会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②学会液体的过滤操作③把握粗盐精制的方法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比较,把握污水处理方法,增强防止污染的责任感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验的爱好【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粗盐精制方法②教学难点:过滤、粗盐精制的规范操作【教学预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明矾、泥浆水【设计说明】以一杯浑浊的泥浆水贯穿课堂,提问“敢不敢喝”到讲述并实验操作沉淀法、过滤法,再提问“敢不敢喝”,再到介绍蒸馏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地球是个水球,“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学生:不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的少。

然而在我们的周围却经常发生着让我们心寒的情况。

出示水污染的图片三幅,讨论水污染的缘故二、新课教学(一)水的净化1、水污染的要紧缘故:(1)、生活污水任意排放(2)、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3)、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拿出一杯泥浆水,摸索:被污染的水你敢喝吗?水被污染后有什么危害?2、水污染的危害: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农业废水中含有的化肥、农药会使水生动植物灭绝;人类长期接触或者饮用了污染的水,会中毒、致病甚至死亡;污水中含有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会使微生物大量生长,从而消耗了溶解于水中的氧,水生生物难以生存。

3、污水的处理活动:将一杯浑浊的泥浆水静置,观看现象现象:有些固体会沉到底部,上层比之前污水清摸索:发生洪水之后,为了较快的净化水,经常会加一种物质,能够在较短时刻内让上层变得更清,你明白加到里面去的是什么吗?学生:明矾明矾或活性炭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一些较大的颗粒并慢慢沉到水底。

明矾、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剂。

(1)沉淀法:沉淀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摸索:用沉淀法能不能除去这些较大的颗粒?学生:不能,只能将这些较大颗粒沉淀下来,而不能除去。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水的利用和保护课件(与“物质”有关文档共17张)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水的利用和保护课件(与“物质”有关文档共17张)

只含有水一种物质,这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
质,
叫纯净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中 ,哪种方法净水的效果最好?
蒸馏法
12
第12页,共17页。
办法 原理 适用范围 基本操作 所起作用
沉淀 法
根据物 质的溶 解性不 同
用于分离液 加入明矾 使水中的悬浮
体中混有的 等凝聚剂, 微粒凝聚成较
不溶性固体 搅拌后静 大颗粒而沉淀
第14页,共17页。
14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15
第15页,共17页。
国家节水标志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
第16页,共17页。
杂质

下来
过滤 法
根据物质 的溶解性 不同
用于除去液 体中混有的 不溶性固体 杂质
溶解,过 滤
可除去水中的 悬浮微粒
蒸馏 法
根据液 体物质 的沸点 不同
用于分离或 提纯液态混 合物
加热,蒸 馏、冷凝
第13页,共17页。
可除去水中已 溶解的物质
13
如何分离下列物质:
油和水 食盐和水
木炭粉和水 酒精和水
4
第4页,共17页。
富营养化的城市河流水样
5
第5页,共17页。
谈谈你对水的污染的了解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
2.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
3.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0课时1-9水地利用和保护(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0课时1-9水地利用和保护(一)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23 课时 )同步练习第 20 课时 1.9水的利用和保护(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地球上的水以存在形态分,有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2.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水和生命密不可分,这是因为:(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 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 科学探究 ]一、水资源1. 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水。

读p.42 图 1— 77、图 1— 81。

[ 讨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用水?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2.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水主要是海洋水,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而海水是咸的,陆地水中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2.53 %,并多数以固体冰川形式分布在人烟稀少的极地、高山或人类无法开采的地球深处。

占地球水总量比例很低的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3.地球上水循环地区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加上人口分布也存在着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4.由于工农业生产给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样又降低了淡水利用的价值。

5.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应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 讨论 ] 1. 从水循环的角度总结一下,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几种淡水水体有何共同特征?2. 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占地球水的比例是多少?二、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由于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是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这些水都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八年级科学上册 1.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科学上册 1.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学设计

水的利用和保护(一)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九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前几节学习了水的浮力、压强等科学量基础上的再拓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非常大,由于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3)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资源的分布,我国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措施难点: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联系实际,树立节水观念四、教学准备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资料,多媒体五、教学方法(1)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直观、形象,大大提高教学的品质。

(2)情境教学:利用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以致用。

(3)讨论、质疑、互动式教学本节以实例说明水的缺少及污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设计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讨,张扬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互动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生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理念。

七、教学过程中,,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资源,?”叫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的学习,能理念。

八、板书设计水的利用和保护(一)一、水资源(1)定义:水资源通常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水。

约占淡水总量的0.3%。

二、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1)时空分布不均:赤道附近和距海较近的地区,较丰富;干旱的沙漠地区,较贫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时1.9 水的利用和保护(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地球上的水以存在形态分,有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2.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水和生命密不可分,这是因为:(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科学探究]
一、水资源
1.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水。

读p.42图1—77、图1—81。

[讨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用水?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2.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水主要是海洋水,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而海水是咸的,陆地水中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 2.53%,并多数以固体冰川形式分布在人烟稀少的极地、高山或人类无法开采的地球深处。

占地球水总量比例很低的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3.地球上水循环地区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加上人口分布也存在着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4.由于工农业生产给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样又降低了淡水利用的价值。

5.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应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讨论] 1.从水循环的角度总结一下,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几种淡水水体有何共同特征?
2.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占地球水的比例是多少?
二、水资源的分布
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由于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是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这些水都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2.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阅读P.44各大洲的水资源情况表。

[思考] 1.根据p.44各大洲的水资源情况表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完成表中空格,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根据各大洲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均年径流量的排序变化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 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加拿大等国家中的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
三、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同时又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加上各地的气候、人口分布差异很大等特征,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

但由于我国人
口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所以是世界上“贫水国”之一。

(2)从空间分布看: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3)从时间分配看: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显。

2.解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

(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

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

[讨论] 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最低值为什么出现在北纬40°附近的地区?
[思考] 1.缺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课时小结]
重点:1.了解水资源。

2.了解水资源的分布。

3.了解我国的水资源。

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措施。

难点:1.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2.联系实际,树立节水观念。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我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江河年均径流总量在世界上占 ( C )
A.第一位
B.第四位
C. 第六位
D.第十位
2.下列属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D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3.全球多年人均年径流量居第一位的是 ( B )
A.亚洲
B.大洋洲
C. 非洲
D.南美洲
4.我国多年平均径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我国多年平均径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1)在时间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2)在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请你谈谈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答] 南水北调,就是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严重缺水的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这样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节约用水?谈谈你的看法和节水措施。

(可以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7.某同学家有一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按这样计算,该同学家一年(365天计)因漏掉而浪费的水是多少千克。

(20滴约为1毫升)
[解] 1年的时间为:365×24×3600秒=31536000秒
水的体积为:31536000滴=1576800毫升=1.5768米3
水的质量为:1.5768米3×1.0×103千克/米3=1576.8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