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旅游与福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新探索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民俗文化价值的闽台旅游整合开发探讨

基于民俗文化价值的闽台旅游整合开发探讨
湾 都属于 亚洲大陆 板块 , 更新世 的早 中期 , 在 台湾 海 峡多为 陆地 , 福建 和台 湾 曾经 不止 一次 地 连 成

片整体 。一直到 更新世 的晚期 , 气候转 暖 , 冰川
融 化 , 平 面 上 升 , 湾 才 被 海 隔 开 , 为 岛 海 台 成
屿 。 川 至今 台湾海 峡最 深 处也 不 过 10米 , 半 ” 0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 nadT ia hudb ep n il o it ut n ui tenFj nadT ia ne ep ni eo po cino eit ci i n aw nsol et r cpefj n s ms dt rm b w ui a nud rh r cp rt t t e te a h i o c o a o se an w t i lf e o f h nr v a
缘性 、 多元性 、 海洋 性和开 放性为 主基调 的闽 台区 域 文化特 征 。在 此 基础 上 , 建省 旅 游 学 界 和地 福 理学 界经 过共 同研究 , 出“ 台旅 游 区 ” 提 闽 的旅 游
闽 台之 间地缘 相 近 , 在地 理 方 位上 存 在 特 定 的依 存关 系 。“ 代 地 质 学早 就 表 明 , 建 和 台 古 福


海西 战略催 生海峡旅 游
潮, 形成 了台 湾社 会 的 “ 根在 福 建 ” 历史 局 面。 的 据 12 9 6年 1 2月 3 1日的人 口统计 , 祖籍 为 福建 的 台 湾 人 占 8 .7 , 中 泉 州 、 州 籍 贯 占 30 % 其 漳 9 . 9 。福建 居 民在 移 民过 程 中带 去 了福 建 的 62 % 闽南方 言 、 宗教 信仰 、 族 制度 、 会 组 织 以及 社 宗 社 会风俗 等 , 台文化 逐 步交 融 , 成 以原 生 性 、 闽 形 边

福建文创产品调研报告

福建文创产品调研报告

福建文创产品调研报告福建文创产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化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为载体的产业。

福建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文化创意产业在这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福建省文创产品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调查等,以全面了解福建文创产品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市场现状福建的文创产品市场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各类产品琳琅满目。

其中,著名的闽南文化、闽台文化和闽北文化等福建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福建盖碗、木雕、剪纸等民间工艺品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2. 发展趋势福建文创产品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文化创新:福建的文化底蕴丰富,文创产品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时尚元素的融合,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2)多元化发展:福建的文创产品应该涵盖多个领域,比如美食、手工艺品、艺术创作等,并且在不同领域间形成有机的联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福建文创产品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

3. 存在的问题福建的文创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创意不足:一些文创产品缺乏独特的创意,过于依赖传统文化元素,缺乏新颖的表现方式和设计理念。

(2)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文创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福建的文创产品需要在市场定位、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产品容易被模仿和盗版,这对于文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基于对福建文创产品的调研结果,给出以下建议:(1)加大创意投入:福建文创产品需要注重创意的独特性和前瞻性,借助创意设计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市场营销:福建文创产品需要注重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提高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台湾游”背景下福建旅游发展要应对的几个难题

“台湾游”背景下福建旅游发展要应对的几个难题
福 建 与 台湾 一水 之 隔 , 相 毗邻 , 文 化 、历 史 、血 紧 在
的阶段,给海峡两岸的旅游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都带
来 了合作 的机遇 ,尤其 是原 本就有 与 台湾方 面进行 旅游合
缘 、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渊源关
系 。通 过海 峡旅游 品牌 的共 同建设 ,大 陆旅游 者赴 台旅游
牌”合作机制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制约着海峡旅游品
牌 的树 立 ,旅 游者 对 “ 海峡 旅 游 ”品牌 也认 识 不清 , “ 海
峡旅游”品牌的还未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此次,台湾
游对 大陆旅 游者 的开放 ,将 推动 海峡旅 游合 作进入 一个 新
3 有利于增加福建的知名度, . 促进福建旅游的新发展
76
维普资讯
2008 年 第 8期
《 展 研 究 》 发
将通过台湾直接或间接 了解福建的概况,从而增加 了福建 的知名度 。如福建与 台湾的 “ 两山两水”( 武夷山与阿里 山、大金湖与 日 月潭 )的合作,大陆旅游者游览阿里山与
源,环岛沿海和近海地区有大量的中温 、高温、超高温温
系中 “ 先行先 试 ”的新生 事物 ,其实 施过程 中的经验对 其

“ 台湾游 ”给福 建旅 游 发展 带来 的机 遇 与挑 战
( )“ 湾游”给 福 建旅 游 发展 带来 的机 遇 一 台
1 有 利于促 进海 峡旅 游 品牌 的树 立 .
海峡两岸在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上具有区位 、交
通 、资源 、市场 等方而 的优势 。 国家 旅游局 将海峡 旅游 合

言基本相通,文化习俗也基本相似,具备条件培养与培训 优秀的 “ 台湾游”导游与领队。因此,随着 “ 台湾游”的 发展,福建旅游业能为其他省市提供 “ 台湾游”经验、人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先行先试区建设探讨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先行先试区建设探讨
游 的整体 营销 等。
【 词 】 闽台文化 文化 旅 游产业 先行 先试 区 建 设 关键
中图分类号: 5 2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 0 7 2 1) 8 0 8 - 10 — 60(00 0- 0 8 4
闽台地 缘相 近 、 缘相亲 、 血 文缘 相承 、 商缘 相 连、 缘 法
省份, 闽台双 向旅游 交 流开始了新 的发展 历程 。“ 金马游 ” 目 前 已成为 两岸旅 游 合作 的 一个 显 耀亮 点 [ 。 4 两岸 旅游 业界 ]
( 人为阻隔仍无法消除, 一) 政治障碍成最大制约因素 尽管  ̄ o 8 2 o 年明 起, 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使两岸 关系跨 个崭新时代。 但仍存在包机直航城市过少、 手续 繁琐、 旅行成本高等问题, 成为限制涉台旅游客流难以大规 模形成的主要因素。 闽台旅游合作虽然走在全国前列, 但政 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仍然是闽台旅游合作深入开展的最大障
条件

建设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先行先试区的现实基础
福建拥有闽北双世遗武夷山、 门鼓浪屿、 厦 莆田湄洲 妈祖文化、 泉州崇武惠女风情、 世界地质公 园泰宁水上丹
闽台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先行先试区具有其他地区无法
比拟的先天优觌 基础工作在全国也居于领先地位。
( 闽台文化旅 游开发具有优越的背景条件 一)
段 。 0 8 月7 闽粤 浙赣 2 市签 署 厦 门宣 言 推 动两 2 0 年9 日, 3 岸旅 游合 作 , 携手 共 同打 造 “ 峡 旅游 ” 海 品牌 。 闽台旅游 业
88
流在全 国始终处于先行地位。 0 1 2 0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 金门、 马祖试行旅游, 实现 “ 厦门一 金门” 马尾一一马 、“ 祖” 海上客运试点直航。 随着2 0 年底福建居民赴金门、 04 马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作 研究 开 展 得 较 晚 , 究 领 域 多 集 中 在 制 度 、 化 、 研 文
体 化 ” 念 导 向 下 的 合 作 发 展 模 式 , 究 结 果 对 于 概 研 闽 台旅 游 合 作 战 略 的 制 订 与 实 施 具 有 重 要 的 应 用
价值 。

产 品层 面上 的 研 究 , 闽 台旅 游 合 作 发 展 的形 式 是 而
合 作 的原 则 是 直 接 双 向 、 行 先 试 、 利 互 惠 。 直 接 先 互
存 的合 作 劣势 转化 为合 作 优 势 的 策 略 ; 勇 、 桂 马 卢
芳 对 闽 台旅 游 合 作 区 构 建 进 行 细 化 与 创 新 , 出 了 提 合 作 三 维发 展 模 式 以及 相 关 操 作 性 实 施 主 张 - 李 4 ; 丹 、 金 林 从 打 造 “ 峡 旅 游 品 牌 ”的 角 度 , 述 闽 吴 海 阐 台旅 游 合作 如 何 找 准 定 位 、 立 互 动 有 效 的 战 略 机 建
闽 台 旅 游 合 作 在 于 实 现 闽 台旅 游 业 利 益 相 关 主 体 在 市 场 博弈 过 程 中 的合作 均 衡 , 从 福 建 与 台 湾 的旅 即
摘要 :闽台传统的五缘 关 系是 闽台旅游合 作的最 大优 势 , 两岸“ 通” 本 实现后 , 三 基 闽台之 间的人 员 交流 与经 贸 交往 日益增 长 , 台旅游合作 一定要抓住 两岸 和平稳定 的重 大历 史机遇 和 国家支持 海 西建设 的战略机 遇 ,合 力打 闽
造海峡旅 游产品 。通过 紧密把握 闽 台旅游合 作 的优 势 , 构建科 学有 效的合作发展 模式将 闽台旅 游合作 引向深入 , 实 现 闽台旅 游产业深度 对接 , 以期 促进 海西加快 建设为我 国重要 的 自然文化旅 游 中心和亚 太知 名的旅游 目的地。

闽台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对策探究

闽台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对策探究

闽台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对策探究一、引言根据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全省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1亿人次, 同比增长20.5%,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实现旅游总收入2076.61亿元, 增长28.3%;福建省已经成为闽台旅游的重要区域, 对闽台经济、文化、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福建省与台湾一衣带水, 在长久的历史交流中, 福建省在两岸交流合作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年两岸文化旅游交流更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福建省更是凭借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同时“海丝文化”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闽台地区应该在旅游、文化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合作。

二、闽台民间艺术的资源价值由于历史上有很多漳州、泉州的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两个地区的文化、血缘都是一脉相承的, 至今很多台湾居民仍然有与漳、泉祖籍地习俗和文化传统。

同时台湾和闽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具有一定的差异, 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抽丝剥茧, 我们都能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石雕工艺南派石雕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 在明清时候达到鼎盛时期, 其中惠安石雕就是南派石雕的艺术代表。

其艺术表现在形式上以石刻龙柱和石狮为主要的代表。

惠安石雕工匠技艺高超, 并且在创作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 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派石雕艺术, 例如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八角龙柱、东西塔的石狮等, 泉州当时的匠人又将南派的龙凤狮子雕刻称为“啼狮”“笑凤”“落颈龙”, 既亲切又能显示出其独特的气韵和灵气。

最初台湾的传统石雕比较倚赖“唐山师傅”,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作品是台湾工匠自己完成的, 不过由于后期闽南师傅逐渐凋零, 台湾本土的工匠师傅在吸收和学习了闽南石雕工艺的基础上, 形成了与其风格相似的雕刻艺术。

(二) 刻纸花灯泉州花灯是泉州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 其最早起源于唐朝时期, 经过后期不断地发展, 样式不断推陈出新, 工艺也不断升级从扎纸工艺到刻纸无骨,再到宋元鼎盛时期的针刺工艺, 都呈现出闽南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 并且花灯制作过程本身也是集绘画、书法、雕刻等于一身, 艺术文化韵味浓厚。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旅融合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热门话题。

福建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潜力,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

要实现文旅融合的良好发展,需要制定相应对策来解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1.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全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古老的建筑、寺庙、园林、雕塑等文化遗产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电影、音乐、书画、手工艺等文化产品和项目层出不穷,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3.文旅融合发展初具规模,一些景区和旅游企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紧密,推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不过,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目前文旅融合的深度还不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不够高,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互补。

2.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还不够紧密,多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还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联动效应。

3.文旅融合发展中还存在诸多政策和管理问题,需要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促进文旅融合的健康发展。

1.加强政策引导和引导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旅融合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融合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

2.加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力度。

通过资助和扶持一些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鼓励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示范效应。

3.加强产业培育和扶持力度。

建立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鼓励各类文化产业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并为文旅融合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

福建文创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福建文创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福建文创产品行业分析报告概述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福建的文创产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福建省的文创产品行业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机遇,以供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参考。

1. 行业现状福建文创产品行业以文化类和艺术类产品为主导,包括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文化衍生品等。

这些产品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富有创意的设计著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1 产品类型福建文创产品分为多个类型,如:- 瓷器:福建以景德镇陶瓷和泉州德化瓷器闻名于世,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大量的购买者。

- 标志性产品:福建具有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土楼、闽南木雕、剪纸等,这些标志性产品成为了文创产品行业的热门选择。

- 旅游纪念品:福建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纪念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 文化衍生品:福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成为了文化衍生品的宝库,以小说、漫画、影视作品等载体进行衍生开发。

1.2 市场规模福建文创产品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福建省文创产品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2019年,福建省文创产品市场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中出口额占比超过15%。

1.3 市场竞争福建的文创产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许多从业者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国内外知名文创品牌的进入也给福建本土品牌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2. 行业趋势福建文创产品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为了继续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行业从业者需要关注以下趋势:2.1 互联网+文创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福建文创产品行业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

通过线上销售、社交媒体营销和跨境电商等方式,可以更好地触达全球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

2.2 跨界合作福建文创产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趋势明显,如与服装、家居、餐饮等行业进行合作,推出联名款或限量款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通过对当前福建省文旅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探讨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推动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

展望了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并强调了其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

【关键词】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现状分析、意义、价值、困难、挑战、措施、推进路径、建议、前景展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多赢局面。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福建省文旅融合的现状,探讨其意义和价值,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展望未来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和重要性,指导未来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推动福建省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2. 正文2.1 当前福建省文旅融合的现状分析福建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福建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文旅融合是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通过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发展,提升福建省的整体竞争力。

1.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福建省持续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和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福建的文化魅力。

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福建省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遗产,如土楼、闽南民俗等,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闽台修学旅游研究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闽台修学旅游研究
关 键 词 :修 学 旅 游 ; 闽 台 ;文化 创 意 中 图分 类号 :F9 . 52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号 :10 06—19 (0 0 3— 0 1 0 3 8 2 1 )0 06 — 6
修 学 旅 游 是 以 学 习为 目的 、 以线 路 旅 游 的形 式 进 行 组 织 ,到 居 住 地 以 外 的 国 家 、地 区参 加 非 学 校 教 育 为 主 要 内容 的旅 游 形 式 ,是 最 能 体 现 旅 游 户 外 教 育 功 能 的 特 殊 旅 游 产 品 … 。 主 要 针 对 学 生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0— 9— 4
作者简 介 :欧 荔 (9 9一) 16 ,女 ,福建莆 田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旅 游市场 营销 ,旅游文化研究。
6 2 华侨 大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O年 第 4期 哲
湾 ” 计 划 ,为 1 5—3 0岁 青 年 开 发 深 度 认 识 台 湾 的 旅 游 学 习 活 动 ,5年 来 合 作 非 营 利 组 织 有 1 3 6 个 、大 专 院 校 2 1所 ,并 开 发 2 9项 主 题 活 动 ,参 与 活 动 青 年 已 超 过 万 人 。 一 连 串 的 “ e ’ e 4 L t sb fin s 计 划 更 热 烈 展 开 。遍 布 全 岛 的 “ 际 青 年 旅 舍 ”、 “ 年 之 家 ”,都 为 开 展 修 学 旅 游 提 供 r d” e 国 青
游 呈 现 蓬 勃 态 势 。 时 间 以寒 暑 假 为 主 , 目的 地 首 选 澳 洲 、欧 美 、 日本 ,国 家 旅 游 局 即 将 出 台 的 国 民
旅 游 休 闲计 划 中 ,修 学 旅 游 更 是 重 要 内 容 。 台 湾 方 面 ,各 类 修 学 活 动 如 火 如 荼 。 当 局 自 2 0 0 5年 开 始 与 非 营 利 性 组 织 合 作 开 展 “ 学 台 游

闽台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

闽台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

二 、闽台 区域 旅游 的现状 及其 存在 的 问题
1 台 区域 旅 游 的 现 状 .闽
19 9 6年 8月 ,中国交通 部宣布 ,福州 、厦 门为海峡两岸直航试点 口岸城市 ,1 9 9 7年 开通 台北. 门一 门、福 州“ 澳 厦 一票一
机” 航线 。这条两岸空 中准直航航线 已向南京、北京、武汉等城市延伸 。从 1 9 9 7年 8月 1日起 ,厦 门口岸享有对台胞实行
2 .闽 台区 域 旅游 开 发 存 在 的 不 足 及 分 析
改革开放 以来,闽台旅游 业在 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取得了蓬勃发展 ,当然 也存在一些不足和 问题 ,主要体现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旅 游 产 业 结 构 不合 理 1
从现代旅游 市场 需求来看 ,福 建旅游产 业结构 比较陈 旧,缺少体育健身、宗教文化、生态体验、文化体验 、游 憩度假 、
方 色 彩 。从 产 业 人 才 结 构 来 看 , 景 区 开 发 、 规 划 与 经 营 管 理 人 员 , 以及 生态 旅 游 、 文 化 旅 游 等 福 建 特 色 的旅 游 专 门人 才 , 旅游 行业 管 理 人 员等 都 不 足 。 ( )宏 观 旅 游 产 业布 局劣 势 2
资源共享。在此次武夷山旅游 节上两地 的旅游对接 是闽台两地真 正意义 上的第一次品牌对接 ,将进一步推动 闽台旅游合作 。
继福建武夷 山与 台湾 阿里 山签 署旅 游资源对接协议之后 ,2 0 0 5年 9月 6日,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 ,福 建著名旅游 品牌泰
收 稿 日期 :2 0 -0 一 l 09 2 O
( II 商旅游学校 ,福建 厦 门 3 10 ) 厦' - J 6 0 1
摘 要:福建与 台湾隔海相望 ,具有 良好 的地 缘、血缘、文缘 、商缘 、法缘等 关系。福 建是台胞 的主要祖籍 地, 目前约一千 四百万 台胞 的祖籍在福建 ,台湾 因此也成 为福 建旅游市场 的主要客源地之 一 。改革开放 以来 ,闽台旅游交往 日趋活跃, 闽 台旅游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 。闽台旅游资源有着 明显的优势互补特征 ,根据 闽台旅游合 作的现状 ,在 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 的基础上,在旅游合作规划 、产 品开发 、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进 一步 的合 作与开发有着重要 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 关键词:福建 省;台湾 省;区域 旅游 资源 ;开发对策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不到位等。

有必要对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对策,推动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000字】1.2 研究意义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福建省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利用。

文化和旅游是福建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将提升福建省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补发展和双赢局面。

通过研究文旅融合发展对策,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增强福建省文化软实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研究文旅融合发展对策还将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文旅项目规划与建设、文旅产品创新与推广等方面的重要性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了解文旅融合产业链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2. 探讨福建省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政府引导不足、政策支持不力、文旅项目规划不合理、文旅产品创新不足等,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3. 分析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政策支持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4. 探讨文旅项目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有效的推进措施和建议。

基于文化视角的闽台旅游合作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闽台旅游合作研究

纵 观当今世 界的发展 ,从 国与国之 间的交往深
合 作 联 系 ,最 终 达 到 国 家 统 一 的 美 好 愿 望 。福 建 省
化 、各联 盟组织 的相继成立 ,到一 国 内各种 尺度范
围区域联合 体的形成 ,无一不 说 明区域 一体化 ,全 球 一体化 已经 成为 当代 不可逆 转 的趋势 。其 中 ,文
化 认 同感 ,为今 后 长 远 和谐 的发 展 提 供稳 固 的合 作 保 障 。
关 键 词 :文化 视 角 ;文 化认 同 ;闽 台 旅游 合 作
中 图分 类 号 :F 9 . 50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5 1 ( O O)O —3 一 O 6 3 67 2 l 5 6 4
化 本 身 及 其 衍 生 作 用 不 容 忽 视 。任 何 尺 度 范 围 的 区
作为对 台前沿 省份 ,在两岸旅 游合作 中具有得天 独
厚 的优 势 , 目前 两岸之 间 的旅游 交流活 动正在逐 渐
摆脱形 式 、内容 单一 的状况 ,向品牌对 接 、资源共
享等合作 新形式 发展 ,并不 断深 化开拓 合作 的新领
( 福建 师 范 大 学旅 游 学 院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7

要 :闽 台旅 游合 作 是 建 设 海 峡西 岸 经 济 区 发展 战略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随 着 闽 台 文 化 一 体 化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 ,
必将 在 深 度 与 广 度上 推 进 两 岸 在 旅 游 、 文化 交 流 方 面 的 发 展 。本 文 透 过 文 化 的 视 角 ,对 闽 台 之 间 的 历 史 渊 源 、 民 情风 俗 、宗教 信 仰 、土 语 方 言等 诸 方 面 进行 论 证 ,证 实 了 闽 台 文 化 的独 特 性 与 一 体 性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闽 台 旅 游合 作 的 文 化 基础 、文 化 发展 思 路 等 提 出 见 解 、 阐 述 、分 析 ,对 闽 台旅 游 合 作 中 旅 游 与 文 化 的共 同 和 谐 发 展 提 出 了对 策 。将 文 化 因素 引 入 闽 台旅 游 合 作研 究 ,将 有 利 于 巩 固两 岸 文 化 同 源 的 文 化 积 淀 ,加 深 两 岸 人 民的 文

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一)

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一)

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一)摘要:福建作为东南沿海的省份,在闽台产业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从现状来看,近年来台商在闽投资已经在福建构建了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制造业三大集群以及闽台产业分工的新格局。

虽然闽台产业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闽台在软件、物流、旅游等产业方面仍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随着闽台产业依存度的提高,两地产业合作格局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和优化。

关键词:闽台产业合作;现状;前景一、闽台产业合作现状福建是台商的重要投资区域之一。

多年来,闽台贸易频繁,福建利用台资数额较大。

到2006年底,福建省累计批准台资(验资口径,含第三地转投)项目8,930家,协议金额150.96亿美元,实际到资103.54亿美元。

目前,这近9000家台资企业已经在福建构建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制造业三大集群,成为福建省的三大主导产业,台商在闽投资所引发的闽台产业合作分工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此外,闽台农业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电子信息产业合作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高科技产业非常集中,在90年代后期发展到了极限,不管是半导体、电脑,还是后来的平面显示器,在世界市场都极富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也是福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全省已有厦门、马尾、福清融侨、漳州、泉州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其中冠捷、华映光电、TDK、灿坤、台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台资大企业是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的主要力量。

“冠捷”与“中华映管”是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两家台资电子企业。

“冠捷”1990年10月落户侨乡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5年是中国第一大、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企业,全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总排名中名列第12位。

而截至目前,冠捷”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显示器生产企业。

冠捷电子作为福清融侨电子基地的龙头,其辐射效应,吸引和带动了更多的关联厂商来闽投资,不仅带动了本基地配套产业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全省计算机整机产业和一大批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与之配套的最大显示管生产企业“中华映管”投资马尾建设“百亿电子城”,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管生产企业,为马尾开发区引来10多家外商投资的配套协力企业及数十家相关的台湾电子厂商落户,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下游产业链。

闽台区域经济互动路径研究——以旅游产业协作为例

闽台区域经济互动路径研究——以旅游产业协作为例
中 图分 类 号 : F 5 9 2 .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9 7 3 4 ( 2 0 1 3 ) 0 5— 0 0 2 5— 0 5
随着经 济发 展 全 球 化 , 区域 经 济 合 作 成 为 热 点 问题 。我 国 在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中 已经 取 得 重 大 进展 , 相 继 加 入 世 界 贸易 组 织 , 建 立 中 国一东 盟 自由贸易 区 , 同时与 香港 、 澳 门签 署 了“ 更 密 切 经 贸 关 系安排 ” 。 闽 台两 岸 在 资 源 、 文 化 等 相 关 要 素 方 面具 有 互 补 性 和 相 关 性 的 特 点 为 闽 台 区 域 经 济互 动建 立 了基 础 ; 再 加 之两 岸 得 天 独 厚 的 地 缘、 亲缘 、 血缘 、 商缘 、 法缘 等 “ 五缘” 关系 , 为 闽 台
纪8 0年代至 9 O 年代 , 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 7 . 3 %左 右 ; 进入 2 1世纪 之后 , 受“ 9 . 1 1事件 ” 、 世
界 金融危 机 、 全球 经 济遭 遇 重创 等 种 种 因素 的影 响, 台湾 经 济 进 入 了低 速 增 长 期 , 年 均 增 长 率 在 3 . 6 %左 右 , 特 别是 在 2 0 0 9年 台湾 经 济 增 长率 出 现了 一 5 . 9 %( 李非 , 蒋含 明 , 01 2 1 ) 。
变, 并 且发 生 了 三 次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的 产 业 外 移 ,
2 7 . 1 %; 外 贸进 出口总额达到 1 4 3 5 . 2 2亿元 , 比 上年增长 1 7 . 5 %, 其 中出 口总额为 9 2 8 . 3 8 亿元 ,
进 口总额 为 5 0 6 . 8 5亿 元 ; 在 国 内 贸 易方 面 , 社 会

闽台创意城市合作研究

闽台创意城市合作研究


8 . %、21%、1 l 7 . %, 2 5 7. 3 2 9. %、 1 6 而近 年来成长幅度较高的产业也有呈现出分布集中于台北都会区 以两岸的历史文化或 民俗资产为基础共同举办的
3 9
海 峡 两 岸
会展活动 , 透过共同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广组织进行 心 。 实施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工程 , 推动福州高新区 的产学合作。以动漫游戏产业来说 , 闽台业者透过 共同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广中心, 以共 同传承的 与台湾 内湖科技 园、 新竹科技园等合作 , 打造海峡 中国文化为基础 , 寻找中华文化 中的人 、 、 事 物为动 两岸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对接与合作 的先行平 台。 05 基本建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建立 漫游戏题材 , 进而共 同携手进军 国际市场 , 占全 到 2 1 年 , 抢 球 中国热的制高点 。 福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 , 建成福州市技术转移 我省创意产业风起云涌 , 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 中心和福州市技术经纪基地 。建设“ 智慧福州”建 , 增长点 , 也是创意城市建设 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如 设完善 的宽带 、 移动高速 、 多媒体城域 网 , 推动“ 三 厦门已经形成了 由 10多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 组 网融合” 0 。 二 、 台创 意城 市产 业合作 的现状 闽 成的产业规模 。 在推动海峡西岸科学发展先行区和 两岸人 民合作交流先行 区的建设 中, 门充分利用 厦 几十年来 , 闽台两地都十分注重“ 创意城市” 的 自身 的对台优势和软件开发与工业制造等产业 优 建设 , 在城市文化形象培育 、 城市文化产业建设 、 城 势 , 过 鼓 励 创 建创 意 产 业 基地 和 园 区 , 进 大 型 市文化产业行销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 , 通 推 形成了海峡 国际展会、城市建设和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 , 推 西岸独特的城市战略联盟 , 通过对城市 自身文化资 动文化创意 产业集群化 ,着力建设 区域性文艺演 源的开发与经营 , 形成 了富有地方特色与现代创意 出、 动漫 和 网络研 制 、 告会 展 和 古 玩艺 术 品交 易 的城 市 品牌 。 广 近年 来 闽台创 意城 市合 作 已经生 成一 中心 , ? 厦 门成 为 海峡 西 岸经 济 区具 有重 要 影 批具 体 的载体 和项 目,打造 了一 批文 化 产业 品牌 。 努 使 响的文 化创 意之都 。 2 1 由 台湾知 名 文 化机 构— —亚 太 创 意产 业 协 0 1年 ( ) 策优 势 。0 8年 1 月 , 部 和福建 省 会发 布 的《 二 政 20 1 文化 文创 产业 与 中华— —2 l 年两 岸城 市文 0 1 政府签署《 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共建协议》共同助 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 , ,对两岸具有文化创 推 闽 台文化 交流 。 而投 洽会 、 台交会 、 海交 会 、61” 意潜力的 3 个城市做出评估 ,厦门以 8 . 4的总 “.8 6 83 1 等平 台, 也相继吸引台湾优质文化创意产业项 目落 分排名第九 , 台北 以 9 . 1 3 6 的总分排名第五 , 2 展现 户, 合力打造“ 海峡创意之都” 0 年 3 1 。2 1 1 月 1日, 了闽台两岸 发展 “ 创意 城市 ” 良好 基础 。 的 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扎实推进创 ( ) 创 意 园 区合 作 一 、 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期将实施 。《 , 意 文化创意 园区能够 营造? 好文化环境 , 提供文 见 》提 出到 2 1 全市拥 有 5 0家 以上 的高新 技 化艺术及流行文化产业使用 , 05年 0 鼓励 民众参与、 创作 术企 业 , 有 自主创 新 产 品 5 0 , 拥 0 个 国家 级新 产 品 与展演 , 刺激创造使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之跨领域与 10个 ……福 州将 建设 成为 海峡西 岸创新 型省 会 中 资源整合的平 台, 0 从而发挥城市流行文化的独特魅 力 与产值 ,创 造 品牌将 文化 创意 产业 推 向 国际 , 闽 心城市。……设立福州市产业科技重大专项资金 , 而 实施 10 0 项创新性强 、 带动性大的产业科技重大专 台之 间 的文化 创 意园 区合作 成果 丰硕 , 文化 创 意 项 ,力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 园区合作经验的累积与传承, 还逐步带动闽台文化 到 2 1 年, 0 5 新建 10 5 家企业技术 中心。 高新技术产 创意 产业 的发展 与合作 。 业增加值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4 %以上 , 2 在现代 台湾的文化创意园区有华 山文化园�

基于市场目标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基于市场目标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35基于市场目标的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郑耀星 刘少艾 李炳宽(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闽台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

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则是闽台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在对闽台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以繁荣区内旅游市场为目标,提出应明确闽台两地的相对旅游资源优势,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旅游互动是闽台优势旅游资源对接的主要方式;以共拓区外旅游市场为目标,提出闽台品牌旅游资源对接、黄金旅游线路的组合与策划以及“海峡旅游”品牌共推的具体策略;为保障市场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提出闽台旅游资源整合所需的保障措施,即加强旅游合作意识、协调两地行业规范体系、畅通闽台两地的交流通道和搭建旅游合作平台,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区域旅游;闽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合作[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09)03-0035-04Study on The Int egr 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 ism Resourc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Based on TheMarket AimsZheng Y aoxi ng /Li u Shaoai /Li B i ngkuan(C ol l ege of Tour i sm ,Fuj i an N or m al U ni ver si t y ,Fuzhou 350007,C hi na )A b st ract :T h e tou rismco o perat io n b et w een Fu jian an d T aiw an h as n o t o nly po li tical sig nifi can ce,b u t also t h e eco no m i c si g n i fican ce andth e cu l tu r al sig n i fican ce.W e sh all stu d y o n th e in t eg rated d evelo pm en t o f th e to urismreso u r ces b etw een F u j ian an d T aiw an b efore t h eir tou rism co op erat io n .It an aly ses t h e current sit u ati o n o f to urismresou rces b et w een F u jian and T ai w an .A im i n g at flou rish in g th e in side m ar k et,ex p an d ing th e o utside m ark et,an d p rod u cin g g o od env ir o n m en t fo r achiev i n g th e m ar k et aim s,a series o f st rateg ies for t h e i n teg rated d evelo pm ent o f the t our i sm r esour ces bet w een Fuj i an and Tai w an ar e put f or w ar d.K ey w ords :r egi onal t our i sm ;t he t our i sm r esour ces of Fuj i an and Tai w an ;i nt egr at ed devel opm ent ;cooper at i on旅游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

闽台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的时代路径

闽台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的时代路径
1 闽 台 旅 游 产 业 合 作 的 时 代 背 景 与 要 求
中国改革开放 以来 , 国民经 济取得 了 巨大成就 , 也 付 出 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 主要原 因在 于以房地 产业为 支柱性产业
以带动各行业的发展是 以第二 产业 为主导 的 以高消耗 高污
染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生产。鉴于此 , 中国当机立 断做出科 学发展重大决策 , 对应地要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 国民经济发
根 据 两 岸 共 同的 山海 特 点 , 开 发 与 整 合 生 态旅 游 ; 在 市场 营销 合 作上 , 既 要 凸显 整 体 的 共 性 合 力 , 又要 注 重 差异 性 的
多样化供给 , 还要 通过管理的合作提 高以打造世界性的旅游品牌 。
关键词 : 闽 台旅 游 产 业 ; 时代合作构思 ; 创 新 发展 路 径 中图分类号 : F 5 9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6 3 4 1 ( 2 0 1 4 ) O l— O 0 1 9— 0 4
在此世界性的历史趋势下 , 各个 国家与地 区出于各 自的 社会经济利益 , 在 发展旅游产业过程 中既注重 于差 异化情形 下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 又注重区域抱 团合作 的规模 性与品牌 性以增强竞争力 。面对现 实 的东 南亚 、 H本 、 韩 国 的旅 游竞 争, 闽台两地 既具 有丰 富的 山海 自然 资源共 性 , 又有共 同 的 闽文化渊源 , 还有 同根 同祖 的血 源基 础 , 在世界 性 的旅 游发 展中 , 全 面地合作 以开拓 旅游新 领域 , 便 可形成 世界性 的旅 游品牌和优势 。 1 . 2 福建加速旅 游产 业发展 , 建设 幸福 海西 离不 开与 台湾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2—1 0

闽台合作乡建乡创 调研报告

闽台合作乡建乡创 调研报告

闽台合作乡建乡创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资料收集,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基本情况
当前,闽台两地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

其中,乡建乡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内容。

闽台两地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创意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二、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特点和优势
闽台合作乡建乡创具有很多特点和优势。

首先,两地乡村发展的经验、资源和优势互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其次,闽台两地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可以在文化创意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此外,闽台两地在交通、物流等方面具有便利条件,可以加快合作项目的推进和落地。

三、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挑战和问题
在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两地之间的距离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需要加强合作和创新。

此外,一些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存在资金缺口和人才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

四、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发展建议
为了加强闽台合作乡建乡创,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
政策沟通,制定更加有利于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人才交流,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合作项目;三是加强项目落地,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管理力度;四是加强文化交流,深化闽台两地的文化合作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台旅游与福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新探索研究
作者:林幸民连晓波石玉
来源:《大观》2017年第11期
摘要:福建省有着历史悠久的“海丝文化”,挖掘闽台旅游业的优势,建立闽台旅游业与福建文化创意产业有效的互动发展策略,树立产业边缘衍生新的形态,营造良好的多重增值效应。

有对于推动闽台经济发展和扩大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力,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丝文化”;闽台旅游;文化创意;策略研究
1877年普鲁士学者里希特霍芬教授将陆路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Silk Route),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同,后来海路则被称为“丝绸之路”。

对比闽台两地相似相近乃至相同的家乡方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俗等,可以看出“海丝文化”对于闽台文化传承的直接性。

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2年颁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一、关于闽台旅游业发展
福建省是海峡西岸旅游经济产业区的主体,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浙赣等内陆腹地贯通,具备独特地域旅游优势、人文优势。

福建省通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两岸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力度逐步加大。

闽台都有丰富而深厚的海洋性文化资源,尤其是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国内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海外贸易推动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将福建盛产的陶瓷、漆器等远销日本、朝鲜,甚至远到非洲。

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热门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被业界称为朝阳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并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将文化和创意融合形成新的的产业,从而创造经济价值。

(一)地缘优势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独特的地缘优势给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助力作用,尤其是闽台文化
同源、民俗相近、语言相同,福建借鉴台湾等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模式有着地理优势,加快与台湾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文化态势。

(二)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厚,题材丰富。

五千年前,人们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

福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优越的条件,闽北武夷山的朱子文化,闽南厦漳泉的海派文化,莆仙地区的妈祖文化、闽西客家土楼文化等一大批有待开发的丰富题材,近年来,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较为密切,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博会就是最好的平台窗口,台湾展位约占全部展位的1/3,仅文博会开幕当天,合计签约项目39个,总金额达54.59亿元,事实证明,海峡两合则两利,合则双赢。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了闽台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创意产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对闽台旅游业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等特征,为闽台旅游业注入持续的生机和动力,并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一)闽台旅游业完善产业链条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从多方面进一步延伸闽台的旅游业的产业链条:文化创意产业可与旅游产业链各环节渗透与融合,使旅游产业链的上游研发和下游销售渠道更具创造力。

以某个文化创意产品本身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带动支持产业群、配套产业群和衍生产业群,主动与交叉产业融合,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构筑旅游产业价值体系,例如台湾垦丁音乐节就是典型案例,每年春假期间举行,吸引大量的游客量,提供创作音乐团体或个人发挥的舞台并带动年轻族群爱、和平、自由等精神,为垦丁地区带来了庞大的观光商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闽台旅游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

认为某一产业是否形成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他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

高级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目前从事旅游行业一线员工整体素质有局限性,文化创意设计人员的加入有助于扩大人才队伍和碰撞思想火花。

福建方面可通过台湾引进当地及外国优秀的创意团队,提高旅游行业品质与整体竞争实力。

四、闽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发展区域特色的创意旅游
立足闽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二者融合互通的关键。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意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意旅游尤为重要,创意旅游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地域文化或技巧的旅游产品;创意旅游者通过参与旅游互动集会,结合专业特色,融入当地居民,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

充分挖掘闽台地域民俗技能、知识、传统以及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并结合以创意因子,提升旅游吸引物系统,提供满足游客多方面、多层次精神需求的创意旅游产品。

(二)打造创意性的闽台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闽台旅游业尤其是福建旅游业长期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其逐渐丧失了地缘及政策优势。

应当坚持对“海峡旅游”品牌的塑造,着重增添产品体系的创意性,要对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点扶持、集中开发,采用新载体、新视角、新手段拓展闽台文化发展空间,探索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凸显“海峡旅游”品牌形象。

(三)加快培养和引进“旅游 + 创意”复合型人才
闽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人才是推动二者尽快融合发展,并发挥协同效应的决定性力量。

闽台两地的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需要加快制订“旅游 + 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整合旅游与文化创意相关学科,提高一线从业者旅游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知识,提高服务水平、沟通技巧及应变能力等素质。

(四)构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协作发展的平台
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互动的先行试点,必须从搭建良好的政策平台开始。

平台的建设需要从法规及政策扶持、资本投入、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对外宣传等诸方面着手。

要大力争取中央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赋予闽台合作更开放、更优惠的政策。

成立由闽台文化、旅游、财政、劳保等部门组成的旅游工作组,统一协调解决闽台旅游业与文创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闽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对于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和扩大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积极影响,未来福建将通过传承两岸文化,推动产业联动,逐步成为台湾产业转移、产业链对接和物流中转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振良,李玉昆.略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J].福建省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
[2]曲玉维.徐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者[C].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
[3]李金明.月港兴衰对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借鉴意义[EB/OL].人民网http:
///n/2014/0821/c337006-22061483.html.
[4]何振良.略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J].闽南文化研讨会,2003.
[5]陈水德.“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互动倾向[J].闽都文化研究,2004.
[6]施舟人.“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J].“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