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1、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国都;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为开国大典做了准备。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民称为国家的主人;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2、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巩固政权(一)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二)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1)原因: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抗美援朝的司令员: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三)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必要性:没收封建地主土地,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2、经过: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年春基本完成。
3、意义: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称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一五计划(1953—1957年)1、目的: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根本任务: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成就: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三大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农业、手工业采用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八年级历史下册(1——9课)详细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9 ;地点:北平*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③大会确定定都北京;以公元纪年;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革命先烈。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1、向全国进军,并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除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外,全国实现了统一。
(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
2、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②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3)目的:保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帮助朝鲜抵御外敌。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5.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成就。
国际组织和外交事件的相关知识。
6.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总复习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纵向比较:明清前期的农耕文明比以往朝代更鼎盛,君主集权达到顶峰;2、横向比较:明清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中期开始陷入统治危机;3、明清综合国力大体保持领先,“盛世”余辉表现一、明清帝国的兴替一、明朝1368-1644二、清朝1616-1912: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抵御外来侵略(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西东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三、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二、★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⑵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⑷代表人物和作品是:①先驱:但丁意大利神曲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等⑸意义:P381、新航路开辟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工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③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③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等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①1487年,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1492,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③1497-1498年,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④1519-1522年,,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4、影响:P35二、科学革命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处火刑——宇宙无限,没有中心;3、意大利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发现新宇宙;4、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四、四次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二、补充: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有:①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②率先进行工业革命③占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④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2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34、拿破仑帝国⑴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⑵建立:1804年,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⑶内外政策对拿破仑的评价是:①对内:颁布法典影响: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许多地方;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二、资产阶级颁布的宣言1、“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献⑵颁布的时间是:1689年⑷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税收权、军事权、立法权⑸意义是: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2、“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⑵颁布的时间是:1776年7月4日⑶意义是: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等,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4、献成效: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1787 成效: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比:工业革命本质是工业上科学技术的变革补充: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2条件:①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和原料;经济②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济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①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污染小;功率高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诞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失败的启示: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19世纪上半期代表人物:圣西门法;傅里叶法、欧文英――新和谐公社3实践基础:马克思德和恩格斯考察了工人运动二、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1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途径,解放全人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目的2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三、诞生的意义: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成立时间:1871年3月2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3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国际歌创作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中期★★补充:1、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有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2、评价林肯:美国历史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3、,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扭转北方失利的局面直接作用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长远影响★★资产阶级的改革补充: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纪中期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2、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政治: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纷纷起义,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②根本原因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权利法案、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文件对欧美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提供了法律保障;五、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过程;请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1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国家独立后,制定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宣扬了民主自由;拿破仑;★★(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一、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是葡萄牙,英国日不落帝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有利可图;②经过:欧洲出发金银、工业原料枪支、商品美洲非洲俘虏黑人③方式: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占领土地等④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⑤影响:1欧洲:大发横财,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原料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3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长期落后贫穷;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2海地独立:之前是法国殖民地①时间:1804年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3领导者: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圣马丁4结果:①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三、印度民族大起义: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②人物:克莱武③机构:东印度公司④方式: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倾销商品、占领市场等⑤结果:失败⑥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工业化1、表现: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超过农业,工业推动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工厂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出现一些大城市二、城市化: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1、积极: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①饮食结构合理②医疗水平提高③生活质量提高④妇女地位提高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2、消极: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城市病”——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工业革命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第8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1、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860年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他们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最终签订北京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其领导人是洪秀全,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6、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在旅顺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7、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8、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外国传教士在各地胡作非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列强对此极为不安,于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9、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10、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起初创办军事工业,如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后期又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3、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代表人物有张謇;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严复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着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3、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太后镇压,捕杀了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4、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着的作用;5、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上午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7、百日维新期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8、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其特点1.2 诸夏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1.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2.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变动及社会影响2.2 汉朝的兴起与黄老思想的传播- 汉高祖刘邦的功绩与社会政策- 黄老思想的兴起与对社会的影响2.3 西汉的王朝衰落与王莽的新政- 汉朝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王莽的新政与其失败原因第三章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政权更迭- 的传入与对社会的影响3.2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社会变迁- 辽、西域通商使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农民起义的影响3.3 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 北方和南方的民族与文化特点- 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第四章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 隋朝的社会政策与对外关系4.2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对外交往4.3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的原因与影响- 唐朝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动荡第五章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5.1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推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5.2 元朝的统治与社会变迁- 元朝的政权建立与对中国的统治-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与冲突5.3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儒学、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繁荣第六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对外交往6.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海外探险-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对外政策以上为本文档的提纲,用于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第十一章古代中国的北方民族1. 北方民族的特点•匈奴、羌、鲜卑等北方民族的主要特点•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冲突2. 汉族与北方民族的关系•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与和平•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领的抗击匈奴•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入侵3. 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西域文化的传入与发展•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二、第十二章新的统一王朝——隋唐时期1. 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长城修筑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 唐朝的开展与辉煌•李渊的起义与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与国家财富的积累•唐朝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发展3. 唐朝的灭亡•安史之乱及对唐朝的冲击•唐朝政治腐败与土地兼并问题•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唐朝的最终灭亡三、第十三章科技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1. 科技的传播与发展•打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技术•印刷术的传入与影响•火药的传播与改进2. 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佛教的传播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四、第十四章来自海外的冲击1. 海外的探险与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与成就•海外贸易的兴盛与海禁政策的实施•葡萄牙人的阿达亚先知2. 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影响•耶稣教的传入与影响•西方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传播•外国传教士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五、第十五章明代中国的疆域与社会生活1. 明朝的重新统一•朱元璋的起义与建立明朝•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社会秩序的恢复•明朝的海外探险与外交关系的建立2. 明朝的农业与手工业•明朝农业的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盛•明朝手工业的兴盛与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朝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3. 明朝社会的动荡与衰落•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与明朝的覆灭•明末的社会动荡与财政困难•明朝的割据与满清入侵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的内容。
通过学习此提纲,可以回顾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1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隋朝相关多媒体、大运河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2.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文学:诗词、散文和小说的兴起•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建筑:古代宫殿和园林的建造•音乐和舞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流传3. 文化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三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二、欧洲的历史与文化1. 欧洲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农耕社会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2.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科技成就3.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与文化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兴起•金字塔与石棺制度•埃及的宗教和文化2. 古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彩陶、金器等的制作技艺•宗教和农业的重要性3. 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与奴隶制度的建立四、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1. 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儒家的创立与发展•礼乐教化与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政治改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秦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隆盛•三国鼎立与政治混乱•晋朝的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军阀混战五、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 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中国面临的外来侵略与国家危机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战争年代3. 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中共建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上提纲仅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的参考内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请根据教材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本文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提纲内容主要以人教版为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生产变革与工业革命•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1.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帝国的兴衰可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尼禄时期和帝国扩张时期。
而基督教的产生则依托于罗马帝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1.2 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是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出发,穿越珍珠鸟国、毘尼奥国、龙泉寺、那烂陀寺、罗浮山等几十个孤岛国家,到达印度迦毗罗卫国求取佛经的故事。
1.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始于先知穆罕默德,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与穆罕默德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融合了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和政治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宽广影响力的整体。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秦朝的统一得益于苟裕的立志之人,乘势而上地征服了其他六国。
秦始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治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崛起,这其中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氐和南方的百越、南蛮等。
2.3 唐朝的繁荣与走向衰亡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唐太宗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睿智决策,使之达到了顶峰。
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国力逐渐衰退,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加之士族之间日益激烈的斗争,使得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3.1 元朝的兴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元朝的兴盛得益于蒙古族的统治,其文化和社会制度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
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P2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及其涉及重要事件:1946年--1919年--1840年。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P3毛泽东宣告:意义: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 )年.人物()解放方式()目的()历史意义:5、(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原因):①②③(2)目的:司令:军队(最可爱的人):(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②;③。
④。
(4)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影响):①;②;(5)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著名战役。
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9)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P9。
6、土地改革(年~年底)(1)原因:①;②;(2)土地改革主要地区:(3)1950年颁布《》,规定(4)土地改革的意义:7、建国初期三大运动: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共同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年):(1)背景:。
(2)目的:。
(3)基本任务:。
(4)成就:工业①②③④⑤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形成,和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
(5)意义(影响):。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年月,制定了《》。
内容:,性质:。
第5课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①原因:。
②效果: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年底。
②意义──。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中共八大:(1)时间:(2)、内容:P27 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意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中的失误:(1)时间:年(2)原因:。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1—2页)理解,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意义(4页理解)。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协议:,意义:。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原因(了解7页),目的:,时间:,军队名称:,司令员:,革命英雄:、、胜利标志:,意义(10页理解)。
三.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原因(12页了解),时间:,文件:,土改的基本目的、总政策、基本内容(13、14页了解),意义(14页理解),巩固新生政权的三项措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实施的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1953到1957年,任务: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一五计划成就突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时间,有关会议:性质:。
三大改造的时间:,途径(24页理解),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正确的决策:中共八大的召开(27页了解),重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8、29页理解),探索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两大元勋。
六.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33页了解),导火线:,标志:、,经过:一月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二月抗争(时间、抗争者、性质35页),最大的冤案:,九一三事件标志,四五运动(时间、内容,结果,意义41页),结束标志:,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危害(理解)。
七.伟大的历史转折(重点掌握)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7、48页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始):时间(),指导思想(),内容(49页重点掌握),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大西洋三角贸易1.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三角贸易的含义和背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参与国家和内容–欧洲的制造业品、火器、酒与非洲的奴隶之间的交换–非洲的奴隶与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之间的交换–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与欧洲制造业品之间的交换2.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影响–欧洲资本主义的积累–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影响–非洲人口的减少和奴隶贸易的损害–欧洲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美洲殖民地的社会结构•文化影响–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殖民地文化的形成–奴隶制度对西半球文化的影响•政治影响–殖民地的建立与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竞争第二章: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1. 殖民扩张的背景和原因•西方国家寻求利益的动因•科技发展与殖民扩张的关系•需求与供给的互动推动殖民扩张2.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葡萄牙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帝国3. 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殖民地竞争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殖民地国家的崛起与垮台第三章: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 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原因•清朝的政治衰退和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内外因素导致思想解放和变革的迫切性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意义•南京条约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确立•西方列强的特权和割地要求3.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第四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1.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反思•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推动•资本主义产生的矛盾与危机2.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早期思想家和理论形成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3.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动和压迫•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结语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西洋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变革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一、 知识点知识点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2.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3. 西藏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西藏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大陆获的统一。
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大陆获的统一。
4. 1950年,中国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支援军,总司令是彭德怀。
援军,总司令是彭德怀。
5.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抢眼,。
抗美援朝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抢眼, 邱少云被大火吞噬。
火吞噬。
6. 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1950年,中央中央 政府颁布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 一五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一五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汽车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阳第一机床厂; 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不含世界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2年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识的标志。
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1950年10月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 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等)•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2.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官与武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优点与局限性•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度、蒙古贵族的统治、分封制度)•元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古代的交通与贸易•古代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与海上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与重要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航海技术、商业城市等)•古代交通与贸易的影响4. 文化交流与变迁•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古代文化的变迁(科技发展、宗教变迁、思想观念等)•古代文化交流与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 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唐朝的新政、宋朝的新法、元朝的政策)•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封建制度、社会阶层变化)•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局限性与启示6.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古代科技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启示7. 古代王朝的兴衰周期•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政治腐败、民族侵袭、自然灾害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周期(建立、壮大、衰落、灭亡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启示8. 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与封建等级制度•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儒家思想、佛教影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封建等级的来源与特点)•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与问题9.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等)•中国文化受到的世界文化影响(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的启示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一一、祖国统一
1、港澳问题:(维护国家主权)
(1)政策
一国两制:目的: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为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好评。
(2)回归
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意义:港澳的回归洗刷了我国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台湾问题:(民主内部矛盾)
(1)对台政策的演变
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③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的交往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采取一系列开放措施,是海峡两岸历史性的变化
②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③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④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局面初步形成。
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⑥21世纪初,胡锦涛《反分裂国家法》
(3)海峡两岸交往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②经济: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台湾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③民族:两岸人民具有强烈民族感
④历史:是民族趋势,民心所向
⑤海峡两岸交往密切
(4)海峡两岸交往的不利因素
①内部台独
②外国反华势力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二二、外交
1、五十年代
①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七十年代
⑤中美关系正常化
a.背景
敌对(孤立,封锁,包围)
b.原因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国际形势变化
c.改善中美关系
c.经过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国建交《中美建交公报》
d.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⑦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⑧中国承办亚太经和组织会议
⑨“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1、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
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5、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援助;
6、推进构建和谐世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新格局中国做出了许多努力.如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发表中国自己的声音.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三三、国防
1、陆军:解放军
2、海军
①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
②发展:1971年
③壮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
3、空军
①建立:20世纪50年代初
②发展:1956年
③壮大:改革开放后
4、战略导弹部队建立: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