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同学学习结果的描述是:(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知道”“了解”属于同学历史学习的识记层次,它要求同学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探讨”属于历史学习的理解和运用层次,它要求同学能运用已有的学问和技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作出自己的价值推断。
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中,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应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在主线。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宏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验证了改革开放宏大决策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本课的主线索,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三个专题。
引入了《凤阳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等史料。
【学情分析】本班级大多数孩子来自城市职工家庭,少部分来自城中村农村家庭,都诞生在20世纪90年月末期。
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都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对本课中涉及的历史有自己的经受、体验和感悟,可以为同学供应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这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
初二班级的同学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基本把握了多渠道搜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
基于此,老师在课前布置了调查访问作业,要求同学对长辈进行访谈,搜集口述资料,了解身边的历史。
第一组在课前收集各种票证,将家人叙述的票证的故事记录下来。
其次组调查农村的亲人,向其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的状况,所在乡镇建立企业的状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 9课改革开放教课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议,家庭联产承包制 ,乡镇公司快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国有公司改革。
教法及学法:教法:教师主要采纳启迪式发现法教课。
学法:学生主要运用自主研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教课重难点:要点:乡村和城市的经济体系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 .难点:生产关系必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来源则。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方向作用和影响 .教具:课本插图教材剖析:本课主要叙述的是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要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后,我国经济体系改革全面睁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的状况。
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关系必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来源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b5E2RGbCAP教课过程:(一)诊疗赔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了哪些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拥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初步。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期间。
引入新课。
p1EanqFDPw(三)出示教案:学生看书,教师引生找出本课的主要线索。
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三、国有公司的改革(四)依案自学,研究怀疑:学生仔细看书,初步认识本课主要知识,教师对学生学法作巡回指导。
(五)反应信息,合作释疑: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和参加意识,教师参加到议论中去,以便实时发现广泛存在的问题,精讲点拨时有的放矢。
DXDiTa9E3d (六)教师精讲,概括总结:(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虑和回答以下问题:我国的改革第一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那个地方最初进行改革?改革采纳了如何的形式?获得如何的成效?2、教师总结概括学生的回答,请学生上讲台沟通接见和采集在乡村的亲友挚友那边认识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有关状况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9课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_27
第9课改革开放【课程标准】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前农村状况,分析农村改革的原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2、了解改革前国有企业的状况,知道国企改革两步走的具体内容;3、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作用,认识开放的必要性;4、通过农村、城市改革和对外开放,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感受党中央大胆放权的勇气与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重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经济特区等概念;难点:内容多、概念多、专业性强。
【学情】八年级学生出生在世纪之交,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只是略有耳闻,感觉相去甚远;本课中经济概念比较多,学生不易理解。
【评价】1、能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对农村的影响;2、能说出国企改革的内容,简单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能说出我国开放的特区和格局;4、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教学过程】一、导课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台合作。
老师这里有一盆沙子,如果把沙子看作财富的话,请你用一只手托起一些沙子,五指慢慢并拢,到虚握,再握紧,手中的沙子有什么变化?看着这些财富在指尖流失,什么感觉?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合作。
刚才抓沙子游戏中,我们的手经历了紧握、虚握、托起三种状态。
握得越紧,得到越多吗?恰恰相反,托着的时候,空间是开放的,得到的是最多的。
小游戏里面蕴含着大智慧。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政策上的变化,也经历这样一个不断放权的过程。
而改革开放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转折。
今天,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来感受党大胆放权的勇气与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板书)说到改革开放,我们就要了解一位老人,他是谁呢?(邓小平)(多媒体展示邓小平图片)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是他一手画成的,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改革开放的内容。
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1新人教八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9课改革开放【学习目标】1.明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和乡镇企业的进展,了解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大体原那么。
2.明白深圳等经济特区名称,明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明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紧内容:从扩权让利一直到产权改革。
●重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阻碍。
▲难点: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一、知识归纳:请你填空归纳本课知识。
二、重点明白得: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第一开始于(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要紧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人B、引导分散的农人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成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在深圳、珠海弄特区试点B、开放沿海口岸城市广州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口岸城市上海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晚上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A、汕头B、深圳C、珠海D、厦门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六、改革开放后,慢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那个格局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7、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伙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三、知识运用八、咱们党从来重视探讨和解决农人和农业问题,并取得了庞大成绩。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案03
第9课改革开放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学习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学习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颂扬了两位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后一位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哪?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二)出示自学指导:师:给同学们8分钟结合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中的问题进行自学,阅读课文时要求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速读,找出相关答案,并标记疑点,以备小组交流。
自学指导: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1980年我国首先在哪四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1985年开始的城市改革重点是什么?此时的城市改革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5.党的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是如何加快的?(三)自学指导,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四)交流评价小组交流存在的困惑问题,小组长抽签选题,交流之后各组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教师适当点拨归纳。
(五)欣赏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六)达标检测学生快速记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七)自我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八年级历史下册 3.9《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改革开放【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
【学生情况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久远的年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模糊而肤浅,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对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陌生,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设计理念】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动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疑问。
没有疑问的教学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疑问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学习只能局限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
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让疑问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感悟历史;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新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主动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政方针。
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从而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某某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了解改革开放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案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及二次备课记录
课题第9课改革开放计划课时 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板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对内——改革乡镇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城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经济开发区——内地
五、教学程序设计
十、教后反思。
《改革开放》教案01
《改革开放》教案01第一篇:《改革开放》教案01《改革开放》一、教学背景:1、课题:《改革开放》2、课时:一课时3、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二、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基本具备了多渠道搜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所在的学校,农村学生比较多,他们可以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里获取一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乡发生变化的信息,教会学生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积累历史基础知识。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
他们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设计理念备课时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教学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分析比较,达到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预设有针对性,努力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用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语言表述,身体语言等,组织教学,引领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 wqs
【教案背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改革也全面展开,对内改革进入了全方位时期。
随着党的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
【教学课题】改革开放(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相应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自主学习】:先阅读自学课本,完成以下自学性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疑惑性自学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
2.安徽农民首先实行,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现以为主的责任制.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经济特区。
4.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
5.形成了———,这样一个、、、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合作探究】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
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主学习法、师生讨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图形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演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2)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和城市变化的描述,学生们可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国之路,逐步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上一课的相关学习内容: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作出哪些重要决定?学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落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事实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形成。
2、吸取新的教训师:(课件出示凤阳小岗村在改革前、尝试中、改革后的三个图片。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凤阳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看图讨论: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个病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拥有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因此,第二个变化发生了。
老师:通过以上图片,请根据本书内容总结农村改革的基本知识点: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改革目的是什么?方式?意义?学生:改革从农村开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4新人教版
改革开放学习目标:一、把握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加深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熟悉。
二、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体进程,明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体特点,明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进展情形,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阻碍。
4、感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庞大转变,加深对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明白得,养成踊跃进取的人一辈子态度。
学习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经济特区的成立。
学习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教学进程:一、相关知识链接。
一、年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思想上:完全否定“”的方针,从头确立、的思想线路;政治上:停止利用“”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战略决策;组织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实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二、预习交流。
一、农村改革前的情形如何?有何短处?二、党和人民如何解决那个短处?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成效(所起的作用)。
五、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哪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什么?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7、经济体制改革的大体任务是什么?八、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九、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0、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一、成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步骤。
1二、在对外开放示用意上找出5个经济特区和14个开放城市,看它们的地理散布有什么特点?三、明确目标:学生依照预习情形展现学习目标。
四、分组合作。
一、农村改革前的情形如何?有何短处?(一组)二、党和人民如何解决那个短处?(一组)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二组)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成效(所起的作用)。
(二组)五、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哪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什么?(三组)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9 改革开放》word教案 (4)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农村、城市改革开放前后变化,教会学生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积 累历史基础知识;
2、运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 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分析民谣所反映了当时农村存在什么情况?
生讨论回答:反映了农村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农民积极性极差
假如你是当时的改革者,你想从哪里入手?
生:提高农民积极性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们农村改革从什么地方开始的?采取了什么方式?效果如何?
生:安徽凤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教学方法
讲述法材料解析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
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一个真实的故事
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出示毛泽东和邓小平图像,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主要功绩。
师导入课题:今天我们 就学习邓小平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
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回答:土地的收成与自己的利益挂钩
展示凤阳改革前后两段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历史初二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历史初二下人教新课标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一、课程标准1、明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差不多原则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阻碍3、明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紧内容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进展;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4、明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要紧内容;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摸索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猎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强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庞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奉献的人一辈子理想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制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究;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农村和都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差不多原则。
1、明白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阻碍。
四、课前预备教师: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形的变化;学生: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12月18日)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社会调查的数据资料。
想一想:1、从汇报数据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变化?2、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的变化?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都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三、国有企业的改革1985年起在三个方面进行1992年起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比一比: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3、请依照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教案6篇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八下《改革开放》教案6篇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当时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l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 按《历史填图册》12——13页第3题的要求,先在课本41页或《历史地图册》第10页上圈出相关地名,然后完成填图练习:(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多年前一段描述
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2004年全球营业额
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定,不对的地方注意纠正。 学生1:企业里吃大锅饭的情况 学生2: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学生3:企业管理糟糕 学生4:生产纪律涣散 学生5:企业生产效率低,缺少生机 学生结合小字部分的课文,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形式的变化进行探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 学生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学生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学生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4:党的政策好,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学生5:国有企业抓住了机遇,加快改革的步伐; 学生6:公司制、股份制等多种改革形式的广泛试验,大中型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陌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此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上,“海尔”一直被视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型,严格说来,它其实脱胎于一个集体小企业,而并非一般人所认为之国有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
深圳作为最具经济活力的
从一系列开放城市的发展
学生5:不管任何城市都要抓住改革开放的良好政策与机遇,加快自身建设与发展; 学生6:这些城市发展的事实说明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做法是正确的。 学生7: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建设才会取得巨大成就。 的过程。 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现在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从中得出结论。 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树立为民族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课件;
演示】《对外开放格局形势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相互讨论,总结答案。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②学生1:为了吸收侨资、外资; 学生2:为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学生3: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③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深圳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1:开埠通商,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生2: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主动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生3:深圳最大的活力是汇聚了人才的力量; 学生4:深圳最大的活力是敢闯,敢干; 企业,此处以其为例,旨在通过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改革大潮中的发展变化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感受,切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 理解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后焕发的活力,感受改革的魅力。 认识改革的每一个成就都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实力的增强。 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方位对
总 结
板书设计 改 革 开 放 一、改 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开 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圳
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本组问题通过学生表演的情境引出,加以分析和解决,深入理解和掌握。
1985年起,城市改革
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需大量借助于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
教学方法
1)提问引导法。
2)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3)讲述法、讲解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渗透点
1)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几位同学的表演反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学生甲(扮演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 “头遍哨子我不买账,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学生乙(扮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民):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学生丙(扮演农民乡镇企业家): “大锅饭”越吃越少的日子过去了,咱们农民终于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走上富裕的道路了。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学生1: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个学生表演的情况; 学生2: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学生结合课本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国有企业。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广泛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到学生中去,
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
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
教学思想阐述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预期效
第9课 改革开
42页凤阳
大家想一想,建国以来
实行这些政策的根本
学生认真听,认真看, 议论并请学生发言。 展示图片: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 社员们含着眼泪按下鲜红鲜红的手指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学生发言: 学生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学生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 学生3: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 学生4: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学生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学生6: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导课。 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求知欲,快速引入正文。 展现农村与农民的质朴形象,拉近学生与农业的距离,令他们关心农民的命运,为讲述农村改革做铺叙。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