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
(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基础知识 (52分)
一、根据拼音或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8分)
yàn huì( )上,宾客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他忽然觉得有些suǒ rǎn wú wèi( ),便偷偷地liū( )了出来。

出来后,看见街边处处zhāng dēng jiécǎi( ),红火而美丽,他的心情也不由得活跃起来。

他随便找了一处小吃的tān( )位,冲老板要了一份nóng chóu ( )的八宝zhōu( )、一个凉bàn( )黄瓜,便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二、在括号里填上一组合适的反义词。

(6分)
1.听见爸爸的脚步声,他()不安的心情终于()下来。

2.()的匪军把()的老百姓全赶到了晒谷场上。

3.()的小鱼在重新回到河里后变得()起来。

三、选一选。

(12分)
1.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附和.(hè) 僧.人(sēng) 间.断(jiàn) 简陋.(lòu)
B.华侨.(qiáo) 包裹.(guǒ) 书籍.(jì) 军阀.(fá)
C.皮靴.(xuē) 剥.削(bāo) 衰.弱(shuāi) 抽噎.(yē)
D.摩.平(mō) 脉.络(mài) 纤.细(xiān) 豆蔻.(kòu)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益.身心开卷有益.受益.不浅
B.举.世闻名举.不胜举举.棋不定
C.危.峰耸立转危.为安生命垂危.
D.精.兵简政精.妙绝伦养精.蓄锐
3.下列词语前后搭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理解独特燃放爆竹神情吉祥无力叹气
B.味道普通表达情意灯光闪烁云彩呼啸
C.响彻旷野脱缰野马节奏缓慢形态松散
D.群星弥漫照顾伤员抢夺枪支噙着眼泪
4.在下列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2分)
我们的交谈很________,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________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________,把我小小的心________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A.融洽包含期待消化
B.融洽蕴含期待融化
C.投机蕴含等待融化
D.融洽蕴含等待融化
5.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2分)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6.下列词序变化后句意差别最大的一句是()(2分)
A.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也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

——书有你们看的。

四、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0分)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
2.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3.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
4.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五、日积月累。

(12分)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3)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2.猜猜下面这些词语是代指多少岁?(4分)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耄耋之年()
六、口语交际。

(4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习题,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过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要得体。

向校长提建议:
向同学提建议:
阅读理解(38分)
七、课内阅读。

(18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

(2分)
2.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5分)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3分)
5.这段话着力描写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八、课外阅读。

(20分)
天使
佚名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神的福泽一样。

我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神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可是,神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

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利娅小姐。

玛利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利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玛利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

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

但是,玛利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利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玛利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

”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利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被神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利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我很不好意思,可玛利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像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

玛利娅小姐就是神派来的天使。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第①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做了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分)
2.在第⑥段中用“______”画出描写“我”外貌的句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玛利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做出“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2分)
4.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5分)
5.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5分)
作文(60分)
九、习作园地。

《天使》中的玛利娅小姐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天使般的微笑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给了文中的“我”莫大的触动。

在学习或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帮助过你,给了你许多的心灵上的震撼。

请你以“难忘他(她)对我的帮助”为题,写出他(她)天使般的关怀。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

一、宴会索然无味溜张灯结彩摊浓稠粥拌
二、1.惊慌安定 2.残暴善良 3.奄奄一息生龙活虎
三、1.A 2.A 3.C 4.B 5.A C 6.B
四、略
五、1.(1)何当金络脑(2)轻烟散入五侯家(3)相去复几许(4)中庭地白树栖鸦
2.30岁 40岁 50岁 70~90岁
六、略
七、1.一律 2.略 3.排比老铺的气派,景色的壮观
4.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5.数量多种类多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八、1.“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关爱、上进的孩子。

2.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突出“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暗示“我”已经开始转变 3.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4.心理描写。

表现了“我”善良,渴望被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我”在得到了玛利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决心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

5.因为玛利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天使”点明文章中心。

九、略
二、选择题
2.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着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
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

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提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检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面。

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瓣,可是他们能包涵。

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

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

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

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父母的爱——
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本文第①②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2.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
3.“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不应删去,理由:①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涵。

②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打下伏笔。

2.“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

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

3.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

4.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3.
4.
老妪yù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

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

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

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lái)。

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生意就冷清。

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

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

时时抬头,目光睃(suō)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

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意,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

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

但是咱们不要了。

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⑨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老妪。

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⑩“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⑪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⑫儿子仰脸看我。

⑬我不得不接了钱。

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⑭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⑮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行时,见一老叟,守着他那煮锅。

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

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

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⑯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

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文章第②段交代了怎样的现实?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列问题。

(1)“我”“不平”的原因是
(2)“我”产生“体恤”和“怜悯”的原因是
3.第⑨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描写中的______描写。

这样描写老妪的作用是。

4.“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出于什么目的?后来“我”为什么自责“猥琐”?
5.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
..没有算清小账。

6.用“”画出与老叟“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绝无半点乞意”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请结合文章分析“我”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

8.你是如何理解同情心与尊重的?
1.现实:商业味浓,人情味淡(答出“人情淡薄”等大意即可)。

作用:衬托了老妪诚实
善良的尊贵形象。

2.(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3.肖像以没有美感的外表反衬老妪人格的高尚
4.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

后来老妪退还了多给的两毛钱,表现了近乎本能的“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类同施舍的行径十分庸俗。

5.通过“扯”这个动作,写出了内心的故意,强调了自我表现的冲动。

“佯装”一词则很好地表现出这是一种自我安慰。

6.句子:“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绝无半点儿乞意。

”目的:这样写突出了两位老人自甘冷清、坚守人格的高贵品质。

7.从“我”看到卖茶蛋的老叟时的表现和文章最后的抒情、议论可以看出,“我”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具有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8.有的时候,自以为是的同情心会伤害别人,如果想帮助弱者,就不要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要以满足自我为前提,这才是最起码的尊重。

(意思对即可)
5.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

“五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

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

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
一冲。

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

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

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

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已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着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呀!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他说:“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

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

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

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

“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
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本文中“我”在坐独腿车夫的车的过程中,有许多打动“我”的,令“我”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这些情节及“我”的情感变化。

2.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
..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
.....他的断腿,瞪着
的裤管。

3.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你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
4.议事完后,“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朋友的挽留?
5.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①坐上车之后发现车夫只有一条腿,“我”内心很不是滋味。

②爬上坡之后“我”暗暗受着车夫行动的鼓舞。

③听了韩国人坐车的故事,我为他骄傲。

④提前让“我”下车,为了给“我”留面子,“我”深受感动,落下眼泪。

2.“直直地瞪着”“瞪着”,形容目光长时间盯在他的“断腿”和“裤管”上,表现“我”突然发现车夫是一个独腿后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车上的复杂心情。

(符合语境,言之成理即可)
3.(1)语言车夫的诚恳、诚信(2)主人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坚韧的意志,诚恳、诚信、善良的品质,自尊、自立的精神。

(答对三点即可)
4.朋友对人力车夫的鄙视引起了“我”对朋友强烈的不满,“我”和朋友之间在思想上已有了很大的距离,所以“我”坚决拒绝了。

5.独腿车夫的故事感动、激励了“我”。

一个人诚恳做人,坦诚待人,自强不息,就会坚强,就会拥有自尊,就会获得支撑人生的力量。

(紧扣句意,谈出感悟,言之成理,表述通畅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