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神话中的人物形象
总体来看,其人物形象由动物、植物向半人半神演
变,由半人半神向人神演变。 动物形象:犬、鱼、鸟、龙凤 动物形象是最早的神话人物,后来表现为氏族部落 的图腾崇拜。比如女娲最早是蛙,嫦娥最早是蟾蜍。
植物形象:昆仑、扶桑、桃木、建木
昆仑:原指山名。据说是在西方,后南方也有
建木:也称健木。据说是升天的天梯。
“建木”是上古巴蜀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位于
天地中心。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 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 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 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 《山海经· 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 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 (luan),其木若蓲(qiu),其名曰建木。” 郭 璞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 声无响,立无影也。”
黄帝的出生:其母“见大雷绕北斗 ,枢星光照郊野 ,感而


孕。” ( 《初学记》引《诗含神雾》 ) 颛顼的出生:“母见摇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 之宫,生颛顼于若水。” ( 《山海经》 ) 尧的出生:其母“与赤龙合婚生尧”。 ( 《初学记》引 《诗含神雾》 ) 舜的出生:其母“感枢星而生舜”。 ( 《初学记》引 《尚书帝命验》 ) 禹的出生:其母“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而生禹。” ( 《太平御览》引《孝经钩命决》 ) 契的出生: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 《竹书纪 年》 )
扶桑:据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扶桑是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传说在极东的大海
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 女神羲和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 从此处驾车升起。
桑树具有枝叶繁茂、果实丰厚的特点。因此常常被
作为女性神的象征。如《诗经· 卫风· 氓》中:“桑 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郑风·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 我树桑。”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息。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 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民生。(《淮南子》中《女娲补天》)
烛龙创世:尸体化生型创世神话 烛龙故事,见于《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 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 无 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海外北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 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 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大荒北经》)
6、神话中还有一类表现了人们不屈的斗争精神和
顽强的意志,如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 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原是炎帝宠 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 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 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 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夸父逐日是说夸父为追逐太阳而死。

祖先崇拜:
它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
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 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 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 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神话本族祖先,具有 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 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 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 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 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
生殖崇拜:
所谓生殖崇拜,就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 赞美和向往。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 旺发达的一种表示。 原始人由于不懂得人类生殖的原因,见到从妇 女腹中能生出一个新的生命,总认为其中有一种神 奇的力量;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低下, 人就是生产力的全部,人口的多少、体质的强弱决 定氏族或部落的兴衰,所以人们对妇女分娩十分重 视。
桃:长寿的象征。因此有西王母的蟠桃宴的神话传
说。这是由于桃树枝繁叶茂,其花也是灿烂非凡, 故而借其象征意义。正如《诗经桃夭》中以桃花的 灿烂来比兴女子出嫁。 又《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 人,……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 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 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 过偷之矣’。” 桃木: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 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 桃符,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 神木。
四、神话的分类
1、创世神话:如中国南方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北
方女娲补天的故事等。 盘古开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 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 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 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 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3、洪水神话 《山海经· 海内经》载: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 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 以定九州。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 滕文公上》), “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 上), “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 死于外”(《史记· 李斯列传》),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烛龙化石
2、始祖神话
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着伏羲与其妹女娲兄妹成夫妻而
繁衍了人类的传说,大量少数民族传说以及考古发现 的汉画像砖画也证实了这一点。汉画像砖上伏羲与女 娲人首蛇身,或异体交尾,或同体异首,是人类的始 祖。此外还有女娲抟黄土造人之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 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geng)人也。(《太平 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
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 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后稷神话记录在《 诗经· 大雅· 生民》中:姜嫄因踩 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嫄觉 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 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 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 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 周人 的始祖。

5、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 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 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 上, 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自然神 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 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 氏、仓颉、后羿 等等。
昆仑山。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上有 瑶池、 阆苑、 增城、 县圃等仙境。 《庄子· 天地》:“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 仑之丘。”《楚辞· 离骚》:“邅吾道夫昆仑兮, 路修远以周流。” 唐韩愈《杂诗》之三:“ 昆 仑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贺新 郎· 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 地黄流乱注?”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 蚩尤之间: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 天女曰魃(ba),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 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 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 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4、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 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他们在 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史 记· 五帝本纪》载: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猿乃修 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 熊、罴(pi)、貔(pi)、貅(xiu)、貙(chu)、虎,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第二讲 神话传说
第一节 神话的基本知识
一、概念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 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马克思 定义神话为“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二、神话产生的原因
自然崇拜:原始初民有着强烈的“万物有灵”的思 想,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 伟大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崇拜的的对象包括天、 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 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 象。归纳来看有天体之神、万物之神、四季之神、 气象之神等部类。原始人认为这些自然存在现象表 现出生命、意志、情感、灵性和奇特能力,会对人 的生存及命运产生各种影响,因此对之敬拜和求告, 希望获其消灾降福和佑护,这反映出人们祈求风调 雨顺、人畜平安、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是原始宗 教的体现。
3、《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天问》、《九


歌》中的神话故事很多。 如《离骚》中屈原上下求索的过程中,诗人朝 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 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他 去叩帝阍,阍者却闭门不理;他又下求佚女以通天 帝,也终无所遇。 《天问》中涉及七十多个神话故事,如: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2、《淮南子》,西汉刘安
主持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 现存21篇,其中涉及到的神 话故事最为著名的篇章有 《鲧禹治水》、《共工怒触 不周山》、《塞翁失马》等。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
4、《庄子》中的神话传说:混沌之死、鲲鹏变化、
触蛮之国、藐姑射神人。 《庄子》中的神话大致可分为三类:活物论神话的 遗留;古代神话的化用;散见的神话材料。 《庄子 则阳》篇中的一个故事说:蜗牛左边触角上 有一个国家触氏,右边触角上有一个国家蛮氏,两 个君王常常为争夺地盘进行猛烈的战争。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
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 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 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 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卷一引《五运历 年纪》)
三、保存
远古神话大多以口头故事的形式流传,现今留存的
神话故事大多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 《楚辞》、《庄子》等文献中。 1、《山海经》共18篇,主要分为《山经》和《海 经》两部分,原先是据图叙事,其中记载了各地的 动物、植物、矿物等,著名的故事很多,是保存最 好的一部奇书。(留待下节详细介绍。)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羿最为辉煌的业绩,要数射落九个太阳。据《山海
经· 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载:“羲和者,帝俊之 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 日方至,一日方出” 。《楚辞· 天问》王逸注引《淮南 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羿弯弓搭 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 故留其一日也。” 人间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复。十个太 阳都是天帝俊的兒子,羿要射落九日,不仅需要神技, 还要有超人的胆略。
《逍遥游》中记载了一个藐姑射神人,其文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 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 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 袁珂认为, 这里的藐姑射山其实就是 《山海经》 中所说的列姑射山。 《山海经· 海内北经》:“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姑 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