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
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染色单体
2. 下列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
B. 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与其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
D. 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3.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叶黄素
D. 胡萝卜素
4.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不可能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5.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
B. 气体分子不可能作为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
C.CO2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不是体液调节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6. 某玉米植株(Aa),取其上所结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
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①可能是隐性纯合子①可能是杂合子①肯定是杂合子
A. 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7. 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 ]____中,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____方式被释放到[ ]_______(内环境成分)中,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产生兴奋,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填上升或下降)。
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①的数量___(填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8.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主要是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
B.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不成比例
C 排尿反射过程中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不能听见别人讲话的声音
9. 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后进行分离时可用差速离心法
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10.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①3的基因型为AAX B Y或AaX B Y
D.①9和①10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1/4
11. 下列几则广告语中有几条存在科学性错误()
①某纯天然谷物食品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食用
①某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①某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1种必需氨基酸
①某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Fe、Zn等微量元素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12. 糖元沉积病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糖元沉积病①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B. 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 TP,不需要A TP供能
C. 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D. 给糖元沉积病①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13. 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
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e处给予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快速吸收Na+,从而使肌肉收缩
C.图甲中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e引起f的收缩是非条件反射
D.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正常情况下Ach会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14.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些酶是核酸
B. 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 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15. 下列有关A TP与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 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
B. A TP含有核糖,ADP不含核糖
C. A TP与ADP在生物体内相互迅速转化
D. A TP与ADP在生物体内含量相对稳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加的是()
A. 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B. 受风寒后发生淋巴结肿大,淋巴循环受阻
C. 代谢废物在组织液中积累增多
D. 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17. 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18. 当干旱发生时,植物气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闭,并可将信息传递给周围其他植株。
为探究植物之间是通过地上还是地下进行信息交流,某兴趣小组将3组长势一致的盆栽豌豆等距排列,第2组与第3组通过管道连接,这样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道进行交流,第1组与第2组的根部不联系。
用高浓度甘露醇(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浇灌第2组,1h后测定各组的气孔开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还应该在甘露醇溶液处理之前分别测定3组植物的气孔开度
B. 若植物通过地下进行信息交流,则第①组气孔开度变化不大,①①组下降
C. 若植物通过地上进行信息交流,则第①组气孔开度变化不大,①①组下降
D. 该实验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除了受基因控制和激素的调节,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相矛盾
20.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 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
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
图。
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为实验动物研究遗传学,效果不理想。
后来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在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已知果蝇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翅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V、v控制。
摩尔根以纯合的灰身长翅果蝇与纯合的黑身残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身长翅。
摩尔根接下来做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让F1的雄果蝇与黑身残翅雌果蝇杂交,后代为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并且两者的数量各占50%。
实验二:让F1的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后代有4种类型:灰身长翅(占42%)、灰身残翅(占8%)。
黑身长翅(占8%)和黑身残翅(占4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和鸽子相比,果蝇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中,隐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的位置,则F1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1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若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22. 根据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________属于三级消费者。
(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海豹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磷虾与须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构成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3.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①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①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病;胰岛B细胞
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24.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
下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根、芽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对生长素更为敏感的器官是________;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3)水平放置的植物,由于___________的作用,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通常是_______________mol/L,使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根的向地生长。
能促进芽生长而抑制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mol/L。
(4)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示例[①]高尔基体)
(1)细胞中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____________。
(2)既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又可以使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3)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
(4)①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5)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与图中细胞比较,高等动物细胞不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A
6. C
7.
8. D
9. D
10. B
11. A
12. D
13. C
14. B
15. B
16. ABCD
17. ABC
18. ABD
19. BD
20. BCD
21.
(1).生长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
(2).黑色
(3).残翅
(4).不遵循,实验一中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应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5).
(6).BV:Bv:bV:bv=21:4:4:21
(7).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71:4:4:21
22.
(1). 5
(2).虎鲸
(3).虎鲸
(4).须鲸
(5).竞争
(6).捕食
(7).竞争与捕食
(8).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分解者
23.
(1).甲状腺
(2).抗利尿
(3).肾小管和集合管
(4).神经-体液
(5).细胞膜上
(6).遗传(基因)
(7).自身免疫
(8).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24.
(1).极性运输
(2).根
(3).两重性
(4).重力
(5).大于10-8
(6).10-8~10-6
(7).生长素浓度
25.
(1).[①]叶绿体
(2).[①]液泡
(3).[①]细胞核
(4).选择透过性
(5).差速离心法
(6).①①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