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空调

合集下载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空调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空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 学习并掌握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各类空调的特点。

3. 了解空调系统的能效评价标准,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并进行简单故障诊断。

2. 学会使用工具和仪器对空调系统进行基本的维护和保养。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空调系统安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调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能降耗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空调的定义、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空调技术基础2. 空调系统分类及特点:介绍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商用空调等各类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调系统分类与特点3. 空调系统能效评价:讲解空调系统的能效等级、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关注节能减排。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能效评价4. 空调系统安装与调试:介绍空调系统的安装流程、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安装与调试5. 空调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教授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空调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 空调器的结构和原理

第六章 空调器的结构和原理

室 内 机 的 位 置 选 定
水平仪
室内机安装位置 A点距离墙角10cm,B点距 离30cm,C点距离15cm,D点距离障碍物 60cm以上。高度最好在2-2.6m之间。安装 时要用水平仪,切忌目测安装。
柜式室内机的安装位置
A点距墙壁100mm以上,B点距墙壁100mm以 上,C点角度在45度左右,D点平行方向不应有 障碍物。室内机安装要保持水平,如遇地面不 平,要用垫片调至水平。柜机的背后如有防倒 扣,条件允许时最好能安装到位。
室内机安装时的分解
排水管可左右更换 以适应左右配管的 调整
铜 管 的 保 温 安 装 和 引 出
铜 管 的 引 出
室内机配管保温 在配管保温前必须进行 泄漏检查 保温可以防止铜管产生 冷凝水
穿 墙 孔
在墙上开出65mm孔一个 孔的外口必须比内口低 5~10mm 开在边上的孔要稍低一 点,以便排水
房间空调器的分类和型号表示
一、分类
国家标准空调规定制冷量优选系列 在1400w~14000w范围内 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 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 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 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 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 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 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 2000大卡×1.5×1.162=2486W。
真 空 干 燥
真 空 泵 和 压 力 表 的 连 接
真 空 干 燥 的 过 程
真 空 干 燥 时 的 压 力 确 认
真 空 干 燥 时 的 压 力 确 认
试 运 转
室 内 机 运 转 检 查
室 内 机 排 水 检 查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 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的重量轻、成 • 其不足之处是其性能系数、温度调节精度
本低、调节和控制方便、可靠性较高、检査和维 护
以及地面停机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等方面
的工作量小、附件在飞机上的安排没有特殊要求,特
不如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同时又由于其冷
别是其制冷介质(空气)也可以输入座舱作为增 压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六章 空调系 统
➢ 经压缩机压缩之后的高温高压氟利昂蒸汽进入冷凝器散热,氟利昂由于对外放热而由气态变成
液态,此时氟利昂成为高压液体进入制冷剂箱。高压氟利昂汽化温度很高,不容易吸收热量而 汽化,因此,必须进行降压处理。膨胀阀就是起降压作用的,氟利昂经膨胀阀降压后,低压液 态的氟利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空调空气的热量,变为低压蒸汽,再进入压缩机进行 压缩升压,变为高温高压的氟利昂蒸汽。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利用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使蒸发器 热边的空气得到冷却。
制活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座舱温度的变化。
• 在进行人工控制时,飞行员应不断监控座舱温度、供气管道温度(座舱温度和供气管道温度可采用 一个温度表,由选择开关切换)以及温度控制活门的位置,减小座舱温度的波动。
□ 制冷组件 ➢ 直升机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为制冷组件,其作用是降低冷路中空气的温度,为温控系统提供
特点 ➢ 地面/低空制冷效率高 ➢ 高空制冷效率低 ➢ 高空空气稀薄,风扇负载低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 第六章 空调系 统
2) 涡轮压气机式(升压式)制冷系统
压气机使由一级热交换器来的空气温度压力升高, 经过二级热交换器散热,最后进入涡轮剧烈膨胀 作功,制冷效果好。
特点 ➢ 高空制冷效果好
➢ 在地面开车和滑跑时
4. 保温层应安装良好,并且表面没有滑油等污染物,因为这样的污染物可以使保温层变得易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详解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详解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1—去真空伺服驱动器 2—来自真空换能器 3—来自发动机真空 4—去真空选择器 图6-3 真空保持器 (a) 在正常发动机真空下;(b) 发动机真空下降时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真空保持器的结构如图 6-3 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发动 机进气歧管处真空度下降时,真空保持器能切断发动机的真 空源,同时,膜片亦将真空换能器和伺服真空驱动器之间的 真空气路切断,保持系统原来的工作状态。 真空伺服驱动器可根据真空换能器输出的真空度大小,
图6-8 微机控制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ECU根据设定温度和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 和太阳能传感器等信号,自动调节混合门的位置。一般来说, 车内温度越高、车外温度越高、阳光越强,混合门就越接近 “全冷”位置。ECU根据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控制空气混合
门的位置,如图 6-9 所示,若车内温度 35℃,则混合门处于
机控制空调具有自我诊断功能,监控系统的随机存储器
(RAM)存储诊断码,传感器数量多,控制精度高,控制范围 广。
第六章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电控气动的自动空调系统
一、电控气动半自动空调系统
电控气动半自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6-1所示,其
控制系统主要由真空控制系统和放大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基本工作过程是:当人工设定功能选择键和温度后, 放大器8根据设定温度、车外温度、车内温度等信号计算并 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送到真空换能器 4,真空换能器将此信 号转换为真空度信号,并送到真空伺服驱动器 7上。真空伺 服驱动器根据真空度信号大小使控制杆14伸长或缩短,带动 与其相连接的温度门控制曲柄10、鼓风机调速板11和反馈电
其结构如图6-2所示。在换能器的支架上,有一个双通针阀5, 其一端控制真空源的通路,另一端控制铁芯7上的大气阀门6。

第六章 飞机空调系统 ppt课件

第六章 飞机空调系统 ppt课件

温度
t0 1C 5 (T 02.8 1K 8 5 )
空气密度
0 1.22 k5 g /m 3
空气压力 p010.312P5(a 76m0m)Hg
音速
a034.209m 4 /s
标准重力加速度 g0 9.806m6/s52
干空气的气体常数 R28 .07 5J 2/K 7•k 8g
16
(3)大气温度、压力、密度随高度的计算式为: 在对流层(0〈H〈11km) THT0 H
临界温度(℃) -147.2 -118.9
39.948 -122.0
44.00995 31.0
47.9982
-5.0
11
大气压力的单位为帕(Pa)或千帕(KPa)。在空 调系统中,空气的压力是用仪表测出的,但仪表 指示的压力不是空气压力的绝对值,而是与环境 大气压力的差值,称为工作压力(或表压),工作 压力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31
(二)空气流速
一般来说,客舱内的空气流速小于0.1m/s时,不会引起乘客 的感觉,当客舱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大于0.33m/s时,就会使 乘客有穿堂风的感觉,一般客舱内的空气流速为0.2m/s,但 作为上方的单独通风喷口处除外。
32
二、气源系统的基本构形 (一)大气通风式座舱座舱增压气源的基本 形式 1、发动机压气机
它是将飞机座舱密封,然后给它供气增压,使 舱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力,并对座舱空气参数进 行调节,以满足人体生理和工作的需要。
24
3、气密座舱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飞行高度超过10万米,抵达热层 (1)气密座舱的类型
气密座舱的基本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再生式,
另一种是大气通风式。
X15A
① 再生式气密座舱又称自主式气密座舱。它利用安装在飞机 上的氧气瓶和冷气瓶作为增压气源,瓶内气体经过调节装 置后输入密封舱,用以补充泄漏的空气和消耗的氧气,使 用过的空气经再生处理后重新进入座舱。

第6章4——空调系统的分类

第6章4——空调系统的分类
(1)封闭式空调系统 全部利用空气调节区回风循环 使用,不补充新风,这种系统称为封闭式空调系统, 又称再循环空调系统。这类系统可以节能,但不符 合卫生要求,主要用于工艺设备内部的空调和很少 有人员出入但对温度、湿度有要求的物资仓库等。
(2)直流式空调系统 全部使用新风,不使用回风系 统,称这类为直流式系统,又称为全新风系统。这 种系统能量损失很大,只在有特殊要求的放射性实 验室、散发大量有害(毒)物的车间及无菌手术室等 场合应用。
(3)全水式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区的室内负荷全部由 经过加热或冷却处理的水负担的空调系统。无新 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和冷辐射板系统属于这类系统。
(4)冷剂式空调系统 以制冷剂的“直接膨胀”作为 吸收空气调节区室内负荷的介质的空调系统。商 用单元式空调器和家用房间空调器属于这类系统。
3.就全空气系统而言,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分类
(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通常把一次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冷水机组等设 在集中的空调机房内,而把二次空气处理设备设 在空气调节区内。
这类系统与集中式空调系统相比较,省去了回风 管道,送风管道断面积也大为减小,节省建筑空 间,是目前各类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广 且发展较快的一种空调系统。
(3)分散式空调系统 也称局部式或冷剂式空调系 统。
HVAC系统一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调系统的分类
单风道系统 单风道定风量系统 单风道变风量系统
集中式系统
双风道定风量系统 双风道系统 双风道变风量系统
多区系统 带风道的空调机组系统
半集中式系统
全空气诱导器系统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冷、暖辐射板+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系统(无新风) 闭式环路水热源热泵机组系统

第6章通风空调工程(第七版)详解

第6章通风空调工程(第七版)详解
工程综合费= 2098.43×188.4/10 = 2098.43×18.84=39534.33(元)
40
2、工程量清单 3、工程量清单计价表
41
4、综合单价分析表
注:普通钢板价格5元/kg,2mm普通钢板理论重量为 15.7kg/m2,因此价格为78.5元/m2。
42
6.2.3 管道部件安装工程量
按用途
一般通风管道 净化通风管道
圆形通风管道 按形状
矩形通风管道
分段型通风管道 按型式
渐缩型通风管道
7
6.1.4 通风工程常用设备材料 5)风管管道附件
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天圆地方、法兰盘、导流叶片……
6)风管管道部件
各类调节阀、风帽、罩类、测定孔、吊托架等
8
6.1.5 通风系统施工图 1)常用图形符号
39
2、定额计价: 该风管是圆形渐缩风管,按定额规定,套用清单综合单价
G.2.1.2规定相应子目,其人工费乘以系数2.5进行换算。
定额综合单价 (CG0094):1186.02;其中人工费608.27元
定额综合单价 (CG0094调)=1186.02+608.27×(2.5-1) =2098.43(元)
⑤ 塑料板—— 需小心加工,热加工 ⑥ 玻璃纤维板—— 一般专业加工制造;
⑦ 复合板—— 如:酚醛、玻镁、玻纤等;
⑧ 柔性软管—— 如:塑料,橡胶,金属,…… ⑨ 砖、砼—— “风道”
6
6.1.4 通风工程常用设备材料
2)常见风管加工方式
咬口、铆接、焊接等。
4)风管类型
3)常见风管连接方式
法兰连接 其他连接方式——抱箍、焊接
×35=140m2
风管检查孔:2个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第六章汽车空调掌握系统及配风方式6.1 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目前,大多数中级轿车都采纳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依靠驾驶 员拨动掌握板上的各种功能键实现对温度、通风机构和风向、风速的掌握。

下面 以国产BJ2021型汽车为例介绍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

空调掌握板空调掌握板安装在驾驶室前壁,由驾驶员操纵。

板面布局如图5-1所示。

空调掌握板上设有三个掌握开关,分别是风机开关、空调方式选择开关和温 度选择开关。

1 .风机开关风机开关设有四个不同的转速挡位,以掌握风机四种不同的转速。

风机为始 终流电动机,其转速的转变是通过调整串入风机电路的电阻来实现的。

风机调速电阻安装在风机罩的左前方,暴露在风道内,与它串联的还有一个 限温开关,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开关断开。

风机调速电阻如图5-2所示。

风机除在停用状态不工作外,在制冷、取暖及通风状态下均可工作。

2 .空调方式选择开关图5-2风机调速电阻结构图 I-限温开关2一调速电阻3一安装板图5・1空调控制板结构图1 一风机开关2一空洞方式选择开关3 —温度选择开关空调方式选择开关用于确定空调系统的功能,即要求空调是制冷、取暖、通风还是除霜。

通过驾驶员拨动开关可处在七个不同的位置:OFF一停止位置;MAX一最冷位置;NoRM 一中冷位置;BILEVEL 一微冷位置;HEAT 一取暖位置;VENT 一通风位置; 一除霜位置。

此外,在掌握板的后面,设有真空掌握开关。

当驾驶员操纵空调方式选择开关时,真空掌握开关随之联动,通过转变真空 通路掌握真空驱动器来调整各风门的状态及热水阀的开度。

3 .温度选择开关温度选择开关是掌握温度门的开关,用钢丝和温度门连接。

温度选择当开关 处于左半区(称之为冷风区)时,温度门关死通向加热器的风道,出来的空气是未 经加热的空气。

当开关处于右半区(称之为热风区)时,温度门打开通向加热器的 风道,送入车内的空气是经过除湿后的暧空气。

温度选择开关可在左右两半区无 级连续调整,可停在任意位置,对应温度门也有确定的位置。

第六章 冷热源及水系统的监控

第六章 冷热源及水系统的监控

冷水机组顺序控制步骤
6.1.3制冷机的冷量调节和台数启停控制
• 目的:设备容量与变化负荷相匹配,延长机组寿 命
• 基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 供水温度,提高机组的COP值,同时减少系统的 冷量损失,实现系统的经济运行。 • 要求各机组设备的运行累积小时数及启动次数 尽可能相同 • 控制策略:启动系统时,优先启动累计运行小时 数最少的设备。 • 特殊要求: • 某台冷水机组是专为低负荷节能运行而设置。
定(变)流量一次泵系统的控制
c压差控制的基本原理 当负荷变化引起流量变化时,供、回水干管间压 差将发生变化,通过压差信号调节旁通阀开度,改变 旁通水量,恒定压差,保证了冷源侧定水量。旁通阀 流量最大为单台机组的流量。 在系统处于设计状况下,所有的设备满负荷运行, 压差旁通阀开度为零,压差传感器两端接口处的压差 为控制器的设定值; 当末端负荷变小后,末端的两通阀关小,供、回 水压差 将会提高而超过设定值,旁通阀将打开,它的 开度加大将使总供、回水压差减小直至达到设定值时, 才停止继续开大。当旁通阀开度最小,但压差仍然超 过设定值,则关闭一台水泵,关闭相应的冷水机组。
变流量二级泵系统的控制
变流量二级泵系统控制
(1)初级泵克服蒸发器及周围管件的阻力, 至旁通管A、B间的压差就应几乎为0,这样 即使有旁通管,当用户流量与通过蒸发器 的流量一致时,旁通管内亦无流量。 (2)次级泵用于克服用户支路及相应管道 阻力。当次级泵组总供水量与初级泵组总 供水量有差异时,相差的部分从平衡管AB 中流过。
2.保证制冷装置安全运行。
6.1冷热源系统的基本启停操作与保护
• 6.1.1水冷冷水机组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 • 蒸发器、冷凝器水侧:保证足够的流速 • 原因:流速低、换热不良、制冷效率下降, 也可能造成制冷机局部冻结,造成事故 • 措施:设置流速开关

第六章_通风与气流组织第一--三节

第六章_通风与气流组织第一--三节
通风和空调的区别
通风:不采用回风,空气不循环使用,进风不 (或简单)处理,排风需处理至满足排放标准才 能排除; 空调:采用回风,进风需处理至设计值,排风不 需处理。
4
二、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定义:指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 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 的通风换气方式。
洁区
29
常见风口类型---置换通风
30
3、个性化送风(Personalized Ventilation)
原理:将处理好的新鲜空 气直接送至人员主要活动 区,同时人可调节送风参 数,实现有限区域个性化。
特点:个性化调节;直接 控制呼吸区,无需全部区 域的控制;通风效率高, 通风量、能耗小。
42
根据通风气流的目的,气流分布的 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通风有效性 排污有效性 能量利用有效性与热舒适
43
二、通风有效性描述参数
空气龄 换气效率 可及性
44
1、空气龄(Air Age)
最早于20世纪80 年代由Sandberg 提出。
定义:指送风到 达房间某点的时 间。
实际意义:旧空 气被新空气代替 的速度。
输入和平衡分配; 在噪声和污染严重地区,不适用; 安全隐患,应预先采取措施; 不适用恶劣气候地区; 需要居住者自己调节,麻烦; 未对进口空气过滤、净化; 所需空间较大,受到建筑形式的限制。
24
三、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
定义: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 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
= 2P= 2P


通过的空气量:
G F=F 2P
关键因素: F、P

第6章8——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系统)

第6章8——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系统)

一﹒风机盘管系统
(一)构造及特点 1、定义 ——在空调房间内设置风机盘管机组(末端装 置),再加上经集中处理后的新风送入房间,由两者 结合运行。采用就地处理回风的方式。
2、构成 ——风机盘管机组由盘管(热交换器,排数一般为2 或3排,铜管铝片)和风机(采用前向多翼离心风机或贯流 风机)组成。 ——可分为卧式和立式、暗装和明装。 ——与机组相连的水管有冷、热水管路和冷凝水管。 ——与机组相连的风管有送风管和回风管。
⑶、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①、新风单独送入室内(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 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QW GWLeabharlann (hW hD )QF GF (hN hF )
一﹒风机盘管系统
(二)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 2、各种新风供给方式的风机盘管系统的空气处理过 程及冷热量计算
⑶、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②、新风单独送入室内(新风处 理到低于室内焓值)
缺点是: (1)末端设备多且分散,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2)风机盘管运行时有噪声。 (3)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净化能力、除湿能力和对湿度的控制能力比 全空气系统弱。
一﹒风机盘管系统
(二)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
1、新风供给方式的类型
⑶、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 室内新风
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即把新风处理到一定参数,也可 承担一部分房间负荷。这种方案 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 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 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的结露现 象可得到改善。
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一﹒风机盘管系统
(二)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 2、各种新风供给方式的风机盘管系统的空气处理过 程及冷热量计算 ⑶、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②、新风单独送入室内(新风处 理到低于室内焓值) 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第六章空气调节讲解

第六章空气调节讲解

第六章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是一门采用人工方法,创造和保持满足一定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参数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的科学技术。

空调技术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一、空调系统的组成空调系统是指需要采用空调技术来实现的具有一定温、湿度等参数要求的室内空间及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的总称。

如图6-1所示,空调系统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图6-1 空调系统原理图1.空调房间或空调区空调房间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通常用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两组指标来规定。

空调基数是指室内空气所要求的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空调精度是指在空调房间内温度,相对湿度允许的波动范围。

例如在N=20±1ºC和N=50±10%中,20ºC和50%是空调基数,±1ºC和±10%是空调精度。

空调系统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性空调。

工艺性空调是为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服务的空调,其室内空气参数主要是按照生产工艺或科学研究对工作区温、湿度的特殊要求确定,同时兼顾人体热舒适的要求。

而舒适性空调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其室内空气参数主要是根据满足人体热舒适的需求确定,对空调精度没有严格的要求。

2.空气的处理设备由各种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减湿、净化等处理的设备组成。

3.空气的输送和分配设施主要由输送和分配空气的送、回风机,送、回风管,送、回风口等设备组成。

4.处理空气所需要的冷热源指为空气处理提供冷量和热量的设备,如锅炉房、冷冻站、冷水机组等。

5.消声和减振设备消声和减振设备有消声器和减振器等。

二、空调系统的分类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和新空调设备的不断推出,空调系统的种类也日益增多,空调系统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处理空气的来源不同分、按输送承担空调负荷的介质不同分等。

我们这里重点介绍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不同分,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与检修教学课件第六章空调系统维护与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与检修教学课件第六章空调系统维护与检修
27
4.故障诊断基本流程 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基本流程
28
5.故障查找表 故障查找表见下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行以下内容的初步检查。
29
30
(1)通风机运转是否正常,若通风机不运转,压缩机也将不运转。 (2)恒温器的连接是否正确。 (3)确认空调机组供电电源为AC380 V,且所有的断路器闭合。 (4)空调系统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33
34
1)关闭制冷系统中连通大气的阀门,管路系统中制冷剂通路所有阀门全部打开。 在压缩机高压吸气侧安装歧管压力阀,打开高压侧通道,关闭低压侧通道,将中间 接头与氮气钢瓶连接。
2)顺时针方向旋开氮气钢瓶上的阀门,观察减压后的压力表示数,达到机组技 术参数规定的充气压力值(见下表)即停止旋转。
35
8
3.高压故障 导致制冷系统中压力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混入了空气。空气可能是在机组低 压部分压力偏低时被压缩机吸入,也可能是在维修中因操作不当而混入到系统中。 由于空气是不凝性气体,它在系统中的存在将直接产生如下不良后果:压缩机负荷 增大,且温升异常,电动机过热或烧损;冷凝压力上升,制冷量下降;高压压力开 关动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一旦发现有空气混入系统中,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导致压缩机高压过高的原因还包括外界温度过高、冷凝器入口或出口有堵塞、冷 凝器脏、制冷剂过多、冷凝风机不工作或工作异常等。
12
三、机械系统故障
1.压缩机故障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常用制冷压缩机为全封闭型涡旋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装 置的一个重要部件,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是推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 中不断循环的动力。 压缩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压缩机不启动、压缩机能启动运转但不能 正常运转,以及压缩机出现异常噪声等故障。

第六章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六章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N 1 − i L1 = iN1 − m%
第一节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第Ⅰ区域
调节预热器加热量的方法—— 调节预热器加热量的方法 控制预热器供、 控制预热器供、回水阀门 以改变热媒流量来进行调节 调节预热器的旁通联动风阀 预热器调节效果判断—— 预热器调节效果判断 以处理后的空气是否 能达到控制露点L1为依据 能达到控制露点L
度增加,可避免或减少冷热量抵消
第二节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调节一、 调节一、二次回风比 改变露点的方法 o调节结果 调节结果——机器露点降低,通过调节二次回 调节结果
风量和露点温度可以满足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 可避免或减少冷热量抵消
第二节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调节旁通风和处理风混合比 o调节结果 调节结果——要求处理风的机器露点比较低, 调节结果
第一节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室外空气状态的变化,一方面引起送风状态的变化; 室外空气状态的变化,一方面引起送风状态的变化;另一方 面会引起负荷变化。 面会引起负荷变化。
室外气象分区——设冬、夏季室内空气设计状态点为N1和N2,区 室外气象分区 域N为室内空气状态允许波动范围,图中室外气象包络线与相对湿 度Ǿ=100%的饱和曲线所围之区域为室外气象区,全年由四条典 型等焓线将气象区分为五个空调工况区
室内空气参数受室外空气参数影响比较低大, 夏季室内相对湿度会增加,可避免或减少冷热 量抵消,特别在过渡季节,节能效果更明显
第二节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调节送风量 o调节结果 调节结果——变风量调节不能同时保证温度和 调节结果
湿度两个参数不变,只能保证其中一个参数不 变,另一个参数需要通过其他办法来实现,节 能效果更明显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二、 回风口的形式
由于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对室 内气流速度的影响很小,因而构造简单,类型也 不多。常用的回风口有百叶式回风口、活动箅板 式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
§6-3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一、气流组织形式
通常用送回风口在空调房间内设臵的相对位
臵来表示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不同,
y x x ax 2 tg Ar( ) (0.51 0.35) dO dO d O cos d O cos
Ar数的贴附射流”---- 射程比自由射流更 长 贴附长度与Ar有关,Ar小----S长 贴附射流:
dO

4 24 2FO 2 d O 2d O 4
第 六 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
在空调房内合理布臵送、回风口,使送入
风在扩散与混合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
余湿,使工作区形成均匀的t、Ф、υ和洁净度, 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6-1
射流:
送、回风口气流的流动规律
一、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空气经孔口或管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 称为射流。
5.旋流风口
旋流风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
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由于旋转射流的 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 合,然后送至工作区。
旋流风口有下送式和上送式两种
6.孔板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送风静
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
用下,通过在金属
2、散流器
散流器是一种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
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的风口。其造型美
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

第六章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

第六章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
xe
§5 气流组织
(2)热量扩散比动量扩散快
5.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
ΔTx /ΔTo=0.73(vx / vo)
4、射流弯曲 (1)判据:阿基米德数
Ar=g do (To-Tn)/(vo2 Tn )
① To>Tn,Ar >0,热射流,射流上弯;
② To<Tn,Ar <0,冷射流,射流下弯; ③ To=Tn, |Ar |<0.001,可忽略射流弯曲,看成等温射流。 (2)射流弯曲轴心轨迹 ① 方程
r2 r1 v2 v1
xe
§6 气流组织
6.3.1 要求
一、温度梯度要求
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ISO 7730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1m和0.1m之间 的温差不应大于3℃。 2、ASHRAE 55-92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8m和 0.1m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 二、空调区允许风速 1、舒适性空调:冬,≯0.2m/s;夏,≯0.3m/s。
② 计算风口实际出口风速:vo=L/ΨFn
L:房间风量;Ψ:风口有效面积系数,一般取0.72-0.82 F:风口面;n:风口数量。
xe
§6 气流组织
③ 计算射流自由度:Fn0.5/do, 根据公式
6.6 气流组织计算
(vhp / vo ) . (Fn0.5 /do )=0.69
校核工作区风速,不满足则重新确定风口数量或面积。 (6)校核贴附长 ① 计算Ar;
2、工艺性空调:冬,≯0.3m/s;夏,0.2-0.5m/s。
xe
§6 气流组织
6.3.2 评价
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一、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1、吹风感(有效吹风温度) θ=(tx-tr)-7.8(vx-0.15) tx、tr:室内某地点的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

第六章 空调风管道系统设计

第六章 空调风管道系统设计
(3)静压复得法 当流体的全压一定时,流速降低则静压增加。静压复
得法就是利用这种管段内静压和动压的相互转换,由风管每一分支处 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游管段的阻力,并据此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 下面将这一方法作简要介绍。
图40、41
例题1:
机械排风系统,薄钢板制成圆风管.计算该排风系统的阻力和管径尺 寸。



9




/ 0.3353 48.6 16.95 114.995
2
1320
3
9
228


4.4
13.2
0
48.6
0
13.2
3
1980
3
9
229


3.45 10.35
0
48.6
0
8.554264039322


2.85
8.55
0
48.6
0

5
3300
3
9
360


2.45
7.35
0
48.6
0

• 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l,愈接 • 近1愈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大于lO,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制
作和安装费用,还可以减少运行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三、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阻力包括
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其中局部阻力占比例较大,高达80%。 因此进行风管系统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来减少局部阻力,以减 少风机的能耗和设备(风机)的初投资。
4) 确定每个子系统的风管断面形状和制作材料。 5) 对每个子系统进行阻力计算(含选择风机)。 6) 进行绝热材料的选择与绝热层厚度的计算。 7) 绘制工程图。

第六章工程伦理应用——暖通空调

第六章工程伦理应用——暖通空调
其它产业 59%
冷热源 53%
土木 冷媒
5%

16%
风机 17% 二次泵 9%
日本建筑业CO2排放量在总量中的比例 空调系统与空调建设期年间CO2排放
在暖通空调节能领域,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CO2的减排:
(1)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冷热源方式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 (2)在空调系统中,应兼顾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IAQ)和 节能的要求 (3)采用CO2排量小的能源,包括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
2、利用新能源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热水器、被动式 太阳能建筑、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
地热能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地热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地源热泵 和地道风系统
风能利用:风力发电、风光互补、自然通风等 生物质能: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气化发电、生
24.71% 34,572
27.37% 26.82%
27.45%
26.15% 34,902
35,037
35,800
28.0% 27.0% 26.0% 25.0% 24.0% 23.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建筑使用能耗的构成 采暖空调 热水供应 电气照明 炊事
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 露天开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 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 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 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冷负荷估算表
空调制冷量 W 居住室面积 M2 计算机房面积 M2 2000-3500 15--25 15--20 4800-6500 30--45 30--40 7200 8300 9300
40--55 60--70 65--85 30--45 40--50 50--60
旅馆客房面积 M2
餐厅面积 M2 商场面积 M2 办公室面积 M2
一、空调器的功能和分类
1. 空调器的功能:
温度调节 夏季25℃~27℃ ; 冬季18 ℃ ~20 ℃
室温与外界的温差不宜过大
湿度调节
夏季:50% ~60 %; 冬季: 40 % ~ 50 %
相对湿度=某温度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100%
同一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净化空气
空气中一般都有悬浮状态微小固体物 和灰尘,这些微尘中带有各种病菌。
室外机组,制冷量为2800W
3. 空调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1.空调器的制冷量 在规定的制冷工况下,空调每h所产生的冷量 叫做空调器的制冷量,单位为W 2.单位功率制冷量 空调器在1h内消耗一度电所能产生的冷量数 称为单位功率制冷量 =空调器铭牌制冷量/空调器铭牌输入功率
3.单位重量制冷量 每消耗1kg原材料,空调器每1h内所能产出的 制冷量数 =空调器制冷量/空调器重量
③热交换器
蒸发器和冷凝器 基本结构都采用 翅片管式 制冷时蒸发器和 冷凝器的作用与 电冰箱一样, 制热时蒸发器和 冷凝器角色转换
④节流装臵——毛细管、膨胀阀
当制冷剂流体通过一小孔时,一部分静 压力转变为动压力,流速急剧增大,成 为湍流流动,流体发生扰动,摩擦阻力 增加,静压下降,使流体达到降压调节 流量的目的。
式、吊顶式。
空调器的型号命名
1—用K表示房间空气调节器
K
2
3
4
5
6
2—结构形式代号 整体式-C ,分体式-F
3—功能代号 冷风型 省略,电热型-D,
热泵型-R,热泵辅助电热型-Rd
4—名义制冷量 取前二位数字
5—分体式室内机组代号 吊顶式-D,挂壁式-G, 落地式-L,嵌入式-Q,台式-T 6—分体式室外机组代号 W 例:KFR-28GW 分体挂壁式热泵型房间空调器
机型最好不要超过12米。如果需要加长就必
须补充少量的制冷剂。室内和室外机组之间的
高度差不得超过8米。太高会使压缩机负载增
加,容易烧毁压缩机。
当室外机组在高处时,要在室外机组进排 气管处作成拱型,防止冷冻油流入室内机, 造成压缩机缺油和蒸发器换热不良。
要做成拱形
高度差不得超过8m
室 外 机 组 的 安 装 要 求
恒温控制器 电 磁 换 向 阀
五、空调器的安装、拆 卸与维修
(一)空调器制冷负荷的估算 (二)空调器的安装与拆卸 (三)空调器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一) 空调器制冷负荷的估算
空调制冷量的匹数(PH)计算是以大卡或 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PH=2000 大卡,以国际单位来计算要乘于1.16。所
以1PH=2324W。但在日常购买机型时,
商家都会以2500W为标准1PH来计算。
1匹约等于2500W的制冷量(即25机型);1.5 匹约等于;
27机型为1.2匹;
28机型约为1.3匹;
32机型为1.4匹;
33机型约为1.5匹;
36机型为大1.5匹。
型号后面的两位数字,再加两个0,就是该空调机的名义制冷 量的瓦数。“匹”只是商家的俗称,生产厂家是不用这个名称 的。例如,“KC—20”表示窗式空调器,单制,制冷量2000瓦
管 接 头
中 间 连 管
电 热 管
压缩机
高压阀
毛细管
干燥过滤器
制热过程: 选择开关切断制冷压缩电动机电源,接通电热 管加热电路,由电热管组制热。
3. 热泵型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四通电磁换向阀
高压
换向阀
控制阀
室内
低压
室外
1.制冷过程
辅助毛细管 主毛细管 单向阀 散 热
吸 热
室内 侧换 热器
四通换 向阀
热交换器
电控系统 微电机
过滤网
百叶送风栅 离心风机 温度及定时显示 热交换器
轴流风机 压缩机
分体式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室内机组
低压阀 气 液 分 离 器
室外机组
排 气 管
室 内 换 热 器
中 管间 接连 头管
进 气 管
压缩机
高压阀
毛细管
室 外 换 热 干燥过滤器 器
柜式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三、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分体式)
面板
控制旋钮
感温管
窗式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离 心 风 扇 室 内
过滤网
冷 风 扇轴流 凝 器 电风扇 机
室 外
蒸 发 器
压缩机
制冷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箱体组成
② 旋转式压缩机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气缸工作容积的变 化,是依靠一个偏心装臵的圆筒形转子在气缸内的滚动来实现的。
高压
室内
低压
室外
高压
室内
低压
室外
四、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
1. 单制冷型空调器 2. 电热型空调器
3. 热泵型空调器
主控开关、冷热开关、温度控制器、热 保护器、除霜器等。
温度控制器
(1)碟形过流过热保护器
A
αA<αA
B
金属板3 金属板1
接电动机
金属板2
接电源
(2)内埋式热保护器
密封安装在电动机绕组线圈上。当电 流过大或过热时,切断电路保护电动 机。
1. 单制冷型空调器
2. 电热型空调器
3. 热泵型空调器
室内机组
低压阀 进 气 管 气 液 分 离 器
室外机组
排 气 管
管 接 头
中 间 连 管
压缩机
高压阀
毛细管
干燥过滤器
制冷过程:
室外换热器 制冷剂冷却放热 干燥过 对制冷剂进行 毛细管 制冷剂降压节流 压缩机 成低温低压液体 成高温高压蒸气 (冷凝器) 成常温高压液体 滤器 干燥过滤处理
空间只限于室内机组和两根铜管。开动真空泵,
压 缩 机
室外 侧换 热器
2.制热过程
辅助毛细管 主毛细管 单向阀 吸 热
散 热
室内 侧换 热器
四通换 向阀
压 缩 机
室外 侧换 热器
• 热泵型空调器的制热量、电流、消耗功率随着室 外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室外温度越低,空调吹出 的热风温度越低、制热量也越少。 • 结霜问题,低于5摄氏度,蒸发器上结满霜,不制 热。矛盾 • 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切断电磁线圈电源,蒸发器 重新回到冷凝器角色,放热化霜,同时切断风机 电路;化霜完,电磁线圈重新通电,换向阀换向, 恢复制热运行。带有化霜器的热泵型空调器使用 环境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
制冷剂被压缩
气液 分离器
低压阀
管接头
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室内换热器 成低温低压蒸气
(蒸发器)
管接头
高压阀
室内机组
低压阀 进 气 管 气 液 分 离 器
室外机组
排 气 管
管 接 头
中 间 连 管
电 热 管
压缩机
高压阀
毛细管
干燥过滤器
制冷过程:
室内机组
低压阀 进 气 管 气 液 分 离 器
室外机组
排 气 管
4. 空调器的使用条件
1.房间空调器受到空气条件的限制 2.房间空调器受到使用温度的限制 不带除霜器热泵型空调器5~43摄氏度 带除霜器热泵型空调器-5~43摄氏度 3.房间空调器受到使用电源的限制
轴流风扇外壳 轴流风扇 外隔板 室外热交换器 离心风扇
室内热交换器 空气 过滤网
毛细管 底盘 排气道控制杆
空调器按结构形式
窗 式 空 调 器 分 体 式 空 调 器
窗式空调器是一种小型房间空气调节器,体
积小,重量轻,为整体式结构,制冷量一般
在7000W以下,制热量在3000W左右。
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组成,
安装时用制冷管路和导线连接,分体式空 调器可分为单冷型(夏季制冷)和冷热两 用型(夏季制冷、冬季制热)按室内机组 的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壁挂式、立柜
25--30
10--15 20--25 15--20
30--40
20--25 25--30 30--40
30--45 45--50 50--65
25--30 30--35 35--40 30--40 40--45 45--50 35--45 45--50 50--60
(二) 空调器的安装
1. 窗式空调器的安装
Φ 1.6
Φ 2.6
2600~ 3800
4700~ 7000
Φ 2.0
Φ 3.2
电线的粗细可以按铝线4A/mm2,铜线6A/mm2计算
错误安装
2. 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
分体式空调器的配管长度按照机型和原厂的配
给来决定。一般最长不要超过8米,因为配管
的长度每超过1米,制冷量损失约2%。小于4
匹的机型配管最好不要超过10米,5匹以上的
安装注意事项
①单独设线,并设臵熔断丝。
②安装和运输时,倾斜度不得超过45º。
③室内应比室外高10mm。室外部分用三角架
支撑。
④风口要留足够的空间。
⑤室外要有遮阳板。
空调器电源线使用直径规格(铜芯导线)
制冷量/ W 电源线直 径/mm 制冷量/ W 电源线直 径/mm
1400~ 2600
3800~ 4700
空气速度调 节
空气的流速一般0.1~0.2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