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积累及阅读理解专题教学导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193a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8.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一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9人。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
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
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优秀的学生仅占20%左右,而彭文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教材简要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5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而且体裁多样性,有散文、词、诗,简单说明文和文言文等。
全册教材分为6组。
每组教材的编排一般有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口语交际与习作及日积月累和回顾拓展,体现了有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本册教材要求学会80个字。
要求学会的字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表明。
生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
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
“”导读“预习”“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学目标要求: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20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在阅读中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8ee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5.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教案【教案目的】通过阅读理解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阅读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学生能够根据所阅读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自主推理和判断。
3. 学生能够从所阅读的文章中获取信息,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自主推理和判断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推理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安排好教室环境,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阅读。
2. 准备相关的阅读材料,确保内容贴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老师将一篇阅读文章投影在教室的大屏幕上。
2. 老师指向文章的标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标题的含义。
3. 引导学生讨论标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4.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和预测。
步骤二:整体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3.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
步骤三:细节理解1. 老师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细节问题。
2. 学生通过查找文章中的信息,回答老师的问题。
3.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步骤四:推理判断1. 老师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推理和判断。
2.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运用逻辑思维回答问题,并给出理由。
3.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和辩论观点。
步骤五:拓展应用1. 老师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回答。
2. 学生将阅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8d4d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a.png)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篇1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们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们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们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们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们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们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们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下学6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
![下学6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017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8.png)
下学6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
2.阅读材料的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解读,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3.阅读技巧的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快速阅读、如何抓住文章的重点、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等阅读技巧。
4.阅读练习的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或者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困难。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总结:教师总结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情感和意义,同时强调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读后感、推荐阅读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1.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素材积累与运用
![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素材积累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646f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f.png)
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素材积累与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们通过丰富的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六年级语文教案的阅读素材,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素材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古代文学名篇古代文学名篇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素材。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形象、情节等,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作文,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经典童话故事经典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的重要素材。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让学生进行朗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并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以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素材。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系列、《悲惨世界》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等,并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作文,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科普读物和新闻资讯科普读物和新闻资讯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知识面的重要素材。
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科普读物,如《天文》、《生物》、《地理》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新闻资讯,如社会热点、科技进展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培养他们对时事的关注和分析能力。
五、经典名著摘抄经典名著摘抄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素材。
六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b9f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4.png)
六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普书籍、历史故事等。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设计相应的阅读策略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 示范阅读:教师选择一篇短文,为学生朗读并讲解阅读策略。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问题和感受。
3.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阅读成果和收获。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第二周:示范阅读一篇短文,讲解阅读策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第三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
4. 第四周:小组分享阅读成果,全班交流和讨论。
5. 第五周:总结课外阅读的成果和收获,鼓励学生持续进行阅读。
五、评价方式1. 学生自主阅读的完成情况,包括阅读量和阅读质量。
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全班交流和分享时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引入悬念:在讲解新的阅读材料前,教师可以提前透露一些故事情节或知识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3. 鼓励自主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
七、教学资源1. 推荐阅读清单: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一份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清单,包括各类文学作品、科普书籍、历史故事等。
2. 阅读指导手册:教师编制一份阅读指导手册,包含阅读策略、问题思考、文学欣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阅读参考。
3. 音频、视频资源: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阅读的完成情况,包括阅读量和阅读质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2934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8.png)
1.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章的阅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2.阅读和分析3.讨论和交流4.写作练习本教案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几篇经典的文章为例进行教学。
1.《石榴》本文是亲情题材的故事,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中获取故事的大概情节,了解并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交流和讨论故事中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夏天的雨》本文是夏日景色的描写,用文艺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爱与敬畏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夏雨的奇妙,多角度分析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对比等,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读懂文章。
3.《人是什么?》本文是哲理思考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人”的本质和意义。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人”的认识,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冷静分析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他人。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篇文章表达一下自己对“人”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针对上述三篇文章的教学,可以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课堂测验或者写作作业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评估能力,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挑选一些学生进行个别检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关键字词,提高阅读效率。
六、总结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思考能力和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升初积累与运用综合运用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升初积累与运用综合运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e002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e.png)
综合运用六年级第二部份第四讲课题:综合运用教学目标: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运用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答综合运用的题型。
教学准备: PPT 课件、奖分教学课时:2 课时课前准备: 15 分钟课前沟通:检查上节课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第一环节:国学经典( 5 分钟)导入语:同学们,你知道出自《史记》的成语吗?(见 ppt3)生说师:这些成语都是 ppt3,我们应该学过,这个成语故事有人知道吗?韦编三绝。
它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先看一幅图片,有人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说) 对,这是竹简。
在春秋时……Ppt3板书:第二环节:知识点拨+实战演练 ( 50 分钟)师:我们每一册书中都有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在小升初的考题中还有涉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先来看看类型。
Ppt4(一)学习交流类1.知识点拨师:看教材第 77 页,学习交流类题目指什么?谁来读一下?生读师:下面让我们看看例题,你能说说吗?生说师:看看我给的回答。
在这个回答中,红色的部份结合具体情节说出了原因,这个很重要,答题时,必须说出我们这样评价人物的原因和文章中的具体故事。
橙色的部份是联系学生的现实说说自己的做法。
这也是要写的。
2.实战演练(1)学生在书上写 79 页第一题答案,先写看法,还是先说评价然后说原因,再说自己要怎么做。
Ppt6学生继续写后面题答案。
教师给出必读理由的几个切入点。
Ppt7 (2)学生在书上写 80 页第六题答案,教师讲解 ppt8,提示,其中的成语是嫉恶如仇。
(3)学生在书上写第五题答案,教师讲解 ppt9,提示,可以从两个角度写。
(二)采访类知识点拨师:看 p79 第 3 题,请说说这段话中你看出了我们采访的目的是什么?生答师:是的,是通过采访说明交警工作的辛苦。
那末环绕这个问题,你想问些什么?生答师:老师给大家一些参考 ppt10,看你们给出的问题怎样?在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复习课教案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2b9f776a20029bd642ded.png)
六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复习》教学设计蒙古族小学杨慧芳复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2、学生:每位同学总结自己阅读一段文字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同学们,读了六年的小学,上了六年的语文,老师请大家静静的思考一个问题,六年的语文阅读带给你哪些好处呢?(板书:阅读)2、(抽生交流)师预备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让我们学会了写作”“雨果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渐渐融化了,阅读能让我们不干蠢事。
”3、过渡:阅读带给我们的好处确实很多,今天咱们就来上一堂关于阅读理解的复习课。
下面我们上课。
(师生问好)二、梳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先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进行归纳,提炼,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2、生交流步骤。
(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孩子们的答案)3、(课件出示)师总结的做题步骤,生读一读。
做题的步骤:速度全文感知内容读懂问题找法解题规范答题有理有据再读全文检查验证4、说说学一篇课文要学到什么?又用到什么方法呢?5、生积极交流。
6、师出示总结的阅读方法再读一读。
三、课内阅读练习,学会应用,培养能力。
(此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课内阅读练习,快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1、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用提炼出的阅读步骤,完成练习---半扶半放进行附材料:《桃花心木》课文选段:(1)第一步:速读全文,感知内容。
第二步:读懂问题,明白每一个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2)师引导回顾相应的解题方法,并PPT出示如何规范答题。
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六下教案
![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六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d8b5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a.png)
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六下教案《日积月累》六下教案。
日积月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去积累,去不断地进步。
而在学习方面,特别是在课外阅读方面,更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日积月累》六下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教案的内容。
《日积月累》六下教案主要包括了一些课外阅读的内容,涉及到了一些课外书籍的推荐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适合我们年龄段的优秀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教案中还包括了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其次,我们来谈谈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知识面,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课外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不断地进行积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兴趣的书籍。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来进行选择,可以选择一些与我们所学科目相关的书籍,也可以选择一些与我们兴趣爱好相关的书籍。
其次,我们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每天坚持一定的阅读时间,不断地进行积累。
同时,我们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阅读教案、阅读指南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要注重阅读的效果,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进行书评等方式来巩固我们的阅读成果,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日积月累》六下教案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年级语文教案整理读书材料
![六年级语文教案整理读书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a07c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c.png)
六年级语文教案整理读书材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反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包括《草原》、《开国大典》、《草原》和《观潮》。
这些课文涵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词短语每篇课文中都包含了一些生词和短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掌握这些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课文结构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和讨论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文分析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价学生的课文分析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1. 学习课文《草原》。
2. 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第二周1. 学习课文《开国大典》。
2. 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第三周1. 学习课文《草原》。
2. 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阅读理解与知识积累教案
![阅读理解与知识积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9629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阅读理解与知识积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并掌握知识积累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教授学生不同类型文本(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阅读技巧。
(2)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阅读技巧运用到实际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
(2)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知识积累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阅读理解的技巧和知识积累的方法。
2、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知识积累的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评价法对学生的阅读表现和知识积累情况进行及时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阅读理解与知识积累。
2、阅读理解技巧讲解(1)阅读速度的训练介绍快速阅读的方法,如扫视法、跳读法等。
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练习,逐渐提高阅读速度。
(2)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技巧记叙文: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
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了解说明方法和顺序。
议论文:找出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提取关键信息和总结归纳教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
引导学生运用概括、归纳等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知识积累方法指导(1)读书笔记介绍读书笔记的种类,如摘抄型、感悟型、提纲型等。
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2)知识分类整理教导学生将积累的知识按照不同的主题或学科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和复习。
阅读素材积累六年级教案
![阅读素材积累六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bca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d.png)
阅读素材积累六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阅读素材积累。
2. 掌握阅读素材积累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材积累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阅读素材积累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素材积累。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如文章、报纸、杂志等。
2. 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阅读素材积累。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什么是阅读素材积累吗?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阅读素材积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如:“为什么要进行阅读素材积累?”、“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素材积累?”等。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
4. 小组展示(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问进行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5. 教师讲解(10分钟)教师对阅读素材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包括以下内容:- 广泛而有针对性的阅读:积累各类文体和主题的阅读素材,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 要点摘录和总结:在阅读中发现重要的信息或知识点,并进行摘录和总结,方便日后回顾和应用。
- 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对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材料整理和分类:将阅读素材按主题和类别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使用和查找。
6. 实践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发相关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并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素材积累。
7. 教师点评(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素材积累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8.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阅读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进行素材积累,并写一篇阅读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阅读素材积累的意义和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升初积累与运用课外阅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升初积累与运用课外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7c961ec3a87c24128c43a.png)
积累与运用六年级第二部分第五讲课题: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积累小学阶段需掌握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识记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相关作品信息。
教学准备: PPT课件、奖分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5分钟1.课前沟通:检查上节课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课前预习:可事先让学生带此类书籍来阅读。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第一环节:国学经典(5分钟)导入语:同学们,你知道出自《水浒传》的成语吗?(见ppt3)生说师:请看这两个成语:“逼上梁山”和“不打不相识”,它们的来历及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PPT4、5)第二环节:知识点拨(5分钟)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他们用作品照亮了不同的时代,点燃了人民大众的智慧火种。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下学习文学常识的内容及方法。
(PPT5、6)第三环节:集体练兵场(50分钟)(一)分组答题(15分钟)规则:全班分为四组,在规定时间内讨论答出指定的题目,最后派代表汇报答案。
答题时间:15分钟。
完成题目:1——16题。
(二)校对答案及解析(35分钟)形式:第一组汇报1——4题答案,第二组汇报5——8题答案,第三组汇报9——12题答案,第四组汇报13——16题答案。
汇报答案后,老师公布答案,给各组打分。
然后进行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ppt8——27课间休息10分钟第二节课第四环节:个人练兵场(45分钟)过渡语:在参与组的讨论中,你们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是你个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给你15分钟的时间,请你单独思考,完成17——33题。
1.学生单独答题。
(15分钟)2.老师出示答案。
3.同学互换课本,互评答案。
(10分钟)答案:ppt32——44第五环节:课后工作(5分钟)一、回顾学习收获。
积累文学常识二、布置家庭作业。
复习今天所积累的知识。
《鲁滨孙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滨孙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b3fe9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e.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2. 文学作品: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名著、散文、诗歌等,进行阅读和鉴赏。
3. 主题探讨:围绕作品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等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阅读技巧的训练和文学作品的鉴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扩音器等。
2. 学具:阅读材料、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性的话题或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阅读技巧训练:讲解并示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 文学作品鉴赏:选取适合的作品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和思考。
5. 主题探讨:围绕作品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等问题。
6.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和倾听,培养合作精神。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教案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部分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选取一篇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小升初语文学科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学生需要在阅读题上多下功夫,要掌握阅读题的题型及答题方法,并通过练习将方法融入到解题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顺序是:
(四)置于语境,联系生活
置于语境,是阅读理解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我们答题时要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这种方法特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题目。
联系生活是要求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文章有联系的内容,包括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
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表示差不多时用()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表示把握大时用()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表示距离远时用()
四、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 王任重(任重道远)
刘海粟(沧海一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之如饴 )
焦若愚(大智若愚)
五、成语填空:
()服()服()德()德()讹()讹
()牙()牙()老()老()计()计
神()()神精()()精痛()()痛
欺()()欺日()()日微()()微
六、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特别要提醒是,答题时要语言规范和书写认真。表述语言简洁明了,言之有理。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我们要根据问题能自圆其说,当然不能脱离主题内容,而是围绕题目要求与文章中心思想进行的回答。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对于遣词造句要仔细揣摩,反复推敲,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
固若金汤()精雕细刻()
雪中送炭()伶牙利齿()
二、 成语不离“舌”(记一记)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三、数字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六年级语文:课外积累及阅读理解-专题教案
———————————————————————————————— 作者:
———————————————————————————————— 日期:
姓名
年级
六
性别
教授课题
课外积累及阅读理解
总课时_第_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点:课外积累阅读理解
考点:课外积累的相关知识和阅读理解
(1)先粗读题目要求;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3)回到原文定位,接着结合上下语境,思考问题并做答。
(一)认真审题,略读题目
审题是答题的关键一步,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审题,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也不能慌张。在读文章之前,先快速读题目要求,明确考题内容。
(二)通读全文,标记信息
解题时最忌讳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这种方法既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又影响做题的速度。所以我们要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读完全文后,我们能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和结论以及标记出一些关键词句和信息,如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等等。
(三)原文定位,解答题目
在通读完全文时,我们将与题目有关的关键词句做了标记,接下来的任务是回到原文中,细读内容并解题。语文的阅读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这要求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字词句段文之间的联系,注重结合上下语境去做答。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有的题目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也可以将原话进行加工翻译来做答。
(五)控制时间,自圆其说
我们不仅考查答题的准确性,还要注意答题的速度,虽然阅读理解题所占分值很大,但是也不能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个题目上。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遇到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如果不能马上想出答案,就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等到最后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
能力:积累运用理解能力
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记忆法 演练法
难点
重点
阅读理解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 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
程
一、成语对对子:(试一试,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
井然有序()指鹿为马()
习题讲解
(一)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
1.根据短文内容,细心填空。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一种炊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礼器,它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2.按要求画出短文中的词语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