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587cb4195f312b3169a5a2.png)
1.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精讲)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4.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及其原因。
知识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知识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重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计算——看“特点”(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1小时(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地球公转的意义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地球公转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8547a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4.png)
D 3.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C (1)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四季更替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大小季节变化,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夏季
春秋两季
冬季
天文 四季
白昼最长,太阳 最高,获得的太 阳辐射最多
过渡季节,获 得的太阳辐射 居中
白昼最短,太阳最 低,获得的太阳辐 射最少
气候 温度最高,气
四季
候最炎热
过渡季节
温度最低,气候 最寒冷
●划分依据:温度高低,气候变化
间 , 下 同 ) 看 到 日 出 , 广 场 旗 杆 影 子 在 14 : 21 为 一 天 中 最 短 。 而 同 日 杭 州 市
(30°N,120°E)日出时间为4:58。完成3~4题。
3.该中学位于杭州市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冬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小明 小华
8:47 7:11
6:57 3:43
83°34′ 68°34′
8.小华所在地区夏至日的昼长大约是
A.13小时32分
√C.15小时28分
B.14小时48分 D.16小时3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https://img.taocdn.com/s3/m/6b48cf81700abb68a982fbcd.png)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导图考纲解读1.地球公转特点:中心、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4.四季和五带的产生和划分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图51(1)方向:①__________。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图51中A位于②______(位置),每年7月初经过;B位于近日点,每年③______经过。
(3)周期(一恒星年):④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近日点⑤______,远日点最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图52(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⑦________之间做往返运动。
图53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a) (b) (c)图54(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⑩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a)中⑪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⑫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b)中⑬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⑭________现象春、秋分日图(c)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⑮________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⑯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⑰________及其以北各地南半球各地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⑱________各地春、秋分赤道(1)形成原因: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a.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b.北温带国家的气候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三季时间以此类推。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7299e533d4b14e84246834.png)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达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
-11-
4.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1)成因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 个月为一个季节。 (3)五带划分:以 回归线 和 极圈 为界限,将全球划分为南、北 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时9分10秒。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 点 近日点 B 点 远日点
1 月初 7 月初
较快 较慢
-4-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①黄赤交角。
-5-
②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动。
-6-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太阳直 射点的 变化特点 位置
北半球夏 半年(春 北 分日至秋 半球 分日)
是北A.半巴球西冬高季原。上所草以木D项枯正黄确。第B(.2南)题非,1开0月普1敦日温在和秋分多日雨(9月23日)到冬
至日C.(华12北月地22区日正)之在间收,太割阳小直麦射点应D该.北在印图度中洋的的CD洋之流间呈。逆时针流动
(2)2019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14-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5-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地球为参照系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主要考 查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的灵活运用和空间动态思维素养。
答案 (1)D (2)D
-16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5c1c898d1f34693daef3e64.png)
第18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 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度。
第19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3)五带划分:以
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为界限,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将全球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第21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1)黄赤交角示意图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2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6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五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范围是 (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 B. 0° ~ 20° S D. 20° S~ 23° 26′ S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特训:第2章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特训:第2章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https://img.taocdn.com/s3/m/41309a1c0912a21614792972.png)
第2章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B.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C.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D.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2.图示时期(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C.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D.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2.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丁、乙、丙、甲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2.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A.B.C.D.3.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按纬度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2.关于此日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①地正午时,④地不是白昼B.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C.四地均位于东半球D.③地的经度为120°E4. 2015—2016年,我国又出现一波房地产开发潮。
下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110°E)某楼盘平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A.宜选甲,采光好B.宜选乙,采光好C.不宜选丙,夏季暴晒D.不宜选丁,夏季暴晒2.“小暑晒霉正当时”。
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
夏季闷热潮湿给霉菌造成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
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上面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220ed2ba1aa8114531d9d3.png)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16·高考北京卷)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下题。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会议举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北京八达岭长城红叶出现在秋季;和北京相比,首尔的纬度较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此时段首尔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此时段北京的昼长比华盛顿长,故日出的时刻早于华盛顿.故排除B、C、D三个选项。
处暑在秋分之前,且与秋分中间隔一个白露,故处暑与秋分时间相差约1个月,A项正确。
(2018·天津一模)2016年冬至日,M、P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如下表所示(北京时间),完成2~3题。
日出日落M07:26:4616:52:03P08:46:2419:00:582.A.M在P东北方向B.M在P西北方向C.M在P东南方向D.M在P西南方向3.关于表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时相同B.同在东半球C.线速度相同D.同在大陆西岸解析:第2题,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除极昼、极夜地区外,越往南昼越长。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01f6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a.png)
考点规范练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20广西北海一模)在一年当中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
第一张“8”字形日行轨迹图是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如下图所示),记录的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45°N,70°W)上空的太阳“8”字形轨迹,房屋窗户朝向正南方。
据此完成第1~3题。
1.拍摄太阳日行轨迹可能是在当地时间()A.6:00B.10:00C.12:00D.15:002.当太阳运行到“8”字形轨迹最高位时,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黄赤交角取23.5°)()A.46°B.55°C.68°D.75°3.太阳从日行轨迹最高位向最低位移动过程中()A.当地日出方位不变B.新英格兰夜长变长C.当地6:00后日出D.建筑物日影保持不变(2021广东潮州二模)挪威工业小镇尤坎位于北纬53°53',四面环山,每年9月起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
尤坎镇政府在高于小镇450米的山腰上安装了3面超级反光镜,这些反光镜由电脑控制,自动调整镜面追踪太阳,将阳光反射到镇中心广场上,使人们在冬天也能享受到日光浴。
据此完成第4~6题。
4.造成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沙尘暴天气B.地形的遮挡C.多雾霾天气D.位于极地地区5.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最可能截至()A.12月B.次年3月C.次年6月D.次年9月6.反光镜最可能安装在广场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2021江苏南通四模)某校(20°N,110°E)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月观察日出、日落现象。
下表为该兴趣小组推算的部分日期的昼夜时长差值(T=昼长-夜长)。
据此完成第7~8题。
7.1日观察到日出时,手表显示时刻(北京时间)约为()A.4:42B.5:22C.6:02D.6:428.该月,学校所在地()A.日出方位都为东北B.正午物影始终朝北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下图)。
2020年高考一轮(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夯实基础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考一轮(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夯实基础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115e9c5fbfc77da369b15e.png)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 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基础夯实)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与速度1.如何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提示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 7月初,夏至日为 6月22日前后。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2.如何区分春分和秋分?提示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a.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a.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若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若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则热带范围将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将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将减少(增加)4°。
4.若黄赤交角变为0°,对气候、四季和五带有什么影响?提示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将不会再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球上将不会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精装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精装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ca7109d0d233d4b14e69e5.png)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中图版(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此图反映了( )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②地球公转方向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半球⑤黄赤交角的度数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2.运用此图可以正确解释的是( )A.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B.黄赤交角为23.5°C.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D.北极点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点1.B 2.D [第1题,该图反映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轨道特征、地轴的倾斜方向等.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因而在近日点与远日点太阳直射的半球不同;此图反映出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但并未反映出其数值大小.故选B.第2题,公转周期与公转的速度、轨道的长短有关,此图无法进行解释;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从图中也无法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公转速度在近、远日点存在差别,导致两极点极昼、极夜天数有差别.故选D.]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拍摄的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回答3~4题.【导学号:29790019】3.该日最有可能为( )A.10月1日B.11月15日C.1月1日D.2月1日4.当该日太阳位于图中M位置时,北京( )A.旭日东升B.艳阳高照C.夕阳西下D.夜色深沉3.C 4.B [第3题,结合图中太阳运动的轨迹,可判断出该日中山站正处于极昼时期,由于中山站的纬度接近南极圈,因而该日应接近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12月22日,由此可判断出该日最可能为1月1日.第4题,在该日当太阳处于运动轨迹最高点时,地方时为12时;据此可判断出当该日太阳位于图中M位置时中山站的地方时为8时,此时北京时间大约为11时,因而艳阳高照.]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5~6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00 23:00 8:58 23:02②7:19 18:41 7:20 18:40③5:40 18:48 5:39 18:49 5.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6.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5.B 6.C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①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4小时,次日14小时04分),且昼逐渐变长;②地昼长小于12小时(当日11小时22分,次日11小时20分),且昼逐渐变短;③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3小时08分,次日13小时10分),且昼逐渐变长.第5题,①③两地均昼长夜短,所以在太阳直射半球,且纬度①高于③,(纬度越高,昼越长),②与①③虽不在同一半球,但昼长最接近12小时,所以纬度最低,因此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③②.第6题,③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如果③地为北京,则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地球离远日点越来越近,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除赤道地区外,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差逐渐变大.](20xx·长春模拟)右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7~8题.7.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8.此日过后2个月内( )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7.D 8.B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是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第8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移动的角速度也不变.]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其中点.图示范围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据此回答9~10题.9.C点地方时可能是( )A.8:40 B.9:00C.18:40 D.22:2010.当天北极圈昼长最长可达( )A.19小时40分B.20小时40分C.21小时40分D.22小时40分9.A 10.D [第9题,本题只显示部分光照图,解答时可将图进行补充扩展,通过对图示进行补充可以得出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A点为120°W、赤道和晨线的交点,故其地方时为6时,20°W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30°W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下图分析可知,B点的地方时小于12时,C为ACB的中点,故C点的地方时小于9时.第10题,根据图示分析可知,20°W与66°34′S的交点位于D、E之间,故D、E两点的经度差大于或等于10°,B、E两点的经度差大于或等于20°,E点的地方时比B点的地方时最少早1小时20分,故此时66°34′S的夜长小于或等于22小时40分钟,根据南北极圈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北极圈的昼长.]B组名校必刷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1~12题.【导学号:29790020】图1图21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1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11.D 12.D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1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两点关于冬至日时称,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20xx·鄂东南期中联考)右图中虚线为某地某日太阳垂直投影地平面点的轨迹图,图中N、S、W、E为该地正北、正南、正西、正东方向,该轨迹一年中有两次与东西向线相切,且间隔时间为2个月.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昼短夜长B.一年中昼长可达14小时C.此日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小值D.一年中有2个月正午物影朝南14.此季节,下列现象成立的是( )A.英吉利海峡风浪最大B.北冰洋航线航行条件较好C.北京香山游人如织D.我国沿海禁渔期结束13.D 14.B [第13题,图中显示该地该日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该地位于直射点南方;题干中说轨迹一年中有两次与东西向线相切,说明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北半球;相切间隔2个月,所以该地纬度大约是15°N.此日直射北半球,所以该地昼长夜短;该地为15°N,所以昼长不到13个小时(20°N昼长最长13小时13分);正午日影最小为0;该地轨迹相切时间间隔2个月,所以该地正午物影有2个月朝南.第14题,该季节为夏季,所以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小;北冰洋海冰部分融化,航行条件较好;北京香山秋季是旅游季节;我国沿海禁渔期结束时间为夏末秋初.] (20xx·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1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1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5.D 16.C [第15题,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N,可计算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选项正确.第16题,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太阳直射赤道,且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故此次太阳直射赤道日期为秋分日,故C项正确.]。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e2bc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3.png)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B.58°C.66°D.79°
【解析】
【答案】2.D
题型01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必修1第二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fd4b35090c69ec3d5bb75bb.png)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1.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约每日1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方法技巧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时间判断(1)看日地距离:参照近日点和远日点来判断时间。
如图中C在近日点附近。
(2)看地轴倾向:地轴北段“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即若地轴北段朝上且向右倾斜,则地球公转至右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如C位置;公转到左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夏季。
左倾相反。
(3)看直射点位置:将AC两处地心与太阳连线示意直射光线,若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则为夏至,如图A;若在赤道以南则为冬至,如图C。
考向一结合二十四节气考查公转特征1.(2015·重庆文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B.105°C.195°D.285°答案 C解析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地球绕行约15°。
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春分日至寒露日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考向二以新情境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D解析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e012c7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7c.png)
课时作业(五)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K51),完成1~2题。
图K511.图中各点所代表的地理含义,表示正确的是()A.F——北半球秋分B.N——北半球夏至C.O——北半球春分D.L——北半球冬至2.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当地球公转至M点时,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B.当地球公转至F点时,正值华北地区风沙严重的季节C.当地球公转至N点或E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地球自O点公转至L点的过程中,我国各地昼渐长读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图K52),完成3~5题。
图K523.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5月6日左右B.8月7日左右C.11月7日左右D.2月6日左右4.该地纬度最可能为()A.赤道B.11°34′SC.11°34′ND.23°26′N5.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图K53为某摄影爱好者于时间20时50分在P地(40°N,85°E)拍摄到的一X日落景观图。
据此回答6~7题。
图K536.此时的昼长约为()A.9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7.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于()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弧度状况示意图(图K54),回答8~9题。
图K548.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9.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A.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
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图K55所示。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7d1bae51e79b8968022647.png)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8·济南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第1题,图示惊蛰是3月上旬,此时为春初,气温回升,作物正在成长,还处于农闲时期,故A正确。
华北地区一般6月初冬小麦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割春小麦,此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故B、D错误;我国3月份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可能性较小,故C错误。
第2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
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则D项错误。
答案:1.A 2.C(2018·大连重点高中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
据此回答3~4题。
3.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1小时4.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 时空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8·济南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第1题,图示惊蛰是3月上旬,此时为春初,气温回升,作物正在成长,还处于农闲时期,故A正确。
华北地区一般6月初冬小麦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割春小麦,此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故B、D错误;我国3月份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可能性较小,故C错误。
第2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
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则D项错误。
答案:1.A 2.C(2018·大连重点高中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
据此回答3~4题。
3.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1小时4.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 时空闲。
则陈先生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A.当地时间22-23时B.当地时间19-20时C.当地时间21-22时D.当地时间20-21时解析:第3题,当陈先生从当地机场起飞时,当地的地方时约为5:30-(120-113)×4=5:02,同样可计算出此时夏威夷的地方时约为11:06;由于广州与夏威夷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昼长相同,该日的昼长约为(12-5:02)×2,即13小时56分钟;此日夏威夷日落的地方时约为12+6:58=18:58,故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8:58-11:06=7小时52分钟,约为8小时。
第4题,陈先生所在的夏威夷位于西十区,伦敦位于中时区,陈先生在伦敦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6-9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是20-23时;悉尼位于东十区,陈先生在悉尼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18-21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为22时-次日1时,综合考虑,陈先生与两个女儿联系的时间应为夏威夷时间22-23时。
答案:3.B 4.A(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5~6题。
5.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A.向西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东南6.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解析:第5题,只有位于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结合材料内容,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行进。
该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昼长应该为12小时;而该日7:00日出、19:15日落,昼长长于12小时,说明行进路线与太阳视运动(一天中太阳在空中自东向西运动)方向一致,即向西行进。
故A正确。
第6题,由日出正东方可知,出发时间为春、秋分日,该地位于北半球,次日白昼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又经过15天变化更大,则昼与夜的比值变小。
因向西北行进,则15天后,新露营地纬度要大于40°,太阳直射点也移动到赤道以南,则新露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要大于40°,故新露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于50°。
答案:5.A 6.B(2018·黄冈一模)“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8.周朝时期周公曾在河南登封县“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定四时”,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测量二十四节气,其观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B.春分日杆影与杆高相等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D.杆影最长期间当地昼最短解析:第7题,清明节就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二十四节气中没有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第8题,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杆影越长,则杆影最长是在冬至日,此日该地昼最短,据此可判断A错误、D正确。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日位于南北纬45°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45°,当日杆影与杆高相等,而河南登封纬度位置小于40°,则B错误。
一年约为365天,共有24个节气,并不是每个节气长度都一样、影长跨度都一样,故C错误。
答案:7.B 8.D(2018·石家庄模拟)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
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据此完成9~11题。
9.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正北B.6时正东C.12时正南D.18时正西10.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7月3日前后D.9月12日前后11.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0°B.12.5°C.22°D.34.5°解析:第9题,极夜后首次日出,应该是正午12时,太阳出露地平面,因为该地位于北极附近,故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第10题,3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地极夜结束;再过12天左右,至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地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再向北移动12天左右,该地出现极昼。
第11题,夏至日,黄河站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子夜时的太阳高度;夏至太阳直射23°26′,黄河站纬度为78°55′,子夜太阳高度=78°55′-(90°-23°26′),可算出子夜太阳高度约为12.5°。
答案:9.C 10.A 11.B12.(高考北京卷)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下图,卫星发射当日(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解析: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玻利维亚国土主要分布在60°W~70°W之间,属西四区和西五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13个小时左右,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不是傍晚,故A错误。
12月21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赤道与南回归线相差23°26′,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66°34′,故B错误。
12月21日,南极圈内绝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故出现极昼现象,故C正确。
12月21日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近日点为1月初),故D错误。
(2018·汕头模拟)江苏省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但利用城市建筑物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潜力较大。
下图为江苏省城市分布图和太阳能电池方阵图。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为保证太阳能电池方阵全年正常发电,图中D值最大的城市是( )A.徐州B.无锡C.南京D.苏州14.如果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支架能够自动调节,支架调节到最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第13题,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前排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影子越短,前排与后排的间距越小;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前排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影子就越长,前排与后排的间距越大。
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徐州纬度最高,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前排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影子最长,D值最大。
第14题,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电池方阵面最好垂直。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若要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电池方阵面垂直,则需缩短支架,使太阳能电池方阵倾角变小。
答案:13.A 14.B(2015·高考上海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据此回答15~17题。
15.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16.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7.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解析:第15题,依据图中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推算,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乙地昼长为12小时,因此,乙地位于赤道。
同时乙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24:00,因此乙地经度为60°W。
综上可知,乙地地理坐标是(0°,60°W)。
第16题,结合“甲地位于北半球”和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同时赤道上的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因此直射点位于23°26′N,对应节气是夏至。
第17题,据图可知甲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12:00,因此,甲地经度为120°E,与乙地经度(60°W)相差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