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资金由政府、企业和 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按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社会 保险基金,政府承担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 的补贴支出,以履行其财政兜底的职责, 另外企业为职工交纳的保险费税前列支, 体现了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支持,社会保险 基金的大头是由企业承担。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收 支平衡原则,确定一定的收费率,以取得 一定的社会保障收入,用以满足社会保障 事业需要的一项制度。
按社会保障资金储蓄与否,筹资模式主要 有三种:现收现付式、部分基金式、完全 基金式。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现收现付式
全面发展时期,标志是实行普遍福利政策。 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制
度陷入困境。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西方各国社会保障类型和特点
(1)类型
A.社会保险型:按“风险分担,互济互助”原则举 办。
B.社会救济型:免费,但进行家庭生计调查(澳大 利亚和加拿大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财政直接控制和间接制约着社会保障 分配的总量和结构,为国家履行社会保障 职能,发展保障事业提供资金保证。
任何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形成和供给都离 不开财政的参与,财政不仅要注入大量资 金,更是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失衡的最后弥 补者。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社会 保障制度概念、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 主要内容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对财政 补贴和税收支出作一般了解。
教学重点: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的基础知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财 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案例阅读分析 教学时数:3课时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概念及其内容体系
(一)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 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专门 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 残、丧失劳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 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 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5、社区服务
指以城市街道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村民委 员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力量,倡导居民 互助互济,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社区居 民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它主要提 供“政府无力办、商业不愿办、单位不 好办、群众急需办”的社会服务。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五、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一)养老保险 1991.6,《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
决定》;1995.3,《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的通知》;1997.7,《关于建立统一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1、保险范围:城镇企业职工 2、保险费用的筹集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失业保险
向破产企业职工、濒 临破产企业精简的职 工、企业辞退的职工 以及合同终止或解除 劳动合同的职工,支 付失业救济金和医疗 补助费。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工伤保险
向因工负伤的职工支付 病假工资、医疗费、伤 残补助等津贴。
即国家和社会为在生 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 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 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 生活保障、经济补偿、 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 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
(一)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 社会保障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证社会成
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是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所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会产生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造成的经济 风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条件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社保资金来源及与财政的关系
社会保障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 支付。
1、社会保障资金的总体来源:由政府、企业和 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抚恤优抚和社会救济等支出义不容辞应由政 府来承担,因为政府负有保证其社会成员基本生 活权利的责任,当然政府可通过向企业和公民强 制征税来消化这部分支出资金。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6)丧葬补助
向已故职工的家属 支付一次性的丧葬 补助金。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事业单位)为全体成员 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举办各种福利事业的总 称。
包括一般的社会福利、特殊的社会福利。
一般的社会福利即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及团体举 办的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市政建设、社会服务 等。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险的特征
遭受风险的原因是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劳动能力或 失去工作机会;
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 资金来源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国家、企
业和个人共同担负一定的比例; 支付标准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支付期限是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工作机会的期间。
2020/8/3
其特点是收费率分阶段调整,在收费率相 对稳定的条件下,储备基金为以后时期可 能出现的意外支出需求作准备,也可在积 累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投资。
通常采用由政府征收社会保障费筹资方式。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完全基金式
在预测未来时期社会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 的总平均收费率。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和收 入不能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人及其家庭;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经济意义
1、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内在稳定器”作用; 3、私人保险的局限: (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
及“免费搭车”问题; (3)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4)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
再分配。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社会保险
社区服务
社会保障 体系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社会救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社会保险(核心)
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 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险 基金,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 力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赡养的 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在 物质上给予社会性资助和保障的形式和制 度。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
2020/8/3
1978年以后 1966年-1978
1957-1966 1949-1957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企业保 险”;改革后,由“地区性保险”向“社 会保险”改革。
“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 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 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社会保障特征
普遍性
强制性
社会保障 特征
立法性
互济性
公平性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社会(国家); 社会保障必须通过立法,以法律作为强制的手段;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形成社会保障基金,
进行分配使用;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暂时或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商业保险范围较广, 它是社会保险的重要 补充。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险的项目
(1)老年保险
向达到退休年龄的离、 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 故又称养老保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医疗保险
负责支付患病职工 的医疗费用;职工 的直系亲属也可享 受一定的医疗补助。
1、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生产的社会化; 生产过程中所遭到的风险事故增加。 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传统的主从保障和
家庭保障越来越不适应 。 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必然出现优
胜劣汰、分配悬殊。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社会保障的社会条件——劳动阶级长 期斗争的结果。
为了维护刚刚的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资 产阶级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 案。
救济期限为临时的短期补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社会优抚
是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 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 金和服务的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的 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对象:现役军人,退伍、复
员、转业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 现役军人家属,烈士家属,牺牲、 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等。
特殊的社会福利即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和无劳动 生活能力的人举办的社会事业,包括残疾人福利、 儿童福利和老人福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社会救助
是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或因自然灾害 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 向其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援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通常是不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包括城乡居民中的灾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 人,享受社会保险之后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的人和家庭也是社会救助对象;
C.普遍津贴型:免费,且无生计调查(新西兰的公 共养老金计划)
D.节俭基金型:按个人帐户方式举办--无收入再 分配功能,却具强制储蓄功能(新加坡、马来西 亚、印度的公共养老金)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特点
A.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B.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C.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预测,失 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宜实行现收 现付制。
对于养老保险,各国实行的筹资方式有很大 差别,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现收现付的养老保 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不宜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但目前也不宜实行完全基金模式,而应实行 部分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2020/8/3
即根据当期支出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 本期使用,不为今后的保障支出储备资金。
其特点是管理方便,收支关系清楚,在计 划开始初期收费率低,以后随着支出规模 的扩大,收费率逐步提高。
通常采用由政府征收社会保障税筹资方式。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部分基金式
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 在满足本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 的储备基金,据以确定收费率。
工人阶级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 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社会保障的发展
经历传统初级形态的社会保障和现代的社会保障 两大发展阶段
(1)传统初级形态的社会保障-----经历了氏族保 障、主从保障和家庭保障等经济保障过程。
1834年英国颁布的新“济贫法”,第一次采取立 法形式公之于世,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即形成、发展、 成熟、改革四个阶段。
形成时期(1883年至1935年),德国俾斯麦政 府建立的保险制度。
发展时期(1935年至1940年),1935年,美国 制定了历史上有名的《社会保障法》,在历史上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在计划实施初期,社会保障收入大于社会保障 支出,其余额作为以后年份的储备基金,用来 弥补收不抵支年份。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实现收支平衡,而且结合个人账户来进行。
但计划初期收费率较高,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 货膨胀的威胁,难以保证在预期内不调整收费 率。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5)生育保险
向休产假的职工发放产假工资 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导致劳动
力中断,由此从社会获得物质 帮助的一种制度。其作用是在 职工妊娠、分娩和机体恢复整 个过程中提供身体保健、医疗 服务及有薪假期,从而体现国 家和社会对妇女在这一特殊时 期给予的保障。
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