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课后评议
人教新课标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分析与反思
![人教新课标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分析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4585e0227916888586d793.png)
蜗牛与黄鹂鸟
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台湾民谣,由陈弘文作词、林建昌作曲。
采用2/4拍。
歌曲为带尾声的两段体,第一乐段由两两相同或相似的四个乐句
构成,第二乐段的旋律同第一乐段基本相同,尾声是第一乐句的重复再现,但
后面节奏拉宽了,这首歌曲童趣十足,旋律轻松活泼,歌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采用叙事的方式,中间还有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极其生动,通过讲
述蜗牛想吃葡萄,在葡萄树刚刚发芽的时候就向上爬,为此遭受到黄鹂鸟的嘲
笑这一事情,暗喻了黄鹂鸟的骄傲自大和蜗牛为达目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生分析:因为这首歌曲在我国广为传唱,学生有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唱这
首歌曲了,所以教唱这首歌曲应该很容易,不过也因为学生会唱这首歌了,很
有可能课上会比较放松,要注意用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意启发他们思考
更加深刻的道理。
课后反思:《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
1.插入课堂活动。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高年级
学生来说较短,所以在合适的时候插入题为《休息一下》的课堂活动,让他们
的大脑和身体都来放松一下,《休息一下》的音乐我采用央视少儿频道节目《智慧树》其中的两首曲目《动感智慧树》和《我爱你》,这两首歌曲学生耳熟能详,而且动感十足,相关的舞蹈学生也会跳,我合着音乐和学生一起跳,课堂气氛
一下子就活跃了很多,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2.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很直观地感受,而且
课容量很大,图片的展示,使整节音乐课充满了乐趣。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fc8d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a.png)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鹏鸟》评课稿《蜗牛与黄鹏鸟》听课评课记录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整个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抓住学生的心,她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起学生对上课内容的企盼和渴望,以便使学生进入积极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歌曲。
一、给孩子创造情感抒发的“舞台”让学生学会感受,学会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促发创新思维。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和交流,并不非得首先储备一定数量的音乐知识技能,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也不是非得要使音乐知识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音乐,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流露和相互之间的交流。
因此,即便是对音乐知识技能一无所知的孩子,也会具有原始的艺术冲动和感觉,也具有初步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孩子们的很多创作冲动,往往都是有感而发,对一件事物也只有现有了感受,才会有创作的思想和行为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利用教师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故事开始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
来启发学生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本课的突出点:本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课堂上,以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本节课的技能、认知、情感等各项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圆满完成,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形成了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学中教师让学生反复听来感受音乐,用表演来体验蜗牛坚忍不拔的意志,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为海州音乐教学增添了色彩,很值得学习与借鉴。
音乐三年级《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课后反思
![音乐三年级《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4698b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7.png)
音乐三年级《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课后反思1. 引言《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本文将对我的教学课后反思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2. 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我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和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和演唱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教学过程3.1 歌曲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先向他们展示了一段画面优美的视频,背景音乐正是《蜗牛与黄鹂鸟》。
这样的引入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音乐欣赏的机会。
3.2 歌曲学习在这个阶段,我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歌曲的歌词。
我通过讲解生词和意思,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每个句子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使用了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3 音乐分析为了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我引导他们分析这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我提出了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还播放了一些相关音乐片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3.4 声音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我进行了一些声音训练活动。
我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我还设计了一些声音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喉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音准感。
3.5 演唱实践在学习了歌曲的歌词、音乐元素和声音训练后,我组织了学生进行演唱实践。
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表演《蜗牛与黄鹂鸟》。
在他们表演时,我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4. 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的演唱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5. 反思与改进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音乐教案案例:《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分享
![音乐教案案例:《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9b8310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8.png)
音乐教案案例:《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分享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产生兴趣。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
2. 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教学步骤:1. 播放《蜗牛与黄鹂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讲述歌曲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故事。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听歌曲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歌曲的兴趣程度。
2. 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歌曲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
教案章节:二、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歌词含义。
教学内容:1. 教授歌曲的歌词。
2. 指导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教学步骤:1. 教授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2.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唱歌时的发音和音准,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章节:三、歌曲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
教学内容:1. 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歌曲的旋律特点。
2. 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包括曲式和和声。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听歌曲,分析其旋律特点,如音域、音色等。
2. 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让学生了解曲式和和声的运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分析歌曲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歌曲旋律特点和音乐结构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四、歌曲创作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创作类似的歌曲。
2. 学生能够运用音乐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歌曲,包括编写歌词和旋律。
2.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音乐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类似的歌曲,包括编写歌词和旋律。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f65a5630740be1e650e9ac3.png)
《蜗牛与黄鹂鸟》活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内容,并更好地表现。
2.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音乐剧的创编。
2.集体表演如何有效组织,做到活泼而有序。
教材分析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小音乐剧的编写设计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课本中的六幅图画和相应的文字,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编的参考提示。
由六个小场景及相关情节串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从而构成小小的音乐剧。
当然,这里说的“音乐剧”与实际的音乐剧是有严格区别的,鉴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他们目前可选择和创编的音乐必然会非常有局限。
但重要的是这种简易创编不仅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它还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有效启蒙手段。
它的意义不应忽视。
人物:蜗牛、黄鹂鸟、长颈鹿和小猴子地点:一个农家小院的葡萄树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小雨沙沙沙》师生律动1.师:一首春天的歌曲带我们来到今天的课堂,伴随着春风的呼唤和春雨的滋润,小动物们都开始走出家门,寻找食物了,下面请同学们陪着老师去看一看这节课中的主人公是谁,好不好?瞧!我们的故事开始了……2.课件依次出示蜗牛、黄鹂鸟、小猴子和长颈鹿二、创编音乐剧过渡语:我们今天要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先来创编剧本。
(一)创编音乐剧情节。
1.教师导语:一个初春的清晨,四处静悄悄,农家小院里的葡萄树青汁嫩叶刚刚发芽,小动物们来到葡萄树下,快乐的讨论着……2.出示台词,把学生按小动物的角色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四种小动物的形态和语言,为表演做准备。
音乐方案对话设计:猴子说:“再过几天葡萄就要成熟了,到时候我一定爬上去吃个够。
”长颈鹿说:“太好了,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吃到葡萄了。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课后评议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课后评议](https://img.taocdn.com/s3/m/45ef758a0242a8956aece433.png)
《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
《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整节课是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来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
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注重师生互动,将学生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首位。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复听来感受音乐,用表演来体验蜗牛坚忍不拔的意志。
首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景。
通过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然后在跳集体舞让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感到轻松愉快,能够全身心的放松从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新课中来。
2、讲故事。
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里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从而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
3、新歌教唱。
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的FLASH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按节奏念歌词、听范唱、跟唱、歌曲处理、表演唱,一步一步的学会歌曲。
4、创编活动。
让学生根据各组的特长,从唱歌、打节奏、舞蹈表演等方面来表现歌曲。
二、本课的突出点:
本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课堂上,以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
轻松快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本节课的技能、认知、情感等各项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圆满完成,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形成了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三、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在很多环节教师都应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要过多采用搀扶式教学,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及运用,教学评价的机制要有始有终,贯穿整堂课。
相信在下一次公开课会更上一层楼。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7bccb6b0717fd5360cdc98.png)
4、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
师:小蜗牛爬的可真带劲呀,黄鹂鸟也飞来了,瞧,黄鹂鸟展翅飞翔的时候,正好飞出了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来,我们听音乐再来模仿模仿。
5、分析乐句,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
师:蜗牛和黄鹂鸟们都累了,请坐下休息一会儿。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看着小蜗牛和黄鹂鸟都来了,顽皮的葡萄宝宝带着小音符们也悄悄地溜出葡萄架,藏到这首歌曲里了,你能找到它们吗?1)请你再仔细观察,歌曲中还有没有相似的旋律呢?2)师生接龙唱。
6、轻声演唱歌曲。
7、纠正难点。
附点节奏:老师有个好办法能让同学们又快又准确的记住它,想一想夏天的时候“知了”是怎样叫的?填上歌词读一读。
对,就象小鱼的嘴巴,小鱼正张着嘴巴露出水面换气呢,所以,它就叫换气记号,那我们唱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纠正换气记号的正确演唱方法)8、完整演唱。
五、深化情感美化音色(一)情绪处理1、感受切分节奏的作用。
师:切分节奏一共出现几次?为什么用切分节奏?(师范唱,生选择。
体会切分节奏给歌曲带来的欢快情绪)2、欣赏动画,再次体会欢快的情绪。
(二)声音处理1、分别用“wu”和“la”学习连音、顿音的演唱方法连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现在把你的整个面部想象成一栋楼房,鼻子以下是一楼,鼻子以上是二楼,你的眼睛就是二楼的窗户,请你注意听,小蜗牛的歌声小蜗牛的歌声就象蚕宝宝吐丝一样均匀而又连贯,正从二楼的窗户中轻轻地飘了出来。
(师范唱)顿音:小蜗牛的歌声可真好听,黄鹂鸟也不示弱,听,黄鹂鸟的歌声和小蜗牛的歌声有什么不同呢?(黄鹂鸟的歌声有弹性)同学们,你们玩过皮球吗?现在让我们的声音也像拍皮球一样富有弹性地跳跃起来。
2、带上连音和顿音的演唱方法完整演唱歌曲六、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你更喜欢歌曲中的哪种小动物?为什么?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象黄鹂鸟一样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象小蜗牛一样不怕困难,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e6cd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c.png)
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1. 引言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蜗牛与黄鹂鸟》作为一首经典的小学音乐教材之一,一直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文将对我在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中的经验和反思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目标一致。
对于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我的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温情的歌曲,以蜗牛和黄鹂鸟的友情为主题。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等。
3.2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歌曲的情感和形象,增加学习的兴趣。
•合唱练习:设置小组合唱和整体合唱的环节,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音乐游戏:结合歌曲的内容,设计音乐游戏,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视唱练习:通过视唱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并提高其音乐素养。
4. 教学实施和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4.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有关蜗牛和黄鹂鸟的图片、视频和故事,我引起了学生对歌曲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4.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合唱、音乐游戏和视唱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体验和理解歌曲。
这样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3 个别辅导和反馈针对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并及时提供反馈。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纠正错误,并提高其个人表演水平。
4.4 考核和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考核和评价,我能够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有助于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更好的指导。
5. 教学反思与展望音乐课《蜗牛与黄鹂鸟》教学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总结和分析,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和改进的措施。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评价.
![(整理)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b84eb8cf121dd36a32d82d6.png)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评价一、巧设问题、巧妙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蜗牛与黄鹂鸟图片伴着歌曲的旋律做律动,在无形中进行两次渗透歌曲旋律,然后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设问说:“孩子们秦老师还知道一个关于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而且我还能唱着给同学们讲故事,你们想听吗?”。
虽然只是一句过渡性的语言却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心,也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
在歌曲结束后我让孩子们回忆歌曲内容,并又抛出:“孩子们是想做和蜗牛一样的人,还是像黄鹂鸟一样的人呢?”引导孩子们学习蜗牛坚韧有毅力、笨鸟先飞的精神!实现孩子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面的拓展与延伸、从正面引导孩子价值观取向。
二、抛砖引玉、快乐学唱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我做表演性的律动,这样让孩子们在三遍的听唱过程中既不会感到枯燥又可以加强孩子们对旋律的记忆。
当乐曲结束时老师对学生们说:“这首歌曲的旋律可真美,其实它的歌词内容更加有趣,谁愿意来朗读这首歌曲歌词呢?”,当第一位学生朗读过过后老师及时的评价说:“孩子你读的真好,要是能够再融入些感情就更好了?”,我想这样一句简单的评价一定会让孩子觉得心里暖暖的,信心满满的。
接下来抛砖引玉!将整段歌词分成:旁白、蜗牛和黄鹂鸟三个部分,用不同的音色来刻画形象。
尤其是黄鹂鸟出场的那几句让学生们听了都觉得很有意思!这样以来学生们朗读的情感和兴致就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在前面多次复听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再让孩子们模唱歌曲旋律就更不是一件难事,在这一环节着重抓孩子们的发声状态,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歌唱方法、饱满演唱状态表演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而且在演唱的过程中我没有走过场遇到问题立即解决,最后实现了预期的理想目标。
三、独立学习、歌曲加工在能够准确演唱的基础上将同学分成了两组对歌曲进行二次加工,并分别下达了一组模唱伴奏、另一组朗诵歌曲的任务。
在此环节分别委派两名组长带领学生练习,而老师只起到了协助的作用。
演出又配乐诗朗诵和歌表演两个部分组成,彩排非常成功!这节课下来总觉得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没有上够啊!孩子们的表现太出色了,我太喜欢他们了!。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ff6ca6e52ea551811a6874c.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蜗牛与黄鹂鸟》,体验歌曲中欢快诙谐地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歌曲的兴趣。
2、能够进行边唱边表演,充分感知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风趣。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中小切分、小附点节奏。
三、教学过程1、导入(谜语导入)2、我是闯关小能手(节奏小练习)3、闯关学新歌(1,整体有节奏朗读歌词。
2、师范唱生认真听找出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4、学唱歌曲(1)、回顾闯关所学节奏知识并整体朗读歌词(2)、分句教唱旋律生用“la”模唱(3)、教唱蜗牛与黄鹂鸟对话乐句,生找出相同乐句自学(4)、填词演唱(师可分句教唱,注意换气记号)(5)、师生互动,歌曲接龙(处理难点节奏型)(6)、跟琴试唱,整体演唱(7)、听范唱(情绪情感处理)(8)、完整跟琴或伴奏演唱歌曲四、拓展(一)小小音乐剧1、我是小小编创家(小组讨论,为歌曲创编完满结尾)2、我是小小演奏家(响板、双响筒、串铃)3、我是小小音乐家(生戴头饰分别扮演黄鹂鸟、蜗牛、葡萄树,其他同学利用打击乐器伴奏并演唱)(二)通过歌曲你学到了什么(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五、小姐课下做一个你觉得最可爱的蜗牛与黄鹂鸟,下节课音乐剧用学情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鲁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
歌曲诙谐,风趣,充满童真。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三年的音乐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好动依旧是他们的“本性”,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因此,整堂课让孩子们以动为主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课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对这一课感兴趣。
《蜗牛与黄鹂鸟》效果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三年的音乐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好动依旧是他们的“本性”,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因此,整堂课让孩子们以动为主是本课的重点。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与反思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659ae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e.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反思:《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以童话故事为主题的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为了故事的延续性,本课运用故事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后续教学的需求把教材进行了重组,选用创作的音乐片段《蜗牛的歌》和《黄鹂鸟的歌》作为本节课的拓展部分呈现,此环节主要通过蜗牛与黄鹂鸟的速度、音高、情绪的对比等,在感受音乐形象特点的同时,丰富音乐要素内涵的学习,调动孩子的感官直觉,丰富音乐想象力。
面对这种学生较熟悉歌曲的教学,就不能只是学唱歌曲了,而是要给予孩子多方位的体验。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歌曲重新做了三声部的加工,把开始部分蜗牛与黄鹂鸟音乐情绪上对比迁徙到歌曲当中蜗牛与黄鹂鸟的高低对比,让学生从始至终感受蜗牛的低与黄鹂鸟的高得音乐形象,并且有音乐萦绕耳边的熟悉,为歌曲的多声部表演做了良好的铺垫,教师运用多角度的聆听、思辨等手段,通过感观到知觉的联动,将现实音响与联想想象相结合,提升孩子的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
音乐课堂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愉悦的,因此我们都倡导孩子们动起来,但是这个“动”如果是无效的,就会引发课堂上的秩序很乱。
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从感知的“动”到思维的“动”的转换,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用音乐的方式在“玩”音乐,随着课堂知识的深入,学生感知的“动”就会转化为思维的“动”,每一个环节他们都需要思考才能完成。
教师将情境诱导、主动联想、创造探索等方式与音乐实践活动相融合,做到教学“动”中有“静”,“乱”中有“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我参与的意识,使音乐教学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升,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也要更丰富、具体,上课之前不单要备课,也要备学生,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手段,给学生正确的导向,增强教育机智。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课堂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我不会退缩和逃避,要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当成对我的考验与锻炼,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我才会成长,才会有收获。
评价方法研究: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评价方法研究: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2ee3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b.png)
评价方法研究: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的文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
本文根据研究实际,从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教案内容的分析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音乐教案。
教案内容主要围绕孩子们喜欢的蜗牛和黄鹂鸟展开,通过学习唱歌和打节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对教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教案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孩子们易于接受:教案的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教案自由发挥,增加课堂互动性,孩子们反应热烈。
2、教案操作性强:教案中的歌曲简单易学,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方式学习唱歌和打节奏,同时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协调能力。
3、教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结合了很多种教学方式,如听、说、唱、做,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上。
针对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可以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教案设计是否合理:教案的设计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能否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等。
2、教案教学质量:教案的教学质量如何,孩子们在教学中的表现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等。
3、教案教育效果:教案的教育效果如何,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如何,是否符合教育要求等。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选择科学和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教学评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体现。
在对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我蜗牛与黄鹂鸟》教案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目标评价法:以教案的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考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标的完成度。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494694b52acfc788ebc926.png)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这堂课来给学生一个机会、一种表现的欲望、一种创新的动机和一种发散思维的环境。
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演、自由创作、自由评价。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学会相互合作,并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能力目标: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
重点难点:1、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内涵。
2、掌握切分节奏型。
3、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演唱叙事性民歌。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动起来。
2.师: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 答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二、导入新课1、师:你知道这首歌曲有几个主人公么?(几只小动物)生:答2、播放故事师:听听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生:答三、授新1、节奏师:故事中的蜗牛有一个梦想,吃到秋天熟透的葡萄。
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吃到了葡萄。
那你能告诉老师,葡萄是什么味道的的?酸酸的(切分节奏)它是什么味道的(前八后十六)大葡萄(节奏)生:打节奏让我们一起将这三组节奏型连起来打一下。
在节奏的基础上加上旋律和歌词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习一下,并讲解“阿”。
(对声音提出要求,下巴放松,用轻松活泼的声音。
)师:刚刚我们度的歌词藏在了歌谱里面,看看你能找到么?2、完整聆听,生回答3、读歌词第一段,解决读点八分音符。
引出反复跳跃记号,解决延长顺序。
4、跟琴学唱,解决问题,完整演唱。
换气记号师:在最后一句中,出现了一个小记号,你知道是什么记号么?生:答师:换气记号有一个好记得口诀。
(小尖角头朝下见了他换口气)把换气记号加进去试试。
5、请同学们跟原唱小声唱一唱,处理歌曲。
《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
![《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6dd7e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c.png)
《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创编活动让同学自由发挥,鼓舞同学大胆创编,进行音乐再次制造,让同学依据歌曲分析加入表情、语气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心情中。
这不仅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更能使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满意,性格得到进展,情感也充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又培育了同学的思维技能,制造技能和想象技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不是全部的孩子都能积极的参加和大胆表现,所以以后还要尽量地鼓舞更多的孩子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开心的音乐氛围中,一、给孩子制造情感抒发的“舞台”让同学学会感受,学会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促发创新思维。
同学参加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进行表达和沟通,并不非得首先储备肯定数量的音乐知识技能,他们对音乐的观赏和表现也不是非得要使音乐知识技能水平达到肯定的高度才行。
音乐,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流露和相互之间的沟通。
因此,即便是对音乐知识技能一物不知的孩子,也会具有原始的艺术冲动和感觉,也具有初步的音乐表现力和制造力;孩子们的许多创作冲动,往往都是有感而发,对一件事物也只有现有了感受,才会有创作的.思想和行为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同学、关注同学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同学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利用老师有效的情感、立场、价值观的参加,培育同学合作、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进展。
故事开始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贯爬到葡萄成熟。
来启发同学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拓展同学的发散思维空间,着重性格化,进展同学的表现潜能和制造潜能;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相互尊敬、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着重激励评价,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和进取欲望;构建同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体验胜利的欢乐,表达了情感、立场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如:在歌曲创作时,我给每个同学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
同学们通过小组争论、排练,任意选一种最能表达你们对这首歌情感的方式,来再次演绎这首《蜗牛与黄鹂鸟》,然后进行汇报、自评和互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蜗牛与黄鹂鸟》评课稿
《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整节课是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来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
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注重师生互动,将学生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首位。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复听来感受音乐,用表演来体验蜗牛坚忍不拔的意志。
首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景。
通过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然后在跳集体舞让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感到轻松愉快,能够全身心的放松从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新课中来。
2、讲故事。
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里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从而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
3、新歌教唱。
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的FLASH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按节奏念歌词、听范唱、跟唱、歌曲处理、表演唱,一步一步的学会歌曲。
4、创编活动。
让学生根据各组的特长,从唱歌、打节奏、舞蹈表演等方面来表现歌曲。
二、本课的突出点:
本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课堂上,以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
动,本节课的技能、认知、情感等各项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圆满完成,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形成了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三、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在很多环节教师都应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要过多采用搀扶式教学,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及运用,教学评价的机制要有始有终,贯穿整堂课。
相信在下一次公开课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