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三下一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古诗三首导学案
三、自读古诗,
1.板书诗题,引导解题。


导学生自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
字。

2.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描
绘了什么景色?写出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理解
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交流:这两
句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4.出示后两句诗,思考:这
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结合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古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宁
静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山行时
轻松愉悦的心情。

3.读前两句诗,理解字词
和诗句意思,交流回答问题。

首句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
梅子黄时,第二句点明了此行
的路线。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
高涨的游兴。

4.齐读后两句诗,交流问
题,理解诗句意思。

5.读背古诗。

2.燕子导学案
3.荷花导学案
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4*.昆虫备忘录导学案
5.守株待兔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6.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7.鹿角和鹿腿导学案
8*.池子与河流导学案
1.比一比,再组词。

9.古诗三首导学案
10.纸的发明导学案
11.赵州桥导学案
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多音字组词。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13.花钟导学案。

三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山沟里的孩子_北师大版(无答案)

三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山沟里的孩子_北师大版(无答案)

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沟里孩子的上学情况。

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读自悟,在读中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联系生活实际,对比体会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艰辛与刻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艰难和他们的崇高理想。

2、教育学生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立志学习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1、能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含义,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山里的孩子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及远大理想。

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求学的艰辛,学习他们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而刻苦学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

学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早上是怎么上学的?下午放学又是怎样回家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们是怎么上学的,相信大家一定能有所感悟。

板书题目,生齐读。

(二)、展示目标(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出示小黑板)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将课文分为两大段,阐述分段的依据。

(二)依据自学提纲自学1、认真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从文中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认读。

3、小声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轻声词语,正确认识多音字。

重点指导写好“挖”字。

2.在不理解的地方或体会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出示老虎的图片)看到“大老虎”三个字,你的印象是什么?(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有关老虎的俗语,大家来读一读。

2.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却是一只完全不一样的老虎(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师简要解释“窝囊”的意思。

(没有本事的意识)你有什么疑问?在题目旁边作批注了吗?这只窝囊的老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图片二、检查预习过渡: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读通课文。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我来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好,自信!】1. 读好易读错的词语。

2. 多音字。

“角、着、露、哄”3.读好轻声字。

课件出示轻声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师相机正音,生齐读。

4. 读好几个成语。

三、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

过渡:字词掌握好了,相信对课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在自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了疑问或特别有感受的词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作批注】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提示:先不着急读课文,想想怎么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呢?师谈话:回顾第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写在空白处,这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出示图片讲解);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点批注。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5)尝试背诵。
(6)组织学生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色有哪些? (7)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或做美文积累卡。
(8)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1.同桌互读古诗,尝试标出停顿。
2.学生组内交流。
3.学生思考、交流,学习古诗《绝句》。
(1)描写的是春天。
(2)能感受到春天的词: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暖。
1.学生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燕子。
2.学生看图片,介绍燕子。
3.学生读课题,在积极的思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1.猜谜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以轻松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
2.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燕子的了解,为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做准备。3.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分钟)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2.布置作业:朗读两首古诗,读出韵律感。
1.学生针对老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学生在课后朗读古诗,提高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巩固读文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教师点明本课学习内容:三衢道中。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注意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认读生字,互相指正。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3)引导学生开展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情况,巩固字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3、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2、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本插图)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宇宙)看完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所看到的宇宙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片新课文(板书课题:宇宙的另一边)大家齐读课题,要读出你对宇宙另一边的好奇感。

那么,文中作者猜想宇宙的另一边会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

浩瀚:形容广阔或壮大。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

(用于云、雾、雪、大水等)3、认识作者。

(先指名说,教师再相机补充,出示课件)陈诗哥,本名陈开斌,1981年1月生于广东肇庆,现供职于深圳市红树林杂志社,中国作协会员。

20xx年开始发表童话,作品见于《花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入选各种年选。

20xx年5月出版童话集《几乎什么都有国王》,20xx年11月出版长篇童话《童话之书》、童话集《故事马上开始》。

他曾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首届《儿童文学》金近奖,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参考答案1燕子二、基础达标1.略2.看拼音写生字聚增偶圈漾倦奏赞3.我会查字典(1)“稻”字查禾部,再查10画。

它右边第7画是_一_。

(2)“掠”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夺取○2擦过。

在课文中“掠”应取第三、初读感知1.略2.一共有4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抓住燕子的_羽毛_、_翅膀__和_尾巴_的特点,按从_整体_到部分的顺序来写它的外形的,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默读第2自然段,(1)提示:雨、风、柳树、草、花等(2)提示:蒙蒙的细雨、暖暖的微风、细细的柳丝、青青的草、嫩嫩的叶、鲜艳的花。

3.提示:词语:斜着身子、掠过,特点:轻快灵活4.略。

2古诗两首二、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生字咏碧妆裁剪滨紫2.查字典“裁”字部首是戈,再查九画,它是半包围结构,相同部首的字我还知道载截栽。

三、初读感知《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

1.我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滨——水边2.提示:百花盛开的春天、万紫千红的春天、姹紫嫣红的春天、阳光明媚的春天等五、实践运用1.选字填空剪发射箭栽树裁缝服装梳妆2.说说下列诗句运动了什么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夸张、比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比喻)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比喻)六、拓展延伸3荷花二、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汉字。

荷莲蓬胀裳蜻蜓蹈挨挨翩翩2.查字典“佛”字查_亻部,再查_五_画,它右边第二笔是_一_。

在本课中读fú,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_fó__,可以组词_佛像。

三、初读感知4珍珠泉三、初读感知1.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珍珠泉_,写出了泉水深、_绿_和_清_的特点,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_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鹿角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鹿角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鹿角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鹿角导学案第【1】篇〗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一学。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激起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分析内容1、读书感悟:鹿是怎样赞赏自己的?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画出鹿赞美自己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能知道什么?感悟到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2、汇报交流:(读句子)“咦,这是我吗?”(惊喜)“摆摆”,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的美。

“欣赏”,看出鹿此时很骄傲。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两个“多么”看出鹿认为自己了不得,内心是骄傲的。

(板书:角精美别致)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怎么样?4、第3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见过珊瑚?出示珊瑚,对比欣赏。

5、想象一下,他还会夸自己的哪些地方呢?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7、学习第4、5自然段。

(1)鹿陶醉于自己美丽的角时,一阵风吹过,池水泛起波纹。

他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双腿,心情一下子变得怎么样了?(2)从哪看出不高兴的?(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这是神态描写。

(3)还从哪个词看出鹿对自己的腿不满意?(板书:腿太细)(4)这是怎样的四条腿呀?(5)从神态和语言描写中看出鹿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生气,失落,遗憾)读出鹿此时的心情。

过渡:这样的腿真的是他的缺点吗?一点用也没有吗?就在鹿无精打采准备离开时,发生了一件事,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是怎样的一件事?8、学习第6、7自然段。

(1)指导学生快速读第6、7自然段。

说说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撒开长腿就跑”说明鹿的动作快。

“有力的长腿”说明此时起到作用的是腿。

(出示:有力)此时鹿的心情是紧张、害怕的。

(3)“灰心丧气”是什么意思?狮子为什么灰心丧气?(鹿跑得太快了,狮子认为自己追不上,距离越来越远了。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及知识点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还将撷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这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3.生齐读课题。

4.理解“名扬中外”。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界闻名)资料介绍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

善画风俗画,尤长于楼面、屋宇、林木、人物。

《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

另作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

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择、都、宫”等1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都、作、乘、笼”。

2.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3.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自读自悟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字词运用(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zé dū gōng tān fàn lì zuō择都宫摊贩吏作tài lǘ cùn shèng lóng lán mào态驴寸乘笼栏貌(二)多音字。

都:我国的首都(dū)是北京。

这些学生全都(dōu)是三(1)班的。

作:我要写作(zuò)业了。

姨妈开了一间布艺作(zuō)坊。

乘:他幸好没撞上那乘(shèng)轿子。

三年级 语文 导学案

三年级 语文 导学案
1、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
2、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指导学生完成学习
虚心对学: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对学,教师巡视指导。
了解学生对学情况,督促和指导学生对学
开心群学:
1、全组学员逐题交流答案,共同解决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2、向老师获取展示任务,根据任务学习下面的展示方案,小组讨论落实展示环节并在组内预演。
活动环节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1、我能读准以下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
2、我会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课件,情景导入
2、解读学习目标




潜心自学:
任务一:
1、复习词语
突然立刻人行道打量摆弄照相机
记者转告摄影师准备胶卷杂志社
2、给作探究同学或家长读一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任务二:带着要求读课文,思考问题。
1、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她照相的?
(1)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出高尔基是怎样一个人?你怎么知道的?
(2)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
2、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画出文中小男孩的神态、动作的词,说一说男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三年级 语文导学案
执教人:
课 题
6、小摄影师
课 时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成员
审 核 人
班 级
三()班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1、划出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词以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体会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重点)

2023年新人音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新人音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新人音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材信息- 书名:新人音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出版社:新人音出版社- 年份:2023年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词欣赏- 研究并欣赏古代诗词作品- 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第二单元:古文阅读-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和句式- 阅读古文并理解其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第三单元:现代故事阅读- 阅读现代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冲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四单元:写人作文- 研究写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练写人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第五单元:常见常用的量词- 研究常见的量词及其使用方法- 练用正确的量词来描述事物教学流程第一课:诗词欣赏1. 教师导入:介绍古代诗词的魅力和重要性。

2. 学生活动:欣赏名句,研究背诵。

3. 全班分享:学生展示自己背诵的古诗词。

第二课:古文阅读1. 教师导入:介绍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活动:阅读古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并分享对古文的理解。

第三课:现代故事阅读1. 教师导入:介绍现代故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活动:阅读现代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和分析:学生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第四课:写人作文1. 教师导入:介绍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学生活动:观察人物,并练写人作文。

3. 互评和分享:学生相互评价和分享自己的作文。

第五课:常见常用的量词1. 教师导入:介绍量词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学生活动:研究常见的量词及其用法。

3. 应用练:用正确的量词描述事物。

教学评价- 学生研究和掌握的程度可以通过课堂练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表达来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新人音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资源:古代诗词选集- 古文资源:经典古文选读- 故事资源:现代故事集- 作文资源:写人作文范文集- 量词资源:量词使用手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 9 个生字。

识记“救援、投掷”等 9 个词语。

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学习准备】记事本、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堂,学习环节主要有:整体了解语文园地中的四个栏目→结合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学习要求之一“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自读第二课,第三课中的优美语句→共学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共学识字加油站中的内容,玩游戏→共学词句段运用中的内容→练习巩固。

【作业设计】1.找出课外书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2.和家里人一起玩生字“串串烧”的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写同一偏旁的字,比比看谁写出的字又多又准确。

3.认真读句子,选出正确的词语。

①科学家在山脚下意外地(发现发明)了华南虎的足迹。

②我决心好好学习,不辜负长辈的(希望渴望)。

③会场上一片喧闹声,主持人要大家(安静宁静)下来。

④警犬的嗅觉十分(灵敏灵巧),能帮助公安人员破案。

【参考答案】正确答案分别是:发现希望安静灵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朗读、背诵《忆江南》。

【学习准备】练习本,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做游戏,猜小动物→读句子,发现描写外形特点的方法→拓展读,丰富仿写内容→动笔写,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动物外形特点→读词,体会与诗的不同→借助注释、插图、配乐,知词意晓情感。

【作业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而且积累了一首词。

课后请完成下面的作业。

1.分享写的小动物外形特点的句子。

提示:可以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建议。

也可以在班级群里和小伙伴分享,互相评一评,适当进行修改。

2.背诵《忆江南》。

提示:可以和家人分享,也可以在班级群里和小伙伴分享。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5《小虾》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5《小虾》导学案及知识点

15*《小虾》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 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爬到窝台中,全身红彤彤。

(打一小动物)小虾2.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小虾的特点,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感情。

3.板书课题:小虾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缸、隙、掀”等9个生字。

正确读写“空隙、掀开”等词语。

2.了解小虾的样子、生活习性等。

3.体会并积累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1.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短文,能抓住主要方面说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得细致生动的,并积累优美语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三、字词运用(一)查字典,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顺。

gāng xì xiān mò fù qián bó j iào fù缸隙掀末副钳搏较腹学习提示:(1)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①熟字加偏旁:“缶+工=缸”“欣+扌=掀”“甘+钅=钳”“复+月=腹”②熟字比较。

如:未一末幅一副膊一博较一校(2)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二)多音字。

翘:qiào(翘尾巴)(翘辫子)qiáo(翘首)(翘楚)(三)读准词语。

水缸空隙掀开末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四)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空隙: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

造句:夏天,大树茂密的叶子中间不留一点儿空隙。

掀开:翻开。

造句:我掀开米缸,发现里面一粒米都没有。

追逐:追赶。

造句: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总喜欢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末端:最末尾的部分。

造句:这棵树的树枝末端有几朵小白花。

一翘一翘:翘,(人体的一部分、物体的一头儿)向上仰起。

造句:老爷爷每次都被调皮的孙子气得两边胡子一翘一翘的。

搏斗:比喻激烈地斗争。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导学案及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导学案及知识点11.《赵州桥》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出示:各类桥图片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3.这些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并参与修建的举世闻名的石孔桥。

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3.欣赏赵州桥图片4.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一同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5. 板书课题:赵州桥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县、拱、济”等11个字,会写“赵、省、县”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爪”。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学会用关键词介绍赵州桥。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字词运用(一)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zhào shěng xiàn jiàng shèjìshǐ赵省县匠设计史chuàng jǔqiězhìhuìlì创举且智慧历指名学生领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重点指导写“设”字第四笔是横折弯,而不是横折弯钩。

辨析“县”字方框里面是两横,而不是三横。

(二)读准词语。

赵县安济桥石匠设计参加全部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力坚固栏板雕刻图案前爪抵着智慧宝贵(三)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课堂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呈(chénɡ cénɡ) 幻(huàn hàn) 润(rùn lùn)存(chún cún) 雕(diāo zhōu) 辉(hīu huī)二、看拼音,写词语。

ɡuānɡ mánɡ dāo jiàn pǔ tōnɡ mó xínɡ()()()()三、仿写句子。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就像一颗颗珍珠。

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还像。

四、重点段落品析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1.上文中,主要写了()、()、()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句,请你也来写一句:3.仿写词语:(1)金黄色:(2)翩翩起舞:五、小练笔。

文中有多处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句子。

请你也写一种普通的事物,写出它的美。

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呈(chénɡ) 幻(huàn) 润(rùn) 存(cún) 雕(diāo) 辉(huī)二、光芒刀剑普通模型三、一个个小巧的精灵四、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采着花蜜。

3.(1)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2)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源源不断五、单单一朵梨花不见得很美,然而一树梨花就不同了。

千万朵梨花构成了一个雪白的整体,仿佛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微风一过,好像又在翩翩起舞。

1~2单元(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2单元(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2单元(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语文》第三册下册的学习内容并明确学习目标;
2.能够熟练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点;
3.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领悟情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4.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朗读、填空、听写等活动中进行语言训练;
5.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发掘语音之美。

二、学习内容
1. 课文
1.《绿野仙踪》
2.《一成不变》
3.《秋天的神仙》
4.《草原儿女》
5.《读书郎》
6.《鸟儿的歌》
7.《豹子和小猫》
8.《七色花》
9.《童话城》
10.《我的好朋友小树》
2. 语法知识
1.认识并使用名词;
2.认识并使用代词;
3.认识并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三、学习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情节、领悟情感;
2.学会掌握常见语法知识。

四、学习方法
1.巧记口诀,轻松记忆;
2.经常理解故事情节、领悟情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3.多读多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阅读兴趣,发掘语音之美。

五、学习评价
1.课堂听讲参与度;
2.语文作业完成情况;
3.课文朗读表现;
4.课文默写、填空等测试表现。

六、学习提示
1.本学期语文学习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2.记住本学期的语法知识点;
3.多读多思考,巩固课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套)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内容和研究要求。

2. 能够根据导学案指导,系统地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内容。

3. 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导学内容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寓言:怪诞的世界- 研究目标:了解寓言的特点,分析《西游记》中的寓言故事。

- 研究内容:寓言的定义与特点,从《西游记》中选择一则寓言故事进行解读。

- 研究活动:阅读《西游记》中的寓言故事,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2. 第二单元私密的文字:写给自己的信- 研究目标:理解《红楼梦》中的写给自己的信,掌握书信的写作技巧。

- 研究内容:红楼梦中写给自己的信的背景和意义,书信的结构和语言技巧。

- 研究活动:阅读《红楼梦》中的写给自己的信,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

3. 第三单元杨柳春风:写人的不同手法- 研究目标:了解写人的不同手法,分析《古文观止》中的人物描写。

- 研究内容:写人的不同手法和技巧,从《古文观止》中选择一则人物描写进行分析。

- 研究活动:阅读《古文观止》中的人物描写,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其他单元的导学内容请详见教材。

三、导学方法- 讲授导学案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研究目标和内容。

- 对相关文本进行阅读、解读和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学生讨论和分享观点,共同理解教材内容。

-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和写作。

四、导学效果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和研究要求。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和写作。

- 学生能够展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习作三年级 语文 科导学案

习作三年级  语文 科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科导学案第二课时写作讲评一、点燃学生,激发自信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喜欢。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新闻图片,想看吗?(想。

)(播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5.12四川汶川大地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师: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吗?(不知道。

)师:那时候,老师真想变成神笔马良!(啊?)师: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看到自己的骨肉同胞伤痕累累、痛失亲人、家园被毁,我恨不能变成神笔马良去帮助他们。

师:老师的想法怎么样?(指名交流。

)师:虽然老师的想法不切实际,但出发点是好的,对不对?(对。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和老师一样想做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呢?(有。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

(板书:假如我变成了……)二、明确要求,口头作文。

师:机会只有一次,你最想变成什么?(板书:想象丰富)为什么?(板书:有意义)师:大家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还有意义。

可是,光说不做是没用的。

如果你的想象变为现实,你会怎样付诸行动呢?还是先听老师说说吧!(视频展示:假如我变成了神笔马良,我会画出救治人们伤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让人们减轻痛苦,及时治疗创伤,早日恢复健康;让人们免受地震灾害之后疫病学习提示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修改自己习作:1、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

2、能把内容写具体。

3、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4、我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是:优()良()中()差()。

三下语文《三衢道中》导学案

三下语文《三衢道中》导学案

《三衢道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读懂课文。

3.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激发爱美的情感。

预习导学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méi xīfàn jiǎn梅溪泛减自由读。

注意:“泛、减”是前鼻音。

2.划出朗读节奏。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活动一:初读古诗1、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活动二:品读古诗1.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2.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3.“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活动三:检测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xīméi zi jiǎn shǎo2.照例子写出下面的字的结构方式。

例:融(左右)=(鬲)+(虫)溪()=()+()减()=()+()3.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小溪泛尽却.山行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阴.不减来时路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年级班小组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背景及目标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另有一个“语文园地”,同步阅读安排了《走进大自然》等诗文10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等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策略
这一单元的学习要在对诗文中自然景物丰富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欣赏作者富有个性的文字的同时,感受其对美是如何“智性表达”的,追索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对自然之景怀有审美情致,并能够将这种美的体验通过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教学建议
1、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2、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3、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
4、积累:丰富词汇与句段
5、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四、文本简析及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可综合“单篇深入课、拓展实践课、单元综合课”等课型进行。

《燕子》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燕子的可爱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要体会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有序表达的方法。

《荷花》主要按“闻到清香、看荷花、我的联想”的顺序来叙述,教学重点之一是要在感受荷花美丽姿态的同时,体会作者丰富的联想和对大自然美的领悟。

《荷花》这两首诗教学的重点一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燕子》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荷花》2课时
《珍珠泉》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年级班小组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年级班小组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 3 年级班小组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年级班小组
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年级班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