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第3课时时间与数学
前言
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也是我们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节课将介绍时间与数学的联系与应用。

目标
•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式;
•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了解时间的单位;
•学会时间的加减法。

学习内容
时间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问“现在几点了?”或“上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些都与时间有关。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
时间是用来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刻或持续的长度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小时、分钟、秒来表示时间的长度,时刻则通常用时、分的方式表示。

例如:
•现在是下午4点20分;
•我们下午3点20分开始上课;
•我们这节课的长度是1小时40分钟。

时间的读写方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12小时制来表示时间。

例如,上午10点表示为“10:00 AM”,下午2点则表示为“2:00 PM”。

如果我们想使用24小时制来表示时间,就不需要区分上午和下午,只要用小
时数表示即可。

例如,上午10点可以表示为“10:00”,下午2点则表示为
“14:00”。

时间的单位
时间有许多不同的单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秒(s):一秒钟是秒表计时器计时的时间长度;
•分钟(min):一分钟等于60秒;
•小时(h):一小时等于60分钟;
•天(d):一天等于24小时;
•周:一周等于7天;
•月:一个月通常定义为30或31天;
•年:一年通常定义为365天或366天。

时间的加减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一共持续了几个小时?
–解答:从上午11点到中午12点,持续1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1点,持续1个小时;从下午1点到下午2点,持续1个小时。

一共持续了3个小时。

•如果现在是下午4点20分,那么再过40分钟是几点?
–解答:40分钟等于2个小时又20分钟,因此再过40分钟是下午6点。

•如果我要在上午10点到达目的地,需要提前多少分钟出发?
–解答:假设我需要行驶1个小时,那么需要提前60分钟出发。

因此,如果
我要在上午10点到达目的地,就需要在上午9点出发。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间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式、时间的读写方法、时间的单位以及时间的加减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掌握时间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