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性格必背考点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气质
第一节气质的基本概念
我们常发现,有的人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的人性情温顺、举止得体;有的人
善于交往、随机应变,有的人沉默寡言、反应迟钝。
这些就是气质的外在表现。
我们
首先来了解一下气质的含义。
一、气质的含义
通俗地说,气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禀性”、“性情”、“脾气”。
从心理学
角度理解,气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
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程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保持的时间、心境持续的时间)、指向性(如内、外向,情绪的外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
心理动力特征的不同程度的不同组
合就构成了个体独特的气质特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气质具有跨时间的一贯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特点可
视为其气质表现。
二、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构成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
郁质。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外向。
因而多血质的学生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
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绪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
深但明显表露在外面。
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
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
胆汁质的学生热情直率、精力充沛;脾气急躁,易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准确怀差;情绪明显表露在外,但持续时间不长。
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
工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情绪兴奋性低,内向性明显,
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具有稳定性。
粘液质的学生安静稳重,交往适度;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善于忍耐,沉
着坚定;做事不够灵活,因循守旧。
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性高且体
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
抑郁质的学生行为孤僻,动作迟缓;多
愁善感,体验深刻,情绪不易外露,敏感多疑,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
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
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多疑、忧郁。
第四章性格
第一节性格的形成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
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们性格的
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人的性格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虽然遗传因素会对性格的形成发生影响,但性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
社会经历。
一个人的全部性格特点,实际上是一个人全部生活历史的积淀。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首先是指那些表现在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性。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诚实的,或是虚伪的;是乐群的,或是孤僻的;是公而忘私的,或是自私自利的;是严于
律己的,或是自暴自弃的;这指的是人对社会、集体、他人或自己的态度。
当我们说
一个人是勤劳的,还是懒惰的;是勇于创新的,还是因循守旧的;这指的是人对劳动、对工作的态度。
每个人对客观现实都有各种各样的态度,正是这些不同的态度,使人
形成了各自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
强的稳定性。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
(1)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二性格的形成受社会和实践的影响较大,因此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2)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也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2、性格与气质彼此渗透,相互制约,紧密联系。
主要表现在:
(1)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例如,多血质的人较易形成自信、慷慨、待人亲切等性格,较难形成忍耐与坚持的性格;胆汁质的人较易形成勇敢、创新、正直等
性格特点,较难形成自制、细心的性格;粘液质的人较易形成任劳任怨、顽强、坚毅
等性格,较难形成主动交往、果断处事的性格;抑郁质的人较易形成虚心、和善的性格,较难形成勇敢、主动的性格。
又如要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点,胆汁质者需要经过
极大的克制和努力,因而形成较慢,而抑郁质者本来就善于克制和忍耐,因而就较易
形成。
(2)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质的改变。
例如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常用顽强的性格品质克制着自己急躁、冲动的气质特征。
三、影响性格因素
(一)遗传的有限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在性格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在某些不正常性格形成上,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遗传因素的作用。
但是,在整个性格的形成
过程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个人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这里,环境不仅包括
家庭,也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和其他人结成的复杂的社会联系。
在家庭中,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
特殊地位,使之容易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
若家长过于娇生惯养,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特点,从而使独生子女的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变为不
利因素。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长期的影响环境,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儿童所处的学校和班集体,对其性格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
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从而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人是活动的主体。
人的性格不是简单、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
环境对人的性格的
影响,需要通过人在环境中的活动得以实现。
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的性格就是通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性格与教育
一、性格的培养
(一)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三)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四)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五)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