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2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精品优质公开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32-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3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b1a6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b.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3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使用具体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均值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掌握计算平均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抽象概念。
–应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具:小纸条、小板书、计算器。
4.实物:小球、小玩具等实际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小球或小玩具,并让学生猜测每个小球的重量或价格,引出“平均值”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解释平均值的概念:将总数除以个数得到的结果。
•示例:有10个小球,重量分别为1克、2克、3克……10克,求这些小球的平均重量是多少?3. 练习与训练(20分钟)让学生自行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讨论。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平均值的知识解决。
5.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平均值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找出生活中一些实际例子,计算平均值。
本次教学内容结束,谢谢大家的认真听讲!。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22-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2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6016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7.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22-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计算平均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
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
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熟练计算平均分。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本质,将平均分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
1.教案PPT
2.学生练习册
3.计算器
4.小黑板和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均分是什么。
2. 讲解平均分(15分钟)
通过PPT讲解平均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计算方式。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10分钟)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思考平均分的应用,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课下需要进一步巩固。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并写一篇关于平均分的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理解相对比较零散,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归纳总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92-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9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ed7d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6.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课时安排•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30分钟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识平均分,简单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2.能够通过例题和练习,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如分糖果、分苹果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均分,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概念引入,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具体计算。
教学准备•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具:彩色印刷的图表、小板书、黑板、粉笔、实物道具(如水果、糖果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画的水果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5个苹果要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2.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将同等份的东西分给不同的人或物,使每个人或物得到相同的量。
二、讲解(15分钟)1.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如:小明有8个糖果,他要把这些糖果均匀分给他的两个朋友,问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2.利用图表和小板书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给出一些简单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做出解答。
三、练习(8分钟)1.让学生自行计算以下问题:小红有10颗橙子,她要把这些橙子均匀分给她的两个同学,问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颗橙子?2.随堂检测学生对于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四、拓展(2分钟)1.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如果有15个水杯,要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水杯?让学生尝试解答。
五、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加强对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实践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
2.在家庭生活中尝试应用平均分的概念,如:将家里的零食均匀分配给家庭成员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进行了锻炼,但在讲解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概念的讲解和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ed4e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7.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平均数。
2.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2.理解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概念。
2.能够独立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
2.学生需要准备纸笔、课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
比如:大家班上一共有10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有几本书?
2. 学习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平均数,如何计算平均数,示范计算几组简单的例题。
3. 合作学习
让学生分组合作,在小组内共同解决平均数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活动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计算平均数,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课堂训练和练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平均数的知识点。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哦!。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平均分(1)》精品PPT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平均分(1)》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783a581c758f5f61f67b7.png)
第1课时 平均分(1)
一 情境导入
这么多种分法, 二哪(种1)最班特明别? 天要去参观 科分技糖园果,的把最 东特西别分 ,一 分每 。份
都一样,每 份都是4颗。
二 探究新知
1 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你能将这些糖 分成3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二 探究新知Βιβλιοθήκη 1121
2
2
4
3
2
这么每多份种都分是法2块,糖哪,种同最样公多平。?
二 探究新知
一共有( 6 )块糖果,每( 2 )块一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
每份分得同样 多,叫平均分。
三 对应练习
教材做一做 优翼
√ √
三 对应练习
教材做一做 优翼
16
4
4
四 巩固练习
教材P11T1 优翼
√
四 巩固练习
2.下面哪些是平均分?在
画“√”。
√ √
四 巩固练习
3.
4.
五 课堂小结
分东西的方法有很多,当每份分得同样 多时,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9-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9-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540c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7.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9-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团结互助的品质。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辅资料:练习册、试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平均分,让学生简单分享自己的体会。
2. 学习平均分的概念(15分钟)•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要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结合图示和实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3. 计算平均分(20分钟)•以实际情况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平均分。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4. 运用平均分解决问题(15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拓展与巩固(10分钟)•结合教材提供的拓展题目,让学生完成一些巩固练习。
•收集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展示答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或调查问题,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标题:平均分•重点概念:平均数、平均分的定义•计算方法:求平均分的步骤和公式以上教案是针对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的《2.1.1平均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实例演练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1c88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0.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并能够用简单的例子说明平均分的概念。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平均分数。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平均分的示例题目。
2.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3.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习(5分钟)老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关于平均分的知识,让学生回忆并阐述平均分的概念。
2. 新课展示(15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什么是平均分,如何计算平均分,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交流解题思路,重点关注学生在计算平均分时的方法和策略。
4. 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的应用及重要性,展望下节课内容。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简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家庭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并思考如何将平均分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时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练习和讨论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节第1课时 平均分(1)》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节第1课时 平均分(1)》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923fe73968011ca200917c.png)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方法? 3、还有哪些知识和方法上的问题?
Thank you!
Good Bye!
√
√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 过平均分吗?
分东西的方法有很多,当每份分得 同样多时,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把8根 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3.
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 4 )片一 份,平均分成了( 4 )份。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分一分,填一填。
1.一共有( 10 )个 均分成了( 2 )份。
,每( 5 )个一份,平
选自“”系列丛书《创优作业2 )枝一份,平 均分成了( 4 )份。
选自“”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
课堂作业
1.从书本练习中选择题目, 完成与本课时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内容。
R·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一)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平均分(1)
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在生活中 的用途
二(1)班明天要去 参观科技园。他们在 做什么呢?我们一起 来看看吧!
把 分成3份,分一分。
把这些糖果分给三个小朋友,你 会选哪种分法?为什么?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通过直观案例,加强学生对平均分 的表象认识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5-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5-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b3a8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8.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均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平均数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的PPT。
2.教辅材料:足够数量的练习题和讲解视频。
3.板书:书写清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师向学生提问:“你们都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能举个例子吗?”•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讲解•通过PPT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例演练•讲师给学生提供几道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平均数并分享答案。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合作解题,鼓励团队合作。
4.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查漏补缺。
5. 拓展•提出一些复杂一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6. 总结•讲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均数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平均数展开讲解,通过例题演练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平均数的知识。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25-人教版的内容,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平均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PT课件(第2.1课时)
![《平均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PT课件(第2.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ea46d9faef8941ea66e050d.png)
03 2.
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4(
(
)份。
)片一份,平4均分成了
04
1.(选自教材P11 T1)把8根
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
(√)
(
)
)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04
2.把6个面包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1)如果一个小朋友分 1 个,另一个小朋友分 5
(
)个。
4
(2)如果一个小朋友分 2 个,另一个小朋友分
课时2.1
二年级下册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COURSEWARE VOLUME II
授课时间:20XX
XXX
01
1. 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重点) 2. 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进行平均分。(难点)
02
知识点
平均分的含义
1 把分成 3份,分一分。 请大家观察一下,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分糖果的方法。
(
)个。
(3)如果一个小朋友分 3 个,另一个小朋友分( 3
)
个。
三
(4)上面的几种分法中,第(
)种分法是平均分。
04
4. 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04
3.我会填。
一共有( 12 )个蘑菇,每4(
)个一份,平均分成3 了(
)份。
04
一共有( 6 )个气球, 每( 2 )个一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
一共有( 18 )个 ,
每( 6
)个一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
05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多,叫平均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1 2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精品优质公开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1 2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精品优质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2eb2087c1cfad6185fa7c1.png)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每份分得 同样多。
(√ ) (√ )
说一说:从下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要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应该 怎么做?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活动: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里放( 4 )根。
5.填一填
有(14 )个茄子, 平均放在( 2 )个 盘子里,每盘放 ( 7 )个。
有( 10 )个草莓,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 ( 5 )个。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1个1个的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2个2个的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3个3个的分。
巩固深化 1.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每次可以拿( 2 )个, 这样拿( 5 )次正好拿完。
3.平均分,画一画。
3.平均分,画一画。
4.
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 里放( 3 )条。
交流:通过分 ,你发现了什么?
要知道平均分 后每份几个, 可以分分试试。
分的时候可以 一个一个的分, 也可以几个几 个的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 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 多,就是“平均分”。
试一试: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名师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名师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d190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48.png)
同学们!再见!
有三种不同 的分法。
114 1 23
每份都是2块糖,
同样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 22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
2
2
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广西兴业县蒲塘镇石槐小学 苏海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对比了解平均分 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学会平均分的方法,体验归纳概 括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 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分一分
分法一
不公平!
像第三种分法,每份分得同 样多,才公平。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
√
(×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 )
同学们:判断一下,哪组是平均分?
x x
√
说一说
有8枝花,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 每个花瓶里插( )枝花。
有8枝花,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 每个花瓶里插( 4 )枝花。
说一说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
每份分得同样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1平均分课件17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1平均分课件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f91e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4.png)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 备了6颗糖果
请你们把 份,可以怎样分?
分成三
(二)情境导入,实际操作,分一分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 Nhomakorabea种?为什么?
(三)情境导入,实际操作,认识平均 分
像这样每份分的同乡多,叫平均分
(四)情境导入,实际操作,巩固概念
我会分,可 以分成4份
三、巩固练习“平均分”的理解
哪些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
()
(√ )
三、巩固练习“平均分”的理解
5 把10个草莓 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
三、巩固练习“平均分”的理解
把10个草莓 ,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2 )份。
三、巩固练习“平均分”的理解
每只小猴平均分到4个桃子。
20个桃子,5只小猴子,怎么分才公平?
三、巩固练习“平均分”的理解
16只蝴蝶 ,每2只一组,可以分(8)组 每4只一组,可以分( 4)组 每8只一组,可以分( 2)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 均分”,当每份分的同样多的时候 就是平均分。
四、课堂作业
教材12页:6题 7题 8题
( √)
( ×)
小猴子和小兔子哪个是平均分
二、创设情境,探讨“平均分”方法
有18个 平均分成6份,分一分
可以1个1个得分
二、创设情境,探讨“平均分”方法
也可以先2个2个的 分。再1个1个的分
二、创设情境,探讨“平均分”方法
还可以这样分,3个3个的分
二、创设情境,探讨“平均分”方法
有8个 ,每两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例1例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例1例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4c55b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8.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的情况?”比如,妈妈买了8块饼干,要平均分给你和你的3个朋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分的奥秘。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部分,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直观地感受到了分数的划分过程,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分配物品时出现了错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操作上的不熟练。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分数的含义,并正确地用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例如,当我说到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理解这是3/4的分数表示。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他们知道分数的表示,但在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将抽象的分数概念应用到具体情境时,缺乏足够的实践和思考。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的实际情境题,让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线的使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2)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2)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0ab8c3a8114431b90dd8da.png)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
)盒。 2
2份改成了5份
题目有哪些变化?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1.把18个橘子平均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2.把18个橘子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三个三个的放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数学二年级 下册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2课时 平均分(2)
一、复习导入
1.把18个橘子平均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2.把18个橘子放在6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
平均分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二、巩固拓展
1.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5(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学- 第2课 时 平均分(2)
人教版(12张ppt)公开课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人教版 (3)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人教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b757ca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2.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人教版 (3)一. 教材分析《2.1.1平均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的重要环节,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的乘除法运算,但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物品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情境引入:有一个盘子里有10个苹果,老师要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均分的概念,并解释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每人分得的物品数量相等,这就是平均分。
然后,教师用除法计算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让学生把这些小物品平均分给小组成员,每人分得数量相等。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里放( 4 )根。
5.填一填
有(14 )个茄子, 平均放在( 2 )个 盘子里,每盘放 ( 7 )个。
有( 10 )个草莓,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 ( 5 )个。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1个1个的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2个2个的分。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3个3个的分。
课堂作业
1.认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从“练习题”中选择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2.完成“长江作业”练习册一课时的内容。
学习体会 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 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 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2 表内除法(一)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每份分得 同样多。
(√ ) (√ )
说一说:从下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要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应该 怎么做?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活动: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方法一: 1个1个的分
注意把物体 分完哦!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方法二:2个2个的分
剩下的 怎么办?
这样分能保 证每份同样 多吗?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还可以怎样分?
这样分能保 证每份同样 多吗?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交流:通过分 ,你发现了什么?
要知道平均分 后每份几个, 可以分分试试。
分的时候可以 一个一个的分, 也可以几个几 个的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 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 多,就是“平均分”。
试一试: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 4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