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总结了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的知识点,方便学生在复时快速查阅。

下面是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1. 重视眼前的数学:- 数的认识:认识0-50内的数码,了解百以内的数码,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 加法: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的意义,掌握0-20内的数的加法算法。

- 减法: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的意义,掌握0-20内的数的减法算法。

2. 量的认识:- 长度: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会使用“毫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 重量和容积:了解“轻重”的概念,学会使用“千克”,“克”,“升”,“毫升”等重量和容积单位进行度量。

- 时间:认识一个小时内的时间,学会使用“时针”和“分针”等钟表进行读时。

3. 位置和方向:- 位置:理解“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 方向:认识“平面图形会只有四面”、“将图形转一转仍旧是它自己”等概念,学会观察物体的位置变化并进行描述。

4. 认识图形:- 组成图形:认识五种基本图形,懂得如何组合基本图形。

- 图形的特征:掌握“边数”,“角数”,“直线对称”等概念,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

- 点,线,面的认识:了解点,线,面的定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出它们。

5. 数的认识:- 整十整百的认识:认识10以内、100以内的整十整百数,掌握整十整百数的数线图。

- 位数的概念:理解“个位数,十位数”的概念,会借位进位。

- 数量的变化:认识在加减中变化的数量,会进行数量的变化操作。

6. 加法运算:- 加零:掌握加0的运算法则。

- 加一、加二、加三、加四:掌握加1-4的口诀和相应的运算方法。

- 加法交换律: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并会应用到计算中。

7. 减法运算:- 减零:掌握减0的运算法则。

- 减一、减二、减三、减四:掌握减1-4的口诀和相应的运算方法。

- 减法原则:掌握“减法的结果就是被减数和减数之差”的运算原则。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1. 数到一百
- 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 数到100的顺序
- 数与数相邻的关系
2. 口算
- 加法口诀表
- 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 减法的认识与计算方法
3. 量的认识
- 长度的认识:用米、分米、厘米测量
- 重量的认识:用千克、克测量
- 容量的认识:用升、毫升测量
4. 三角形与四边形
- 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及特征
- 角的认识:直角、钝角、锐角
- 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5. 时钟与日历
- 认识钟表的示意图及指示方式- 认识日历的示意图及日期概念
6. 运算符号
- 等号的认识与运用
- 大于与小于的认识与运用
- 加号与减号的认识与运用
7. 由一数到千
- 正整数的认识与读法
- 通过数位表达数字的大小
8. 位置关系
- 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前、后、近、远的位置关系- 地图与建筑中的位置关系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内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升计算能力,并扎实掌握数学概
念和技巧。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完整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完整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填空题1. 在横线内填入合适的数。

470-______=420 200+______=280______+2500=2800 ______+520=8202. 我知道,也会填。

1.每行约有10个字,8行共有______个字,18行共有______个字。

2.小林放学回家往南走,学校在他家的______面。

3.南方的反方向是______方。

西方的反方向是______。

4.我的后面是南,我的前面是______,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______,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左面是______,我的前面是东,我的后面是______。

3. 想一想,填一填。

1.从2:30到4:40经过了______时______分,从6:10到6:45经过了______分。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之间的进率是______。

3.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______米.4. 按要求填空。

1.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50毫米、30厘米、1米、90厘米、 90分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大小,填<、>、=号。

80mm______8cm 800cm______8km 8000mm______8m80000dm______8km 8000cm______8km 800cm______8m5. 我会填空。

12厘米=______毫米9米=______分米200毫米=______厘米1千米=______米 4000米=______千米 15千米=______米乘除法运算6. 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1.二(1)班有35人去郊游。

(1)如果都坐小汽车,可坐满几辆?还剩几人?(2)如果都坐面包乍,应租几辆?2. 5元最多可以买几支铅笔?7. 根据题意解答。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1-4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1-4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1-4单元知
识点整理
1单元:相加减法
- 加法原理: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这两个数的总数。

- 减法原理:减法就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运算法则。

- 速算技巧:背诵小于等于20的加减法口诀,掌握进位、退位
的方法。

2单元:数字拓展与飞起来的数字
- 数的大小:通过数的位数、数字大小、数的顺序等进行比较
大小。

- 进位与退位:个十百位数发生进位或退位。

- 进一与借一:计算时需要进一位或借一位。

3单元:长度与质量
- 长度单位:认识和理解厘米、分米、米。

- 数与长度:数量与长度之间的关系,如根据长度的变化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 质量单位:认识和理解千克和克。

4单元:时间与3D图形
- 日期与星期:如何阅读日期和星期,并掌握日、星期的加减运算。

- 用针式钟表读时间:掌握小时、分钟的读取方法。

- 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并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辨识。

以上是部编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1-4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帮助您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法和减法的理解2.数的认知和计数方法3.整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4.负数的引入和运算5.时钟和日历的应用6.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操作7.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8.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9.对称性和投影性质的探索10.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同学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这些知识点既相通又有不同。

本文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以十个主题进行概述,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

1.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同学们学习了将数值相加或相减的基本技能。

并学会了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费用和一周内读书的时间。

2.数的认知和计数方法在数的认知方面,同学们学习了100以内整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学习了数字的分类和计数方法。

通过学习数表和数轴,同学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

3.整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在整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以及在不同整数值之间进行大小比较的技巧和方法。

同学们还学会了在数轴上进行整数的绝对值计算。

4.负数的引入和运算在负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同学们能够轻松地对负数进行加、减、乘和除四则运算。

同学们还学会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并将其运用于温度计和海拔高度的测量等问题。

5.时钟和日历的应用在时钟和日历方面,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读取和使用钟表和日历,并掌握了确定时间间隔和时差的方法。

同学们还学到了如何使用时钟和日历来解决各种时间问题,例如旅行时间、课程时间和工作时间等。

6.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操作在分数方面,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同学们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应用,以及掌握各种分数的运算和化简,例如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7.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在长度、重量和容量方面,同学们学习了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应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个水果被喜欢的人数,最后整理到简单的统计表中。

-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如“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喜欢苹果的比喜欢香蕉的多多少人?”等。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多少等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根据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最少。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

-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如把8个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次给每个小朋友分1个,分完为止。

-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如把12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可以每次给每个小朋友分4个。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例如,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可以写成15÷5 = 3。

- 除法算式的读法:15÷5 = 3读作15除以5等于3。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15÷5 = 3中,15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3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3×4 = 12,所以12÷3 = 4。

- 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类型:-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如把18个桃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8÷6 = 3个。

-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如10里面有几个2,10÷2 = 5。

三、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

第四单元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二位数的大小比较:
- 通过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来确定两个二位数的大小关系。

- 十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添减法与100的关系:
- 进一法:在个位数上加1,十位数不变。

- 退十法:在十位数上减1,个位数不变。

- 进十法:十位数加1,个位数的差值等于10减去原个位数。

3. 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
- 掌握数的比较大小,即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排序。

- 通过比较百位、十位和个位数的大小,确定三个数的顺序。

4. 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
- 利用数轴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 数字的位置越靠近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越小;位置越远离
原点,表示数越大。

5. 选择正确答案:
- 通过对题目中的数进行比较、排序和定位,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些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练题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
这些知识点的研究,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
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